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aaS公有云格局已定,AWS 遙遙領先,Azure Google 也只能位居第二集團。 國內公有云格局也基本定型,Alibaba遙遙領先,Azure,AWS,企鵝等基本在第二集團,而公有云本身就有互聯網業務的屬性,符合贏家通吃的特點,當領先者形成規模效應后,追趕者往往花大力氣。
今年8月,華為宣布Cloud BU升為一級部門,與華為原有的三大業務集團(BG)運營商BG、消費者BG、企業BG平級。
9月,華為輪值CEO郭平宣布華為公有云業務的目標——全球范圍最終只會剩下五朵云,華為要做“其中一朵”。華為亦提出了階段性目標——未來三年躋身中國公有云市場前三。
但華為進入公有云市場并非一時興起,記者獲悉,華為早在2011年就悄悄布局公有云,只是在既有業務的掣肘下,華為決策層對是否做公有云、做多大的公有云舉棋不定。
“端管云”是任正非反復重申的戰略,手機是“端”、電信設備是“管”,“云”則呈半缺位狀態。
華為近幾年可謂風光無限,賴以起家的電信設備業務做到了全球第一、智能手機全球前三,相對薄弱的是企業業務,這一旨在為企業客戶提供IT解決方案的BG仍未沖至全球第一陣營。2016年,華為的收入構成是:運營商業務55.7%、消費者業務34.5%、企業業務僅占7.8%。
華為的企業BG里有私有云業務,且發展不錯,但行業趨勢已經明顯,相對于市場分散、總體需求上升不足的私有云,公有云才是云的未來。目前,“端”和“管”的市場已經頂到天花板,只有做成公有云,華為的“云管端”戰略才能形成閉環,形成新的增長極。反之,華為的增長將陷入停滯。
華為此前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曾有巨頭把持,公有云也不例外。市場咨詢公司IDC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球排名前五的公有云廠商分別是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云、谷歌和IBM,其中AWS占比45.4%,阿里云份額為4.5%。
隱形三年
華為布局公有云業務實際始自2011年,但華為一度對外絕口不提此項業務。
2011年,有意切入公有云的華為撿了一個“大便宜”:將云快線科技公司連CEO兼CIO蔣建平在內的近40名云計算專家通通挖了過來,這批專家,是國內公有云領域的種子型專家。
云快線是國內第二家提供公有云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的公司。它原為北京世紀互聯寬帶數據中心有限公司(NASDAQ:VENT,下稱“世紀互聯”)子公司,但世紀互聯在赴美上市之前將此業務剝離,兩者成為兄弟公司。世紀互聯不宜再對云快線進行資金上的“輸血”,加之管理層利益分配存在一些矛盾,云快線業務陷入停滯。
云快線兩名曾經的核心員工告訴 記者,華為最初意在整體收購云快線,但和世紀互聯沒談攏,最后竟因世紀互聯與云快線之間的內部矛盾,將云快線的核心員工幾乎“一網打盡”,用最小的成本辦成了事。
不過,華為并沒有立刻成立一個公有云部門,而是將這撥人安插在當時華為名為“Other BG”中的“互聯網”部門下。
在2011年的華為組織架構里,曾有個業務集團叫“Other BG”,華為將一些新興業務都放在此BG下。2009年至2011年間,華為有意進軍互聯網市場,因而招兵買馬成立了“互聯網”部門。
互聯網部門后來一拆為二,2C的業務劃撥至華為終端部門,云快線團隊和2B的業務留下來,部門名稱改成華為企業云,同時員工數增至200余人,2015年前一直保持在此規模。
華為公有云團隊組建沒幾個月,就完成了公有云平臺的核心研發。當時參與研發的一位核心員工告訴 記者,研發速度這么快,主要是因為華為2007年就啟動服務器虛擬化技術研發,有較為成熟的虛擬化解決方案(虛擬化技術是云平臺的核心技術之一),加上從云快線招來的這撥專家擁有豐富的公有云研發技術和經驗。
公有云平臺做出來了,但究竟做不做公有云業務?這需華為戰略發展委員會審議。
華為公有云團隊一位核心員工告訴 記者,當時華為對做不做公有云分歧很大,最后否定意見占據上風,華為三位輪值CEO中僅徐直軍堅持要做公有云。
華為共設三位輪值CEO,分別為徐直軍、郭平和胡厚崑。其中,徐直軍管“事”(即業務),郭平管“財”,胡厚崑管“人”,相當于三權分立。
