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動駕駛的寒冬到來,各大車企紛紛開始抱團取暖,汽車行業內涌現出許多自動駕駛聯盟,且聯盟之間盤根錯節。而結盟也并非我們看到的那般簡單,背后交纏著敵對、恐懼、合作火花。
自動駕駛技術,被蘋果現任 CEO Tim Cook 譽為所有人工智能項目之母,全球的整車企業、一級供應商、科技公司等大公司紛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研究,也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創業熱潮。
自動駕駛技術之所以被熱捧,是因為這項技術是破壞式創新,將會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交通道路建設、乃至城市的建設,以自動駕駛為核心的智能汽車,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形成一體,對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
被譽為人工智能項目之母的自動駕駛技術的難度極大,涉及到的學科門類眾多。自動駕駛技術可以劃分為感知、決策和控制,其中感知層就包括了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各類傳感器,決策則融合了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等等。
自動駕駛是一門極其復雜的技術,需要調動各方面的高度專業的人才,這對參與者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正因為這項技術的難度極高、普及性難度極大,這也意味著單憑一個公司推動自動駕駛從研發、測試、落地到規模化應用的可能性很小。
即便是現在公認的自動駕駛領頭羊,美國自動駕駛公司 Waymo,這家脫胎于谷歌 X 實驗室無人車項目,2016 年獨立成為谷歌姐妹公司后,即便是有著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在背后的財力支持,在遇到商業化的時候,仍需求尋求車企的合作。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動駕駛的全球大結盟,就變得尤為重要。整車企業、科技公司、一級供應商和初創公司,紛紛尋求合作,以降低研發成本、加快研發進度、加速落地普及。一時間,各種各樣的聯盟,在全球范圍內興起。
車企牽頭
寶馬自動駕駛聯盟
2016 年 7 月,德國寶馬汽車集團牽頭,與英特爾及 Mobileye 聯合舉行發布會,三方共同宣布,將一起建立一個行業標準,為自動駕駛建立一個開放平臺。2017 年 5 月,聯盟引入德爾福,為寶馬開發一個高度自動化的自動駕駛平臺,扮演的是系統集成者角色。
團隊中,作為整車廠,寶馬負責駕駛控制、動力學、功能性安全評估、原型車生產等;英特爾處理車聯網、大數據以及識別算法,解決傳感器聚合、環境建模、路徑規劃等問題;Mobileye 處理計算機視覺以及本地化處理;德爾福則將寶馬、英特爾和 Mobileye 的解決方案集成到自動駕駛平臺中。此外,德爾福還可提供必要的硬件以及具體定制業務和應用。
2017 年 8 月,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CA)加入該聯盟,FCA 除了提供工程及其它技術資源和專業技能,還將帶來其在北美市場的銷量成績、覆蓋范圍以及長期的經驗。FCA 首席執行官馬爾喬內在聲明中表示,“擁有相同目標的公司聯合起來,很容易形成規模經濟和協同作用,而 FCA 加入聯盟,就可受益。”
2017 年 10 月,據國外媒體報道,加拿大汽車供應商麥格納加入寶馬、英特爾和 Mobileye 自動駕駛聯盟陣列,共同開發自動駕駛平臺。
聯盟的成員包括英特爾、Mobileye、菲亞特 - 克萊斯勒和汽車供應商德爾福、大陸、麥格納等,聯盟陣營的實力不可小覷。
近日,寶馬又公開表示對與其他公司結盟持開放態度,共同分擔研發自主汽車系統的成本,希望其他汽車制造商也能加入其自動駕駛技術聯盟。
大眾 NAV 聯盟
聯盟成立于 2018 年 7 月,由大眾汽車集團和英偉達、博世、大陸、Aquantia 四家主要供應商組成的這個自動駕駛汽車聯盟網絡(Networking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Alliance,簡稱“NAV”),致力于解決自動駕駛汽車走向現實的高難度復雜問題,例如:改善電氣線路的組成,從而使車輛能傳輸更大量的數據。
