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硅谷!給我們帶來了iPhone、強大的搜索引擎和滑動解鎖。但現在這些美國最引起為傲的產業正在向世界傳遞出錯誤的價值,所以我們需要在本文中戳穿硅谷的七個謊言。
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躺在床上就能撥打視頻電話;而且只要我們的智能手機還有電,我們就再也不會迷失方向。我們還看到,在科技的幫助下,人們越來越聰明,生活越來越便捷。
我們現在生活的技術時代在古人看來無疑是魔法般的時代,而現在我們生活中應用的很多技術成就都來源于加尼福尼亞的那一小塊區域,那個被稱為硅谷的地方。這個曾是創新者、叛逆者和暴發戶的樂土的地方現在正在變成金錢至上、沒有精神的的地方。所以現在我們有接收郵件給狗喂食的機器和只發出一聲“喲!”的應用。現在硅谷這些聰明的大腦都把精力用到了這些毫無價值的愚蠢的商業上,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撈上一筆。相信我,當這個國家最聰明的人都把精力集中這些愚蠢的事情上時,我們就玩完了。
打造豐富的世界的硅谷和在無聊的事情上浪費精力的硅谷之間的鴻溝正越拉越大。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硅谷正在為自己打造與現實脫節的謊言,并且還為此沾沾自喜。這些謊言大都毫無根據或者牽強附會。這不僅是硅谷的問題,而是我們所有人的問題!所以在這里我們要推到硅谷的神話,尤其是以下七個。
一、硅谷是世界上唯一任人唯賢的地方
硅谷中的每一個人都讓自己相信他們是在打造一個自由市場天堂,是杰弗遜高貴的自力更生精神的延續。“硅谷有辦法找尋偉大并支持它,”一件管理著20億美元資產的投資公司Greylock Partners的一位員工說,“這里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重視任人唯賢。”然而根據蘋果、Facebook和Twitter等公司不情愿地放出的多樣性報告中我們卻看到了不一樣的結果。在Twitter,領導層中79%的人為男性而72%的人為白人。而Facebook里面這兩個數字分別為77%和72%。Twitter早期的成功直接來自于黑人智能手機用戶,但是其董事會是清一色的白人。而馬克·扎克伯格則為認為是霍雷肖·阿爾杰2.0版本,他則是來自一個紐約的資產階級家庭,上過哈佛大學。當Paul Graham(現在是初創公司孵化器Y Combinator的領導人)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他說他“可能被任何長得像馬克·扎克伯格的人欺騙。”
如果說真有什么讓人欣慰的消息,卻并不是說高科技行業多樣性的危及正在好轉,而是在這樣的令人沮喪的消息面前,人們已經能夠勇敢承認現在的狀態并不好。硅谷熱愛數據,現在在嚴峻的白人問題前面,還會有人真的相信硅谷任人唯賢嗎?
今年早些時候,Ellen Pao的名字在硅谷變得家喻戶曉,因為她和他的前雇主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因為性別歧視問題打了一場官司。盡管陪審團站在這個傳奇般的風投公司一邊,但Ellen Pao的事件卻是一個分水嶺,將陽光和審查帶入了硅谷的性別歧視問題中。我希望Ellen Pao的每一場戰斗都能給予其它科技行業的女性從業者新的勇氣來反對不道德的行為;而那些男性同事也應該重新審視這個問題。
二、硅谷讓我們變得更親密
Facebook的使命不斷地提醒我們“連接世界”的地球村理念與數據挖掘和定向廣告的目標是吻合的。連接節省了大量的運費。有各種各樣的公司幫助你和其它公司、和你的朋友親人鄰居進行連接、將你和便利店進行連接。這些各種各樣的應用將你和世界連接起來。
但是最能捕捉到硅谷社會態度的營銷路線卻不是Facebook,而是GrubHub。這是一家最近出現的食品配送公司,他們的理念是:“一些為了吃,一切為了不與他人交談”。紐約地鐵里面還有一則Seamless的廣告,上面寫著:“關于智能手機,你獲得最好的服務是不用再給人打電話。”
現在的初創公司的策略不再是“社會化”,而恰恰相反,是針對社交焦慮的經濟正在成為加利福利亞經濟的主導力量。技術經濟的推動力不再是來自于對認識新人的渴望,而是盡量避免與人聯系。Uber將你從地鐵中解救出來,Seamless幫你避免電話的麻煩,而Tinder則幫助你瀏覽你可能會在酒吧遇到的人。Uber和Lyft將大量的陌生人引入我們的生活,但卻只是作為我們的司機。最耀眼和最惹人關注的應用不是關于連接,反而是幫助我們塑造一個沒有其他人的世界,在那里我們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
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成了算法、按鈕、滑動和GPS信號。我們現在甚至會指著車上的司機說“這是Uber。”TaskRabbit可以幫助你設置你的家具,也成為一些人的代名詞。甚至Instagram,本來是用在朋友之間分享照片的,現在也已經變得只有“喜歡點贊”。等到我們最親密的人都被量化的時候,我們想要和人類之間更為親密的目標下還有什么希望?
