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你擔心飯碗會被拿走嗎?
人工智能時代,關于人工智能即將大規模蠶食人類工作崗位的預言一直是熱門話題。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舉全國之力,在2030年一定要搶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點。
以下為部分要點:
1、規劃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2、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關鍵共性技術體系,包括混合增強智能新架構與新技術、自主無人系統的智能技術、虛擬現實智能建模技術等。
3、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包括智能軟硬件、智能機器人、物聯網基礎器件等。加強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銜接,在“核高基”(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集成電路裝備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支持人工智能軟硬件發展。
4、加快腦科學與類腦計算、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智能制造與機器人、大數據等研究。
5、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產業智能化升級。
“三步走”戰略目標
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培育若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業,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規、倫理規范和政策體系。
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形成一批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
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
智能軟硬件。開發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開發工具等關鍵基礎軟件,突破圖形處理器等核心硬件,研究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機器翻譯、智能交互、知識處理、控制決策等智能系統解決方案,培育壯大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軟硬件產業。
智能機器人。攻克智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專用傳感器,完善智能機器人硬件接口標準、軟件接口協議標準以及安全使用標準。研制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實現大規模應用并進入國際市場。研制和推廣空間機器人、海洋機器人、極地機器人等特種智能機器人。建立智能機器人標準體系和安全規則。
智能運載工具。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和軌道交通系統,加強車載感知、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技術集成和配套,開發交通智能感知系統,形成我國自主的自動駕駛平臺技術體系和產品總成能力,探索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模式。發展消費類和商用類無人機、無人船,建立試驗鑒定、測試、競技等專業化服務體系,完善空域、水域管理措施。
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突破高性能軟件建模、內容拍攝生成、增強現實與人機交互、集成環境與工具等關鍵技術,研制虛擬顯示器件、光學器件、高性能真三維顯示器、開發引擎等產品,建立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的技術、產品、服務標準和評價體系,推動重點行業融合應用。
智能終端。加快智能終端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發展新一代智能手機、車載智能終端等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和設備,鼓勵開發智能手表、智能耳機、智能眼鏡等可穿戴終端產品,拓展產品形態和應用服務。
物聯網基礎器件。發展支撐新一代物聯網的高靈敏度、高可靠性智能傳感器件和芯片,攻克射頻識別、近距離機器通信等物聯網核心技術和低功耗處理器等關鍵器件。
大力發展智能企業
大規模推動企業智能化升級。鼓勵大型互聯網企業建設云制造平臺和服務平臺,面向制造企業在線提供關鍵工業軟件和模型庫,開展制造能力外包服務,推動中小企業智能化發展。
推廣應用智能工廠。鼓勵和引導企業建設工廠大數據系統、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等,實現生產設備網絡化、生產數據可視化、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現場無人化,提升工廠運營管理智能化水平。
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產業領軍企業。在無人機、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優勢領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全球領軍企業和品牌。在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等新興領域加快培育一批龍頭企業。
加快培養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
把高端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人工智能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完善人工智能教育體系,加強人才儲備和梯隊建設,特別是加快引進全球頂尖人才和青年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培育高水平人工智能創新人才和團隊。支持和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人工智能領軍人才,加強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運行維護等方面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重視復合型人才培養,重點培養貫通人工智能理論、方法、技術、產品與應用等的縱向復合型人才,以及掌握“人工智能+”經濟、社會、管理、標準、法律等的橫向復合型人才。
加大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引進力度。開辟專門渠道,實行特殊政策,實現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精準引進。重點引進神經認知、機器學習、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等國際頂尖科學家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建設人工智能學科。完善人工智能領域學科布局,設立人工智能專業,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盡快在試點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學院,增加人工智能相關學科方向的博士、碩士招生名額。加強產學研合作,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等機構合作開展人工智能學科建設。
打造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結合各地區基礎和優勢,按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分門別類進行相關產業布局。鼓勵地方圍繞人工智能產業鏈和創新鏈,集聚高端要素、高端企業、高端人才,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和創新高地。
開展人工智能創新應用試點示范。在人工智能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組織開展國家人工智能創新試驗,探索體制機制、政策法規、人才培育等方面的重大改革,推動人工智能成果轉化、重大產品集成創新和示范應用,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引領帶動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
建設國家人工智能產業園。依托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創新載體,加強科技、人才、金融、政策等要素的優化配置和組合,加快培育建設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集群。
建設國家人工智能眾創基地。依托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地區,搭建人工智能領域專業化創新平臺等新型創業服務機構,建設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人工智能眾創空間,完善孵化服務體系,推進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持人工智能創新創業。
8月24日,彈鋼琴機器人在2017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閃亮登場。
一石激起千層浪。而第一層浪,就是人們對自己未來工作崗位的普遍憂慮。失業大潮即將洶涌而至了嗎?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可做準備?
人工智能正在向高端職位進軍
近日,中國秦皇島一家生產水餃的工廠火了。幾千平方米的廠房里,竟然看不到一個員工。從和面、放餡再到捏水餃,到零下50攝氏度條件下的速凍,流水線上的機器人都自如應對。
無人超市、無人駕駛、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現在,無人工廠終于也來了。
你可以說,這畢竟是體力勞動的替代,并不會影響到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所以你并不覺得震撼。如果是這樣,那再來看——
8月8日,九寨溝地震發生18分鐘后,中國地震臺網的機器,寫了篇新聞稿,寫作用時25秒。稿件用詞準確,行文流暢,且地形天氣面面俱到,即便專業記者臨陣受命,成品也不過如此。再考慮到25秒的寫作時間,人類完敗了。
此前,放話“就算阿爾法狗贏了李世石,但它贏不了我”的現世界第一圍棋手柯潔,應戰阿爾法狗。柯潔曾被稱為人類尊嚴的“最后防線”,原因是圍棋的變化極為復雜,即便是計算機也無法窮盡黑白兩子在棋盤里361個點位上的所有變化。結果,柯潔還是輸了!
甚至有人在預測,阿爾法狗下一步還會滅了整個金融圈。一個典型的例子是:2000年時,高盛公司在紐約的美國現金股票交易柜臺雇用了600名交易員。但時至今日,這里只剩下兩名交易員“留守空房”。
高盛股票交易員被替代的經歷,只是全球金融公司自動化的一個縮影。現在連貨幣交易,甚至是投資銀行的部分業務也在朝著自動化發展。蘇格蘭皇家銀行,發布了一個線上的人工智能客服系統,這個客服系統可以根據客戶的語調來做出反應,此外,它還不需要休息,更不會要求提供超時津貼。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在2017年1月推出的一份報告中稱,金融和保險領域的工作,有43%的可能性會被自動化替代。
人工智能正在向高端職位進軍。有人預言,除了華爾街的交易員,像律師、會計、醫師等高端職位,也將大量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埃隆·馬斯克說在未來20年,全球12%至15%的勞動力將因為人工智能而失業。李開復則認為,10至15年之后,也許50%的人類就可能要面臨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
以上這些,有沒有讓你感到有點恐慌?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