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經濟峰會上,人工智能成為各方熱議話題。在李彥宏、李開復和楊浩涌眼里,人工智能究竟是如何發展的?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又如何改變社會?
李彥宏:中國改變技術
技術改變中國更加顯而易見。過去40年中國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過去20年,中國被電腦、互聯網、智能手機不斷的在改變。
但是,當今天我們再回望過去發展路程的時候,我們也看到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正在改變世界科技的走向。
李彥宏提到了兩組數據:
中國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全球排名第一,人工智能論文數量占到了全球25%,在所有國家當中排名第一,人工智能領域融資在全球的占比超過了一半。
中國今年整體研發投入占GDP的投入會達到2.5%,美國好像是2.7%還是2.8%。這個數據已經比較接近了。早期的時候我們大概只有百分之零點幾,今天整體中國在研發上的投入其實是在迅速增加的。
“當年我們很多人,無論是在美國的人也好、在中國的人也好,都覺得美國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在美國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在中國它也會發生。但是20年的創業經歷告訴我,其實不完全是這樣,今天的中國已經發展出來了很多獨特的東西。”李彥宏在現場說。
中國的移動支付遍布全球,出門消費可以不用帶錢包;O2O滲透率遠高于美國,在家里幾乎可以吃到任何餐館的菜;電子商務的普及就更不必說,上午下單下午收貨也已經不是稀奇的事情,雙十一購物節的總成交量是美國黑色星期五的七倍,并且還在高速成長。
李彥宏認為,中國在很多地方有獨特之處,可以做出來比較不一樣的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就是一個例子。
“中國在很多場景上是全世界其他地方很難去復制的,我們利用這些場景,可以把技術推向一個更前沿的位置。”因此,百度于2017年開放了自動駕駛的源代碼,與130多家企業合作,有上萬個開發者在Apollo開放生態里。
李彥宏還強調,汽車產業不是一個獨立的產業,更是交通問題的一部分。不可能一夜之間所有的車都成為無人駕駛的汽車,這需要解決車路協同,提升出行效率。
“大家知道,中國是制造業大國,我們今天經濟增長面臨的最大的壓力就是所謂的實體經濟怎么能夠轉型升級,怎么能夠創新驅動,怎么能夠智能+。”李彥宏認為,中國這樣一個制造業大國,如果用智能的方式來提升它的效率的話,這個空間會非常大,需求也會非常強烈。
他以3C產品為例,很多在組裝的過程當中都需要人的肉眼去檢驗這些零件的質量,而其中很多零件都非常小。Phone組裝插電的器件就非常小,以人的肉眼檢測是否質量過關是很困難的,一般來說,熟練的工人干兩個小時就得下來休息。但使用計算機視覺的方式做軟硬一體的機器,一臺設備相當于十個熟練工人,且質量比人工更高,占地面積也更小。
除制造業外,所有的企業都面臨著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效率提升的問題。
“在中國,我們要充分地利用數據的優勢、場景的優勢、人才的優勢、資金的優勢和基礎設施的優勢,把這個創新再往前推一步。這些創新不僅僅可以讓中國來用,也可以讓世界來用。通過大規模、大數據,創造大機會,讓中國給世界貢獻屬于全世界的技術。”李彥宏表示。
李開復:人工智能重塑社會
李開復提到,“AI+”將成為未來最重要的趨勢。中國有17個人工智能的獨角獸,是我們非常自豪的。在現場,他還針對AI如何重塑社會提出了六個問題。
第一,AI有多少價值。PWC和麥肯錫做了一些研究,結論是在未來11年能夠創造100萬億人民幣的價值。我們剛開始說人工智能是一個黑科技,只有頂級的博士能夠做,然后擴張到各個垂直領域,這些低垂的果實被拿的差不多了。
第二,人工智能開始變成產品,賣產品也很難,因為每個公司需求不一樣,我們現在就處于這個階段。
我們會看到這些公司的收入成長會緩慢,再下一步,人工智能和互聯網一樣,剛開始出來的時候,互聯網公司價值巨大,我們還記得這些公司巨大的價值。但是后來慢慢的,每個公司都在學互聯網,最后每個公司有互聯網部門,最后每個部門必須要有互聯網。人工智能也是一樣的過程,隨著AI從一個非常高精尖,非常頂級難做的黑科技,慢慢進入主流。在主流的過程中,最后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傳統行業。
第三,AI成長,政府能扮演什么角色?第一,政府支持科技當然是很好的,但是政府更應該看重AI的普及化,AI+將成為未來最重要的趨勢。第二,我們AI的人才,高校一般是很難培養出來相關的AI工程師人才。中國政府做了非常明智的決策,中國的做法是先把AI推動起來,發現了問題再去治理。
第四,AI會帶來最多的就是隱私問題。一想到按隱私就想到歐盟做的GDPR,GDPR是一個不全面的設計,是放緩AI,讓用戶選擇,我愿意授權給哪些網站的哪些功能,用戶不能做這么繁瑣事情的。中國政府做了一項政策,數據的轉讓出售會被嚴懲,這就讓facebook的事件不會在中國發生。
第五,有人認為人工智能會帶來大量的失業,工作全部沒有了,還有一些公司說不會,人工智能只會幫助人類。答案都是錯的,我們要考慮創造性和關愛性,低關愛和低創意的工作,是徹底會被取代的。
第六,AI治理到底有沒有一個普世的模式?這里我想特別對在座的外賓講的,其實西方特別在乎的是個人主義,但是其實東方很多國家是集體主義的國家,我們絕對不會有一種方法能夠治理全世界的。每個人對隱私,對個人保護,對安全的重要性,對個人和社會和國家的排序,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們不要妄想有一種普世的模式。當然東方西方有很多交集的地方,我們要用求同存異的方法來達到一定程度的共識。
楊浩涌:AI重塑二手車行業價值鏈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直賣模式則將人工智能與“人”結合,讓消費者從為經驗低效付費到為一站式的高品質服務付費,“以瓜子二手車平臺為例,價格全部由智能系統完成,可以覆蓋200個品牌1.6萬款車。” 楊浩涌在現場說。
在他看來,借助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性、自我增強與延展性,我國二手車行業跨越了基于規則的專家系統,從依靠以老師傅經驗為生產力的行業階段直接進入到了基于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時代,僅3年時間就實現對發達國家二手車行業30年的追趕和超越。
人的經驗的不可大規模復制,以前的國內傳統二手車交易市場車況、車價不透明,用戶信任度很低,基本只做一錘子買賣。“培養一個可以定價的老師傅,至少要6年,而他只能看10個品牌,100余款車。”
因此,人工智能取代老師傅的結果就是行業迅速標準化,規模化。楊浩涌透露,在過去3年積累了最完整的規模最大的數據,通過智能終端采集大量的數據,映射到線上,通過算法給出的優化結構指導線下的行為,在數據層面形成了閉環,不斷優化迭代,稱之為“鏡像理論”。
二手車的交易、服務效率指數級提升,都將惠及消費者;打破了老師傅的經驗壁壘后,行業進入基礎設施重建,由售賣低附加值的交易價值轉向高附加值的服務。行業由簡單的交易擴展至產業化多元化服務,覆蓋金融、保險、維修保養、新車、租車。
在楊浩涌看來,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推動了二手車行業效率與體驗的重構,消費者從為經驗、低效付費到為一站式的高品質服務付費,在產業上實現了從單一行業到產業集群的擴展。人工智能加速產業進程,實現代際跨越發展,未來“將加速中國汽車的流通,降低中國家庭的用車門檻,大幅拉動幸福指數和社會消費”。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