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8億美元天價收購,
海爾再擴國際版圖,震驚美國!
美國標志性企業被中國企業霸氣拿下
中國家電業最大一筆海外并購
6月7日消息,海爾收購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交易完成,最終收購價55.8億美元。此次對通用家電的收購,潛在買家眾多,其中不乏三星、伊萊克斯、LG、美的等全球知名企業,最后被低調行事的海爾奪得花魁,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是美國標志性企業,在美國發展有百年歷史,備受美國當地用戶的認可。在歐美市場,GE、惠而浦、博世等家電品牌長期霸占中高端市場,這恰是中國企業最難攻下的領地。
拿下它意味著就拿下了它的研發、渠道、產品、品牌,更重要的是它擁有大量高端市場的用戶,這對于極力拓展國際化的海爾而言,尤為重要,比聯想收購IBM的意義還要大,能全面加速海爾的國際化進程。
這次,海爾做到了!
這不是海爾公司的海外第一次收購!
2011年,海爾以100億日元左右的價格,收購日本三洋在日本和東南亞地區的洗衣機、冰箱等電器業務;2012年,海爾又以7億美元的價格,拿下新西蘭家電企業斐雪派克。
海爾收購通用家電,既是海爾國際化進程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中國家電進軍國際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砸冰箱砸出的世界500強
青島市電冰箱廠是海爾公司的前身。
1984年,34歲的張瑞敏入駐青島市電冰箱廠。他是短短一年中被派來的第四位廠長,前三位都已負氣離開。他剛一上臺,就頒布13條規定,從禁止隨地大小便開始,揭開了海爾現代管理之路。
198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要買一臺冰箱,結果挑了很多臺都有毛病,最后勉強拉走一臺。朋友走后,張瑞敏派人把庫房里的400多臺冰箱全部檢查了一遍,發現共有76臺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張瑞敏把職工們叫到車間,問大家怎么辦?多數人提出,也不影響使用,便宜點兒處理給職工算了。當時一臺冰箱的價格800多元,相當于一名職工兩年的收入。張瑞敏說:"我要是允許把這76臺冰箱賣了,就等于允許你們明天再生產760臺這樣的冰箱。"他宣布,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誰干的誰來砸,并掄起大錘親手砸了第一錘!很多職工砸冰箱時流下了眼淚。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張瑞敏發動和主持了一個又一個會議,討論的主題非常集中:"如何從我做起,提高產品質量",三年以后,海爾人捧回了我國冰箱行業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
張瑞敏說:"長久以來,我們有一個荒唐的觀念,把產品分為合格品、二等品、三等品還有等外品,好東西賣給外國人,劣等品出口轉內銷自己用,難道我們天生就比外國人賤,只配用殘次品?這種觀念助長了我們的自卑、懶惰和不負責任,難怪人家看不起我們,從今往后,海爾的產品不再分等級了,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把這些廢品都砸了,只有砸的心里流血,才能長點記性!"一場砸冰箱的事件,不僅使海爾成為了當時注重質量的代名詞,同時也震服了所有的人。
結果,就是一柄大錘,伴隨著那陣陣巨響,真正砸醒了海爾人的質量意識!從此,在家電行業,海爾人砸毀76臺有缺陷冰箱的故事就傳開了!至于那把著名的大錘,已經收入國家歷史博物館。張瑞敏有著嚴格的產品質量意識,只有嚴格要求,企業才能朝著正規的方向邁進。
張瑞敏一直認為,"國門之內無名牌",所以,他的理想是將海爾打造成世界名牌。
1998年,海爾啟動了企業的國際化戰略。之后的十年時間,張瑞敏一步步地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如今,海爾冰箱已經成為世界電冰箱行業中銷量排名第一的品牌,海爾集團已經成長為世界第4大白色家電制造商。海爾已經進入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并在美國、意大利、巴基斯坦、約旦等國家建立了30個制造基地,形成了全球化的網絡。
今天的海爾創造逾了千億人民幣的年收入、打造成為了國際品牌、晉級全球500強。
中國品牌進軍國際
通過收購來打開歐美中高端市場,于中國企業而言,是最有效的捷徑。
海爾之前,還有大批中國企業出海覓食,尋求收購標的。
早在2004年,TCL收購了湯姆遜的全球彩電業務,同年收購了歐洲手機制造商阿爾卡特朗訊;2011年,海爾也在日本收購了三洋。去年6月,創維正式收購德國老牌電視機制造商美茲的TV業務,同年8月初,海信正式對外宣布以2370萬美元收購夏普墨西哥彩電工廠和夏普電視美洲地區(巴西除外)五年品牌使用權。
家電企業瘋狂海外并購的背后,意味著中國家電產業發展階段的全面升級。(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