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顯示器偏光膜的基本原理
偏極光與偏光膜的基本原理
大多數的人仍然對偏光膜這個名詞感到陌生而不很清楚,故在此先對偏極光的現象及基本原理稍做說明。
偏極光
人類對光的了解依序可分成以下四個重要階段:
1.十七世紀中,牛頓首先開始對光做有系統的研究,他發現到所謂的白光(White Light)是由所有的色光(Colored Light)混合而成。為了要解釋這個現象,就有許多不同的理論衍生出來。
2.十九世紀初,楊氏(Thomas Young)利用波動理論成功的解釋了大部分的光學現象如反射、折射和繞射等。
3.1873年,馬克斯威爾發現光波是電磁波,其中它的電波和磁波是相依相存不能分開的,電場(E)、磁場(H)與電磁波進行的方向(k)這三者是呈相互垂直的關系。
圖2
4.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發現光的能量要用粒子學說才能解釋,因而衍生出量子學。換言之,光同時具有波動及粒子兩種特性。
因為偏極光的理論是用波動學來解釋的,所以往后的討論都將光視為電磁波,并且為了簡化易懂,我們只考慮其電場向量E。非偏極光的E可以用圖2表示,圖2中許多對稱等長的輻射線表示E在E、H所組成的平面上振動,并且在各方向振動的機會均等。當E的分布不均時就稱之為偏極化(Polarization),如圖3所示為部份偏極光,當E只在一個方向振動時則稱之為線性偏極光(圖4)。從向量的觀點來看,當圖2中各方向的向量投影到X和Y兩個相互垂直的坐標軸上后,非偏極光可以分解為兩條相垂直的線性偏極光(圖5)。
圖2:非偏極光
圖3:部份偏極光
圖4:線性偏極光
圖5:相互垂直的線性偏極光
偏極光的制造
一般而言,制造偏極光的方法是由以下三個步驟:
1.制造普通非偏極光(圖2)。
2.分解此非偏極光為兩個相互垂直的線性偏極光(圖5)。
3.舍棄一條偏極光,應用另一條偏極光(圖4)。
能將非偏極光分解為兩條偏極光,而舍棄其一的儀器稱之為起偏器(Polarizer),起偏器可以利用如吸收、反射、折射、繞射等光學效應來產生偏極光。
一般較常用的起偏器種類有以下數種:
(1) 反射型
當光線斜射入玻璃表面時,其反射光將被部分偏極化。利用多層玻璃的連續反射效果即可將非偏極光轉為線性偏極光。
(2) 復屈折型
將兩片方解石晶體接合,入射光線會被分解為兩道偏極光,稱為平常光與非常光。
(3) 二色性微晶型
將具有二色性的微小晶體有規則地吸附排列在透明的薄片上,這是人工第一次做出偏光膜的方法。
(4) 高分子二色性型
利用透光性良好的高分子薄膜,將膜內分子加以定向,再吸著具有二色性的物質,此為現今生產偏光膜最主要的方法。這類吸收式的起偏器都是以膜(Film)或是板(Plate or Sheet)的形式存在,因此,通常又稱之為偏光膜(Polarizing Film)或偏光板(Polarizing Plate or Sheet)。英文上另外一個更通俗的稱呼是Polarizing Filter。
偏光膜的起源
偏光膜是由美國拍立得公司(Polaroid)創始人蘭特(Edwin H. Land)于1938年所發明。六十年后的今天,雖然偏光膜在生產技巧和設備上有了許多的改進,但在制程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的材料上仍和六十年前完全一樣。因此,在說明偏光膜的制程原理之前,先簡單的敘述一下蘭特當時是在什么情況下得到靈感,相信這有助于全面了解偏光膜的制程。
蘭特于1926年在哈佛大學念書時看了一篇由英國的一位醫生Dr. Herapath在1852年發表的論文,內容提到Dr. Herapath的一位學生Mr. Phelps曾不小心把碘掉入the solution disulfate of quinine,他發現立即就有許多小的綠色晶體產生,Dr. Herapath于是將這些晶體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如下圖所示:當兩片晶體相重迭時,其光的透過度會隨晶體相交的角度而改變,當它們是相互垂直時,光則被完全吸收(圖6);相互平行時,光可完全透過(圖7)。
圖6:光被完全吸收
圖7:光可完全透過
