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米系統架構應用范例
從第一、二代最早期的系統整合方式,用單一或分布式的計算機插上數片I/O 卡及通訊適配卡(RS232/RS485/RS422),用來收集遠程的I/O 數據并整合各種設備裝置并當作SCADA 平臺或
數據庫平臺,此架構看似簡單,但對其系統的穩定性有其致命的影響,此架構最大的缺點是:
1. 用商用計算機或工業計算機當作數據收集器及將眾多裝置的Driver 安裝在計算機上來整合各種設備裝置的數據并且當做Database Server,不但占用許多計算機資源使得計算機速度緩慢,并且造成系統極端的不穩定。
2. IPC 擴充性差/配線不易,無法連接遠程的 I/O 及設備裝置。
3. IPC 上所插卡的金手指,會因為時間一久而產生氧化現象,造成硬件通訊的不穩定。
4. IPC 的處理器是高功耗易產生熱且硬盤易受震動而當機,不適合用于工廠的嚴苛環境(高溫/高濕/噪聲高/震動/腐蝕性高) ,就算是電子廠的環境下 ,散熱的問題均將導致其它儀
表的誤差與不穩定性,對IPC 在24hr 不停機的使用壽命及維修率一大考驗,由此看來目前趨勢下采用no-fan RISC 的PAC(整合開放式的作業平臺與IPC 標準接口+PLC 各種I/O模塊)為最佳之架構。 進入了第三代的系統整合方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系統架構,在現埸各處放置RS232 to RS422/RS485 或 RS232 to Ethernet 的訊號轉換的分布式模塊,在SCADA 計算機則Ethernet 收集所有數據。不僅降低成本也大幅降低上層計算機的Loading,將I/O 數據收集與 SCADA、數據庫處理工作分離使其單純化,此方式看似很好,卻是整合上的迷思。
主要原因:
1. 在于Ethernet 頻寬大與RS422/RS485 的頻寬比較下不成比例,若要彌補RS422/RS485 的頻寬不足問題,需要接專線專用,成本所費不貲;若不用專線處理,由于頻寬的極端不對稱及訊號轉換模塊缺乏處理data 轉換成information 的機制,一旦網絡數據量多時反而會造成封包碰撞而造成網絡系統塞車而當機。
2. RS422/RS485 或 RS232 to Ethernet 的訊號轉換的模塊僅是Gateway ,無法撰寫程序去處理運算及各種設備通訊整合Driver 的問題,所以Gateway 無法取代現場端工業計算機的角
色,Driver 的loading 仍在中控SCADA 的計算機上。第四代為最新系統整合產業中未來的新趨勢架構,采用最新的泓格嵌入式系統的開放式PAC 架構I-7188 取代現場端的工業計算機, 其特色可支持多種通訊定RS232/RS422/RS485/Ethernet/Modbus RTU/ Modbus TCP/OPC,可撰寫程序支持各種PLC 及儀表設備之通訊協議,體積小,穩定性高,效能佳,采用雙WATCH DOG,可
監視、易維護、設備新增擴充容易且可彈性新增或減少,數據具開放性,任何計算機只要裝上監控軟件或用IE 便可透過Web 作遠程實時監控。
優點:大幅提升了中控SCADA 計算機的數據庫處理速度的能力,此架構將現場端的各種PLC 及儀表設備的參數及數據記憶區(DM) ,全部寫入各分散I-7188 的PAC 控制器當作各種PLC 及儀表設備的參數設定的緩沖區(Buffer),徹底地解決了RS422/RS485 的頻寬問題。但如何強化現場端I/O 部分的速度? Local Device orRemote I/O 大都采用RS422 / RS485 串接方式速率最高
為115.2kbps ,因此特別提出泓格FR-net 高速I/O 接口技術之架構,形成第五代的現場端I/O 訊號傳輸速率的架構,FR-net 高速I/O 接口與傳統RS485 接口最大的不同除了FR-net I/O 接口具有 Fix Scan time ( I/O 2048 點固定在5.76ms 掃描完成 )不像傳統RS485 接口采用
polling 方式無法及時處理緊急或事件的I/O,且RemoteI/O 數越多,整體系統架構傳輸速度越慢,通常是以秒(s)為單位,速度遠慢于FR-net I/O 接口。FR-net I/O 接口的特色,以往只存在中高階PLC 間之通訊層(Mitsubishi 的CC-Link、Omron 的 Control Link ) ,成本相當昂貴,但泓格且將FR-net chip 整合在I-7188的PAC 控制器中及 Non-CPU 的遠程I/O 模塊中實為一
大創新,大幅降低成本使得此系統架構普遍應用于工廠自動化、大樓安全自動化、機臺自動、建筑物消防警報系統等各種應用,此證明I-7188 PAC+FR-net chip 是PAC 整合PLC 優勢之最佳系統架構,也是泓格未來的機會與展望。
