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存儲數據的載體工具,硬盤的壽命安全是許多小伙伴關心的事情,而與機械硬盤的永久壽命不同,固態硬盤因閃存顆粒的特性,有擦寫次數的限制。那固態硬盤的壽命到底應該怎么計算呢?
閃存壽命
閃存顆粒作為固態硬盤存儲數據的部件,其數據擦寫次數具有數量上的限制。MLC顆粒的P/E數可達到3000-5000次,3D TLC的P/E數可達3000次,QLC的P/E數也可達1000次。那假設固態硬盤最先壞的就是閃存,那固態硬盤的理論壽命等于多少呢?
SSD壽命=(閃存P/E × SSD閃存容量)÷(寫入放大系數 × 年數據寫入量)
假如每天寫入20GB*365=7300GB
一個480GB TLC顆粒 SSD壽命=(3000*480)/(5*7300)=1440000/36500≈39.45年
這個數據真的可信嗎?按照每天寫入20GB,寫入放大系數達到5的高壓低能的情況下,480G固態硬盤也能用39年?沒錯,但必須注意這是固態硬盤的最大壽命,也就是說你運氣無敵,39年全年其它部件完全沒出事,那就可以達到這個數字。
TBW
對于像小編這樣運氣差的非洲人來說,從來不敢奢望一個固態能用39年。于是我們又會認識到另一個數值——TBW壽命周期寫入量。TBW其實是廠商用以界定質保期的數值,即超過了這個數值的寫入量之后,廠商就不再給予質保服務。那么這個數值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呢?
假定廠商DWPD每日復寫次數為1,質保3年:
一個480GB SSD的TBW=480GB*365*3/1024≈855.46
即可以簡單理解為寫入876000GB的數據后失去質保。
鑒于固態硬盤損壞維修所帶來的品牌口碑影響和人力物力資源耗費巨大,TBW值往往是一個非常保險的數值,也就可以簡單理解為廠商試驗后固態硬盤的最小壽命。
MTBF
由此我們可以簡單算出固態硬盤的壽命大致會在876000~1440000GB之間。那事實是這樣的嗎?從實際情況來看,并不是。
于是就有了另一個值MTBF故障間的平均時間,但是160萬小時換算為100多年的無故障時間真的具有參考意義嗎?
事實上,大部分固態硬盤損壞的原因都不是主要部件發生故障,而是供電元件因為某些操作上或環境潮濕等問題發生了短路故障,甚至在更好的情況下,主控大概率也會比閃存顆粒先掛。
總而言之,固態硬盤就像薛定諤的貓的一樣,只有掛的那一刻才知道掛的時間,無法準確計算壽命長短。所以與其糾結壽命長短,不如多去備份重要資料以防資料丟失,選擇優質的品牌確保固態用料的優質,以保證使用過程安穩流暢。
=
-
SSD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887瀏覽量
117682 -
固態硬盤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474瀏覽量
57492
原文標題:震驚!?竟然能算出固體硬盤的壽命?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59da4a650b34,微信公眾號:臺電存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