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有沒有未來,比特幣是不是泡沫?馬云說個人非??春脜^塊鏈,比特幣也許是泡沫。
但實際上,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是基于共識的分布式密碼學賬本,本身也許并不算是一項新的技術,是密碼學,共識機制,P2P網絡組合的一項共享數據庫技術。所記下的數據是各節點所認可的客觀事實,這就確保了區塊鏈上的數據高度一致、不可篡改和徹底透明。
?
?
在大規模協作下,如果沒有資金的流動,是無法精確激勵每一個參與者進行價值貢獻,就沒有辦法形成一個有生命力的新業態。
對于數字貨幣的判斷有好有壞,一定程度也是因為諸多“競爭幣”忽悠的多了,很多純粹是為了融資而已,也就是“割韭菜”。
那事實究竟如何?
在第51期虎嗅“大咖私房話”分享中,布比區塊鏈聯合創始人楊帆對比特幣的底層邏輯,共識機制、價值所在以及區塊鏈應用現狀做了分析,干貨滿滿。
想了解更詳細的案例分享、全部圖文,以及深入問答,歡迎掃描下方圖片二維碼加入虎嗅精選黑卡項目,解鎖分享內容全文。
在真正了解區塊鏈之前,首先要對區塊鏈的基本認知有一個共識,有了共識之后才會明白區塊鏈的應用應該怎樣設計,以及會帶來哪些價值和弊端。
比特幣到底有沒有價值?
比特幣作為區塊鏈的一個價值觀代表,基本上在今天是屬于整個區塊鏈與幣圈的圖騰,它的漲跌幅會影響整個市場的信心。
數字貨幣本身和美國誕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本來是不存在的,因為很多人信仰它,后來組建秩序。但是和比特幣的區別在哪里?比特幣是一個社區行為,是各國文化和開發者聚集的社區,通過互聯網的體系建立秩序,本質是由共識群體賦能比特幣價值的,因為很多人相信它是有價值的。
同樣,法幣的價值共識,是因為有政府在背書,并對法幣的價值產生認同,即群體共識賦予價值。
有人提出“比特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無政府背景創建的一個價值網絡”,我不認同這句話,為什么?在人類歷史上其實幾萬年前人類是沒有政府概念的,但那時候是有信仰存在的,就是宗教,宗教是一個龐大的價值網絡,有相同信仰的人就愿意去建立宗教的秩序。
比特幣是不是泡沫?
我不太想定義一個結論。
其一,我看過“郁金香泡沫”的歷史,郁金香整個生命周期是30年,如果我在當下那30年,我不太會去想它是不是泡沫,我更關心身在其中應該怎么做好資產配置。
其二,如果生命周期是一百年,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去關注它是不是泡沫,而要更關注它能給這個社會帶來什么。
當然,我不是比特幣的絕對信徒,比特幣在增值,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另外,資產有沒有價值,并不在于它是虛擬的還是可看得見摸得著的,同樣,文化也是資產,數字化時代,資產信用的載體和信用的介質換成了虛擬的代碼和數字,而不是紙,其實我們的實體資產很早也被虛擬化了,被抽象成用紙和墨水來進行資產信用背書。
總結來看:
第一,在無國家和政府驅動下,也是可以讓某些群體、某種信仰,對某個物體產生價值認同,這就是共識群體的價值,并不局限于宗教、國家、企業、公司等。這就和以前的商票和銀票一樣,在商圈里建立信用。
第二,所謂虛擬資產和實體資產,傳遞信任的不一定是實體資產,今天很多的資產已經被虛擬化,它更多的是改革了一種信任傳遞載體和介質,并不意味虛擬就一定存在問題。
隨著科技的發展,虛擬消費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主流方式,包括游戲、電影,科技改變了承載信息的介質和生活方式,而并非要過度的強調虛擬還是實體。
比特幣的價值和理念是什么?
法幣的問題在于,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法幣貶值,社會財富縮水,當舊的法定貨幣崩潰時,人們便會涌向比特幣,把比特幣作為新的資產避風港——“21世紀版的黃金”,所以中本聰這些人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這件事。
第一,從積極面考慮,要做一個數字貨幣,那數字貨幣就一定要有一個數字化的賬本。但如果數據庫在中本聰手上,是很容易被篡改的,他想人人都可以參與記賬和獲得賬本,這就是區塊鏈里很重要的分布式賬本,任何人都可以下載這個賬本。這樣賬本就不在一個人手里,保證了它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第二,賬本即便是不在同一個人手里,但“修改起來還是挺容易的”,為什么比特幣可以做到永久,不可逆轉修改且全網公開透明的呢?
