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青銅時代起,點亮了“金屬冶煉”這一個特殊的節點,不同的金屬與非金屬元素在熾熱的火中燒結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代代金屬材料;人類也掌握了馴服金屬的工藝,鑄造、鍛壓、焊接、切削、打印,將時代允許人類加工的合金打造成那個時代的裝備,變成鍋爐、內燃機與機械臂,成為劃時代的生產力,成為火箭的噴口與潛艇的鋼殼,讓人類得以上天下海。
比如被廣泛應用在手機上,被稱作“航空級鋁合金”的7075系列鋁合金,抗拉強度最高可以做到570MPa左右,屈服強度稍低,也能達到500MPa。這個強度基本足夠解決手機放在口袋里擠壓會變彎的“彎曲門”的問題,但它顯然還不是你身邊最強的金屬——如果你恰好也是汽車愛好者,你或許會知道汽車里“熱成型鋼”的強度,往往會做到1300MPa以上,來保護乘員艙的安全。
我們普通人還能用到更強的金屬嗎?當然可以。在華為最新發布的Mate X5折疊屏手機里,有一些特種鋼,它的屈服強度指標已經做到了2200MPa,也是全球能規模量產的最高強度的鋼。
這就是今天折疊屏手機打破的一個小小紀錄。而在一部Mate X5這樣的折疊屏手機里,還有更多的先進技術在閃耀。
折疊屏,還得看華為
在討論折疊屏手機的技術迭代之前,我們必須先來看看這個市場——它為什么值得手機廠們搜遍天下材料,拿出航天級的鋼、鋁、鈦和碳纖維?
一個繞不開的原因,是折疊屏手機是整個行業里最亮的增長點,甚至可能是唯一一個。手機市場的難處我們已經連續說了五六年,疊加全球消費下行,也沒能阻攔產品形態升級換代的腳步。折疊屏以更大的顯示面積帶來的實用性、異常的形態帶來的社交符號價值,逆勢以每年超過100%的增速快速起量。比如,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今年8月的最新報告,上半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到227萬臺,同比增長102%。
華為則是中國折疊手機市場的絕對龍頭。得益于華為Mate X3的鋪貨與熱銷,在今年第二季度,華為在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的份額達到43%。
這甚至還不能完全體現華為在折疊屏手機市場的統治力。中國的手機市場里最不缺“卷王”,在IDC的報告里提到,因為折疊屏手機里豎折產品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價格(下探到400-600美元價格段),和整體物料成本的下降,導致折疊屏市場遠比往年親民——反映在數據上,就是售價1000美元以上的折疊屏手機的出貨量的比例,從去年第二季度的92.8%下降到今年的54.6%。
華為真正的統治力,還要往折疊屏里的高端市場去看。另一份來自CINNO Research的數據則體現了價格維度的判斷:今年上半年的中國市場里,萬元以上超高端折疊手機的份額,華為獨占50%。
為什么是華為,在已經開始卷起來了的折疊屏手機賽道上,再次實現了高端市場的遙遙領先?從上半年為華為打下半壁江山Mate X3上,我們就隱約能看到它被消費者追捧的關鍵因素:產品呈現,是輕薄全能;究其本源,則是高舉高打的技術投入。
而在最新的華為折疊旗艦Mate X5上,華為仍在沿著熟悉的技術驅動的路徑,再次詮釋了折疊屏何為真正“全能“。
一個都不能少
折疊屏手機的歷史,就是一段與缺陷抗爭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每一代折疊屏手機,都在試圖去解決折疊帶來的問題。于是我們看到了在不完美的折疊屏手機市場里,有人強調輕薄,有人強調特殊的尺寸定義,有人希望讓折疊屏擁有媲美直屏手機的全面頂配,也有人只是試圖讓折疊屏手機更便宜。它們的確都在嘗試定義折疊帶來的問題,然后逐漸把手機做得更完善。
但現在,問題要分輕重緩急,一是如何判斷矛盾的優先級,二是在什么時候、用什么技術手段去解決它。發現問題靠洞察,解決問題靠研發,不同的進度就成了折疊屏手機的玩家們之間的差異——也便成了品牌的性格和風格。
既然是所謂“折疊屏”,行業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就是能不能順利折疊。幾年前,可以彎曲的屏幕已經誕生,但成熟的產品方案并不存在,于是我們看到的是百花齊放的折疊方案:三星的簡單內折,華為的外折方案,柔宇的寬大鉸鏈等等。
當時只是照顧好這塊屏幕,就已經成了一時的黑科技,但這些機器們仍然沒有解決保障手機基本使用的那些特性,比如屏幕的折疊壽命、折痕、劃痕等等,所以即便量產出貨,也仍然像是一部部概念產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材料和工藝的全面創新,后來我們熟知的一些設計開始誕生。比如華為Mate X2首創的雙旋水滴鉸鏈,給內折手機解決折痕指出一條明路;而三星率先使用的UTG玻璃,去改善折疊屏過于脆弱的缺陷。
從能折,到能用,折疊屏手機的成長步履維艱。而在能用之上,能不能做好體驗,成了需求金字塔上更高級的東西——我們可以效仿馬斯洛需求理論,給折疊屏手機也畫一幅這樣的金字塔,它體現了我們對折疊屏的需求,但不代表實現這些需求的難度等級,有時候位于塔底的需求,更重要但更難解決。
這直觀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折疊屏手機的觀察框架。華為究竟靠怎樣的“輕薄全能”,得以實現了華為在折疊屏手機市場里二季度43%、超高端占比50%的絕對領先的市場份額?
