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嵌入式處理時代,客戶不光需要硬件,還要求結合相應的軟件提供解決方案,而未來一個重要的趨勢是客戶要求越來越多的軟件,軟件占的比例越來越高。”飛思卡爾半導體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Rich Beyer在近日舉行的飛思卡爾技術論壇(FTF)表示,“飛思卡爾的策略是成為有力的軟件開發公司,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他的一席話如風險投資公司Andreessen-Horowitz的聯合創始人Marc Andreessen在《軟件將吃掉整個世界》中的所言不謀而合,“我們正處在一個廣泛而劇烈的科技和經濟轉型期。在這個過程中,軟件將掌控經濟的大半壁江山,越來越多的重要企業和行業正在依靠軟件運營,它們正在入侵和推翻原有的產業結構。”
軟件需“分門別類”
軟件是從不同市場考慮的,深度和廣度要看市場的需求。
在飛思卡爾的主營業務中,汽車、通信、工業和消費電子成為“倚重”的重要目標市場,MCU、傳感器、RF、DSP等產品成為“玩轉”這些市場的利器。對一直根植于沿襲“摩爾定律”的飛思卡爾而言,提高性能、降低功耗是其“看家本領”。在現場,阿爾卡特朗訊亞太區產品經理Jerome Meyer演示了徹底改變無線架構游戲規則、業界第一個多模無線片上基站,該基站采用了飛思卡爾突破性的QorIQ Qonverge多核技術。從根深蒂固的硬件運營模式到轉型摸索軟件的“大門”,對飛思卡爾而言并非易事。
“軟件是從不同市場考慮的,深度和廣度要看市場的需求。”Rich Beyer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因為客戶的要求不一,比如醫療電子,客戶就需要處理器或傳感器、或者操作系統,應用還是自己來開發;而在通信基礎設施領域,客戶有的要Layer 1、Layer 2的軟件,有的需要Layer 3。同時,不同的客戶要求也不一樣,有些客戶有自己的操作系統或相關的合作伙伴,因而只需要芯片,而有的客戶則需要大量的軟件。飛思卡爾有5000多名工程師,其中1000多名從事軟件開發,我們建立了高素質的軟件團隊,可做高層次的開發工作。如果客戶有軟件方面的需求,我們有相應資源來應對。”
支撐飛思卡爾這一策略的另一利好是5月份飛思卡爾成功上市,獲得了大量的現金。Rich Beyer指出,這不僅大大減輕了利息壓力,而且飛思卡爾也將保證投入更多的力量在研發、銷售、技術支持以及對外并購上。
“下沉”新興市場和應用
在應用驅動的時代,“自下而上”成為半導體廠商面臨的新命題。
飛思卡爾的轉型不單體現在將軟件提升到戰略高度上,其對新興市場的“探路”也表明半導體業“自上而下”運營模式的轉變。
在FTF上,飛思卡爾推出了其MCU與博世ASSP以及傳感器“二選一”的安全氣囊參考設計平臺。眾所周知,安全氣囊事實上已是汽車的標配,此時飛思卡爾推出此方案用意何在?飛思卡爾全球汽車電子市場總監Stephan Lehmann表示,有關數據表明,每年死于交通事故中有120萬人,90%發生在新興市場國家,未來將上升至每年170萬-180萬左右。“雖然這一問題不只限于技術本身,但技術仍是重要因素。新興市場國家的客戶對安全系統的要求是成本低、可支付得起,雖然其他安全系統包括EPS、雷達探測等也能提高汽車安全性,但成本很高,新興市場國家客戶還難以承受。”Stephan Lehmann提到,“飛思卡爾以此為起點來提供參考平臺,提供可支持得起以及成本有效的安全氣囊平臺,讓新興市場國家的客戶提高汽車安全性,以降低事故發生率。”
Stephan Lehmann進一步指出,飛思卡爾安全氣囊方案的優勢在于:可加快客戶推向市場時間;可擴展性,從低端的1-2個安全氣囊到中端的4個安全氣囊、再到高端的6-8個安全氣囊,通過參考設計平臺進行相應的設計與開發,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此平臺將于2012年Q1量產。
在應用驅動的時代,“自下而上”成為半導體廠商面臨的新命題。飛思卡爾在FTF上與眾多合作伙伴一起展示了汽車電子、通信、醫療等解決方案,都表明飛思卡爾洞悉趨勢、深諳需求、貼近市場快速開發的速度和能量,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在平板電腦的布局。
飛思卡爾i.MX產品系列經理Rajeev Kumar表示,未來的平板電腦將能夠支持多重任務,分辨率將比目前提升2-4倍,支持多屏顯示;還會支持LBS、社交網絡等多重應用,將成為商務、娛樂與社交的首選終端。“而平板電腦在醫療、交通管理以及教育等細分市場的應用將帶動市場快速增長。”***大眾電腦集團總裁簡明仁也在論壇上表示,“2010年平板電腦市場規模為5000萬臺,2014年將達到2億臺,年平均增長50%,平板電腦在5年之后將會成為商用的首選。”為此,飛思卡爾推出了全新的i.MX6系列平臺來支持新一代的平板電腦,并將于第四季度量產。
“隱形”的挑戰
軟件如何與硬件交互、如何發揮出更大效能是一大挑戰。
飛思卡爾想要軟件成為增長的“隱形翅膀”,面臨的挑戰是能否創建出軟件如何與硬件交互,如何發揮出更大效能、如何節省資源等綜合“方法論”。
隨著市場需求多樣化和產品性能復雜化,嵌入式軟件變得更加復雜,不僅需要操作系統、數據庫,還需要網絡通訊協議、應用支撐平臺等。在通信軟件領域表現出色的瑞典宜能軟件有限公司資深應用和支持工程師高曉亮介紹說,CPU與DSP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統,要進行不同的優化。在汽車、通信和工控等領域,操作系統的要求都不一樣,需針對不同的方案有不同的設計。目前,產業鏈合作模式一般是芯片廠商提供給軟件廠商Demo板,加上其操作系統平臺,客戶依此來開發。“雖然簡單的應用不需要操作系統,但半導體廠商自己做軟件,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因此操作系統、協議棧等開發都需要沉下心來做很長的積累才行。”高曉亮指出,“半導體廠商把產業鏈全部整合不太現實,幾年前英特爾把風河收購了,不過這幾年沒有什么太大的動作。因為不可能就支持X86,不支持PowerPC等,產業鏈上下游一起合作才能把產業做大。”
與此同時,嵌入式軟件的開發與硬件密不可分,從軟硬件系統與平臺選擇、設計、開發到測試與集成,整個過程都是軟硬件并行交互進行,嵌入式軟件開發已經成為一項很復雜的系統工程。強大的軟件后面必然有強大的硬件,隨著研發、零組件的產業鏈與模式在內的硬件創新,飛思卡爾切入軟件或將改變其硬件的發展路線圖。
在產業鏈的生態位中,飛思卡爾在軟件開發上將投入更多的力量,其角色的轉換也意味著生態系統的重塑,鏈條上第三方合作伙伴、分銷商、系統廠商等能否跟隨其節拍“共鳴”,還有待觀望。
“硬件為王”的時代已漸行漸遠,半導體業重臨新的拐點,飛思卡爾的新“嘗試”成為必然的選擇。與老東家“摩托羅拉”的黯然收場截然不同的是,“單飛”的飛思卡爾或可借此再次展翅高“飛”。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