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飛飛接受CNBC專訪,針對AI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確保AI以人為本等問題做出回答。李飛飛認為,智能和價值觀都可以由人類灌輸給機器。
李飛飛一直是人工智能積極力量的擁護者。
李飛飛的最新角色是斯坦福大學新成立的“以人為本AI研究院”的聯合主任,該研究院專注于機器學習潛在用途的研究和教育,目標是找到AI能夠改善人們生活的方式。
“人工智能已經發展成熟。它已經從一個利基技術領域轉變成我們社會未來的主要驅動力。”
未來機器會超越人類嗎?李飛飛堅持認為,機器的智能和價值觀都來源于人類。
“我們在行業中看到這一點,在日常生活中也看到這一點。在斯坦福大學,我們認識到,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如何引導它為人類社會帶來最大的積極影響,有必要發揮思想領導力。”
這個新研究院的想法誕生于2016年,當時李飛飛站在自家車道上,與鄰居、斯坦福大學的前教務長兼哲學家John Etchemendy交談。
他們討論到AI缺乏多樣性,以及該領域如何狹隘地專注于工程和算法。他們認為,需要就技術如何幫助所有人展開更廣泛的討論。
現在,該研究院匯集了來自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和學者——如經濟學、商學、政治學和計算機科學——研究AI對工作的影響以及人們如何重新掌握技能等課題。
“我認為,一個挑戰是確保這項技術的未來是仁慈的,”李飛飛在接受CNBC采訪時說。
她說:“AI是為了與人類合作,增強和提高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力,讓每個人的生活更美好。與此相關的是,讓AI民主化(democratize AI),讓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而不僅僅是少數人,或者是一個選定的群體。”
李飛飛說,AI的主要潛在好處之一在醫療領域。過去七年里,李飛飛一直在與斯坦福大學醫學教授Arnold Milstein合作。
他們一直在研究AI、智能傳感器和深度學習算法如何幫助老年人過上更健康、更獨立的生活,以及改善重癥監護病房的病人安全狀況。
“你知道嗎,在美國,每年死于醫院感染的人是死于車禍的三倍,”李飛飛說。“這主要是因為醫院缺乏手部衛生習慣。所以,我們認為像AI這樣的技術可以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就像它對交通或自動駕駛汽車所能發揮的作用一樣。”
曾是學院唯一的女性,李飛飛致力于鼓勵更多女性進入STEM
李飛飛出生于中國成都,16歲時隨父親移居美國,在新澤西州定居。
李飛飛打過零工,比如在中餐館和她父母的干洗店——她之前將這種情況描述為“生存模式”。
在學校里,她對數學和科學很感興趣,她說她在美國訪問的第一個地方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園——愛因斯坦后半生度過的地方。
多年以后,她在同一所大學攻讀物理學,雖然她并沒有那么容易,因為必須每個周末回家,在干洗店工作以資助自己的學業。
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家人在沒有太多經濟資源的情況下就去了美國。她說:“因此,努力工作的價值,家庭團結的價值,以及愛,是我們相互支持的方式,支撐著我們度過難關。”
李飛飛繼續在斯坦福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就像那位20世紀著名的物理學家一樣,她喜歡“超越原子的世界”,思考關于生命的問題。
“我自己的興趣轉變到一個關于智能的基本問題,”她說:“什么是生物智能?什么是人類智能?我開始參與神經科學實驗。然后當我去加州理工學院讀博士的時候,我在一個神經科學實驗室和一個計算機科學工程實驗室,研究這個問題的另一面,即我們如何使機器變得智能?這就是我走上人工智能研究之路的歷程。”
美國STEM學科學士學位的性別比例
美國計算機科學學位持有者中,在STEM領域工作的比例
1993年和2015年相比,美國從事科學與工程職業的女性比例
全球科研人員性別比例
盡管李飛飛很確定智能和價值觀可以被灌輸給機器,但她強調,這只有在機器背后有人類的情況下才有可能。
“當我們設計一項技術,把它變成產品,變成服務,以及把它交付給消費者時,整個過程都包括了我們的價值觀,”她說,“或者是公司的價值觀,或者是解決方案制定者的價值觀。所以總的來說,我們創造技術來幫助人們讓生活更美好,造福人類或增強人類。我認為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工智能也不例外。”
