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計劃12月出貨的Gravity跳票了,這臺音響幾乎是目前唯一留在魅族實驗室外的產品。究竟這款音箱是如何實現懸浮的,懸浮顯示又是什么效果,我們且看下面。
這是句題外話,但與今天我們想說的產品有關。Gravity是魅族今年五月中旬在美國推出的一款無線音箱,用眾籌的方式開始,定價169美元。
就這樣,看似飄在空中
因為有個透明棱鏡,發布當時Gravity被叫外界做“懸浮音箱”,效果圖里的設計驚艷兒并讓人印象深刻。
但是……原本計劃在12月出貨的Gravity跳票了,新浪數碼拿到的這臺,幾乎是目前唯一留在魅族實驗室外的產品。所以在這篇文章開始之前,我們仍需強調,它是測試版,完成度70-80%之間,這篇叫“評測”略顯勉強,可能它不能完全反映未來Gravity正式上市之后的樣子。
關于懸浮設計和棱鏡
遠看Gravity是一個黑色長方體,揚聲器上方是塊貫穿音箱的亞克力棱鏡,音樂信息通過棱鏡反射到外側玻璃表層,再到達用戶眼睛里。同時,這塊透明亞克力玻璃貫穿黑色箱體,用來提供支撐,仿佛讓音響浮動在空中。
晶瑩剔透并且負責支撐
這種外觀設計是Gravity本身最出彩的地方,來自日本的設計師坪井浩尚為它構建了東方禪意美學:天地萬物本身已極致美麗,無需刻意雕琢和修飾。反映在產品上,則是“空”:
去除一切修飾的質樸外觀、一塊水晶棱鏡既是靜止,也是諸多變化的開始。出乎意料的,這還是結構團隊磨難的開始。
你看,他不僅透明,還能顯示周邊環境的色彩
此前并非沒有人做透明音箱,哈曼卡頓的SoundSticks算是其中代表,不過它呈現在透明殼子里的走線和揚聲器是精致化的工業風;并且SoundSticks只是音箱,沒有屏幕部分的它要考慮的只是通透感。而坪井所要的空靈卻是另一番風格:
實現原理是這樣的
Gravity設計師和產品團隊一定要在透明棱鏡里折射出圖像,又要讓電子產品看不到電線,這在工業設計上無疑是巨大難題——我們手中這臺機器之所以是beta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如果你眼睛貼近棱鏡去看,在棱鏡與黑色箱體結合的部分仍能看到一條2毫米左右的黑色排線。
Gravity研發團隊內部人員告訴我,為了讓這條黑線消失,他們幾乎用了所有能想到的辦法;但要么影響這塊晶體的透明度,要么會讓它的強度變小,總有一點,讓設計師或產品團隊沒法接受。這是產品延期到如今的主要原因。
最終理想的顯示效果是這樣
目前我還沒見過這條黑線完全消失的樣子,不過據Gravity團隊的一名少年說,正式版會解決黑線問題。
交互是一門學問
Gravity本身是一部WiFi音箱,這類產品的知名代表是SONOS,Gravity在這種方式的基礎上,又加上了藍牙,DLNA(同時支持蘋果AirPlay),以及3.5毫米的有線直連。這很魅族,把能給的都給你。但這臺機器到達新浪的時候,內裝還是一個非常早的ROM版本,幾次升級,我們才摸透這款產品的操作。
懸浮效果
升級前,在播放歌曲時,棱鏡上顯示的是歌名加一條細線(進度條),像是多年前的索尼X5,很適合Gravity那種性冷淡氣質。我原以為這已經足夠好,不過在經過幾次升級之后,這塊透明棱鏡上反射出的圖案上又加入了專輯封面,進度條也變成了彩色。在睡前用它放歌的時候,這些畫面伴隨著歌聲浮現在黑暗里,一曲結束,畫面變化時聲音也隨之變化,在黑暗里飄然而出,那是Gravity最璀璨的時刻。
隨著角度變化,這個視角圖也會變化