按理說,所有基于區塊鏈的應用都能做到這一點,但是目前只有比特幣能做到。
原因分為四點:
1,比特幣交易記錄不可逆轉。
因為比特幣是基于時間流的記錄,時間(目前來講)不可倒流,所以比特幣交易記錄不可逆轉。同時,比特幣是一個復式記帳本,上一個十分鐘的交易記錄哈希值又被記錄在下一個十分鐘的block里,所以,對之前任意交易記錄的修改,都會導致后面所有交易記錄的變化,這樣就保證了它的可溯源性。其次,每一筆交易都全網公開,所有人都能看到“A地址到B地址發生了一筆100比特幣的交易”,并來驗證這筆交易沒有重復支付,只有合法的交易才能被計入block,之后所有的人也可以再查看,所以是全網公開透明。
2,算力去中心化,且巨大。
最早中本聰自己挖礦挖了1年,之后7年全球千萬礦工一起參與到挖礦的過程中,所以想要修改交易記錄,算力只有超過全網51%的算力才可能實現,而這幾乎是不可能。
3,交易記錄存儲去中心化。
每十分鐘生成一個block,這個記賬權可能被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人搶到,比特幣通過算法來計算一個值,這個值是哈希碰撞的次數,如果算到“值”就給他記賬權,獲得比特幣,大家存在一種共識就是誰先算到這個值誰就來記賬,避免記賬權利始終掌握在一個人手中,這就是所謂的挖礦,所以交易記錄就有可能存儲在世界各地,而不是某個中心機構,比如支付寶。
4,規則制定去中心化。
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比特幣協議的修改或改變,并寫出相應的代碼,但是否被采納就要看是不是能擁有全網超過51%的算力。
以上四點也就保證了比特幣永久,不可逆向修改且全網公開透明。
第三,隱私保護。無論比特幣還是今天的區塊鏈都不需要提交隱私,但在各類APP里面享有服務是需要提交各類身份信息,在比特幣里面只要拿到私鑰,這個鑰匙就是打開錢包里財富最關鍵的東西,如果丟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另外,今天的體制是沒有跟上節奏的,就像淘寶的賣家不是淘寶的員工,但“賣家”卻為平臺創造價值和財富,所以這種組織形式已經發生變化。
區塊鏈最開始是一個無政府主義和不相信今天秩序的人,和建立秩序的人的博弈,所以這就是今天區塊鏈所帶來的意義和價值。
如果要設計一個應用,以術的角度來解決問題,我覺得這個應用是不被看好的,即所謂的不可篡改是基于技術之上的,但是并沒有任何大的意義。因為如果沒有組織出社區文化,區塊鏈是失去魅力和價值的。
最后,區塊鏈的基本面是什么?
以基礎鏈來說,包含三個東西:
一、價值觀,價值觀的大小代表社區的容量。
二、好的激勵模型。
三、有生命力,甚至是不可消滅的技術。
假設做一個去中心化的媒體,肯定有人信仰它,但是把服務器關掉就沒有生命力了,所以區塊鏈平臺,擁有這三個基本面是很關鍵的。
你會發現企業也是一樣的,區別在于尾部員工是因為薪資,理性的決定參與進來的,最上層的創始人是相信未來可以做更大的事情,來建立這個秩序。
區塊鏈用技術重新定義現在的價值體系,是一次全球化、無國界的技術革命。
所以,區塊鏈的一切都依賴于去中心化的、不可消滅的技術屬性和經濟激勵模型。
Q:區塊鏈作為一個技術,怎么能用到商業場景,比如農產品溯源問題,如何確保產品的真實性?
楊帆:這些事情其實不應該用區塊鏈來解決,甚至區塊鏈在這個階段它不是解決這類問題的,當然行業里很多在做這件事,比如豬肉從A地運到B地,怎么證實豬肉還是那個豬身上的肉?其實中心化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了,區塊鏈并非是剛需。
我在16年的時候,研究過一個應用,就是“疫苗之殤”,比如我們把廠商、渠道方、醫院所有生產的東西全部寫到鏈上,這個鏈記錄哪個渠道拿了多少支,最終給到醫院多少支,寶媽掃二維碼可以看到哪個是打在孩子身上的,中心化其實能解決的,但因為很多人信不過,所以當真的出問題的時候,所有環節把各自的手續拿出來做信用背書,從技術角度來看,很多的事情,中心化都能夠解決。
但實際上區塊鏈在里面起到的價值,只是用到了區塊鏈的技術屬性,即“術”的層面,“無法篡改、無法抵賴”的特性,很多技術能解決這類問題,甚至用區塊鏈解決成本更高,達成共識來一起建立節點。
今天區塊鏈它最牛的一塊,依舊是區塊鏈的存在產生出硬通貨,讓投融資變得更簡單,即便大多數項目的確就是為了圈錢,但部分項目還是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比在傳統的VC里融資會更加方便。
另外,社會的發展是一定需要監管的,才能讓違法的人付出代價,讓這件事情變得更好。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