三、年輕就意味著更聰明、更安全和更不容置疑
硅谷不停地在提“下一個馬克·扎克伯格”什么時候出現。人們的意思是下一個改變世界的年輕人會什么時候出現,像馬克·扎克伯格一樣。他在19歲的時候就在他的哈佛宿舍里面開發了TheFacebook.com網站。真是讓人驚嘆!然后幾年之后,他就成了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他也是最早承認并且相信自己的青春會和Facebook一起扶搖直上的人。“我想強調擁有技術和青春的重要性。”他在斯坦福的禮堂對有創業夢想的年輕人說,“年輕人就是更聰明。為什么大部分的象棋大師都在30歲以下?我不知道。”確實如此,扎克伯格可能不知道為什么大部分象棋大師都在30歲以下。但他想表達的觀點很明確:雇傭或者投資比你自己年紀更大的人就是浪費時間。
這種理念從硅谷成立以來就一直被鼓吹著,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保羅·格雷厄姆,他說他非常渴望像扎克伯格一樣的年輕人。保羅·格雷厄姆確認讓該公司第二年輕的合伙人作為自己的繼任者。
但扎克伯格是典型的十年難遇的神童。而關于青年的謬誤也一直在硅谷遭受失敗。從Sanpchat,Box到Rap Genius,Canvas和Tumblr.而Clinkle(一個經營得非常糟糕的個人財務管理應用)更是硅谷年輕人神話的恥辱。2013年,一個看起來很理智的投資者給了Lucas Duplan——22歲的斯坦福大學畢業生——25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這些投資者都不是瘋子,其中甚至包括Richard Branson這樣的著名投資人,他們都被Duplan光滑稚嫩的小臉給征服了。他們都以為自己發現了下一個扎克伯格。
但是Clinkle在Duplan的控制下在超過一年的時間內都沒有拿出一個可用的軟件。相反,Duplan開始上演員工開除大戲,把辦公室搬到新的大樓;其它員工也在惡心中辭職了。人心盡失的公司就像收到過黑客的攻擊,只有Duplan拿著大把現金狂喜的照片在嘲諷著這一切。但Clinkle推出其APP時(遠比他幾年前描述的更溫和),它就砰然落地了。
這真是一場災難,就像是一場車禍,可憐的嬰兒被壓在了車輪下;但這樣的災難可能是行業能吸收到教訓的唯一方法,并真正讓成年人成功。而扎克伯格,則很快剝離了其大男孩式的管理職責,這需要業務嫻熟的成年人來把持;扎克伯格則可以將他的力量專注于從事社會化媒體的“先知總司令”的工作上。但是比學習引以為戒的故事更有用的是對例外的成功保持關注——成功的故事值得效仿,就像Jan Koum和Brian Acton,他們將他們的即時通信應用以19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Facebook;這兩人的年齡分別為39歲和43歲,幾乎達到了創業者的標準年齡。他們締造的軟件是硅谷史上最成功的軟件之一,投資者也笑開了花。但是在他們成功之前很多人都還沒聽說過他們的名字,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那時他們是真正的成年人。
四、學校弱爆了!還是退學吧。
每年PayPal聯合創始人、投資者大師兼自由意志論者彼得·泰爾都會用獎勵一小部分大學生Thiel獎學金。但這是有償的,接受獎學金的學生要么退學要么放棄整個大學,作為交換,當這些學生創業的時候,必須要從Thiel獲得資金、輔導和網絡機會。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故事,說是那些科技巨頭的創始人都沒有學位——史蒂夫·喬布斯,比爾·蓋茨和馬克·扎克伯格是其中引用得最多的,盡管從統計上來看這種說法毫無道理,但人們都相信在硅谷越年輕越好、最好的就是年輕的輟學生了。
