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D行人重識別再破行業新高,
多目標定位與追蹤精準呈現
測評專家介紹:
梅 林: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研究員
韓國強:廣東省計算機學會理事長、原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主臨寧:深圳自動化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
目前AI人臉識別技術在安防行業落地較多,同時也是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現有的人臉識別受攝像機安裝高度和角度等因素影響,多是拍到行人的頭頂、后背、側臉;或因攝像機抓拍的人臉像素不夠,以及故意偽裝等原因,導致無法識別目標,給各個應用場景帶來了諸多限制與不便。同時,在很多實際應用場景中,需對非協作式人員進行實時、連續的不間斷定位與追蹤,以縮短視頻查找目標的時間,為精準處置、調度及管理爭取更多的應對條件。
廣州海格星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格星航”)推出了超維智腦定位與追蹤平臺,融合了自主研發的AI人工智能核心算法ReID行人重識別和VSLAM視覺定位、軌跡補償等多項先進技術,該平臺可利用現有的普通高清攝像機,實現在室內外等復雜立體環境下對多目標人物的主動定位及連續追蹤。
通用數據集測試,ReID行人重識別首位命中率再破行業新高
近日,海格星航在AI人工智能領域中的ReID行人重識別算法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在人體特征提取方面取得“星”成就。通過采用殘差網絡和引入注意力機制,提升了對人體整體特征的識別度,增強了對人體細節特征的辨別能力;此外,通過融合多種損失函數,采用標簽平滑、數據增強等方法,大大提升網絡訓練收斂速度,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A&S傳媒邀請了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和安防行業內的專家、教授,對該算法進行實測。
圖1.專家測評現場
在測試中,海格星航的ReID行人重識別算法在三大國際權威公開數據集Market1501、DukeMTMC-reID和CUHK03上,各項測試結果在目前已公開指標數據的廠商中均取得第一的好成績,再次刷新行業新高。其中,在Market1501數據集的首位命中率(Rank-1)與平均精度均值(mAP)更是分別達到97.54%、94.77%。在園區實戰環境中,識別率達到90%以上,已具備成熟商用的水平。經過多年的努力,海格星航已積累了在AI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自主技術能力。
通用數據集測試,海格星航的ReID行人重識別算法的三大國際權威公開數據集測試結果如下:
海格星航ReID行人重識別算法與主流廠商ReID行人重識別算法性能指標對比如下:
表格1:基于已公開指標數據的廠商匯總統計,數據來源于企業官方網站,截止時間為2019.10.19。
實戰測試,目標定位與追蹤實時精準呈現
在測評中,安裝了不同方向的6臺攝像機,監控覆蓋測試區域。將參與測試人員設置為追蹤目標。
1 召回率測試
實測中,從視頻畫面點擊目標對象進行追蹤,目標按正常速度行走時,平臺可迅速識別并追蹤,行走路線軌跡分析定位準確。實測結果顯示相機召回率均達到100%。
圖2.召回率測試示意
2 目標隱藏后重識別測試
實測中,目標隱藏重新出現后仍可以正常識別。同時,平臺結合三維室內地圖與軌跡補償技術,對目標行走軌跡分析及模擬補償,補償分析的軌跡與測試人員實際行走軌跡一致。
專家出題測試,平臺可適用多種不同場景,實戰性強
本次測評中,現場專家結合實際應用的需求,提出了不同的測試場景,實戰測試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專家現場提出的各測試場景及結果如下:
1 目標快速移動時識別測試
當目標移動速度超過10KM/時(約3倍于正常行走速度),仍可以追蹤識別目標。
2 目標曲線移動時識別效果測試
追蹤目標按曲線移動時,可以正常識別,并準確刻畫實時軌跡。
圖3.目標追蹤軌跡呈現
3 隱藏目標重識別效果測試
