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獨立性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布了一份調研報告,稱人工智能有可能導致人類工作環境惡化,并進一步導致資本主義的終結,該報告寫道:「資本主義真的自身難保了(Capitalism itself is in real trouble)」。Venture Beat 對這份長達 95 頁的報告進行了解讀,機器之心對該文章進行了編譯。報告地址附于文后。
人工智能對未來人類社會的影響一直是所有人關心的話題,隨著技術發展的加速,人們對于未來的好奇與擔憂正在逐漸變成迫在眉睫的抉擇。皮尤研究基金會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探討了人類工作在未來的發展趨勢,這份報告得出了比以往工作機會之外影響更大的結論。多位專家在經過充分討論后表示,人工智能和自動化不僅將會威脅數百萬工作機會的存在,而且還有可能消滅意識形態,讓資本主義走向終結。
本周三,一份名為《The Future of Jobs and Jobs Training》的非技術報告被皮尤研究中心與依隆大學公之于眾,它是《互聯網未來》系列報告的其中一部分。超過 1400 名人工智能研究者、技術專家、教授和創業公司 CEO 參與了這份報告的調查。這些人來自谷歌、微軟這樣的科技巨頭以及 MIT、哈佛等高校,也包含了一部分對人工智能與未來感興趣的人士;技術專家則包括了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研究者,同時也有來自政府內部的工作人員,以及創業公司的創始人。
「人們將創造出更多的工作機會,而不僅僅是接受面向職業的訓練,新的機會是以科技為中心的,」一名微軟資深研究員說道。「科技行業無疑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占據重要地位。」
并不是所有人都對未來如此樂觀,很多受訪者指出在未來職業訓練甚至可能會不復存在。「雖然對于報告的前三個主題,大多數受訪者都認為 21 世紀的教育與培訓體系富有希望,但大部分身居高位的專家則表現出了各種不同的悲觀情緒。一些人甚至表示在未來人類的工作環境將會變得惡劣,而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經濟體系將會覆滅。」皮尤的報告中寫道。
報告指出,在調查中大多數評論資本主義的人選擇保持匿名,但仍有一些選擇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Allied Gear 的機械師 Mike Warot 對此表示:「在未來,我們要么都拿基本收入,要么就革命。」
Miles Fidelman 是 Protocol Technologies Group 的一名系統架構與政策分析師,他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趨勢已非常明顯,在未來我們對『工人』的需求將會減少。長久以來,科幻小說都在向我們展現一個機器接管所有工作的未來世界——人類可以放慢生活的節奏,專注于藝術創作之類的活動。而最近一段時間,更加現實的未來圖景逐漸成為主流——更少的休息時間,壓力更大的工作,以及更大的就業壓力。我們需要徹底重塑經濟體系,而不是讓求職者們接受根本不存在的工作的培訓。」
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
在調查中,有一個主要問題是:在未來的十年里,你是否會看到滿足未來工作需求的新型教育和培訓形式出現?
大約 70% 的受訪者相信教育和培訓體系將會滿足未來市場的工作技能需求,但也有很多受訪者認為在未來 25 年里,教育體系將無法滿足需求,因為人工智能將會威脅到更多人類的工作。
受訪者們也被問及「未來的工人們需要哪些技能?」以及「哪些技能是不能通過在線教育獲得的?」
在 2015 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發現大約 2/3 的美國公民相信在未來 50 年內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將會接管目前人類從事的大部分工作,雖然有 80% 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工作在 50 年后仍然存在。
在本次調查中,眾多調查對象在書面回復中主要提出了五個方向的預測:
職業教育系統將會改變,所有教育形式都將與創新相結合
求職者必須培養自己符合時代的技能和能力
隨著自我導向學習的發展,新的認證體系將會出現
到了 2026 年,培訓和學習體系將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未來還存在工作?技術的發展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工作和經濟的格局
人工智能時代的關鍵技能
受訪者們都認為適應能力是未來人類所需的最重要技能。