對于許多有遠大抱負的大亨來說,良性輟學似乎并沒成為他們的選擇。但正統教育現在在硅谷遭到了批評,因為教育系統中的人居然有很多都沒聽說過Snapchat和照片過濾器。這些冷嘲熱諷和許多高科技企業家的以身作則讓人們站在了一個合理的反教育的陣線上。
但這都是為了什么?沒有證據表明拒絕傳統教育是成功的關鍵。少數輟學的成功人士看起來本來無論如何都會成功。但你不能說拒絕上大學是成功的關鍵。而且還要想到事實上大多數的創業都是以失敗告終的。我們真的要下賭注在所謂可能成為“下一個扎克伯格”的年輕人身上?話又說回來,你真的需要一個和同學都不能好好相處的CEO?一個從來沒有機會成長、沒有社會經驗的人能成為成功的創業者嗎?那些還需要父母拿錢支付衣食住行的人真的值得托付大事嗎?你可得好好想一想。
五、編程是成功的關鍵
去年夏天,一個“富有同情心企業家”Henry Higgins發起了一場運動,要向舊金山無家可歸的人傳授編程技巧,并借此解決無家可歸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到硅谷來,了解一門計算機語言似乎是必須的。
據網景的聯合創始人馬克·安德森說:“每個人都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編程,這樣我們的面前就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了。”這言論簡直就是屁話!想一想現在還有3000萬的美國成年人連基本的閱讀都還困難呢!財大氣粗的技術人員不止要將編程變成就業技能的一部分,還想要讓其成為核心課程之一。Code.org是由像馬克·扎克伯格這樣的企業家支持的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已經從硅谷那些厭惡慈善的臭名昭著的企業家那里積累了數百萬計的捐款。
計算機的流暢使用應該強制實施到每一個美國學生。我們需要更多的學生,尤其是年輕的女學生進入到計算機科學的就業領域。但是在硅谷來看,我們似乎不僅應該學習計算機技巧,而且應該將編程能力作為我們最值得擁有的唯一技能。要是你真的信了這個邪,那也實在太可笑了。
六、舊金山是人類道德、文化和金融的中心
新興的都市舊金山開始讓紐約和洛杉磯感到臉紅。舊金山灣區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應該去的地方,至少對于那里提供房屋出租的人來說是這樣。人們這樣想的理由很簡單,技術創新是現在唯一有價值的創新,而這一切都圍繞著舊金山發生。
2014年,Y Combinator山姆·奧特曼說:“現在所有的經濟增長都來源于科技,只有科技才是最好的。”這種說法已經被徹底戳穿,但是卻說明了現在的美國到底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去年,金州勇士隊的老板,風險投資人Chamath Palihapitiya給出了一個超科幻的觀點:
“毫無疑問,權利的中心……在這里已經變得難以讓人忍受。顯然每個人都清楚現在創造價值的已經不再是紐約,不是華盛頓,也不是洛杉磯,而是舊金山和灣區。因為市場讓有意義的事物有價值,市場讓沒有意義的事物貶值。所以政府的功能和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換句話說,為什么我們不用一個應用來取代法院呢?如果醫保的政府網站信任了你的Instagram賬號呢?這不僅意味著大把的資金,也預示著人類所有的財富都可以集中到一個行業,世界上一個國家的一個地理位置?
