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3月26日, 自上周四特朗普宣布向中國征收600億美元商品關稅之后,對于投資者來講,市場的不確定性劇增,一些投資者擔心中美之間加劇的貿易戰爭將會影響美國與其它國家的貿易往來,各國對于美國與中國貿易戰的態度也存在一些分歧。
特朗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積極拉攏別國:“我們目前的工作重點之一即是要將我們的努力傳達給我們志同道合的盟友和貿易伙伴。”美國手握的砝碼就是,征稅大限到來之前與白宮可能達成的臨時豁免承諾。
面對這一點,歐盟國家在拉攏全球抵抗美國貿易壁壘的同時也在“表決心”,對于鋼鐵產能過剩問題上,在3月14日的歐洲議會全會辯論時歐委會副主席卡泰寧(Jyrki Katainen)表示:“過去幾年,歐盟和美國都對中國鋼鐵進行了反傾銷以遏制鋼鐵產能過剩。感謝這些世貿組織允許的舉措,鋼鐵行業得以幸免于危機。但問題還未結束。”
國際貿易大臣福克斯(Liam Fox)則表示:“我們理解國際上大家對鋼鐵產能過剩的擔憂,英國也有同樣的擔憂。但我不認為世界超級大國對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的回應是以‘國家安全’為由征收關稅。”
在分析師和經濟學家紛紛認為貿易戰爭會給美國農產品和進口商品帶來物價上的打擊后,部分聲音表明了對特朗普打擊加入世貿組織(WTO)之后美國受到不平等待遇的認同情緒。特朗普在周四采訪中說,世貿組織條款對于美國是個“災難”,是“不公平待遇”。而這次600億美元商品稅收也是將世貿組織規則“邊緣化”的表現。
這種抱怨不是空穴來風。近幾年來,歐美公司對于中國山寨文化和缺乏監管的反對之聲不絕于耳。在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前,中國修改了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堅決打擊網絡盜版。2007年,美國就中國知識產權問題向WTO爭端解決機制提起了訴訟,認為中國在過去受到了世貿組織爭端解決部門的偏袒。
根據美國知識產權盜竊問題委員會 (Commission on the Theft of American Intellectual Property)的數字,仿冒、盜版及盜竊商業機密等違反知識產權的行為每年給美國經濟造成2250億至6000億美元的損失, 美國沒收的假冒商品有87%來自中國。在《紐約時報》的留言板上,一位美國網友說道:“即使幾乎不同意特朗普的觀點,但是我贊成他對于中國“公平”交易和停止偷竊知識產權的舉動。在一切太遲之前,美國需要停止像“溫水里的青蛙”一樣的做法。”
同時,中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申請數量逐年提高,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3月2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從國際專利申請屬地來看,2017年提交專利申請量最多的仍是美國,高達5.66萬件;其次是中國(4.89萬件)和日本(4.82萬件)。中國的華為和中興成為國際專利申請最多的兩家公司。
面對中國在高科技和其他領域對于美國霸主地位的挑戰,特朗普政府習慣于將經濟關系看為壓制其他國家的一種手段,將來也會影響其他國家對華利益收緊,但這不是全球經貿關系的主流。美國目前過于強調經濟的‘壓制’作用,而不夠重視全球經貿關系的互利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