首先是輕薄。在消費者看來,輕薄本身就是一項很高級的需求。Mate X3與X5均實現了展開5.3毫米、折疊11.08毫米的極致厚度,以及240克左右的幾乎媲美直板手機的重量。
輕薄的來源,一個是從結構里“偷”出體積與重量,比如華為專門為折疊屏手機設計了一款超薄Type-C器件,將接口與機身實現了更高程度的集成,厚度僅有不到2毫米。對結構的優化,也為整機的設計提供了發揮余地,由華為首創的水滴鉸鏈,在Mate X3與X5上進一步減薄,為曲面玻璃留出寶貴空間,由此誕生了華為Mate X5關鍵的設計語言之一:四曲折疊機身。
另一個則是來自材料的創新,相比結構設計,這是一塊更硬的骨頭。在華為的折疊屏手機里,有一種 “超輕金剛鋁”材料,它的設計思路,源于2020年“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一根碳化硅顆粒增強型復合材料鉆桿,它對重量、強度、工作環境都有著最苛刻的要求,華為的研發團隊從這個材料里受到啟發,開發出一種顆粒增強的鋁基復合材料,它可以做到0.2毫米厚度,比原本以高性能著稱的航空級鈦合金更輕更強,還同時具備高導熱特性,符合手機的散熱需求——這就是華為折疊屏手機理想的結構件材料,因此實現了極限的減重。
然后是全能。我們作為消費者,對折疊屏手機“全能”的最高期待,是相對于正統直板旗艦手機不要缺少每一項可能的關鍵體驗。
比如無線充電。對于直板手機來說,各家都已經拿出了成熟的無線快充方案,但在折疊屏手機上,連充電線圈和散熱片的一點點厚度,都可能讓手機不再輕薄。在華為Mate X5上,高達50W的超級無線快充,就成了“旗艦體驗”中不再缺失的一環,它基于薄如紙片的線圈、高磁導率納米晶材料與石墨烯散熱片的高度集成。
依靠材料、結構的極限優化“摳”出來的體積和重量,Mate X5才能在保證輕薄的同時,獲得了折疊屏手機中最大的5060mAh的電池容量。
另一個不太為人所知的體驗優化,則來自天線的創新。折疊屏手機,因兩層折疊的因素,天然形成了對天線的遮擋,為此華為專為折疊屏的信號進行優化,打造成 “靈犀通信”。其中 “靈犀天線”由Mate X3首發,一改折疊屏原本阻擋天線的弊病,實現折疊態與握持態相比競品的直屏旗艦信號更強,Mate X5則在超靈敏感知信號水平再次得到提升。Mate X5還搭載了“靈犀AI算法”,可以根據不同的場景進行優選蜂窩網絡,在弱信號、擁塞區域更智能地選擇優質網絡,保障流暢的網絡體驗。比如當進入信號不好的電梯,手機可以靈敏感知電梯環境,并啟動搜網模式,當電梯門打開時,網絡立刻連接;而在高鐵上,Mate X5識別到用戶在乘坐高鐵,就會啟動高鐵網絡優化模式和相應的配套參數設置,通過優選高鐵基站,進行蜂窩基站切換,確保網絡持續通暢。
為什么今天更多人愿意去買折疊屏手機了?這就是原因——曾經“勸退”的理由,正在被華為領銜的一眾廠商們一條條劃去。輕薄全能,正是折疊屏手機的必然的發展方向。
但我們總歸還是在擔心的,折疊屏手機,是不是還有更需要被解決的,更基礎的問題?華為還能再打消一點我們最后的顧慮嗎?