Balaji Srinivasan是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的一位執行官,他同時也是分離主義的領導者(分離主義,目標是從現存的主權國家中分離出一部分領土建立自己獨立的國家。)。他曾經有一個著名的言論,即將硅谷以外的地方都稱為“紙帶”(Paper Belt)。對于生活在硅谷的充滿妄想的大亨來說,這還真是一個強大的修辭學武器。如果我們批評他們,這是因為我們來自于“紙帶”,因為我們不了解技術。如果我們破壞了這里,那么我們就破壞了這個國家僅存的價值。
但人們還忘了一件事,在2006年,保羅·格雷厄姆曾經說過硅谷可以發生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灣區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這里的周圍壞境也不特殊,這里的人也并不特別。“我認為創造一個技術中心只需要兩種人,”格雷厄姆解釋說:“富人和書呆子。”這里并不是什么“應許之地”,這里只是有一些程序員和一些有錢人為各種想法提供支持而已。現在我們已經能在世界各地共享我們的思路和想法,并不需要物理上的特定位置。
幸運的是,在美國的其它城市,創新也正在興起。像老工業城市巴爾的摩在其大片遺棄的廠房中,技術正在重生。ETC和Betamore這樣的公司正在幫助創業在需要他們的城市開始。
七、硅谷正在拯救世界
兩年前,有一份《57個創業者課程》在程序員社區流傳,并且得到了保羅·格雷厄姆的支持。他評論說:“哇,這是很好的名單!它帶來了某種共鳴,只有在你有很多艱苦的經歷之后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還是老生常談的雞湯:“如果它不能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影響大量人的生活水平,這就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在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網站的任務書中,馬克·安德森聲稱他“在尋找能成為大贏家的公司,因為它們將給這個世界帶來根本性的變化。”該公司的產品組合包括Ringly(來電話或收到消息時會發光的戒指)、Teespring(個性T恤)、DogVacay(按需寵物保姆)和Hem(Fab.com僵尸化的家具商店)。去年,有錢的Facebook校友賈斯汀·羅森斯坦在TechCrunch Disrupt上對擁擠的觀眾說:“在這間房間里的我們,在技術之中的我們,在改變世界這個問題上,我們的力量比一百年前的總統還強大。”現場沒人笑出來,即使羅森斯坦自己的公司Asana只是一家銷售即時消息軟件的公司。
這些有錢人用大公司來表達自己的個人煩惱并不是什么要緊的問題。真正浪費而且有害的是那些舉著改變世界大旗的瑣碎物料的項目(比如Clinkle和Yo)。最近,有四個獨立的按需洗衣服務在舊金山開始經營,它們都是由聰明的年輕人打造的,而且他們都認為他們正憑借小軟件做偉大的事。而對每一個洗衣APP而言,都有聰明人在做聰明的事。在最近的 Y Combinator初創公司的三月的“演示日”中,有Diassess(20分鐘HIV測試),Standard Cyborg(3D打印的義肢),和Atomwise(使用超級計算開發新藥);而這些公司和Lumi(簡單的徽標打印)與Underground Cellar(在線葡萄酒交易)這樣的應用一起都簇擁在“改變世界”的大旗之下。
是什么讓硅谷的神話如此迷惑人呢?因為人們被說服說硅谷對社會成就要高于其他行業。畢竟硅谷確實創造了一些讓我們的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公司。
我們將這些稱之為硅谷的謊言是有一點過了,但這是因為我們已經受夠了那些來自硅谷的心靈雞湯。我們只想讓一切回歸本源:自由的資本市場,而不是什么人類救世主。Palo Alto 并不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那沒關系啊。華爾街比硅谷更惡毒,但它并沒有那些英雄主義的弊病。我們鄙視摩根大通和金融和銀行行為。而對于硅谷,我們需要保持觀望和認知的戒心,不要相信那些自我滿足的廢話。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