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臨近,裁員與追賬等成企業界的熱門話題,而此時不止煤炭、機械、造紙等傳統行業裁員不止,有關IT廠商裁員的消息愈演愈烈,在擴張路上持續發展十余年的互聯網企業也未能幸免于難。一葉知秋,這一年,科技圈里實力斗法趨于白熱化。自2012年優酷土豆合并后,收購合并潮于這兩年達到高潮,而今年以8月滴滴優步合并為標志仍然延續此趨勢。裁員往往是在合并收購后緊隨而至的。
以滴滴優步合并為例,近期其裁員的消息不止,滴滴怒批,隨后又傳裁員,滴滴方再辟謠……這猶如兩股勢力在不斷斗法,事件也變得撲朔迷離。
合并引發裁員僅是科技圈多種裁員誘因之一,日前沸沸揚揚的樂視裁員10%事件,在外界看來卻是,戰略轉型、業務調整的表象下,資金鏈危機、節本過冬的最直接的舉措。另外戰略轉型、業務調整也確實是一些企業裁員的主要誘因,而末位淘汰制則是另一種存在多年的“變相裁員”方式。
這幾天,一個科技公司裁員的消息在流傳,裁員傳聞的主角,除了滴滴、樂視之外,還包括58同城、紛享銷客、汽車之家、中興、TCL等等。對此,其中幾家企業都對經濟觀察報稱,裁員系謠言,絕不屬實。
無論如何,裁員的消息仍然如冬日的寒風從門窗縫里鉆進屋里一樣,不斷地鉆進人們的耳朵。
裁員風波
行業發展都有周期性,此時的科技領域,不論傳統企業還是新生代企業,均不同程度陷入“深刻變革的陣痛”中。
裁員是市場走軟、企業過冬的一個癥狀,如今科技股的泡沫正在收縮,行業里,不斷上升的應收賬款、不斷上升的死亡率以及破產企業數量,都預示著未來明面上的蛋糕收縮之下,新模式新業態不斷誕生,寡頭壟斷趨勢凸顯。
一些新生代互聯網企業也遭遇寒冬之痛。作為科技領域的“攪局者”,趕上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列車,四年前,孵化出軟硬融合的生態模式,如今12周年的樂視剛從“中國好同學”處融到一筆資金,滅火“資金鏈斷裂”傳聞,再于11月29日被媒體直指其年底前將裁員10%,而樂視官方以“正常的末位淘汰”進行回應。末位淘汰制是百年企業GE杰克韋爾奇的2+7+1的管理理念,2010年流行于中國互聯網企業,華為是中國第一個采用的企業。該模式下企業最差的10%員工將失去工作崗位。這也是非議較少的一種裁員模式。然而樂視日前回應后第二天,1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文件明確,“末位淘汰”或“競爭上崗”等形式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方式屬于違法。
無獨有偶,與樂視一樣燒錢的,新興行業網約車領域,正通過合并收購,試圖走入減少競爭、精簡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通道,然而減少競爭和精簡成本似乎成效明顯,但效率提高與否卻因裁員風波備受非議。
出行領域龍頭滴滴才合并優步中國三四個月,外界再傳其裁員,從去年其合并快的開始,裁員消息傳出了三到四次。最新消息稱,其裁員主要涉及快車業務線下團隊,目前已經裁撤或正在裁撤流程中的有上百人,傳聞稱,整個減員計劃目標是1000人。對此滴滴官方對經濟觀察報稱,裁員乃無稽之談,滴滴目前在北京上地正擴增新辦公樓。
優步司機約4000名可能被清除出局的消息也于近日傳出,而滴滴出行的官方回應是,滴滴和優步司機融合中,篩除一些素質差的司機,整體不超4000人。一位滴滴司機告訴經濟觀察報,他原來是優步司機,他的切身體會是,滴滴和優步合并后,快車這塊已經再無滴滴和優步的司機劃分,他既可以拉滴滴,也可以拉優步。不過網約車新政出臺,很多滴滴司機做起了“黑車”或轉行。
互聯網創業企業中,紛享銷客作為創業才5年的移動辦公平臺,其獨特的創業模式也在去年一年時間里引來了三輪融資,去年D輪融資規模為1億美元,在2 B圈它應該還是第一家,至今該公司已經融資6輪。與此同時,公司走上了快速擴張的道路,2014年底至去年8月份,員工數量從200人激增至近1000人,占據了大廈的三個樓層。然而這樣的一個公司卻在一年后的今天,也與樂視、滴滴一起陷入裁員風波。
最新消息是,紛享逍客裁員幅度為50%左右,采取N+1補償措施。該消息遭到公司部分否認,紛享逍客官方給經濟觀察報的回復是,公司7月份是進行了裁員,但幅度沒有到50%。今年7月份,創始人羅旭在媒體見面會上透露,公司將對內部的結構組織進行變動,會加大產品領域的人員配對。
與新生代互聯網企業相比,一批傳統互聯網、IT企業,在業務調整及戰略轉型上更為迫切,變革陣痛更為慘烈一些,裁員的傳聞也更沸沸揚揚。
真實與虛妄
兩年前的2014年,以全球科技企業并購交易數量為例,當年同比增長率為55%,創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峰,中國表現更為搶眼,電子信息領域并購交易增長率高達367%。那年同時是全球科技企業IPO融資近十年表現最好的一年。同年,京東合并了易迅物流板塊。