NAV 聯盟的主要目標之一是促進標準化,試圖標準化的主要內容是 AVs 需要處理來自各種傳感器的數據所需的高帶寬數據傳輸。除了促進包括網絡在內的更多標準之外,NAV 聯盟希望為 AV 系統提供安全性和整體可靠性方面的通用程序和要求,并教育公眾如何使 AV 成為現實。
該聯盟在最初的使命中確定了五個具體目標:1、制造商之間就自動駕駛車輛所需的多千兆以太網相關的新技術標準達成共識;2、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為車輛計算機和傳感器創建通用程序和測試要求;3、促進落實符合新規范的產品和解決方案;4、與全球標準機構和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攜手促進行業標準化;5、更好地對市場進行自動駕駛車輛網絡要求相關的教育。
豐田移動出行聯盟
豐田移動出行服務平臺(MSPF)是豐田互聯汽車應用的框架,并已于 2016 年推出,可提供汽車租售、車隊保險及大數據管理等一整套服務,支持移動出行服務型公司的經營和發展。
2018 年 1 月,豐田官方宣布,將計劃從一家汽車公司轉型為一家移動出行公司,豐田的競爭對手也將轉變為 Google、蘋果和 Facebook 等科技類巨頭。豐田計劃將開放車輛控制接口,允許合作伙伴安裝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和車輛管理技術。目前主要成員還包括亞馬遜(Amazon)、滴滴、馬自達(Mazda)、必勝客(Pizza Hut) 和優步 (Uber)。
在 2018 年北美消費電子展 (CES) 期間,豐田隆重發布的旗下全新純電動商務車 e-Palette 是豐田全新“移動出行服務 (MaaS)”開發聯盟的核心成果之一。
豐田推出 e-Palette 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目標是成為移動出行領域的關鍵硬件和服務供應商,布局包括“大數據”在內的眾多技術。目前業內普遍認為,“大數據”的收集和分配將成為“移動出行服務”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豐田總裁和董事會成員豐田章男表示,e-Palette 項目及相關研發聯盟的成立標志著豐田的汽車業務已經進入新的分水嶺。
雷諾 - 日產 - 微軟聯盟
2016 年 9 月,雷諾 - 日產聯盟和微軟共同宣布,雙方簽署了一項合作研發新一代智能互聯汽車的長期合同,該合作將以微軟 Azure 云計算服務為基礎,計劃在 2020 年之前研發超過 10 款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量產車型。
雷諾 - 日產聯盟希望通過和微軟合作,使自動駕駛汽車像智能手機一樣簡單易用,運用智能互聯技術,用戶可以在任何地點遠程控制自己的汽車。例如,無論你身處何處,都可以通過在線許可將車輛租借給他人,也即是將物理鑰匙徹底淘汰;當車輛被盜時,你只需要通過手機或電腦遠程控制車輛,犯罪分子便無法駕駛你的汽車。
科技公司牽頭
谷歌 OAA 聯盟
2014 年 1 月 6 日,IT 巨頭谷歌公司宣布成立汽車聯盟,和通用汽車、本田汽車、奧迪汽車、現代汽車 4 家車企,以及芯片制造商英偉達(Nvidia)共同成立 OAA 聯盟。
據悉,OAA 聯盟已經擴大到 40 多家企業,大部分為車企,包括沃爾沃、大眾、歐寶、斯柯達、克萊斯勒、Jeep、Ram(參數|圖片)、歐寶、雪佛蘭、英菲尼迪、賓利、現代、日產、鈴木、奧迪、本田、三菱、斯巴魯、阿爾法(參數|圖片)·羅密歐、福特、馬自達、菲亞特、瑪莎拉蒂、西雅特(參數|圖片)、路特斯、起亞、道奇、雷諾和豐田等。另外,三星、英偉達和德爾福等供應商、IT 企業也在名單中。
OAA 的建立,從戰略意義上說,就是 Google 在“拉幫結伙”搞“圈地運動”。通過“創始團隊成員”,OAA 向外界傳達了這么幾條信息:
1)Android 的生態系統將擴展至汽車平臺;
2)Android 設備(手機、平板)將與多個品牌的汽車實現互聯;
3)Nvidia 將成為汽車中控臺通訊模塊的芯片供應商;
4)QNX 的江湖地位或將被撼動;
5)不是只有 iOS 能吸引到汽車廠商注意,別忘記還有 Android。
百度“Apollo”生態合作伙伴聯盟
