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由中歐眾創平臺、中歐眾創研究院參與主辦的“第一屆全球虛擬現實大會”在上海舉辦,現場會聚了全球知名VR、AR精英和大咖,探討虛擬現實技術引發的生活變化。
每年我為同學上課的時候都會做一張表,了解學院最感興趣的十大前沿科技,去年,同學把目光定在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今年,虛擬現實成為第一名,說明中歐完全跟得上時代的變化。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原院長朱曉明博士
我們給學生的思維導圖右半部分的粉紅顏色的是前沿的十大科技,排在第一位的是VR、AR。學生青睞VR、AR是為了在職業、創業、投資、并購當中獲得先覺。教授關注VR、AR是為了轉型。我體會的轉型,第一個是,從紙張案例轉到可視化的案例;第二個是課堂教學方面,我們希望從教授授課到圖文并茂,視音兼具的PPT的制作也加未來的編導加主持人。
從2009年開始一直到今天,我們給同學講的是什么呢?
《金剛》、《史前一萬年》、《泰坦尼克》、《阿凡達》,浸入式旅游等等他們是怎么用技術的。明日的課程我們要探索自身應用VR、AR技術編制案例和教材的可能性。在HypeCycle曲線上這些技術2011年是這樣表達的,那個時候沒有虛擬現實,叫做虛擬世界。但是,到了2012年,AR、手勢控制和虛擬現實都有了進步,出現了全息顯示。2013年虛擬世界成為了虛擬現實。到了2014年,2013、2014、2015年VR和AR都在HC的第三個周期當中。這說明什么?這一項技術,從HC研究的全球超過頂峰了?,F在VR和AR在HypeCycle的頂上,在中國發展很怪,從2014年的中國互聯網元年到今天中國在全球在互聯網領域攀上了別人不可比擬的高峰。
VR和AR一定會很快從Hype Cycle這條曲線當中從成熟期進入市場。這是我在授課,還有學生的體驗。我在課程中給大家講的就是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
HoloLens-Virtual Reality & Mixing Reality
微軟全球副總裁 Danny Yamin
?
在VR和AR投資方面在過去兩三年當中呈指數級增長,未來幾年會有更多的增長,未來幾年的增強現實的投資預測是將增長16倍。而這個行業它的收入將達到幾十億美元。它的市場規模也將增長10倍。
現在僅僅是一個開端,我們還需要去彌補很多差距,應對很多的挑戰。我們需要采取更為實際的行動,比方說觸覺、皮膚感覺模擬、人的身體運動對一些感覺的反應,包括視覺、嗅覺、聽覺等等也是需要被整合進來的。
Augmented Reality and the Future of User Interfaces
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圖形與用戶界面實驗室主任、教授、AR之父 Steven Feiner
?
VR和AR都可以應用的領域就是游戲,這個游戲是通過這樣的板作為球的導引,指引運動的軌跡。這里有虛擬的成分,還有視頻透視器的設備,可以玩迷宮的游戲,還可以做任務輔助。AR已經成為了現實,我們已經看到很多的不同的硬件還有軟件的應用,不勝枚舉。所有的這些發展都可以讓關鍵的AR技術讓人類更好地進行互動。
How Augmented Reality Will Improve Our Interactions With Computers
META 戰略副總裁 Ryan Pamplin
?
VR和AR技術預計在2020年之前市值將會達到1200億美元。同時,在1200億市值的75%投資是放在AR。
這種技術可以帶來一種存在感,之前沒有任何一種技術能夠帶來這種存在感。商業也是一樣,商業的機會是無窮的,我希望大家能夠了解,我們在說的不是不能做什么,而是我們能做什么。
越來越多的人都會享受到AR提供的一種沉浸式的互動式的體驗,這樣的體驗太美妙了,只要大家體驗到了就不會回到過去。AR會推動這樣的泛式轉移,從臺式機到口袋里面,你可以把整個世界裝在口袋里面,我們不會被屏幕的尺寸限制。
ConnectingHearts&minds to make a better world(CS)
SimiosysReal World Laboratory Virtual World Society Christopher Stapleton
?