從第一、二代最早期的系統整合方式,用單一或分布式的計算機插上數片I/O 卡及通訊適配卡(RS232/RS485/RS422),用來收集遠程的I/O 數據并整合各種設備裝置并當作SCADA 平臺或
數據庫平臺,此架構看似簡單,但對其系統的穩定性有其致命的影響,此架構最大的缺點是:
1. 用商用計算機或工業計算機當作數據收集器及將眾多裝置的Driver 安裝在計算機上來整合各種設備裝置的數據并且當做Database Server,不但占用許多計算機資源使得計算機速度緩慢,并且造成系統極端的不穩定。
2. IPC 擴充性差/配線不易,無法連接遠程的 I/O 及設備裝置。
3. IPC 上所插卡的金手指,會因為時間一久而產生氧化現象,造成硬件通訊的不穩定。
4. IPC 的處理器是高功耗易產生熱且硬盤易受震動而當機,不適合用于工廠的嚴苛環境(高溫/高濕/噪聲高/震動/腐蝕性高) ,就算是電子廠的環境下 ,散熱的問題均將導致其它儀
表的誤差與不穩定性,對IPC 在24hr 不停機的使用壽命及維修率一大考驗,由此看來目前趨勢下采用no-fan RISC 的PAC(整合開放式的作業平臺與IPC 標準接口+PLC 各種I/O模塊)為最佳之架構。 進入了第三代的系統整合方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系統架構,在現埸各處放置RS232 to RS422/RS485 或 RS232 to Ethernet 的訊號轉換的分布式模塊,在SCADA 計算機則Ethernet 收集所有數據。不僅降低成本也大幅降低上層計算機的Loading,將I/O 數據收集與 SCADA、數據庫處理工作分離使其單純化,此方式看似很好,卻是整合上的迷思。
主要原因:
1. 在于Ethernet 頻寬大與RS422/RS485 的頻寬比較下不成比例,若要彌補RS422/RS485 的頻寬不足問題,需要接專線專用,成本所費不貲;若不用專線處理,由于頻寬的極端不對稱及訊號轉換模塊缺乏處理data 轉換成information 的機制,一旦網絡數據量多時反而會造成封包碰撞而造成網絡系統塞車而當機。
2. RS422/RS485 或 RS232 to Ethernet 的訊號轉換的模塊僅是Gateway ,無法撰寫程序去處理運算及各種設備通訊整合Driver 的問題,所以Gateway 無法取代現場端工業計算機的角
色,Driver 的loading 仍在中控SCADA 的計算機上。第四代為最新系統整合產業中未來的新趨勢架構,采用最新的泓格嵌入式系統的開放式PAC 架構I-7188 取代現場端的工業計算機, 其特色可支持多種通訊定RS232/RS422/RS485/Ethernet/Modbus RTU/ Modbus TCP/OPC,可撰寫程序支持各種PLC 及儀表設備之通訊協議,體積小,穩定性高,效能佳,采用雙WATCH DOG,可
監視、易維護、設備新增擴充容易且可彈性新增或減少,數據具開放性,任何計算機只要裝上監控軟件或用IE 便可透過Web 作遠程實時監控。
優點:大幅提升了中控SCADA 計算機的數據庫處理速度的能力,此架構將現場端的各種PLC 及儀表設備的參數及數據記憶區(DM) ,全部寫入各分散I-7188 的PAC 控制器當作各種PLC 及儀表設備的參數設定的緩沖區(Buffer),徹底地解決了RS422/RS485 的頻寬問題。但如何強化現場端I/O 部分的速度? Local Device orRemote I/O 大都采用RS422 / RS485 串接方式速率最高
為115.2kbps ,因此特別提出泓格FR-net 高速I/O 接口技術之架構,形成第五代的現場端I/O 訊號傳輸速率的架構,FR-net 高速I/O 接口與傳統RS485 接口最大的不同除了FR-net I/O 接口具有 Fix Scan time ( I/O 2048 點固定在5.76ms 掃描完成 )不像傳統RS485 接口采用
polling 方式無法及時處理緊急或事件的I/O,且RemoteI/O 數越多,整體系統架構傳輸速度越慢,通常是以秒(s)為單位,速度遠慢于FR-net I/O 接口。FR-net I/O 接口的特色,以往只存在中高階PLC 間之通訊層(Mitsubishi 的CC-Link、Omron 的 Control Link ) ,成本相當昂貴,但泓格且將FR-net chip 整合在I-7188的PAC 控制器中及 Non-CPU 的遠程I/O 模塊中實為一
大創新,大幅降低成本使得此系統架構普遍應用于工廠自動化、大樓安全自動化、機臺自動、建筑物消防警報系統等各種應用,此證明I-7188 PAC+FR-net chip 是PAC 整合PLC 優勢之最佳系統架構,也是泓格未來的機會與展望。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