2017 年上半年,百度正式發布了一個名為“Apollo(阿波羅)”的自動駕駛技術,該計劃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件平臺,幫助他們結合車輛和硬件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屬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
2017 年 7 月,Apollo 生態合作伙伴聯盟正式成立。Apollo 生態合作伙伴聯盟體系寬泛,其首批 50 多家成員包括奇瑞、一汽、長安、長城等 15 家 OEM 廠商,博世、大陸、采埃孚、德賽西威等 10 家 Tier1 廠商,還包括 NVIDIA、微軟、中興通訊、Velodyne、TomTom、紫光展銳、富迪等 12 家多領域關鍵零部件生產商。
百度在這個聯盟中主要提供軟件服務,包括地圖定位、軟件算法以及云服務,而計算單元 BCU 則是與德賽西威及聯合電子合作研發。另外,博世和大陸則提供主要的傳感器等電子產品,四維圖新將提供 ADAS 領域的芯片硬件。
現在,中國一汽、奇瑞汽車已經開始和百度“阿波羅”計劃開始深度合作,此外,百度“阿波羅”項目已與戴姆勒、寶馬、福特等 19 家車企達成車聯網領域合作,已上市合作的車型達 12 款,另外其也和東風風神(參數|圖片)、福田、吉利汽車等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目前,百度“阿波羅”已成為國內車聯網領域合作伙伴最多、上市合作車型最多、覆蓋場景最廣、合作車企最強自動駕駛平臺。
出行公司的合作結盟情況
Uber- 沃爾沃 - 戴姆勒
2016 年 8 月 18 日,Uber 與沃爾沃達成合作協議,投資額總計為 3 億美元,前者將購買后者 100 輛 XC90(參數|圖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并將其改造為自動駕駛車。牽手以來,兩家公司合作研發自動駕駛系統所需的硬件,Uber 也按照協議陸續從沃爾沃處購買車輛。
2017 年 2 月,Uber 已于本周二宣布與戴姆勒公司達成合作,并披露此次合作的主要議題,是關于打造支持共享交通的自動駕駛汽車。據悉,戴姆勒公司將為 Uber 的運輸業務體系研發和生產自動駕駛車輛,以探索未來出行模式。戴姆勒公司并不會與 Uber 合作造車,而是直接將內部生產的車輛提供給 Uber 的出行網絡。這是主流汽車制造商第一次以此種形式與共享出行類軟件合作。據了解,Uber 并未與戴姆勒達成獨家合作。也就是說,戴姆勒也可以為 Uber 的競爭者提供自動駕駛汽車,同樣 Uber 也有權使用其他汽車制造商的汽車。
Lyft-Waymo-nuTonomy- InMotion-Drive.ai - 福特
Lyft 自動駕駛進展一覽:
2016 年 1 月,通用宣布投資 Lyft5 億美元,并表示將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合作;
2016 年 9 月,Lyft 公布自動駕駛汽車共享計劃,其中包括,2017 年提供固定路段的半自動駕駛打車服務;第二階段,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自主導航行駛,但時速會限定在每小時 25 英里內;到 2021 -2022 年,在全平臺提供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打車服務;
2017 年 5 月,與 Waymo 開始合作研發自動駕駛汽車;
2017 年 6 月上旬,與 nuTonomy 展開自動駕駛方面的合作;
2017 年 6 月中旬,獲得捷豹路虎旗下出行服務公司 InMotion 2500 萬美元投資,并與其合作進行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同時,InMotion 也將提供部分捷豹、路虎車輛支持其自動駕駛汽車的運營;
2017 年 7 月,公開自動駕駛研發的軟硬件部門,宣布正在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的獨立研發;
2017 年 9 月,與 Drive.ai 推出試點計劃,在灣區推出自動駕駛打車服務;