這些碘化合物的晶體非常小,所以在實際應用上有了很大的限制,Dr. Herapath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來研究如何才能做出較大的偏光晶體,可是他并沒有成功。因此,蘭特認為這條路可能是不可行的,于是他采用了以下的方式:
●蘭特把大顆粒晶體研磨(ball mill)成微小晶體,并使這些小晶體懸浮在液體中。
●將一塑料片放入上述的懸浮液中,然后再放入磁場或電場中定向。
●將此塑料片從懸浮液中取出,偏光晶體就會附蓋在塑料片的表面上。
●將此塑料片留在磁場或電場中,干燥后就成為偏光膜。
蘭特的方法是將許多小的偏光晶體,有規則的排列好,這就相當于一個大的偏光晶體。他應用上述的方法,在1928年成功的做出了最早問世的偏光膜、J片。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費時、成本高和模糊不透明。但蘭特已經發現了制造偏光膜的幾個重要因素:(1)碘 (2)高分子 (3)定向(Orientation)。經過不斷的研究改進,蘭特終于在1938年發明了到現在還在沿用的制造方法,其基本原理將于下節中討論。
偏光膜的工作原理
時下最通用的偏光膜是蘭特在1938年所發明的H片,其制法如下:首先把一張柔軟富化學活性的透明塑料板(通常用PVA)浸漬在I2 / KI的水溶液中,幾秒之內許多碘離子擴散滲入內層的PVA,微熱后用人工或機械拉伸,直到數倍長度,PVA板變長同時也變得又窄又薄,PVA分子本來是任意角度無規則性分布的,受力拉伸后就逐漸一致地偏轉于作用力的方向,附著在PVA上的碘離子也跟隨著有方向性,形成了碘離子的長鏈。因為碘離子有很好的起偏性,它可以吸收平行于其排列方向的光束電場分量,只讓垂直方向的光束電場分量通過,利用這樣的原理就可制造偏光膜(如圖8)。
圖8
偏光膜的種類及發展
現今所使用偏光膜的種類
偏光膜的應用范圍很廣,不但能使用在LCD做為偏光材料,亦可用于太陽眼鏡、防眩護目鏡、攝影器材之濾光鏡、汽車頭燈防眩處理及光量調整器,其它尚有偏光顯微鏡與特殊醫療用眼鏡。為了滿足輕量化及使用容易的要求,所以偏光膜的選擇以高分子二色性型為主,這型起偏材料的種類有四:
(1) 金屬偏光膜
將金、銀、鐵等金屬鹽吸附在高分子薄膜上,再加以還原,使棒狀金屬有起偏的能力,現在已不使用這種方法生產。
(2) 碘系偏光膜
PVA與碘分子所組成,為現今生產偏光膜最主要的方法。
(3) 染料系偏光膜
將具有二色性的有機染料吸著在PVA上,并加以延伸定向,使之具有偏旋光性能。
(4) 聚乙烯偏光膜
用酸為觸媒,將PVA脫水,使PVA分子中含一定量乙烯結構,再加以延伸定向,使之具有偏旋光性能。
偏光膜的構造
高分子膜在經過延伸之后,通常機械性質會降低,變得易碎裂。所以在偏光基體(PVA)延伸完后,要在兩側貼上三醋酸纖維(TAC)所組成的透明基板,一方面可做保護,一方面則可防止膜的回縮。此外,在基板外層可再加一層離型膜及保護膜,以方便與液晶槽貼合(如圖十三)。
圖十三:偏光膜的構造簡圖
LCD用偏光膜的質量特性
由于LCD的顯示非發光型,為了達到顯示器明亮、易辨識的要求,偏光膜就必須具有清晰、高透過及高偏旋光性。近來LCD的使用愈來愈廣泛,如民生、軍事、高科技等。因應LCD的多樣化及耐用性的提升,必須加強偏光膜的耐久性及耐旋光性。
另外、在外觀特性上,配合LCD畫素的提高,偏光膜的表面必須是平滑且高精細化;若是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之下長時間使用,也必須維持偏旋光性能,且所用的黏著劑其安定性也是要求的要點之一。通常在偏光膜的制造過程中,都是在無塵室進行:
1.由于偏光膜的素材為PVA及TAC,所以其上不可有異物及未溶的樹脂。
2.在偏光膜的貼合過程中,不可在涂膠、貼合及加工時有任何異物混入。
3.保護膜或離型膜等材料不可有任何缺陷。
4.在成品的表面及切斷面,或包裝袋上不可有任何異物附著混入。
若無法滿足上述條件,則無法做出高解析、大尺寸、高精細化的偏光膜。
LCD用偏光膜的發展
(1) 碘系偏光膜
PVA及碘所構成的偏光膜長久以來都在LCD的市場上占有相當大的比例?,F今材料與延伸技術不斷改良下偏光度及透過率都相當接近理論值(偏光度100%;透過率50%)。