全能之上,更能久用
長期關注科技媒體的人應該對“換機周期”概念并不陌生。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曾經發出預測,今年的手機換機周期預期將達到43個月,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消費者的一部手機,平均要用三年半,可以說手機已經變成了耐用消費品。在這個背景下,買高端手機希望多用幾年,成了消費者常見的決策方式,而對于廠商們來說,加速老化測試、保幾十個月流暢使用,也成了優化系統的基本功。
但對于折疊屏手機,討論“耐用”就更加艱難。很多人長期觀望折疊屏但并不會真正下手,可能就是忌憚于折疊屏手機的耐用問題,畢竟它有著慘痛的歷史:簡單轉軸直接給屏幕折出永久性的印記乃至顯示失常、屏幕手感像塑料甚至讓人不小心把屏幕給撕掉、不防水……早年折疊屏手機的事故太多,而建立信任,還需要一代手機最終通過消費者的驗證。
那么問題來了,會是哪部折疊屏手機,成為第一個能被消費者認可耐用?華為Mate X5,其實在這個方面,是有潛力打破一些固有的成見的。畢竟華為手機一貫給人的形象,就是可靠、耐用,而Mate X5,則可能最早打出“全面可靠”招牌的折疊旗艦。
這是一件正確但艱難的工作。可靠性的提升,基本都要基于材料和工藝的創新。本文開篇提到的2200MPa的超純凈超高強鋼,就是Mate X5鉸鏈中的一種材料,它誕生于華為材料實驗室對超高強度鋼的超純凈工藝研究。在這個實驗室里,曾經誕生出1500MPa的超強鋼,用來打造華為前代折疊屏手機的鉸鏈龍骨;而在Mate X5上,鋼材的強度再破記錄,最終呈現為兼顧輕薄、可靠、平整、穩定懸停的新一代水滴鉸鏈,并且通過對鉸鏈曲線的精準設計,去追求實現更優的開合手感。
折疊屏手機有著精美的機械結構,但活動的部件,天然也帶來了一個最顯著的問題:防水。Mate X5首次實現了輕薄大屏的IPX8級防水,它源于對折疊屏手機進水的分區管控——有些區域要通電,嚴格禁止進水,就把四倍于直板手機的防水點位進行完全密封;有些區域可以進水但不能影響工作,就可以用防水鍍膜進行處理;而對于轉軸區域,則通過柔性固化密封材料進行有效隔離。
Mate X3解決了折疊機防水難題,還沿著這條思路,往用戶體驗上再前進一步:Mate X5升級了濕手觸控功能,并且能夠面對咖啡、碳酸飲料等更加復雜的環境,讓水既不傷機,也不耽誤用機,這種從應用場景出發的功能巧思,恰能體現手機廠商們敢想敢做與技術儲備的深度。所謂全面可靠,就是從一個個小場景中積累的。
屏幕的強度,是折疊屏手機繞不開的另一個難題。對于不用折疊的外屏,華為思考的問題可能是:怎樣讓它比直板手機更強?與直板手機類似,折疊機的外屏考慮的也是耐摔、抗刮。為了防摔,華為Mate X5的外屏用上了與華為Mate 60系列相同的第二代昆侖玻璃,相比第一代昆侖玻璃抗摔能力提升100%,而第一代昆侖玻璃相比普通玻璃,則有10倍的提升。
耐摔,要求材料具備較高的韌性,但這個指標往往與硬度相悖;華為Mate X5,則同時也考慮了防刮的問題——再為足夠韌性的第二代昆侖玻璃,進行一個表面強化如何?在航天領域,就有一種非晶鉆碳材料,同時兼具超高透光性、超高硬度。華為則將材料的鉆碳結構再次進行強化,開發出名為“玄武鋼化”的精密工藝,它要在1/10e-10(或10的10次方分之一)大氣壓下,直接對碳原子進行沉積,厚度精度達到0.1納米,每一片屏幕都要進行長達24小時的超精密加工——最終,通過玄武鋼化的第二代昆侖玻璃,實現了表面的高透、高硬,外屏抗刮能力提升300%,抗摔能力提升100%。
