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5點,北海道電力公司將控制棒插入Tomari 核電廠3號機組的核反應堆中,兩天后,這座日本最后一座運行的核電機組的反應堆達到“冷停堆”,至此日本所有核電站全部關停。
福島核電事故一年后,沖擊遠未停止。日本核電占整個供電比重的30%,核電全部關停后整個日本有4.9GW的供電損失,存在著巨大的電力缺口。因供電不足,去年東京夏天每天停電2至3小時,這還是二戰后首次發生的狀況。
補充如此大缺口的主角是光伏發電,日本的參照范本則是德國。德國在2010至2011年兩年間新建近1500萬千瓦光伏電站,相當于15座核電站。東京大學教授村澤義久撰文稱,“在常態的德國,普及的進展都如此之快,而處在危難之中的日本應該沒有做不到的理由。”
日本政府決定在今年7月開始實施對可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收購制度,其中光伏電站上網電價為42日元/千瓦時,20年期限(42日元=3.3元人民幣,在中國的上網電價僅為1元/千瓦時,而且傳言今年會降低到0.8元/千瓦時)。上網電價制度實施后,將快速開啟光伏地面電站市場,此前日本光伏市場以戶用屋頂市場為主。晶澳負責亞太區銷售的助理總裁李燕預計,今年整體日本光伏裝機會達到3GW,其中2/3是地面電站項目。
如此高且穩定的上網電價無疑對中國光伏企業有著巨大的誘惑。今年4月5日,英利在日本成立分公司,正式進軍日本市場。4月中旬,天華陽光與超日太陽能宣布將在日本投資開發總量為100兆瓦的電站項目,預計投資達375億日元。5月19日,保利協鑫董事長朱共山親赴日本一線去了解市場。5月上海SNEC光伏展會期間,中電電氣(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亞太區銷售經理崔娟娟邀請了日本光伏項目開發商WWB株式會社來到上海,“WWB最多在中國找兩家組件商合作,但一下子有十幾家組件商都找上來談。”崔娟娟說。
忠誠度
日本光伏市場在1996年左右曾經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夏普、京瓷、三洋等占據全球的主導地位。但隨著光伏產業升級,歐洲市場快速擴容崛起,把日本光伏市場遠遠甩在后面。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告訴《環球企業家》:“日本屋頂市場利潤率高,市場封閉特點使得外來者很難進入,太舒服了會影響斗志。”
2011年,日本戶用屋頂市場占到市場總量的86%,并培育出一套非常細分嚴密的分銷體系。崔娟娟介紹,日本購買組件的渠道有如下幾類:一級分銷商如住友、三菱等;專業太陽能分銷商如Green tech等;建筑公司如大和房屋、高島等;電器商如東芝;還有建材商。日本消費者和運營商對渠道的忠誠度高,一般不會越過中間分銷層級來購買。
在如此嚴謹的銷售渠道下,分銷商與日本本土品牌建立了長期持久的合作關系,中國光伏制造商很難在短期內快速打開局面。尚德在2007年以3億美元收購日本光伏電池制造商MSK,希望以此來打開日本市場,即便如此,尚德去年在日本市場的銷售也僅有50MW—這已經是中國企業在日本市場獲得的最好成績。
緊隨其后的是2009年進入日本市場的阿特斯,去年的銷售成績是35MW。瞿曉鏵告訴《環球企業家》,阿特斯在日本市場的策略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賣整套光伏系統。因此阿特斯除了銷售組件外,還提供逆變器并對整套系統進行設計,甚至阿特斯自己在日本培訓安裝工人。另外,阿特斯在日本市場能夠取得突破,還有賴于獲得了幾家本土分銷商的認可。
2010年就在日本設立分公司的天合光能的業績不如尚德和阿特斯,去年在日本的銷售不超過10MW,原因在于分銷商選擇的失誤。而且天合一直想在日本市場推自己的品牌,曾拒絕過夏普的代工邀請。