(2) 耐久性偏光膜
使用染料配方讓偏光膜具有耐高溫高濕、耐光等特性,大多使用在車、船舶或飛機用的LCD上。但偏光率不及碘系且價格昂貴是其缺點?,F今發展是藉由PVA的延伸配向及開發在可見光區有均勻吸收的高偏旋光性能染料分子,其偏旋光性能已可與碘系偏光膜相當,唯價格方面仍比碘系偏光膜高。
(3) 光學補償膜
隨著LCD產品技術愈來愈進步,故針對偏光膜之著色、視角、漏光等等要求相對提高,因此需要各種光學補償膜去做補償。例如(STN-LCD)因液晶分子之扭轉超過90度造成使用直線偏光之偏光膜會有著色現象出現,其解決方法為加上一片位相差膜。
表面處理
表面加工處理可增加偏光膜的光學及機械性能。現今為了滿足LCD多樣化的要求,具有復合功能的偏光膜已在市場上銷售。
1. 抗反射(AR)處理
當光經過偏光膜的表面時,會有5%左右的反射損失,由于光度的損失及反射光將造成LCD辨識度的降低。改善的方法是在偏光膜的表面蒸鍍上一層金屬膜,利用光的干涉原理來降低反射值,將反射率降至1%以下。
(2) 抗眩(AG)處理
為了避免光線被過度集中,將偏光膜的表面加工做成凹凸狀,將光線均勻地分散,可達到防眩的效果。
有經AG處理,其表面可達鉛筆3H硬度較耐刮,另霧度高可適用于大尺寸產品(大于12.1”),主要是因LCD之背光源強的關系。另外隨著LCD之分辨率要求增加如UXGA級(1600 x 1200)對AG要求更細致化處理,目前偏光板制造商亦開始注意到此方面,相信最近會有對應產品供市場評估。
LCD偏光片生產的基本方法
目前偏光片生產技術以PVA膜的延伸工藝劃分,有干法和濕發兩大類;以PVA膜染色方法劃分,有染料系和碘染色兩大類。
?
偏光片的干法生產技術是指PVA膜是在具有一定溫度和濕度條件的蒸汽環境下進行延伸的工藝方法,早期使用這種工藝方法的目的,是可以提高工藝的生產效率,使用幅寬較大的PVA膜進行生產而不至于經常斷膜。但這種工藝的局限性在于PVA膜在延伸過程中的均勻性受到限制,因此所形成的偏光片原膜的復合張力、色調的均勻性和耐久性不易穩定,因而在實際生產工藝中應用較少。? 偏光片的濕法生產技術是指PVA膜是在一定配比的液體中進行染色、拉伸的工藝方法。這種工藝方法早期的局限性在于PVA膜在液體中延伸的穩定控制難度較大,因此使用這種工藝加工時PVA膜容易斷膜,且PVA膜的幅寬受到限制。但隨著工業控制技術的改進,這些濕法加工工藝的局限性已經得到極大的改進,從20世紀90年代末起,日本偏光片企業已經普遍采用幅寬1330㎜的TAC膜用濕法工藝進行偏光片的生產。特別是由于大尺寸TFT-LCD產品的大規模普及,為提高偏光片產品的利用率,以1330㎜為基本寬度的偏光片生產已經成為液晶用偏光片生產的基本方法。?
偏光片生產工藝中的染色方法有碘染色法和染料染色法兩種工藝。碘染色法是指在偏光片染色、拉伸過程中,使用碘和碘化鉀作為二向性介質使PVA膜產生極性化偏光特性。這種染色方法的優點是比較容易獲得99.9%以上的高偏光度和42%以上高透過率的偏光特性。所以在早期的偏光材料產品或需要高偏光、高透過特性的偏光材料產品中大多都采用碘染色工藝進行加工。但這種工藝的不足之處就是由于碘的分子結構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易于破壞,因此使用碘染色工藝生產的偏光片耐久性較差,一般只能滿足干溫:80℃×500HR,濕熱:60℃×90%RH×500HR以下的工作條件使用。
但隨著LCD產品使用范圍的擴大,對偏光產品的濕熱工作條件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已經出現要求在100℃和90%RH條件下工作的偏光片產品需求,對這種工作條件要求,碘染色工藝就無能為力了。為滿足這種技術要求,首先由日本化藥公司發明了偏光片生產所需的染料,并由日本化藥的子公司日本波拉公司生產了染料系的高耐久性偏光片產品。利用二向性染料進行偏光片染色工藝所生產的偏光片產品,目前最高可以滿足干溫:105℃×500HR,濕熱:90℃×95%RH×500HR以下的工作條件的使用要求。但這種工藝方法所生產的偏光片產品一般偏光度和透過率較低,其偏光度一般不超過90%、透過率不超過40%,且價格昂貴。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