最核心的反對理由是,公有云是運營商的自留地,運營商是華為的最大收入源,華為不能與運營商有業務沖突。
2010年起,國內三大運營商先后布局公有云,中國聯通還成立了專門的云計算子公司,而華為作為通信設備提供商,堅守的底線就是不參與“運營”,不碰數據,尤其不碰通信數據。
更關鍵的是,國內三大運營商每年為華為貢獻數百億元人民幣的營收,中國公有云市場直到2016年的整體營收也才100億元人民幣。
被否決的另一個原因是,公有云當時被視為面向的是海量的中小用戶市場,每一單生意可能低至千元以下,是“掃大街”的生意;華為擅長的是“大生意”,每一單生意額大都為百萬千萬甚至上億元級別。彼時華為的整個組織流程、業務模式、技能儲備、員工心態等都與公有云市場特點有云泥之別。
從財務指標來衡量,這也不是一筆好生意。公有云投資是一只“吞金獸”,要規模化才能取勝,華為作為設備生產與研發商,仍屬于輕資產運作,對重資產投資的業務向來謹慎。
盡管如此,云作為新興IT趨勢讓反對方難以拍板砍掉這塊業務,華為公有云業務勉強保留。
這形成了一個奇特的狀況——華為組織架構里并沒有公有云部門,但實際有200多人一直在做公有云業務,成了華為內部的隱形組織。
2012年6月左右,華為第一代公有云平臺默默上線,主要提供計算與存儲類云服務,與亞馬遜AWS和阿里云一樣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有云。這個平臺對外從不做宣傳,主要服務華為自己的業務部門,但也慢慢積累了一些外部用戶。
在低調運營的前三年里,公有云業務對華為最大的貢獻不在于收入,也不在于積累了多少用戶,而在于幫助華為構建了服務公有云用戶的業務流程。華為之前并沒有服務中小企業用戶的經驗、意識和流程,公有云邁出了第一步。
“云的客戶講究體驗,對你不滿意是要退錢的,華為對退錢這事感到不可思議;云的生意又小,一單千余元,財務部門無所適從,花了好長的時間才把這些流程建立起來。”一位原華為公有云業務員工告訴 記者。
直到2015年,華為公有云業務的隱形狀態才得以終結。當年7月,華為面向中國市場發布了名為“華為企業云”的公有云平臺。
新上的公有云平臺是華為自研的第二代公有云平臺,以開源云計算框架OpenStack為基礎,華為是著名開源組織OpenStack的白金會員。
當時一位項目知情人士告訴 記者,為了規避和運營商的沖突,華為對運營商的說法是,該平臺能更好地為運營商提供公有云解決方案。
升為核心業務
2016年,華為進一步升級云戰略,提出2020年華為企業云要達到100億美元量級。
但當時華為的企業云概念是廣義的,不特指公有云,也包括為運營商共建合營的云,為企業建設的混合云等。此時,華為仍然避免使用“公有云”這個詞。
直到2017年3月,徐直軍才在合作伙伴大會上宣布,將“強力投資打造開放的公有云平臺”,未來一年為該業務增加2000人。
這是華為第一次公開明確說要做“公有云”。
公有云作為下一代IT的主要形態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包括IBM、微軟、甲骨文在內的各大傳統IT巨頭早就啟動轉型,過程雖艱難,但態度堅決。
華為企業BG操盤傳統IT的業務,外界的風向對華為內部壓力巨大。2016年末,阿里云竟已打敗谷歌,僅次于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這個成長速度令其他公有云玩家既贊嘆又焦慮。
與此同時,AI在這兩年快速成為風口。公有云能夠為AI提供海量數據和強大計算能力,抓住公有云就有希望在AI時代抓住產業鏈的上游位置。
多位行業專家告訴 記者,在中國,對于創業型公司,公有云的時間窗口已經關閉;對巨頭型玩家,則還有3年-5年時間。
換言之,華為再不抓住公有云,就將徹底錯失入場時機。
今年8月28日,華為內部發文宣布重量級組織架構調整,Cloud BU升為一級部門,主要負責公有云的運營。調整后的Cloud BU與華為運營商BG、企業BG和消費者BG平級。
成為一級部門的Cloud BU將擁有自己的HR部門、CTO辦公室、戰略與業務發展部和財務管理部門。從今年開始,Cloud BU的營收亦將出現在華為的年報上。9月,華為宣布了目標——全球最終只有五朵云,華為要做其中一朵。
至此,公有云在華為從一個連正式名分都得不到的隱形業務躍居為該公司的核心業務。
