(文章來源:第一財經雜志)
最近幾年,很多人都在說智能手表有點雞肋:功能和使用場景不多、需要和智能手機搭配使用、續航差……但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最近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智能手表銷售數據顯示,其銷售情況實際上還不錯。
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總計達到1400萬只,其中47.9%的份額來自蘋果的Apple Watch。也就是說,每個月,蘋果都會賣出超過200萬只Apple Watch,這個數字超過整個瑞士手表業的當月全球發貨量。但如果跳出手表這個門類,將這些數據與以iPhone為代表的其他智能硬件的成長速度相比,Apple Watch的成績就算不上多驚艷了。
那么,為什么不斷有技術大公司仍積極進入這一領域?我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大多入局智能手表領域的公司,其目標并不是替代傳統手表??梢哉f,對于這些公司,尤其是智能手機制造商來說,智能手表在其產品矩陣里與其說是一條單獨的產品線,更像是其核心產品——智能手機的配件。
甚至這個品類里占份額最大的Apple Watch,很長一段時間,用戶都只能通過手機中的Apple Watch應用程序管理其第三方應用程序的下載和更新。直到今年6月,蘋果在更新watchOS 6時才首次將手表的App Store直接嵌入到Apple Watch中。盡管Apple Watch市場份額占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近一半,他對于蘋果來說仍是智能手機的配件。
智能手表的“配件”定位,既符合這些公司的營收現實:不管這些技術公司如何自我定位,它們的核心收入仍來自手機。仍以蘋果為例,其11月13日公布的三季度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640億美元的季度營收中,iPhone貢獻了333.6億美元,占比仍然超過一半。
更進一步,這也符合公司們的戰略。長期以來,蘋果的策略都是通過增加新硬件而讓iPhone更好用、從而增加公司整體收入的,而不是反過來。比如有了Apple Watch之后,其實是讓加載了微信、支付等應用程序的iPhone更好用了,它們有了更多順延場景——事實上,在證明自己可以成為獨立的細分市場之前,iPhone也曾扮演類似Apple Watch的角色。
當然,這也意味著,智能手表為手機服務仍只能是個短期策略。長期來看,包括蘋果在內的技術公司要爭奪的其實是消費者的腕部。這個人體最靈活的部位可以帶來的生意空間值得想象:首先是健康產業,技術公司們如今都試圖在身體數據監測、慢性病管理和急性病急救等方面施展拳腳。
Facebook也曾試圖收購Fitbit,錯過這筆交易后,Facebook轉而收購了同樣開發腕部可穿戴設備的初創公司CTRL-Labs,這家公司通過鑲嵌在手環上的皮膚傳感器監控用戶手腕上的各種神經元信號,并將這些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Facebook初步計劃將其用進AR設備中。谷歌母公司字母將斥資21億美元收購的Fitbit也曾被Facebook看中。
對于健康產業,Apple Watch每年都會更新它的傳感器和操作系統,以適應新的運動和健康功能。第一代Apple Watch提供站立提醒和卡路里計算功能,第四代開始監測心率,第五代加入防摔倒監測和SOS呼叫,其美國版本中還內置了心電圖功能,該功能通過在手表背面植入微電極來測量用戶的相關身體數據。
這時候,智能手表已不再是單純的時間機器,而是需要經各國醫療主管單位許可才可入市的醫療器械——誰都知道,比起前者,這才是剛需,且利潤豐厚。每家技術公司都在覬覦這種腕部“腦機接口”。Apple Watch在2015年正式上市時,當時外界很多聲音都預測,蘋果此舉主要是想進軍時尚產業。但兩年之后其調轉了方向,轉而大力投健康產業。
這一說法并不完全準確。蘋果在Apple Watch上實踐的其實是時尚與健康并重的策略。這一點你從它迄今仍在積極同愛馬仕和耐克合作腕帶就可以看出—— 一條售價4000元的愛馬仕腕帶圈住的絕不是一個慢性病患者。
Apple Watch真正定位的是生活方式。三年前,也就是第二代Apple Watch發布的時候,它在中國加入了一個由耐克、星巴克和一些夜跑團體組成的生活方式團隊,由星巴克提供飲品,耐克提供運動安全裝備、Apple Watch提供運動監測,如此,形成一種愛慢跑、喝咖啡、用iPhone拍照、戴智能手表的組合文化。
(責任編輯:fqj)
-
電子設備
+關注
關注
2文章
2810瀏覽量
53921 -
智能手表
+關注
關注
36文章
3299瀏覽量
11460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