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聯網整體進程中,工業互聯網雖然起步稍晚,但是由于對于國家的宏觀戰略意義更為深遠,在有了政策、產業的齊力推動下,理論上,工業互聯網從概念到產業落地的過渡期將會明顯縮短,這一萬億級市場,既引來了諸多初創企業,也備受資本市場青睞。
雷鋒網消息,6月17日,工業互聯網平臺廠商樹根互聯對外宣布完成5億元B輪融資,樹根互聯官方表示,此輪融資將繼續聚焦投入平臺研發,持續拓展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布局,不斷加大人工智能、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技術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中的研發與應用。
這并不是樹根互聯的第一輪億級融資,加上此前A輪億級融資,這已經是樹根互聯第二輪億級融資;這也不是近一年來第一家完成億級融資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寄云科技(2018年10月公布B輪近億融資)、黑湖智能(2019年5月公布B輪1.5億融資)均在近一年完成億級B輪融資。
工業互聯網的這把火,燒到2019年,有幾分為實?
樹根互聯在兩輪億級融資后,又會將工業互聯網帶向何處?
5億元融資,為樹根互聯帶來了什么
2016年,樹根互聯由三一重工物聯網團隊創業組建。
這時,正值工業互聯網初期,這一賽道也已經涌入了包括傳統工業企業海爾,包括互聯網巨頭阿里、百度,以及同為工業互聯網創業企業的智能云科、天澤智云、寄云科技等。
有所不同的是,樹根互聯脫胎于三一重工,工業基因更重,同時也為其帶來不少行業資源。現在看來,樹根互聯還有另一個不同之處:三年兩輪億級融資,讓樹根互聯名聲大噪。
談及B輪融資為樹根互聯帶來了什么時,樹根互聯高級副總裁黃路川告訴雷鋒網主要有三點:平臺研發投入、生態布局拓展、市場區域拓展。顯然,這也被樹根互聯定為接下來的發展重點。
很多新興行業中初創企業的融資節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公司的階段性發展,工業互聯網就是這樣的新興行業,樹根互聯的階段性發展,也恰好可以以融資為節點進行劃分。
2016年,由三一重工孵化出的樹根互聯,也順利拿到了三一重工的天使輪融資,這輪融資當時并未對外公布具體金額,但卻是樹根互聯成立后第一筆可用資金。“當時主要還是因為三一重工看好工業互聯網這一方向,因而愿意孵化這樣一個團隊。”黃路川告訴雷鋒網。
工業互聯網企業成立之初的首要任務是設計產品原型及種子驗證,在這方面,正是像樹根互聯(三一重工)、中科云谷(中聯重科)這樣背靠老牌大型工業企業的優勢所在。
工業企業在走工業互聯網這條路時,第一追求的是安全性和穩定性。設備聯網首先要保證安全性,保證不宕機,這就需要有一個試驗床。三一重工在樹根互聯成立之初提供的最大幫助,除了提供資金以外,更多是提供了這樣一個試驗床——我們成立之初的一些初始產品都是在三一重工內得到的驗證,之后才會推向市場。
雷鋒網此前在對工業互聯網企業走訪調研中也發現,包括海爾、美的、TCL都有涉足工業互聯網,做工業互聯網平臺及相關方案,相關產品也首先在自家產線進行驗證及應用。這一方面是行業巨頭下力度對自家產線的升級改造,提升自身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是借助自身產業優勢面向工業互聯網的縱向布局。
雖然產業不同,應用領域有所不同,但是多數玩家比較一致的操作是將工業互聯網版塊分離出來,成立獨立公司。這樣,一方面,品牌屬性更強;另一方面,也更利于針對工業互聯網這塊千億、甚至萬億級的大蛋糕做泛工業互聯網平臺。
黃路川告訴雷鋒網,樹根互聯的定位也正是做跨行業、跨領域的泛工業互聯網底層平臺(類似工業領域的操作系統)。這一點,從樹根互聯走入自己第二個發展階段后逐漸體現。