有趣的是,適應和應對即將到來挑戰的能力被幾乎所有人認為是未來人類最具價值的特質,這些受訪者們不僅認為這種能力非常重要,同時也表示我們的人力資源架構——政府、商業機構和教育體系——都無法在未來高效運行,皮尤報告中寫道。很多受訪者表示目前的 K-12 和 K-16 教育體系(K-12: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教育;K-16:前者外加 4 年本科教育)在未來十年里不會隨著就業市場的急劇變化進行改變。
Sertain Research 和 StreamFuzion 集團的創始人 Barry Chudakov 認為在未來幾年里,隨著在線教育的發展,學生和求職者的定義將會發生改變。
未來十年教育的變化將基于逐漸變得透明的世界——學校的墻壁(無論是物理的還是概念上的)都會被打破,而且不復存在。在不遠的將來,學習和工作將會無縫連接在一起。學習、實踐和技能展示將會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Chudakov 說道。
受訪者們紛紛強調,在未來幾十年里,編寫代碼并不是唯一重要的東西,人們還要學會人際溝通這樣的軟性技能。Webby 的創始人 Tiffany Shlain 表示她認為人們需要的是好奇心、創造力、主動性、多學科思維和同情心。其他被提到的特質包含批判性思維、社區建設、團隊合作和解決沖突的能力。
來自未來研究所的研究總監 Devin Fidler 預測,隨著自動化和機器學習的不斷發展,人類的特質將會體現出更高價值。“幫助人們發現這些特質的全新教育形式將會在利益的推動下催生,”Fidler 說道。Continuum Analytics 的數字架構師 Susan Price 表示了類似的看法:
機器將會在越來越多任務中代替人類的位置,如計算、數據分析和邏輯任務,。情感智慧,如共鳴、同情心、創造性和辨識能力將在未來文化中逐漸體現它們的價值。
不要指望政治解決方案
不管調查者是否同意未來工作人員要為工作進行訓練,許多人表示擔心未來的受教育者是否能及時達到訓練目標,滿足職位要求。一個主要的擔憂是工作變化太快,訓練跟不上。這引起了人們對于職業教育的擔憂,以及缺乏執行政治議程的動力。
“我相信人類能夠找到教育與需求之間的差距,并開發新的教育工具來解決這些差距,”Data&Society 創始人 Danah Boyd 說道。“但我對支持這些技能培訓升級的社會經濟因素和政治進程完全沒有信心。”
Boyd 指出,公司不會花費足夠精力進行再教育,而政府對公司征稅的能力也無法保證公共投資可以滿足技能再培訓的需求。
“我們將要面臨的問題不僅是技能需求無法滿足,而且還有如何重建勞動、補貼和社會福利網絡,”Boyd 說道。“現在我們還在討論增強工人技術培訓,但這不是雇員關心的問題。當紐約市立大學和霍華德大學計算機科學的畢業生都無法找到工作時,出問題的不再是技能培訓了。”
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的發展正伴隨著美國本科生比例史無前例的最高時期——目前,7/10 的美國高中生都會成功進入大學。
MIT Media Lab 主管成員 Baratunde Thurston 認為技術的高速發展意味著教育體系不能止于 4 年大學學位的范疇。在皮尤的報告中寫道:
我們正在創造一種按需勞動的新體制,類似于『云勞動』,公司按需求『提供』勞動資源——不按照年或月發布,而是按照工作、勞動單位或小段時間(甚至按分鐘)發布,」Thurston 說道。「這將會是一種可怕的、無情的、沒有保障的工作體驗,而它會改變什么?隨著工作形態的變化,社會福利、職業發展和補貼都將隨著這種按需勞動的生活改變,但體制的變化顯然會慢于商業和技術的發展,因為大公司和技術對于人類責任的研究進展太快了。引用現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話來講:『悲劇!』
Fog Creek 軟件創始人 Anil Dash 認為來自更廣泛教育機構的認證是很有需要的,但他預測塑造如今教育現狀的偏見還將繼續存在。
Dash 說:
“這些資質證書開始變得普遍,但培訓項目的接受程度和質量將反映目前教育的系統偏見和職業項目上。”
Mike Roberts 是 ICANN 公司的第一任總裁和 CEO,ICANN 是負責互聯網域名管理的非營利性組織。Roberts 說他看到互聯網的職業教育有很多混亂,但他相信大量開放式在線課程(MOOC)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得到改進。許多受訪者也表明他們相信 AR、VR 和 AI 未來在提高職業教育上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大多數人認為高等教育機構將面臨挑戰,因為工作和科技環境的改變將轉變教育的定義。
Roberts 說道:
“整個社會的前進道路上散布著私利、無知和經濟缺陷等困難。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些都將不是問題,因為人機共生的社會將解決它們。”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