2017 年 9 月,Lyft 又宣布與福特達成合作,進行自動駕駛方面的技術研發,內容主要集中于軟件設計、用戶體驗和用戶界面。未來,福特的自動駕駛汽車也將通過 Lyft 的車輛網絡提供出行服務。(福特近兩年也在自動駕駛上不斷下注,2016 年 7 月,投資了高精地圖公司 Civil Maps,一個月后,又與百度共同投資激光雷達廠商 Velodyne,并收購了機器視覺公司 SAIPS。今年 2 月,福特投資了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Argo AI,要在 5 年內以 10 億美元支持其自動駕駛研發,并公布了 2021 年自動駕駛共享汽車的量產計劃。)
高校牽頭
加州大學伯克利 DeepDrive 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產業聯盟(BDD)
加州大學伯克利 DeepDrive 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產業聯盟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領導的研究應用于汽車領域的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前沿技術的產業聯盟。包括了英偉達、高通、通用、福特等 20 家全球自動駕駛領域最為頂尖的企業,研究項目覆蓋感知、規劃決策、深度學習等自動駕駛關鍵領域。
2018 年 3 月百度加入該聯盟;
2018 年 5 月美團加入該聯盟。
通信設備商與車企結盟
5G 汽車聯盟
2016 年 9 月,愛立信、奧迪公司、寶馬集團、戴姆勒公司、華為、英特爾、諾基亞和 Qualcomm 日前宣布成立“5G 汽車聯盟”。該聯盟將開發、測試和推廣通信解決方案,支持標準化,攜手加速產品商用和全球市場滲透,借助自動駕駛、無處不在的接入服務、智慧城市整合、以及智能交通等應用,滿足社會對移動互聯及道路安全的需求。
該聯盟將利用下一代移動網絡以及融合連接、組網和計算解決方案的汽車平臺,解決關鍵技術和規范性問題。其中,聯盟的主要活動包括:
定義并規范化用例、技術要求以及部署戰略
支持標準化組織、監管機構、以及認證與審批流程
滿足 V2X 各項技術要求,如無線連接、安全性、隱私性、認證、分布式云架構等
進行互聯互通測試、大規模試驗以及外場試驗的聯合創新和項目開發
5G 汽車聯盟是個全球聯盟,歡迎汽車行業、ICT 行業以及汽車和道路交通運輸系統等更廣泛的合作伙伴加入。已有數家公司表達了對 5G 汽車聯盟的支持,并表明未來加入聯盟的意向。
運營商 - 車企 - 科研單位 - 科技公司等組成聯盟
5G 自動駕駛聯盟
9 月 19 日,“5G 自動駕駛聯盟” 由中國移動,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長安大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研究院長城汽車,吉利研究院等單位一起牽頭,相關的高校,科研院所,通信和汽車制造企業行業主管部門共同發起建立的。該聯盟初期由 47 個成員組成,涵蓋高校、科研院所、通信與汽車制造企業、行業主管部門等。
聯盟以推動 5G 與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融合為目標,將開展 5G 環境下的自動駕駛關鍵技術研究、仿真測試、標準制定,以及自動駕駛政策推動、業務示范、產業推廣、交流合作、創新孵化等方面工作,實現各方協同創新、融合共贏。
該聯盟將探索 5G 和自動駕駛兩大前沿領域契合點,并聯合攻關對行業有重大影響力的關鍵技術。同時,聯盟還將加強 5G 自動駕駛標準研究,探索基于 5G 自動駕駛的創新應用場景。
該聯盟還提出“5G 自動駕駛領先計劃”,聯盟成員未來一年將開展 5 方面工作,內容涵蓋
從成立開始到明年 9 月的這一年當中,聯盟計劃推進以下五項工作。
第一,打造兩個以上的測試場。5G 自動駕駛不是紙上談兵,需要實測、驗證、數據等一系列的車路協同,車車協同,車人協同。除了今天的房山的開放測試,在襄陽也將打造一個封閉道路測試。
第二,申請三項國家級的項目。
第三,推出五大項服務。建立測試場的目的是為車企解決方案上各個方方面面建立相應的服務。包括自動駕駛的五維時空的服務,高精度定位的服務,自動駕駛切片,邊緣計算以及存儲服務和數據服務。
第四,形成十項標準,包括企業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第五,推出的 40 個以上的自動測試的場景。包括交通標志,車道偏離,前項碰撞等一系列的場景。
據悉,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已與中國移動聯手打造 5G 自動駕駛示范區,該示范區開放測試道路首期 2.2 公里。
