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有LED路燈散熱結構中,多采用導熱板方式,即一定厚度的底板作為均溫板,先把熱源均溫掉;這部分主要起到熱傳導的作用,將LED產生的熱量從燈具內部導出。再借由外部翅片將熱量散發出去。然而外部翅片散熱機理,即在何種形態以及比例下散熱效果會最佳,沒有發現對此類問題的進一步研究與優化。
為了說明傳導與對流對散熱的影響,本文利用ANSYS對單個LED的散熱過程進行了分析。整個試驗過程中,總的長度是不變的。整體散熱過程是熱傳導與對流相互作用的結果,為了說明各自的影響,姑且將翅片劃分為傳導部分與對流部分來分析。試驗中,將假設的非傳導部分細化,以增加其對流面積。利用ANSYS對單個LED下總散熱柱的長度為50 mm的模型進行了熱分析,結果見表7。
表7 溫度與“傳導長度”的關系表
?
由以上結果可知,并不是“傳導長度”越長,溫度就越低;因為“傳導長度”越長,相應的對流并不是最好的,在整個散熱過程中,這兩者相互制約,只有在兩者選取都非常合理的時候,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正如此試驗中選取的“傳導長度”為40mm時,得到了最低溫度56.504℃,如圖4所示。
?
圖4 最佳“傳導長度”溫度分布圖
2.3 結果驗證
結合以上試驗分析結果,在充分考慮LED路燈產品的外觀、散熱片質量、強調熱傳導與對流散熱環節的平衡等因素后,對LED路燈產品的散熱片結構進行了優化設計。由表8可知,參數優化后的結構首先減小了散熱器的質量,其質量由10.41kg下降為8.82 kg,比原有的減小了15.3%。圖5為散熱器改良前的結構圖。
表8 改進結構前后參數對比表
?
?
圖5 散熱器結構圖
利用ANSYS分析軟件和紅外熱像儀對兩種產品進行了熱分析和實測,其結果分別如下圖6、圖7所示。
?
圖6 ANSYS 熱分析溫度場分布圖
?
圖7 散熱器實物與紅外實測圖
由上圖可知,利用ANSYS分析的結果,溫度由63.325℃降為53.325℃,降幅為10℃;而實測結果的溫度則由66.7℃下降為54.8℃。降幅為11.9℃。模擬結果中溫度分布與實測溫度分布基本相符,溫度范圍稍小于實測溫度范圍,這主要是由于模擬過程中忽略了界面熱阻、芯片與管殼粘接材料的熱阻以及MCPCB與散熱器之間粘接材料的熱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