我們要了解在技術以外我們要做什么,我們現在其實是了解技術方面的細節。我們希望虛擬世界構成一個統一的世界。所以我們希望要和真實的世界當中的每一個人都要建立起聯系,沒有這種聯系,這種虛擬技術也是毫無價值的。我們要對世界有影響,對每個人的生活有影響。
其實人類的能力也只是用到了一點皮毛,所以如果我們用到了所有的感官,包括記憶力、整體能力能夠提升5倍,所以人類的可能性、潛力是非常大的。另外我們要連接大腦和心靈,并不僅僅是使用技術。所以,如果說我們能夠把VR和一些領域連接起來,不管是家庭、娛樂還是醫療,就發現這些不同的VR社區建立起來,大家可以相互學習怎樣使用技術,怎樣更好把我們的生活提升到新的層次。
當虛擬產業照進現實
中國移動咪咕視訊總經理 王斌
關于VR的內容制作,我們做了幾年的活動,面向微電影跟網絡電影行業的極客的平臺,我們在今年會以原創內容為載體,推動原創VR的內容產業鏈,在過程中會提供VR的拍攝能力,跟我們的合作伙伴一起為原創者提供VR的拍攝服務,在原創的平臺的基礎上幫助用戶進行變現。通過VR的內容創作大賽,征集內容,讓我們的內容也是一種生產力方式進行體現。
AR的主題應用
寧波GQY視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啟寅
?
隨著AR技術的不斷地完善各個行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如果在不久的將來META把眼鏡做得非常小,像我戴的眼鏡一樣,我們把承重的工作站通過5G,通過移動的5G在后臺進行大數據的傳輸,這樣AR才真正地被用起來,但是它的成本要降下來。AR做到1000元人民幣左右,AR將真正用于人們的生活。
How VR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Healthcare
斯坦福大學VR醫療研究院主任 WalterGreenleaf
?
現在的VR的系統、平臺都是能夠進行商業化的應用,價格降到了適宜的水平。我覺得這樣的一些便攜式的可以跟智能手機配合的綜合使用的平臺和設備可以更好地應用在邊遠、醫療條件欠缺的地區,還有遠程醫療系統。比如說使用到移動平臺系統會大大促進遠程醫療系統的發展。這個就是遠程醫療去治療焦慮障礙的典型應用。所以,我們將會看到在醫療領域虛擬現實技術在未來幾年將會有大踏步的前景,應用將會非常快,接觸面也會更加廣。我提到是一個領域當中有可能可以去應用的這一些方面。
同時我想強調,雖然技術看上去很新,但是在我們的實驗室當中,我們對它進行了多方的驗證試驗和協議設定,我們已經知道了它們的潛在的可以應用的可能性。我們一直等待它商用的時機到來,現在我們迎來這個時機。我們覺得我們使用到VR的技術之后,在一些領域,無論是在康復、營養、鍛煉還有診斷、治療上面都會大有可為。
設計驅動的文化與社會創新
中央美院教授 費俊
?
商業是文化最好的傳播渠道,我們選擇了使用最經濟最廉價的方式把這樣的一個具有體驗感的產品推給世人。大家還在談論各種昂貴的高科技的VR產品的時候,這個姿態是一個重要的姿態,通過VR產品,大家能把博物館帶回家,而且以非常低的成本。我們認為未來最重要的高地恰恰是藝術和科技的交叉的高地。我們在試圖在交叉的場域里面做出一些我們說可能有啟發性的實驗性的項目。今天我想分享的想法都是利用藝術和科技融合的這樣一種創新方式來推動具有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項目。
VR & The Future of Sports
VirtuallyLive CEO Tom Impallomeni
?
今年有4000萬的頭盔顯示器在市場上流通,今年只有2000萬的谷歌的設備,今年要達到4000萬,我們會看到有很大的造成,有40%都是移動的顯示器。所以現在這樣的一個時刻VR真的已經到來了,不管你是不是準備好了,這樣的一個時代已經到來了,而且非常快,需要的增長曲線也是非常的陡。這是技術成熟的曲線,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它確實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VR會促成我們對現場的體育運動的體驗,這是非常重要的轉變。
所以在體育現場轉播方面VR是一個非常好的應用領域。體育運動是VR的非常好的應用領域,我們想到VR會覺得它是反社會的,戴上頭盔會和環境隔絕,但是體育是可以改變世界,啟發人們,用一種統一的語言跟人們溝通,讓所有人都理解,它是一種基本的溝通方式。
VR/AR的維度攻擊
Idealsse創始人與CEO(理想境界)宋海濤
?