李飛飛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她是學院里唯一的女性,這是一個“孤獨的過程”。她說,盡管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女性人數有所增加,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在我們有了新一代女教授,但這遠遠不夠,”她說。“這個領域嚴重缺乏女性和少數族裔,這將影響技術。看看所有關于人臉識別的爭議,你會發現,從訓練數據,到我們使用有偏見的數據開發的產品,都是有問題的,我們需要在某個時候解決這些問題。”
由于面部識別技術主要針對白人男性面孔,人們越來越擔心這種技術會錯誤地識別女性和有色人種。
李飛飛說,解決這個行業偏見的一個方法是教育和鼓勵更多的女性和少數族裔進入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
2015年,她啟動了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拓展暑期項目,這是一個為期三周的住宿項目,主要面向高中女生,并在 2017 年將這個項目擴大成 AI4ALL組織。
李飛飛說,僅僅幾年之后,她就看到這些學生中有人再次回到斯坦福大學,開始了他們自己的項目。
她說:“現在,我們有200多名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
“他們包括女性、代表性不足的群體、少數族裔、低收入家庭學生和地域多樣化的學生。我們看到這一信息正在傳播。我們看到他們的領導力正在擴大。我認為他們將成為AI未來的強大力量。”
在斯坦福大學為期18個月的學術休假期間,李飛飛擔任了Google Cloud的首席科學家。這是2018年7月她在一個關于云技術的會議上發表講話的照片。
機器不會統治地球,但未來AI是否仁慈取決于人類
人工智能已經發展了大約60年,但人們經常對一些問題表示擔憂,比如技術落入壞人之手,機器人超越人類,《機械姬》等科幻電影普及了這一概念。
但AI在與人類能力競爭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5年,李飛飛在Ted上做了一個演講,點擊量超過250萬次。演講內容是關于她領導的一個名為ImageNet的項目,該項目需要下載超過10億張圖片,來訓練計算機描述照片中的基本物體。李飛飛說,計算機科學的結果是革命性的,但如果要與人類類比的話,相當于一個幼兒說出了第一句話。
不過,李飛飛并沒有對AI未來的真正擔憂置之不理。
“每一項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所以當人類發現火的時候,它改變了史前人類的生活方式。但它也可能是危險的。在我們文明發展的每一步中,我們都看到科技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制造或引入了危險。AI也正是這樣。”
李飛飛說,她擔心的是AI被不公平地使用,不管是否有意為之,以及監管和隱私問題。
“我們如何在政策制定者和AI技術專家之間建立一種知情的對話,以便我們能夠共同找到解決關鍵問題的方案,比如關于就業的未來、資源的分配、保護環境、教育等等。”
李飛飛是直面這些問題的先行者。盡管以人為本AI研究所在今年3月才成立,但該機構已經計劃為政策制定者舉辦一個訓練營,討論監管問題,并為企業領袖提供一個高管培訓項目。
該研究所還希望鼓勵學生在計算和技術倫理方面進行合作。
“我們要有技術監管。我們將像監管駕駛一樣監管AI,”李飛飛說。“我們通過政策監管以及跨國合作來監管這項技術。所有這些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她補充道:“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警告是很重要的。我們需要提出深思熟慮的警告,需要周密的準備。所以我不會拒絕這種負面的警告信息。但我想把重點放在產生積極影響上。因為這項技術可以拯救生命。這項技術可以為許多人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或工作流程,可以優化我們的城市,可以幫助對抗氣候變化,可以在課堂上幫助我們的老師。”
那么,機器有一天會在我們的星球上橫行霸道嗎?
李飛飛認為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仍然相信這個世界由我們創造,”她說。“無論我們設想或希望生活在什么樣的未來世界,都要歸功于我們今天所做的工作。所以,如果我們專注于以人為本的AI,以人為本的技術,我想我們創造的未來也是以人為本的,是仁慈的。”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5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703 -
智能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6文章
602瀏覽量
55381
原文標題:李飛飛:我怎樣走上AI研究之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aicapital,微信公眾號:全球人工智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