而內屏,折疊的那塊屏幕,它的基板、電路、發光層、蓋板等十幾層不同種類的材料,都是由柔性材料制成,那它防沖擊的能力一定會有問題——你可以想象一個一捏就扁的礦泉水瓶。
有沒有一種材料,可以貼在屏幕表面,既不影響彎折,又能保護屏幕不被沖擊所傷?非牛頓流體材料就能滿足這個需求:如果你緩慢給它一個力,它就是柔軟的流體;而如果你快速給它一個巨大的力,它就會變得無比堅韌。于是人們把它用在了防彈衣上,讓非牛頓流體和高性能纖維配合,實現吸能防護。
雖然淀粉+水就能變成最常見的非牛頓流體,但想給屏幕加一層非牛頓流體,得考慮透光、粘合、硬度等諸多性能。華為工程師進行了近3年時間的方案探索、配方優化、量產工藝開發及驗證,對非牛頓流體材料配方進行了累計100多次調試,最終研發出新型抗沖擊非牛頓流體材料,呈現在Mate X5上的,就是折疊過程開合自如,但受沖擊時堅硬可靠的神奇涂層。
自5年前華為推出首部折疊屏手機以來,折疊屏手機市場的教育,就是通過一代代手機的優化,告訴消費者“它比你想象得更強大”,去打消消費者對于前一代產品的那些顧慮。今天我們基本可以宣布,這場橫跨多年的教育工作告一段落,正是因為材料與工藝的創新,讓華為Mate X5的可靠性向自家直屏旗艦看齊。
全面可靠,是折疊屏從小眾玩具,走向大眾市場時最關鍵的特性,也是我們折疊屏手機金字塔里更底層的要求——前面我們說,更底層的要求,反而可能更具備技術含量,也要求廠商們耐住寂寞、持續投入,直到跨越名為“耐用”的鴻溝。
折疊體驗,推陳出新
說了那么多硬件的優化,比如為了實現耐用的剛需,提供更多折疊屏的特殊價值,諸如此類。實際上還有一個關鍵的環節,與我們的折疊體驗息息相關,就是折疊屏手機為了折疊而做的軟件優化。
手機行業也講究一個規模效應——比如當一部手機出貨量更大,它就可以攤低更多成本,實現更強的產品競爭力。折疊屏軟件也是如此,華為折疊屏自五年前誕生起,就始終堅持著8:7.1的黃金比例內屏,五年從未改變,而當華為以最高的市場占有率推陳出新,軟件開發者們早已準備好了內容的適配,在最新的Mate X5上,就支持了微博、抖音、小紅書、愛奇藝、騰訊會議等重要軟件的折疊適配。多年來,華為持續號召更多的應用伙伴共建折疊屏軟件生態,為消費者提供折疊屏的獨特價值。
除了針對折疊的優化之外,Mate X5還獲得了一項特殊的升級:華為智慧能力全面回歸。曾經華為直屏旗艦Mate系列搭載的一系列開創性功能,比如隔空手勢、智感支付/掃碼、注視不熄屏等功能,在Mate X5折疊屏手機上首次得到全面支持。
華為Mate X5用一系列硬核創新,實現了折疊屏手機的“輕薄全能、全面可靠”,這正是華為用5年時間,為我們建立起折疊屏的技術信任的關鍵里程碑——今天的消費者走進商場,就可以直觀感受到今天折疊屏手機的輕薄,折疊的手感;在口口相傳中,或許也會誕生折疊屏保用幾年的美談。
橫折輕薄全能旗艦、豎折輕巧時尚機型,這些不同形態的折疊屏手機正在逐漸打破曾經的缺點桎梏。現在,它們和傳統直屏旗艦,在手機市場上已經形成各自獨特的定位,賦予消費者完全不同的體驗。華為作為唯一一家同時布局內折、外折與豎折的手機品牌,將會依靠豐富的軟硬件生態,繼續引領折疊手機的發展方向,在可靠、全能之上,繼續向上詮釋折疊手機的獨特價值。
編輯:黃飛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