從本質上來說VR和AR是目前已知交互效率最高的人機交互模式,在這里我們想象一些有態度有實力的公司,第一個是微軟,關于Hololens,使用波導全息將光學做到像眼鏡鏡片一樣薄。
通過結構光捕捉實現手勢識別和Slam AR HPU。
第二是Magic Leap,他是通過一類激光器,光線掃描,視網膜城鄉,他用Slam,跟HoloLens不同,MagicLeap這張大鯨魚的圖片花了很多錢清了好萊塢的團隊花了很多錢做的。
然后是谷歌,前一段時間谷歌宣布了他的白日夢系統,它的目的是能實現三星GearVR的效果。這個人戴的是我們生產的頭盔,我們跟微軟、谷歌和MagicLeap有一些關于VR的交流。谷歌的白日夢系統宣布以后業界哀號一片,但這是事實。
競爭力應該是什么呢?第一你要他們的核心技術、專利壁壘,或者是強大的獨特的內容。關于VR的核心技術,我們總結了一下,最必不可少的是:動態響應技術,這個領域谷歌和我們做到全平臺通殺、所有的移動平臺都可以。
電影產業和VR之間的融合
韓國MacrographCEO 李仁浩
?
VR是一個很新奇的技術,但是至今為止難以判斷內容的標準,所以要借助于電影的IP延伸技術來實現。以此為基礎作為一個電影市場和VR技術的結合。
但是電影的IP與巨額的資金存在一定的利害關系,這限制VR的拓展。所以我們針對中國市場專門進行了自主IP的開發。中國因為不僅地域遼闊,而且發展非常的迅速。這個是我們正在開發的VR產品,是把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放進VR的作品。中國有很多傳統和自己文化傳承的故事和內容。我們想把大家熟悉的IP用VR技術呈現,是大家享受到電影級別的挑戰。
通往虛擬現實的光場之路
上海科技大學教授 虞晶怡
?
現在做光場做得最好的公司是Lytro,他的核心技術是用光場做三維重現,得到三維信息,做高質量的渲染。倒數第二行顯示的是Lytro三維重建的結果,最后是我們的結果,我們是宣傳非常復雜的場景,比如說花、草在計算機視覺里面沒辦法碰的東西。
我們到底何去何從呢?我現在有辦法捕捉光場,下一步是顯示光場,大家知道MagicLeap的技術是光場顯示的核心技術。你能顯示光場,但是哪里來光場呢?用我們講的光場捕捉的方法捕捉到環境光場、物體光場,最后在ML之類的頭盔上顯示,無心顯示光場有兩種技術,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技術是微透鏡的方式顯示,在普通的顯示屏前面放一個很小的微透鏡陣列,好比是每個小微透鏡是一個小的相機,我把一個微透鏡陣列放在這里的話,光線會被折射到不同的方位,好比我有1000個投影儀向你的眼睛投影,這些光線可以同時投射到你的眼睛,通過眼睛自主的對焦的功能產生五戲詞的三維視覺。
VR發展從1995年第一次VR的嘗試慢慢發展到有3D視覺的GoPro的解決方案,但是最終在不久的將來大家會發現光場技術是模擬人眼的雙目視覺、移動視覺、動態對角的根本的解決方案。
VR融合互動電影成為新機遇
UnityTechnologies 大中華區技術總監 張黎明
?
我們開發了在VR環境里面編輯VR環境的工具,叫做VR Editor,解決了你在編輯VR環境的時候如果需要每次戴上眼鏡體驗它效果好不好,摘下眼鏡修改,工作非常的煩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讓你在VR的環境里面直接編輯VR的整個場景。這是我們開發的新的劇情編輯器,剛才的demo是使用這個工具把劇情編輯出來的。目前通過我們的提供的工具你可以非常方便地編輯一些電影、小片斷或者是游戲的過場動畫,你只要把VR的支持的選項勾上立刻變成了VR的應用或者是VR的實時交互的電影。
今年剛剛上映的一部電影,電影在制作過程中也使用了Unity,這里需要解釋的是它并沒有使用Unity實時渲染逼真的環境,目前技術和硬件上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但是它是用Unity解決了在電影制作過程中實時的預覽虛擬環境和人物的交互,這樣迭代會非常快,如果使用傳統的方式拍攝完成需要渲染很長時間才能看出最終的效果。
目前在影視行業硬件和軟件都已經逐漸開始成熟,如果關注虛擬現實和影視行業的我的建議是目前你可以在這個領域做一些嘗試。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