一位在華為工作超過十年的中層主管告訴 記者,華為雖不是上市公司,但需要高增長業務來保持其內部股機制的穩定運轉,現有三大業務下一階段或面臨增長動力不足,或已快觸碰到行業頂點,急需找到下一個高增長業務。
2006年起,華為開始公布每年的營收數據。年報顯示,華為營收從2005年的397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6年的5216億元人民幣,期間僅2012年和2013年增速跌破10%,2016年出現增收不增利。多位行業人士預測,未來三年,華為將繼續保持增收不增利的趨勢。
華為共涉足三大市場:運營商市場、企業級IT市場和面向消費者的個人終端市場。
其中,華為運營商業務已經做到頭部位置,2016年營收達到2906億元(約437億美元),遠超國際主要競爭對手愛立信(2016年營收260億美元),但5G市場要到2020年左右才可能到來,目前處于4G向5G過渡的空檔期。
華為智能手機銷量雖然擠入全球前三,但利潤很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超過80%的利潤被蘋果公司攫取,華為目前已經調整策略,從看重規模轉為看重利潤。
企業IT市場上,華為企業BG 2016年營收407億元人民幣,其業務規模和品牌影響力已經超過其他本土IT廠商,但與IBM、惠普、戴爾、思科等國外老牌科技公司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而且,公有云一直在侵蝕傳統IT市場。Gartner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公有云支出已經占據IT整體支出的6%。
左右手互搏
華為一直諱莫如深的與電信運營商的利益之爭,這些年也有了新變化。
最大的變化是,運營商的公有云戰略在全球范圍內基本上失敗了。美國公有云市場發展最為成熟,但美國運營商Verizon、AT&T和CenturyLink已紛紛關閉公有云業務,有些甚至連基礎的云數據中心也拋售了。
中國公有云市場中,據IDC的數據,目前只有中國電信的天翼云發展最好,市場份額排名第四,中國聯通公有云沃云已經被擠出前五,中國移動公有云是各省公司各自負責,這種機制決定了中國移動公有云難以做大。
而且,運營商在公有云市場其實以“管道”角色取勝,并不擅長平臺運營和服務。接下來,以運營商一己之力,很難與阿里云、騰訊云等云服務平臺競爭。基于此,多位運營商人士向 記者表示,他們對中國運營商公有云業務的長期發展并不看好。
“既然心知干不過阿里云,華為想做就讓它做吧。”一位中國電信云計算專家對 記者說。
前述華為公有云團隊專家則告訴 記者,這些年,不同的運營商在不同的時間段對華為做公有云的態度各有不同。“中國聯通反對態度比較激烈,因為有自己的云公司,電信移動心態相對平和,而且越到后面越能接受這件事。”他說。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華為在開拓公有云市場時,并沒有繞開電信運營商,反而深度捆綁,雙方達成了默契。
在雙方的合作里,華為提供云計算技術和客戶服務能力,運營商手里有豐富的客戶資源和通信資源,恰好形成互補。面對客戶時,華為和運營商團隊經常共同出現,聯合作戰。
華為Cloud BU總裁鄭葉來近日公開表示,華為Cloud BU的業務包括華為自己的公有云和中國電信天翼云,以及與國外三大運營商合作共營的云。
盡管如此,一位資深運營商人士告訴 記者,華為大舉布局公有云之后,與運營商的關系變得復雜微妙。
過去,運營商與華為是純粹的甲乙方關系,但現在,華為在某些場合已經變成了運營商的甲方。尷尬的是,它在運營商面前還不是一個擁有高議價權的甲方。
一位華為云業務部門人士說,建設公有云需要租用運營商的機房和帶寬資源,但華為在運營商面前議價權并不強,原因在于,在電信設備上,運營商是華為的大買家。
華為將其公有云首個節點部署在河北廊坊的一重考慮就是,當時華為在廊坊的運營商業務做得一般。
更難以回避的是,華為公有云的目標是國內第一陣營,就必然面臨與運營商公有云的競爭。屆時,華為究竟是為了公有云不惜傷害現有的運營商業務,還是為了運營商業務而繼續委曲求全,是個兩難。
華為其實早已經歷過這種“左右手互搏”的兩難境地。一位中國電信云計算人士向 記者透露,華為云和電信天翼云曾共同競標某車企的云計算項目,華為云報價遠低于天翼云,這讓中國電信某位高層人士大為惱火,親自致電華為相關高管表達不滿。
賣產品的能賣好服務嗎?