2018年1月,樹根互聯對外公布完成A輪億級融資,這輪融資資方包括國投創新、經緯創投、中移創新產業基金、海捷投資。樹根互聯CEO賀東東當時就A輪融資表示,“本輪融資將用于升級產品和服務體系,更好地打造普適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A輪融資后,也是我們在種子驗證后,首先,我們要繼續將工業互聯網平臺做扎實;其次,開始構建商業模式閉環,要進行規模化推廣。”黃路川告訴雷鋒網。對于工業互聯網,樹根互聯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市面上做工業互聯網項目的公司很多,做平臺的公司卻很少。二者的主要區別有兩點:第一,做平臺的企業可以快速復制出行業平臺,而做項目肯定不行;第二,做平臺的企業可以快速將每個項目的邊際成本下降,做項目的邊際成本永遠是持平的。平臺型企業會不斷通過項目沉淀微服務、機理模型、流程報表等,這些最終都會成為平臺的標準組件,從而大大降低之后項目成本及實施難度。
由于當下仍處于工業互聯網初期階段,國內工業互聯網領域,號稱有千家相關企業,平臺型企業有300+,而這樣的規模一方面是政策導向和產業推動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行業初期的掘金熱。然而,大浪淘沙中,不斷有新老玩家交替,也逐漸出現產業抱團取暖,工業互聯網生態構建也成為當下痛點。以樹根互聯目前定位,自然也是要兼顧生態構建。
2019年6月17日,樹根互聯對外公布完成B輪5億元融資,本輪融資由和君資本領投,眾為資本、鼎興量子、星河金融、華胥資本和經緯創投跟投。對于B輪融資的具體用途,黃路川總結為以下三方面:
加大平臺研發投入。樹根互聯目前已經做了包括鑄造產業鏈、注塑產業鏈、紡織產業鏈等在內的14個行業云平臺,這14個大的行業平臺用的底層技術都是基于根云這一底層通用平臺,所以對通用平臺的抽象能力、穩定性、功能性要求很高,如何快速構建行業平臺,并讓行業平臺穩定的運營,這是我們在底層基礎當中不斷投入的一部分。
加大生態拓展和布局。我們接下來會基于底層通用平臺,找行業龍頭,構建更多的行業平臺,形成行業平臺生態;此外,針對工業APP開發,除去我們自己會針對后市場服務、資產管理、能耗管理、金融租賃四大場景提供APP外(目前有20+款官方APP),還會聯合更多的獨立的工業APP開發商、外包公司、代理商等構建工業APP生態。
加大市場區域拓展。一方面,針對國內外市場,加大市場拓展,此前已經針對國內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沙、西安、鄭州布局,針對國外已有布局德國、印度、肯尼亞、南非等地;另一方面,由于國內產業集群效應明顯,我們將會針對區域+產業集群深入去做。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產業集群效應明顯,包括定制家具較為發達的廣州、鑄造行業發達的寧夏、軍工行業發達的西南部地區,由此也為國內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黃路川告訴雷鋒網,我們是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關注并深入產業集群的工業互聯網。
樹根互聯的根云3.0
工業互聯網平臺型廠商作為業內主流廠商之一,目前,國內已有超過300家。此類廠商的核心能力在PaaS云平臺,圍繞工業互聯網PaaS云平臺展開的布局,目前行業內較為關注的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PaaS平臺的數據收集能力及數據應用(分析)能力;
設備接入能力及接入量;
網絡協同制造及預測性維護能力。
這些,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技術能力。
2017年2月,樹根互聯對外發布了其工業互聯網平臺——根云。“在此之前,我們是基于我們種子版本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工業APP形式為行業用戶提供服務的。”
時隔三年,當初的種子版本(根云)已經迭代到第三個大版本(3.0)。樹根互聯的整體技術架構,基本可以劃分為三層,具體架構如下圖所示。
第一層是設備接入層,樹根互聯有接入平臺,用戶有以下三種方式進行數據上傳或設備接入:
通過樹根互聯的連接器、網關、邊緣計算終端等硬件接入;
通過加入樹根互聯SDK、Agent的通訊模塊接入;
針對已經做數據抽取,擁有自家數據庫、服務器的企業,通過直接進行數據庫或服務器的對接,從而將設備數據接入到平臺中。
在接入層(邊緣側)采集信息后,將這些設備從邊緣側采集到的信息及需要下行控制的信息通過雙向鏈路與云平臺(根云)實現互聯,在通信層,目前主要以2G/4G為主,同時兼容MQTT等主流工業協議。