在追蹤目標消失隱藏幾分鐘后,平臺未產生任何誤識別;追蹤目標重新在出現攝像機畫面后,被平臺在1秒鐘之內重新識別并追蹤。
4 多目標跟蹤
實測中,當多個目標以正常速度行走時,平臺定位跟蹤精準,多人跟蹤與單人跟蹤效果一致。
圖4.多人識別跟蹤效果
5 目標側面識別跟蹤效果測試
設置跟蹤目標時選擇側面,跟蹤效果與設置目標時選擇正面效果一致。均可以迅速識別并追蹤。
6 目標部分遮擋識別跟蹤效果測試
遮擋跟蹤目標部分身體或者臉部,以及坐下縮小目標面積等情況,該平臺仍然能夠正常識別目標并跟蹤。
圖5.遮擋人臉及部分人體
人臉、穿著、體態綜合分析應用場景廣闊
海格星航超維智腦定位與追蹤平臺目標實時定位精度高,室外定位精度在2米以內,室內精度可達到1米以內,與傳統基于攝像機目標軌跡呈現模式相比,該平臺目標定位更準確、更連續,可利用性更高,可以有效進行原有設備利舊,實用性更高。
目前人臉識別應用廣泛,但在人臉遮擋、偽裝的情況下,目標跟蹤丟失可能性劇增。海格星航超維智腦定位與追蹤平臺采用人臉、穿著、體態等多種識別方式,在被追蹤目標更換衣服、遮擋人臉等偽裝情況下,仍可以實現識別與連續追蹤。該平臺采用的綜合模糊算法具有比單獨的人臉識別算法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場景適應性更強。
該平臺的市場定位為商業及辦公大樓、園區、機場、邊檢站、車站、部隊營區等室內及室外立體環境下應用,能實現對目標的快速布控、智能識別、室內高精準定位與追蹤、歷史軌跡回溯等完整的業務流程管理,可廣泛應用于公安反恐、重點機關安防管控、尋人找人、機場管理、商場精準畫像與營銷分析等豐富多樣的場景,有效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并提高工作效率,為公共安全、社會管理、智慧交通、智慧零售等領域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平臺亮點
可利用現有高清攝像機,在室內外復雜立體環境下對非協作式目標進行主動識別、定位及連續追蹤,實戰性強。
可支持利用人臉、衣著、體態等多種特征,對目標進行快速、精準的識別,場景適應性強。
多項技術創新設計,融合了ReID行人重識別、機器學習、視覺定位、軌跡補償及AR標簽視景等新技術。
室內定位精度可達1米左右,定位精準度高。
測試過程跨鏡追蹤成功率100%,實戰環境90%以上,穩定性高。
專家點評
海格星航超維智腦定位與追蹤平臺除了采用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和軌跡補償技術外,還采用ReID行人重識別、視覺定位、AR標簽視景等新技術,實現在復雜立體環境下對非協作目標的主動定位及連續追蹤。
該平臺采用的綜合模糊分析算法,能根據客戶和應用場景的需要,進行相應的調節,針對移動目標的檢測和定位更加準確、穩定、可靠,使得其在垂直領域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更能夠獲得市場的青睞。
梅林點評
該平臺利用人的生物特征,如人臉、步態、衣服色彩等,實現在立體環境下對非協作目標的主動定位及連續追蹤,應用場景廣,識別率較高。在業界已經公開的測評數據中領先,實戰效果領先。
韓國強教授點評
海格星航的多目標跨鏡追蹤系統,創新地把BIM信息、行人重識別、空間坐標映射等技術集成在一起,給用戶提供了新的交互體驗,追蹤性能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尤其是對于有時有遮擋的情況,仍可繼續跟蹤。系統可廣泛應用于機場、車站、廣場等對特定目標的在線或離線追蹤。
主臨寧會長點評
不同于大多數人臉識別,單一以人臉特征為算法主要依據,該系統采用以人臉特征、形態、環境、色彩等綜合因素為依據,識別范圍更廣,識別率更高。在多個監控點之間的圖像切換無縫對接,使跟蹤連續性更好。該平臺應用場景廣泛。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43瀏覽量
240206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5瀏覽量
82289 -
數據集
+關注
關注
4文章
1209瀏覽量
24827
原文標題:【a&s功能實測】海格星航超維智腦定位與追蹤平臺
文章出處:【微信號:asmag001,微信公眾號:安全自動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