近日,聯盟公布了最新加入的四家公司,青島慧拓智能機器有限公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啟迪云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結盟前途:福禍難測
汽車行業的結盟并不稀奇,自上世紀 90 年代以來,全球汽車行業競爭日益加劇,行業利潤率明顯降低,為了應對挑戰,結盟開始不斷發生。
一般來說,汽車行業的結盟方式上大體分為三類:資本合作、技術市場合作以及其他形式的松散聯盟,尤以資本合作最盛。這其中又會有出售部分區域業務的通用 -PSA 模式,有雷諾 - 日產的交叉持股模式,還有菲亞特 - 克萊斯勒完全吞并的模式。
自動駕駛作為汽車產業向智能化進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各路玩家通過結盟對抗自動駕駛漫長的周期和巨額的投入也是意料之中,最終的結局如何還需觀察,只是從過往幾個有名的結盟案例中不難看出一些端倪。
上世紀 90 年代末期,亞洲金融危機橫掃日本,銀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汽車產業的合并、重組、收購層出不窮,日產也是奄奄一息,到了 1999 年,日產凈負債已經達 200 多億美元,在日銷售的 46 款車型中只有 3 款盈利。
就在這時,來自法國的雷諾伸出了援手,只是代價并不算小,日產出讓 36.8%的股份給雷諾,反過來,日產也持有雷諾的股份,由于當時日產財務狀況不佳,故雙方達成協議,在條件允許時日產再購買雷諾股份。
隨后,日產在 1999 年最后一個季度推出了復興計劃,很快便在 2000 財年實現了 27 億美元的盈利,經營狀況好轉之后日產于 2001 年購買了雷諾 15%的股份。
雷諾 - 日產聯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汽車產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典型成功案例,它為汽車產業結盟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不尋求完全的控制權,通過交叉持股的方式,謀求基于現實的聯盟與合作。
2012 年通用和標致雪鐵龍也曾協議共享汽車平臺、零部件以及一個全球性的采購合資公司,結成盟友,并預計五年后,結盟的協同效應將為兩家分別節省 10 億美元。
事實上,在結盟第二年,標致雪鐵龍就在公布的前三季度財報中表示和通用汽車聯合開發 B 級平臺的項目正在重新評估中,因此和通用之間的”協同效應”預期值可能需要下調,中期內難以達到每年節約 10 億美元的目標。
最終,通用和標致雪鐵龍結盟還是從淡化走向了破裂,雪鐵龍在 2017 年收購了通用的歐洲業務。
分分合合的背后顯示:汽車發展是一場持久戰。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回望,有些車轍卻是相似:結盟總是困境中的抓手,也是一場焉知福禍的選擇,在自動駕駛新征程中也不例外。
最近的自動駕駛合作中,CV 智識注意到,在大眾福特輕型車合作備忘錄里有一句話:未來的戰略合作聯盟將不會涉及交叉持股在內的股權結構變化。
從 2018 年 6 月大眾福特接洽以來,福特會被收購的猜測便占據了主流聲音。大眾和福特高層此次矢口否認資本合作,只是承認技術結盟,也是對外界討論福特是否被大眾吞并的一種回應,但倘若時間線無限延長,福特能否成為活到最后的幸運兒之一,還是個問號,起碼目前的競爭態勢里并非處在最有利的地位。
結語
在傳統汽車時代,車企們毫無置疑主導了整個產業鏈,但在自動駕駛時代,競爭的范圍已經拓寬到至少三大類:車企、科技公司和造車新勢力。
傳統車企的優勢是他們對存量的、具有組織性的高級技術的控制以及在制造、供應鏈管理以及產品特性方面過往的投入。
而以 Waymo 為代表的科技公司,技術能力毋庸置疑,尤其 Waymo 又有母公司 Alphabet 豐富的車載娛樂、流媒體、地圖能力服務加持。
自動駕駛所需的業務能力包含了算法、車內服務內容、車隊運營能力、汽車制造能力等多維度能力,這不僅僅是技術競爭,更是基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生態競爭、用戶體系的競爭。
對于變革中的汽車產業而言,抱團取暖的確是一個明智的辦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一定是必然趨勢。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