短短兩年后,在中國區,BAT縮減社招規模,聯想裁員消息不斷,不僅包括平臺、軟件服務方面的58同城、京東、360、汽車之家,以及硬件領域的中興、TCL等均陷入裁員風波。
汽車之家于今年7月份遭遇高層集體換血,4月澳洲電訊把47.7%的股份賣給平安信托,然后公司CEO秦致的財團迅速拋出私有化計劃,經過一番博弈后,汽車之家仍遭易主,近日的裁員傳聞里,汽車之家將對電商、二手車以及呼叫中心(含技術)等板塊進行裁員,其相關負責人聽到其裁員的傳聞后,只對經濟觀察報稱,自己并未聽聞公司有裁員計劃。
一位曾在近期到汽車之家應聘的業內資深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說,汽車之家原來的高層都紛紛離開,而企業不少員工,不太適應新高管的管理模式,也紛紛離開,人員流失比較嚴重。
與滴滴先后合并快的及優步中國類似,成立11年的58同城,于去年4月份合并趕集網,合并后很快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如今在合并不到兩年后,再傳出58同城將裁員30%的消息。58同城對經濟觀察報稱,這一消息不屬實,目前58同城無人員調整計劃,且仍在全國范圍內招募多位優秀人才,校園招聘也正在進行中。
58同城的業績并不樂觀,出現了財務虧損,公司今年三季度財報顯示,截止9月30日,凈虧損為2990萬美元,且在二季度完成了一輪“架構升級”。
電商巨頭、世界500強之一的京東,也在裁員傳聞之列,傳聞稱京東金融將裁員30%左右,涉及公司研發、設計、運營、商務等板塊,并以n+2的方式給予補償,對此,公司公關處對經濟觀察報稱,這是造謠,京東金融稱并未裁員,并在不斷滿足業務發展需要,持續招聘、引進金融科技相關人才。根據京東今年的三季度報告,京東金融已被計劃重組,京東集團將出讓所持的全部股份,為未來在中國區服務獲得政府許可。而財報數據顯示,京東整體業績依然可觀,三季度凈收入同比增長38%。
360對旗下游戲將裁員30%的消息回應稱,絕對不屬實,公司目前還在招聘新人進入。
變革中的科技業
大型并購之后,往往伴隨著裁員。1998年的電信業,在當時一年就發生了1720億美元的收購兼并。彼時經歷多年快速擴張的IT領域,市場蛋糕不再為投機者大幅饋贈,大浪淘沙,競爭加劇,也在不斷擠出泡沫,企業紛紛以裁員等方式來斷臂自救。
如今,智能手機領域競爭激烈程度達白熱化,市場蛋糕由高增長時代進入微增時代,加之市場趨于集中的雙重作用。據IDC數據,2012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13億部,比2011年提升了135.0%,而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34億部,同比僅增長2.5%,其預測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仍將保持個位數較低增長,而全球手機市場今年Q1、Q2分別只增長了零點幾個百分點。
近日傳出TCL中國區裁員消息稱,將裁員100人左右,并將北京營銷總部移至深圳。TCL對經濟觀察報稱,由于國內手機市場品牌趨于集中,可預見2017年TCL通訊中國區所將面臨的市場環境將更加激烈。為應對激烈的競爭環境、持續優化組織架構、有效控制成本,公司決定針對TCL通訊中國區的業務、組織和人員實施戰略性調整,并將中國區營銷中心由北京遷移至深圳,以全面提升運營效率。
TCL官方回應說,整改后的中國區將以更加精簡、高效的團隊陣容,積蓄能量,以求在未來更好地實現業務上的突破。
類似的是,中興也在手機領域遭裁員傳聞,傳聞中的幅度達40%。早前從中興移動獨立出來的努比亞手機,其高管對經濟觀察報稱,努比亞絕對沒裁員。中興官方對經濟觀察報回復則是,有人事調整,但絕對沒有裁員。
實際上,自去年開始,西方IT巨頭就陷入一波波裁員事件的漩渦。最新裁員廠商是美國市場銷量最大運動相機制造商GoPro,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凈虧損1億美元,12月1日的消息稱,該公司開啟新一輪裁員,并且現任總裁托尼貝茨(Tony Bates)也將在年底離開公司。
此前,全球領先科技企業思科公司8月17日宣布計劃裁員5500人,英特爾公司 (Intel)4月宣布裁員1.2萬員工,今年1月,戴爾公司(Dell Inc)宣布已裁員1萬員工,消息稱,在其以670億美元收購數據存儲公司EMC(EMC Corp),創下業界最高并購案之后,戴爾公司可能還會進一步裁員。美國就業咨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研究顯示,截至今年8月,美國的科技公司已裁員6.3萬人。美國“環球股票研究公司”(Global Equities Research)分析師崔普喬德利(Trip Chowdhry)預測,今年,科技領域的裁員人數將達到37萬人。
喬德利說:“高科技產業正經歷一次深刻變革,變革的陣痛還會持續”。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