IDC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中國整體IT支出達到2.3萬億元(Gartner數據),公有云占比僅0.4%,這說明,中國公有云市場還非常初級,只要策略得當,華為有足夠的成長空間。
Ucloud創始人兼CEO季昕華評價,華為既有技術實力也有雄厚資金,又是一家兼具戰略決心和強執行力的公司,三年闖入中國前三的機會雖然不大,但長期來看,仍有可能成為公有云主要玩家。Ucloud是中國排名第五的公有云服務提供商。
華為這些年來,積累了不少“牙齒”。和其他對手相比,既擁有從芯片到服務器到存儲到網絡比較完整的IT產品體系,也掌控著CT的產品與技術,這讓華為能夠打造高性價比云基礎設施,而且它有大平臺研發體系和2012實驗室提供長期的技術支持。
但華為也面對多重挑戰,有些還是對手無需面對的。
一個挑戰是,華為做公有云必須先對自己“轉基因”。
從CT到IT到消費級終端,華為擅長的是研發和生產各種設備,但公有云賣的是服務,目前成功的公有云廠商除了微軟,都是服務出身的互聯網廠商。鄭葉來就曾多次公開表示,華為做云需要從擅長賣設備轉為擅長賣服務。
但這并不容易。華為是一家產品公司,它過去如此成功是因為整個研發流程、管理、銷售和服務體系都是為產品而生,已經固化成其公司文化。
例如,華為在研發中嚴格遵守集成產品開發(IPD)流程。IPD流程有助于研發出高可靠的設備,它每走一步都需要領導審批,謀定而后動,特別適合標準化程度很高、需求相對穩定、對質量要求高的通信類設備產品研發。
而云服務不一樣,云的客戶千差萬別,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求研發運維緊密結合,快速迭代開發,快速響應前端的個性化需求。
華為自己也清晰地意識到這一點。
記者獲悉,華為Cloud BU被賦予了特權:無需遵守華為IPD等流程,但自行摸索一個適合公有云的研發、服務和銷售體系需要時間。
而且,已經形成的思維慣性較難扭轉。一位華為人士評價,華為目前做云還是產品思維,而不是服務思維,不是時刻想用戶要什么服務,而是總考慮我能提供什么產品。
當下的另一個要緊之事是,華為急需找到一批標桿性用戶。
阿里云、騰訊云和金山云起家之時,基于各自互聯網業務圈住了一批種子用戶。
例如,阿里云不僅有大量小微企業甚至個人用戶,還有“雙十一”這樣的超級應用;騰訊云有游戲開發商的支持——對于游戲開發商而言,若想名列騰訊游戲應用排行榜,一條不成文但大家心知肚明的方法是,使用騰訊云;金山云早期用戶積累也依賴金山游戲和小米生態的支持。
這些用戶雖然以中小甚至小微企業為主,但對公有云廠商的早期發展極為有益。
金山云一位運營主管告訴 記者,公有云強調從小客戶做起,從小客戶可承受的不可靠服務中積累大量通用可靠、可維護的運營經驗,以及從大量手工的運營服務逐漸轉向自動化和精細化運營,逐步練就云平臺的成熟穩定,以及團隊的精細化運維能力,這很難通過大干快上或四處挖人而迅速補上。
華為的用戶群體恰恰相反,它以大中型政企客戶為主。但對大多數政企用戶對公有云比較謹慎,需求并不強烈,如果上云,也多是響應政策的“政策性上云”,這種用戶固然值得爭取,但難度更大。
鄭葉來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天,互聯網應用幾乎所有都在云上,但政府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才剛剛開始,這是華為的機會。
如果華為的標桿用戶在政府和大型企業,大型企業的需求是多樣和復雜的,依靠華為一己之力難以做好,那么生態建設就顯得十分必要。
對公有云廠商而言,基本的計算和存儲云服務都是基礎能力,誰都能做,利潤很薄,之上的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是否豐富,云的行業合作伙伴是否多,才是黏住用戶的關鍵和主要利潤來源,這就是公有云的生態建設。
季昕華評價稱,公有云廠商中,目前生態建設做得最好的是阿里云。而且,阿里云生態強在擁有支付能力和大數據能力,其他廠商在這方面一時難以企及。
華為在今年上半年宣布了“云伙伴計劃1.0”。
根據該計劃,華為公有云將重點發展能夠轉售華為公有云服務(云轉售類合作伙伴)、基于華為公有云開發應用(云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負責把企業應用遷移到華為公有云(云服務合作伙伴)的三類合作伙伴。
此外,公有云是只“吞金獸”。云計算資深專家劉黎明告訴 記者,從谷歌、微軟、IBM的資金投入歷史來看,若想沖刺公有云領域第一梯隊,每年基礎設施的投入需以10億美元計,研發運營市場投入也以10億美元計。
即便是華為,長期而言,這樣的投入規模也會令資金鏈吃緊。華為并非上市公司,無法從二級市場融資,公有云的回報周期又過于漫長,阿里云至今仍未盈利。這對華為的決心是個考驗。
鄭葉來認為,華為如果不做云服務,目前的三大業務(消費者業務、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就沒有底座。同時,華為圍繞IT產業進行了從芯片到系統完整的投資,但是這個市場空間正在被公有云一步一步地擠壓,沒有云服務業務,多年投資的回報就會大打折扣。
9月底,鄭葉來給公司常務董事會匯報公有云未來業務規劃,順利通過,他對團隊說,“沒有誰再對公有云業務有什么限制。”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