視覺極致,操作卻不盡然。Gravity機身上有且僅有“歌曲切換和音量增減”這四顆按鈕(據說坪井因為按鈕字體也糾結了很久),但當你真正用它播放音樂的時候,最便捷的還是手機無線控制。可以說這四顆按鈕隱藏在機身背部,足夠營造出Gravity的整體美感,但操作卻有點反人類。
按鈕的位置幾乎平時碰不到
WiFi連接對于目前的Gravity是最優選,這句話不僅僅針對按鍵操作,也包括聲音和UI顯示。目前只有通過WiFi播放歌曲,棱鏡上才有我們上面說的專輯封面,DLNA或藍牙等方式只有一個單色符號顯示。另外有線輸出音質并不完美,并且一根線也會破壞Gravity的空靈感。至于具體的音質,我們放到下一段。
這些線頭出現在機身后確實會影響視覺
這些線頭出現在機身后確實會影響視覺
終究還是要說說音質
Gravity設計初衷并不是便攜音箱,它的理想使用場景應該是書桌或床頭柜上靜靜地放音樂,而不是隨身帶著放那些動次大次的饒舌歌,那跟Gravity的氣質太不吻合了。精巧與聲音或者精巧與功能,有些時候一定是矛盾的;譬如Gravity內沒安排電池,但放了一對2*1.25寸全頻揚聲器。來下個定義,音質不錯,我們繼續說。
發聲單元結構
從兼容角度說聲音,Gravity對于前端設備敏感,數據線連在Mac上中頻暖厚的有些過,放在Xplay6上三頻會變得均衡些,偶爾會有底噪。由于擁有自帶功放,把有線換成WiFi無線連接,其實聲音效果是最好;在這個狀態下Gravity沒有大部分同類產品那樣中頻過渾厚,高頻解析較弱以及低頻有量無質的通病。
實拍圖
WiFi連接的Gravity三頻均衡,女聲還有些甜,在《if i ain‘t got you》原版里面,Alicia Keys的煙嗓和樂器中的高頻清晰自然。亮潤不矯情,也不囂張。大鼓小鼓辨識度準確,有的回彈干凈利落,有的泛音充分。要說不足,低頻下潛和厚度確實是被體積限制了。整體而言,在這個價位的設備中,表現驚艷。
聽一下和Mac的組合
再來說有線模式,在這個狀態下Gravity明顯并不屬于滿分狀態。以連接MacBook Pro為基準,一耳朵聽下去中頻確實有點厚和粘稠,鼓點敲下去沒有干凈利落的收縮,連帶著高頻部分也沒那么出彩。
具體來說你聽Mariah Carey顯得稍微隔了層紗,聽李志嗓音會比現在更蒼老些;有的時候,吉他最低沉的兩根弦撥動起來和鼓點可能混在一起;隨機切到林曉培的《煩》,開頭一通鼓點前后堆疊明顯場面有些混亂。這個狀態對比不少千元價位的藍牙耳機來說已經算不錯,但和WiFi連接有明顯距離。
寫在最后的總結:
實拍圖
王迪:
“好產品”永遠是在一個定義范圍下而言的,譬如Gravity是這一價位并且這一體積下“聲音和造型最好的產品”。不過換個角度說,以169美元的價格看,稍加幾百你能買到音質更好,體積略大,但另一種優雅審美的音響設備。
或者稍顯直白的說,我身邊接觸過Gravity的人或多或少會表示“可能體積大一點,會更完美”。
實拍圖
郭曉光:
如果Gravity只是個常見的藍牙音箱(魅族以前曾做過這類產品),或許坪井愿意妥協一點,現在我們應該放出的是一篇已經上市的正式版產品評測。
沒進過工廠的人不會明白產品從圖上到手上的距離有多遠。就像我們前文所說,棱鏡的設計讓Gravity的制造難度加倍,它的制造團隊似乎也沒想到一個要符合理想結果的透明結構實現起來如此曲折,這是這次眾籌跳票的背景。
我覺得這些磨難都是值得的,如果全世界都是那種帶一塊LED小屏幕的音箱,那得多無聊。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