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電容好壞檢測
方法一
1.將電容器與電源接通,如果接通的瞬間萬用表的指針不擺動,則說明電容器失效或斷路。若表針一直指示電源電壓,但是卻不作擺動,表明電容器已短路。若表針擺動正常,但不返回零位,說明電容器有漏電現象。因為所指示的電壓數值越高,表明漏電量越大。
2.測量容量小的電容器所用的輔助直流電壓不能超過被測電容器的耐壓,以免因測量而造成電容器擊穿損壞。要想準確測量電容器的容量,需要采用電容電橋或Q表。上述的簡易檢測方法,只能粗略判斷壓力表電容器的好壞。
3.容量大的固定電容器可用萬用表的電阻檔(R×1000)測量電容器兩電極,看表針的擺動情況,擺幅越大,表明電容器的電容量越大。若測試棒一直碰觸電容器引線,表針應指在∞附近,否則,表明該電容器有漏電現象,其電阻值越小,說明漏電量越大,則電容器質量越差。
4.在檢查電容器的好壞時, 對耐壓較低的電解電容器,電阻檔應放在R×100或 R×1K檔,把紅表筆接電容器的負端,黑表筆接正端,這時萬用表指針將擺動,然后恢復到零位或零位附近,這樣說明電解電容器的質量是合格的。電解電容器的容量越大,充電時間越長,指針擺動得也越慢。
方法二
在沒有特殊儀表儀器的條件下,電容器的好壞和質量高低可以用萬用表電阻檔進行檢測,并加以判斷。容量大(1μF以上)的固定電容器可用萬用表的電阻檔(R×1000)測量電容器兩電極,表針應向阻值小的方向擺動,然后慢慢回擺至∞附近。接著交換測試棒再試一次,看表針的擺動情況,擺幅越大,表明電容器的電容量越大。若測試棒一直碰觸電容器引線,表針應指在∞附近,否則,表明該電容器有漏電現象,其電阻值越小,說明漏電量越大,則電容器質量差;如在測量時表針根本不動,表明此電容器已失效或斷路;如果表針擺動,但不能回到起始點,則表明電容器漏電量較大,其質量不佳。
方法三
必須先切斷測試電路的電容,然后先釋放高壓電容,然后在電路中測量整流后的濾波電容(或兩端有大電阻的其它電路)等電路設計。如果在電路測量中不能確定電容,則只能去除測量。
方法四
電解電容器的電容通常用萬用表的R x 10、R x 100和R x 1K來測量。紅黑筆與電容器負極相連(電容器應在每次測試前放電),電容器的質量可用針擺來判斷。如果針向右擺動,然后慢慢回到左邊,電容器通常是好的。如果擺動后的針不擺動,則意味著電容器已經斷開。如果針頭在針擺動后被放置回某一位置,則指示電容器已經泄漏。如果針頭不擺動,則意味著電容器電解液已經干涸并失去了容量。
薄膜電容器使用出錯及解決方案
低溫下電容器內部浸漬劑的粘度增大,內部電壓降低,電容器耐電能力下降。使電容器在運行中產生的熱量, 能及時散發出去,降低電容器內部的介質溫度,就能達到延長電容器實際使用壽命的目的。
在分斷電容器組時,如果斷路器發生重擊穿,電容器的端子就會出現3倍、5倍、 7倍。..。的高倍數操作過電壓,電容器內部就會發生強烈的局部放電和介質損傷, 導致電容器擊穿。用于投切電容器的斷路器的質量,與電容器的實際使用壽命是緊密相關的。國標中規定:采用適合于切合電容器的斷路器,該斷路器在作分斷操作時,不發生可能造成過高過電壓的重擊穿”。
因此為了防止過大的涌流和過電壓,電容器從網絡中退下來后,及時對電容器放電。將電容器再次投入電網運行之前,電容器上的剩余電壓不應超過其額定電壓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