應用材料執行副總裁兼能源與環境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馬克平(Mark R. Pinto)認為,中國光伏制造商可以通過代工在日本市場抓住機會,因為日本企業不愿意投資廠房進行生產,愿意尋找高質量的代工再貼上自己的品牌,這從日本的平板、顯示屏產業可以看出。
2011年晶澳正式進入日本市場,發展勢頭迅猛,已經在今年一季度中國企業出貨量排名中排進前三。
晶澳是全球最大的電池片制造商,與其他采購電池片生產組件的制造商相比,質量更有保證。因為在電池片環節的優勢,也為晶澳在日本獲取了一個客戶。“高島是一家傳統的修房子的企業,他們非常謹慎,晶澳是他們第一家采購的中國品牌組件。”晶澳負責亞太區銷售的助理總裁李燕說。
日本企業都很看重長期合作關系,因此在選擇合作伙伴時耗時長久,整個前期協商時間將近一年,期間高島到晶澳中國的工廠看了多次,并且把晶澳的組件拿去自己檢測。在其他市場,客戶一般只看有沒有TUV認證,而日本客戶則要自己檢測,而且要求更高。直到去年年底,高島才敲定了晶澳成為其組件供應商。
日本此前以屋頂項目為主,需要的都是高效的單晶組件,且對生產環節有特殊要求,比如邊框要黑色的。李燕經常跟團隊說,日本市場是“試金石”。考慮到日本市場的特點,相較于銷售的具體數字,李燕更在意的是晶澳在日本市場品牌、聲譽和服務的建立。
輝倫太陽能總經理蔡濟波通過一次機緣巧合認識了京瓷太陽能的創始人,那時候他已經離開京瓷創辦了新的太陽能系統企業,到輝倫南京工廠參觀后,對輝倫生產工藝非常認可,由此開始采購輝倫組件用于應急能源系統。以此為契機,輝倫進入了日本市場。現在輝倫并未在日本成立分公司,主要通過緊密合作的三家分銷商來進行組件銷售。
蔡濟波認為,與日本品牌相比,輝倫能在確保提供同樣品質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性價比。這也是中國光伏制造商的共同優勢。通常中國產品的價格普遍比日本品牌價格低30%。“最夸張的時候能低到一半,國內企業報價1.5美元/瓦,日本企業的價格最貴的能到3美元/瓦。”李燕說。
新沃土
當然,即便擁有成本優勢,中國品牌依然需要花費漫長的時間讓日本市場接受,尤其是在安全和質量上。
日本的JPEC和JET認證分別用于屋頂項目和地面電站項目。崔娟娟介紹,日本客戶的質量認證主要看重的不是電池效率,而是安全性,包括生產采用的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整個生產流程是否符合要求。獲得JET認證的只有七家中國企業,尚德、阿特斯、天合、英利、賽維LDK、索日和UPSOLAR。而每年能通過JET認證的中國企業最多只有5到6家。
蜂擁而入至日本市場的不只是制造商,還有電站開發商。天華陽光2007年就在日本設立了辦事處,經過漫長的磨合等待之后,直到去年才拿到第一個獲得補貼的項目—位于愛知縣鹿島的787千瓦光伏電站,并拿到了日本政府3億日元的補貼。
讓中國企業翹首期盼的是今年下半年日本啟動的大型地面電站市場。不同于屋頂市場的單晶產品,地面電站市場更多采用主流的多晶硅組件,而且開發商會更加考慮成本因素,中國企業的優勢則更能顯現出來。
天華陽光董事長蘇維利稱,天華已經在日本拿到可用于電站開發的500MW的土地資源,天華和超日合作計劃今年在日本開發200MW的電站。吸引蘇維利在日本市場開發電站的原因除了誘人的上網電價外,還有低廉的融資成本,天華現在在日本銀行申請貸款的利率是2.8%。組件制造商也嘗試在日本市場往下游電站投資拓展,輝倫計劃在日本市場從事一定比例的電站投資,并在三年內售出100MW的組件。
日本本土電站開發商也早就開始行動起來,軟銀、東芝、日立還有一些大的財團已經開始到中國尋覓合作伙伴。“如果市場在今年7月到8月爆發,大家前期肯定都在做準備,今年2月份日本展會異常火爆,比往年多了2至3倍的人,我們就知道今年日本市場一定會起來。”李燕表示。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