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無用功”,則是提高電能質量的關鍵,功率因數(PF, Power Factor)是評估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
功率因數校正(PFC, Power Factor Correction)是電力電子技術中最為廣泛而常見的應用,小到筆記本電源,大到機場橋掛電源等等。從大三實習至今,本工作室一共設計過3個PFC,功率因數從0.99提高到0.999,再到0.9999,雖然是仿真,但每一次都有新的理解和發現,即使是這么常見的電路。
有源PFC控制策略的基本思路是:以交流電壓的波形作為電流指令的參考,通俗的講,讓電流去跟隨(follow)電壓。
不清楚是否有人與我有相同的困惑,既然是跟隨,就意味著通常只可能滯后,不可能超前,否則就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了。
原本腦補的波形是電流滯后于電壓的,如上圖(a)所示。但是,PFC電路仿佛真的有“預知未來”的能力,無論是仿真,還是實測波形,都只能觀察到輸入電流超前于輸入電壓的情況,如上圖(b)所示,而在輕載、輸入電壓變高的條件下,還有在調試過程中控制參數不合適的時候,該現象會更為明顯。
為了探究輸入電流超前于輸入電壓的真正原因,特別推出一款黑科技干貨,從控制框圖入手,對有源PFC電路進行了深度地解剖。
正文共包括3個部分,前兩個部分分別闡述了電流環、電壓環如何引入了電流超前的相位,第3部分總結了PFC的設計要點以及應對PFC電流畸變的策略,并給出了一種 “相位補償” 的思路和控制框圖。
本文中討論的PFC, 主電路拓撲為Boost型,控制方式為CCM平均電流模式,電壓外環,電流內環,并且采用流行的A*B/C2前饋策略 ,具體細節在本文中不再供述,請自行查閱資料。典型電路如下圖所示。
為簡化分析過程,均忽略ESR對系統的影響,PWM環節增益為1。
PFC設計要點 & 減小電流畸變的策略
H2O了這么多,終于把PFC輸入電流超前的原因說完了,大多數字符都是負責灌水和經驗值+3。
(PS: 為了不顯得那么Waterful,把前兩部分做成了出門右轉,但本部分提到的變量大多在前兩部分中定義)
實際應用設計的時候哪能考慮這么多,所以最后一部分來一些干貨。
還是先總結一下前面的內容。廢話很多,但一共就說了兩條。
①(輸入電壓50Hz波動 ? 電流環 ? 電流超前)
對于Boost電路,交流輸入電壓的正弦變化相當于電源擾動。閉環控制后,電流環對于該擾動的響應是具有超前相位,也就是輸入導納在工頻段呈容性。
②(直流母線波動 ? 電壓環 ? 電流給定 ? 電流超前)
直流母線電壓二倍工頻波動,會進入電壓環反饋,導致瞬時電流指令相位超前,并含有三次諧波分量
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從控制設計的角度,到底應如何減小PFC輸入電流畸變?
1
中醫活血化瘀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何謂對策?對癥下藥耳。通中醫者,需識四氣五味,藥方講究“君臣佐使”,就像自控系統,需協調各個頻段的特性。處方①:提高電流環50Hz處增益
君藥:盡可能提高帶寬(保證穩定裕度的前提下)
臣藥:PI調節器零點設置在截止頻率附近
佐藥(可選):提高開關頻率,進一步提高帶寬
使藥(可選):增加積分環節個數,在截止頻率前放置相應額外零點補回相位
這劑藥針對的是病癥①,根據第1部分的分析, Y1 ( s )是它的病根
Giv ( s )是由電路固有特性決定的我們無法改變,為了減小 Y1 ( s )的幅值,自然想到提高 TI ( s )在50Hz處的增益。
提高開關頻率容易理解,不過開關頻率更多是基于硬件層面的考慮,硬件設計完成后,開關頻率一般可調范圍不大。
增加積分環節的個數(也可稱增加系統的型數,變為II型甚至III型調節器),須同時配置等數量的中頻段零點,以保證相位裕度不變。不得不說,這是一味猛藥,使用不佳將導致系統穩定性變差,使用得當將改善系統特性。模擬控制系統則需額外添加運放,增加控制成本,一般不采用此方案;在數字控制系統中,僅需增加額外的運算量。
處方②:提高電壓環調節器100Hz處衰減
君藥:帶寬設置在5~10Hz
臣藥:PI調節器零點設置在截止頻率附近(可稍高于截止頻率)
佐藥(可選):在 [5 f~c ~ , 100Hz] 區間放置一個極點
使藥(可選):再放置一個極點,或再降低帶寬
這劑藥針對的是病癥②,根據第2部分的分析,電流指令畸變的原因可以等價為k值不足夠小。
k正比于‖ Hcv ‖,ω=2πf 為一常量,其他系數在特定負載條件下為常量。為了減小 k ,只能減小‖ Hcv ‖,目標很明確了——減小它在100Hz處的幅值。另外,在100Hz處的相位角φ也會影響電流指令,使Arg( Hcv (j200π))接近 -90° 也會減小電流指令的超前相位。
相位裕度和100Hz衰減互相制約,需根據實際情況折衷考慮。對于帶寬漂移的問題,需注意直流母線通常使用的電解電容,低溫時電容值下降,會導致帶寬升高。
既然電流是相位超前的,那么我們可以讓電流指令滯后,來抵消系統本身產生的相位超前的效果。
故特別推出一劑獨門偏方
獨門偏方 ——“健胃消食片”
配料:一個截止頻率合適的一階低通濾波器
服用方法:在正弦電流指令之前串入
截止頻率合適的標準為,使得低通濾波器產生的滯后相位與系統控制出的超前相位大致相同,通??稍O置為電流環帶寬頻率的一半。
這劑偏方主要思路是補償相移來提高PF值,但不能減小THD。順便可以獲得的一點好處是,濾除了輸入電壓采樣信號中的高頻分量。
2
外科手到病除
以上三劑藥均為中藥,重在通經舒脈,受制于系統特性,藥效或許有限。若依然無法令客官滿意,不妨試試聘請一位外科醫生。外科醫生的最高境界可謂手到病除,但首先還是要知道病痛所在。針對病癥①的病根 Y1 ( s )
中醫的做法是提高免疫力,外科醫生的想法就比較直接了:
“可以直接去掉它的影響嗎?”