第二層是云管理平臺(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s,CMP)。在云管理平臺方面,樹根互聯目前在國內選擇接入騰訊云,在國外選擇接入亞馬遜云。此外,黃路川也表示,樹根互聯云平臺不限于云商屬性,可以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間實現跨云商及跨平臺部署云平臺。
當談到在國內為何沒有選擇接入阿里云時,黃路川表示,主要是由于最初阿里自己有積極布局工業互聯網,為避免業務沖突,樹根互聯在當時選擇接入定位更清晰的騰訊云。
第三層是PaaS平臺,這一層是工業互聯網核心能力所在。據黃路川介紹,樹根互聯在這一層提供包括設備管理、數據管理、數字孿生、大數據分析能力,核心能力是將物理世界信息數字化,可以依據采集信息進行實現數字孿生及數據分析,并能夠對上、對下提供各種接口,向上支撐SaaS平臺的服務調用,橫向可以以可視化方式呈現平臺能力。
“工業互聯網中的數字孿生與消費物聯網中的數字孿生在構建邏輯上有一定差異,”黃路川表示,“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孿生中的核心組件是圍繞工業屬性構建的,例如設備盈利能力是工業所特有的數字孿生的標簽,健康度管理能力也是工業中敏感度很高的標簽(消費領域敏感度不高)。”
基于這樣的平臺架構,據樹根互聯官方數據顯示,根云平臺已經接入各類工業設備超56萬臺,連接超4500億資產。
黃路川解釋稱,這一設備連接量,主要來自以下兩個方面:
孵化行業平臺,行業平臺接入的設備信息會同步到根云平臺上;
細分行業的工業APP,樹根互聯在細分領域的工業APP及與第三方合作研發的工業APP在細分行業落地也會連接工業設備。
之所以現在行業中會在乎設備連接量,主要在于設備連接量決定了數據擁有量,就當下而言,數據量決定了工業互聯網中的數據模型的通用性和準確性。
黃路川以為康尼斯提供的應用方案解釋了樹根互聯在數據分析及數據模型上的產業化。
在為康尼斯提供產線優化服務中,有以下幾個數據類型:
第一,提供一個數據模型的算法平臺,讓我們在第三方的行業領域的工藝專家,能夠在我們這一平臺當中沉淀工業APP,例如我們為康尼斯做的發動機油封性測試模型,大型柴油機做完需要做油封性測試以檢測是否會泄漏。我們基于大量工藝數據包和油封性測試結果,以識別出在哪個部分會泄露。
第二,在裝配產線上,基于工人裝配行為我們做了視覺識別模型,我們會通過攝像頭去監視裝配工人的動作,然后與正確動作對比,判斷并糾正工人操作動作。
第三,在產線冷熱測試環節(發動機有冷測試和熱測試),熱測試時間會很長,冷測的時間短一點,不同訂單對二者時間不同需求是產線排產的難點所在。我們會在排產過程中,對后續訂單進行優化,預測接下來還會有哪些訂單,并進行排產優化。
這一應用案例中所體現的工業生產過程信息化、柔性生產,包括設備監控、產線排產、智能決策等也正是當下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中較為成熟的一類應用。
工業互聯網:企業融資大手筆,行業仍有不確定
從平臺崛起到產業應用,工業互聯網在各方勢力追逐下,面臨著行業熱,也面臨著資本熱。
據2018年11月工信部公布的遴選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相關數據顯示,全國有1000+企業參與申報;據雷鋒網此前報道,工業互聯網平臺型企業目前也已超過300家。
2018年10月,寄云科技公布B輪近億融資;2019年5月,黑湖智能公布B輪1.5億融資;2019年6月,樹根互聯公布5億元B輪融資。
然而,據雷鋒網此前走訪多家工業互聯網企業,多數人表示,整個行業仍處于初期階段。
從工業互聯網企業盈利角度來看,目前能夠實現盈利的相關企業寥寥無幾。黃路川也坦言,樹根互聯目前還未實現盈利,仍處于平臺研發投入階段。
從企業轉型角度來看,思想前衛的企業開始搞試點,多數傳統工業企業仍在觀望。黃路川也表示,工業企業在2019年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不確定性」,無法確定這一市場未來的好壞,因而也難以下定決心是否要投資新廠。
工業互聯網企業雖然仍在探尋產業集聚效應帶來的新切入點,但目前大部分工作仍在「改造」,在不增加新設備投資的情況下應用工業互聯網。黃路川也表示,樹根互聯現在在資產管理方面很大一部分工作也是在于將工業企業現有瓶頸識別出來,并進行優化。
這樣的工作,預計仍將貫穿工業互聯網的2019。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