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百家號)
AMD與英特爾之間在芯片市場領域的競爭歷程,絕對是一段勵志人心、令人震撼的故事。AMD和英特爾差多同時成立于上世紀60年代末期,兩家公司創始人均出自有名的仙童半導體公司。不同的是英特爾集合了當時最為出色的半導體技術人才,而AMD主要從事代工生產和市場營銷。
上世紀80年代,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當時最大PC廠商IBM公司對計算機系統和微處理器采用第三方外包,但因為英特爾X86處理器產能不足,被迫與AMD聯手生產處理器,以滿足IBM對處理器需求,AMD淪為英特爾的代工廠。但當AMD開始嘗試自主研發PC處理器時,英特爾意識到AMD對其形成威脅,1985年,英特爾中止合作協議,AMD被迫走上處理器自主研發道路,并于1989年研制出制兼容Intel 386 的AM386 CPU。
隨后AMD在研發領域不斷發力,終于推出了性能可以與“奔騰”系列媲美,價格卻比奔騰系列低不少的“速龍”系列芯片,奪得了可觀的市場份額。但由于AMD合作代工廠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半導體制程工藝長期落后于英特爾,制約了AMD產品競爭力。
2006年,英特爾發布“酷睿”全新架構處理器,在性能上開始大幅領先AMD,同時英特爾向經銷商和客戶提出高額返點策略,以阻止他們采購AMD芯片。AMD在處理器市場全面敗潰,被擠的走投無路的AMD以市場壟斷為由,起訴英特爾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最終贏得了官司獲得12.5億美元賠款,但無法阻止其繼續丟失CPU市場份額。2011年開始,AMD陷入連年虧損泥潭中,多次傳出將破產或被收購消息。
2011-2017年,可謂是英特爾最為輝煌的時期,處理器市場英特爾一家獨大,但在技術更新上英特爾明顯放緩了腳步,10nm工藝經歷三次推延,CPU性能也提升有限,被戲稱為“牙膏廠”。英特爾的松懈可以說為AMD爭取了喘息的時間。2016年,AMD憑借新一代處理器“銳龍”系列開始復蘇,營收實現大幅增長,股價也由年初1.75美元上漲至年終的11.3美元,翻了接近10倍。
進入2019年,隨著3代銳龍處理器的發布,AMD處理器在性能和制程工藝上均超越了英特爾。業務范圍對比:AMD集聚CPU和GPU業務,Intel業務縱向延伸2006年,AMD收購了ATI使得AMD成為行業唯一同時具有高性能CPU和和GPU技術能力的廠商。根據Bloomberg數據,2018年,AMD PC處理器業務收入占比為36%,GPU業務收入占比為28%,服務器處理器收入占比為5%,企業嵌入、半制定業務收入占比為31%。
相對比AMD業務集中于一芯片市場,Intel業務則實現縱深發展。Intel旗下設有多個運營部門,包括數字企業事業部、移動事業部、數字家庭事業部、數字醫療事業部和渠道平臺事業部,其中PC部門和數據中心為主要部門。根據公司財報,2019年上半年,Intel PC客戶部門營收為為88.41億美元,占比為54%,數據中心部業務收入占比為30%。
AMD銳龍系列CPU出來之前,一直被Intel平臺用戶調侃:“你功耗高!你單核弱!你工藝差!”,而這個現象隨著2019臺北電腦展上,Zen架構+7nm工藝CPU發布,劇情出現了360度反轉。2018年9月,AMD宣布Zen2架構新產品轉由臺積電代工7nm,臺積電7nm為當前全球頂尖成熟半導體工藝,與英特爾量產的10nm在工藝水平(晶體管密度)接近,而今年二季度,臺積電量產的7nm+(7nm EUV)工藝產量,晶體管密度則較7nm又提升了15-20%。
同樣在服務器CPU市場,AMD 第二代EPYC Rome同樣在性能和價格方面全面領先Intel Xeon服務器CPU。在性能方面,AMD宣稱第二代EPYC 7742性能相對于Intel Xeon 8280L提升了97%。隨著全新Zen架構處理器推出,AMD在CPU市場占有率明顯回升。尤其2019年Zen 2架構7nm工藝處理器推出,桌面級CPU單核性能已經超越英特爾。根據德國零售商Mindfactory數據,2019年3月,AMD在德國的CPU市場份額占到69%。
根據Mercury Research數據,2019年第二季度,AMD在服務器、臺式機、筆記本領域CPU市場份額分別為3.4%、17.1%、14.1%,同比上年分別提升了2%、4.8%、5.3%。隨2019年7月份,7nm 3000系列處理器發布,預計2019年第三季度,AMD在桌面級(臺式機)CPU市場占有率將大幅上升。在筆記本市場,AMD也在加速向Intel靠攏。
隨AMD從Intel手中不斷奪回CPU市場份額,AMD業績也出現了明顯回升。預計在2021年之前,AMD仍將在CPU領域保持領先優勢,繼續擴大市場份額。
(責任編輯:fqj)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79瀏覽量
134306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9985瀏覽量
1719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