認真地端詳這個系統的構造過后,腦海中思索出一門新的“醫術”,取名曰“相位補償”。
方案①:手術
上圖黑色的部分是原本電流環的控制框圖,我們希望去掉的影響是 Y1 ( s ),仔細觀察整個系統中傳遞函數的表達式,主電路特性的兩個傳遞函數 G iv (s) , G id (s) 是無法改變的,但它們也很特殊:
除了分子長得有點區別,只差一個系數 Vo 。而由于RC的時間常數遠遠大于工頻周期,故在50Hz處可近似認為
接下來的事情就明了多了,手術刀已準備好,手術的內容就是上面框圖紅色的部分。 Yin ( s )的表達式變為
只要使
即可消除 Y1 ( s )對于電流環相位的影響。
若電壓采樣系數均為1, KP =1。若考慮母線電壓采樣系數為 Kv ,交流電壓采樣系數為 Kac ,則前饋系數應為:
在上述的控制方法中,建議使用母線電壓平均值作除法器的除數。
使用數字控制系統的話,應采用定期更新 Kv /(Kac Vo_avg )值的方法,這樣每次計算控制量的時候,僅需額外進行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
若母線電壓不需要調節的話,可省略除法器,并修改KP為
關鍵的問題來了,這個手術真的有用嘛?我們來做幾組對比仿真試試。
手術的效果是驚人的,和我們預想的一樣,對PF值的改善相當好。
另外我們可以注意到,在進行相位補償前,輸入交流頻率提高到200400Hz時,PF值和THD值變得非常差。經過第1部分的分析,這個結果是可以預見到的,具體原因也已詳細說明。在Bode圖中可以看到 *Yin~* ( s )的相位超前在這個區間內是越來越嚴重的。
可見該手術基本上治愈了病癥①的影響,也提高了PFC電路適應特性,可以獲得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A. 適應輕載:負載較輕的時候也能達到PF>0.99的要求
B. 適應中頻交流電輸入:尤其是400Hz交流電,這是航空用電的頻率。所以,需兼容中頻交流輸入的用電器應當總是采用相位補償策略。
C.降低對帶寬的靈敏度:我們在上表格中的對比數據中可以發現,電流環帶寬降低后,在補償前特性變差很多,但在補償后,電流環帶寬對系統特性幾乎沒有影響。我們不再迫切需要50Hz處增益,可以將電流環的帶寬降低,以適應較差的電感直流偏置特性并保證系統的穩定性。也會讓主電路設計變得更加從容,比如更方便的降低開關頻率。
不過呢,這個手術刀切得有些深了,直接切開了胸腔,即使使用數字控制,也需要破壞原有的程序結構。如果使用模擬電路控制,需要添加一個額外的運放,并且也存在控制芯片不兼容的可能。
那重新選擇一下手術刀的位置,不妨試試下面折衷的方案。
方案②:輸液
有些人說,輸液其實也是一臺小手術啦,不過它的學名叫“靜脈穿刺”。創口很小,再由血液系統輸送至全身,就像上圖這個控制系統一樣。
紅色部分就是為了消除 Y1 ( s )影響而打的吊瓶,補償量通過輸液進到電流給定,再通過電流環“血液系統”抵消 Y1 ( s ),與方案①類似,只需設計合適的 HP ( s )使
若不調節直流母線電壓,可簡化為下面的控制框圖,更加適合模擬系統控制。
原理和做手術的方法是一樣的,這里討論一下優缺點。
優點:
保持了電流環結構的完整性,使用數字控制系統利于結構化程序設計;使用模擬控制系統可節省一個運放,僅需將前饋信號串聯RC接入運放輸入負端,并計算出對應RC的參數即可。
缺點:
相比方案①引入了額外的 Hci ( s ),也就是說, HP ( s )還需補償電流環調節器的影響,當 Hci ( s )變動的時候, HP ( s )也需要重新匹配參數。另外,數字控制額外的運算量要遠遠多于方案①。
數字控制系統兩種方案均可采用。方案①的計算量小,簡單明了,可避免不必要的計算誤差,更適合靈活的數字控制系統,不過需精心維護程序結構。
模擬控制系統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方案,并且視直流母線電壓為常量。在直流母線可調節的應用中謹慎使用或不使用。
另外,相位補償特別適用于400Hz中頻電源,可以在較低開關頻率的條件下也能達到系統要求。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