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探索純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在放電過程中的瞬態熱特性,通過試驗測試得到不同溫度下的內阻和不 同放電倍率下的溫升曲線,計算出不同放電倍率下的瞬時生熱率;根據 0.5C 放電倍率下的瞬時生熱率和內阻生熱 率,求出熵熱(可逆反應熱)系數變化曲線,分析鋰離子電池熵熱特性對瞬態生熱特性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鋰離子 電池的瞬態熱特性主要受電池內阻熱和熵熱(可逆反應熱)的瞬態特性影響;熵熱是影響電池放電過程中溫度波動 的主要因素,在放電中期會出現由相變反應引起的吸熱現象;在小倍率放電過程中,熵熱對電池溫度場的影響大于 內阻熱,而在大倍率中則相反。通過分析,可以為電池瞬態生熱模型的建立與完善提供依據。
鋰離子電池由于具有高電壓、 低自放電率、高 比能量、好循環性能和無污染等優點,使其近年來 在純電動汽車上的應用越來越多。電池在放電過程 中的產熱和散熱對電池本身的性能和使用壽命有 著重要的影響,目前國內外已有很多關于鋰離子電 池的產熱特性方面的研究[1-2],它們大多采用 1985 年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Bernardi 等[3 針對電池系統提出的一種通用的產熱基本理論。Kim 等[4-5]將 電池的產熱分為兩部分,分別是由于電荷轉移引起 的反應熱以及由歐姆內阻引起的歐姆熱。其中反應 熱包含由電勢差引起的不可逆熱和可逆熵熱,通過 該思路建立生熱率模型,模擬出不同放電倍率下的 溫度分布, 并進行了試驗驗證;2011 年 Bandhauer 等[6]將放電過程中的生熱率分為存儲在電池中的熱 量和電池表面與外界換熱散失的熱量,估算出電池的 生熱率。近幾年,有不少學者針對熵熱系數(dU/dT)進 行了研究。2013 年,任保福等[7]測量了鋰離子電池的 內阻和熵變,認為熵變僅與荷電狀態有關,與環境 溫度無關,充電過程表現為吸熱反應,放電過程表 現為放熱反應;2015 年,吳彬等[8]通過試驗,測得鋰離 子電池不同荷電狀態下的熵熱系數, 并對比分析了 熵熱系數的變化趨勢;2016 年,云鳳玲等[9]通過對高 鎳鋰離子動力電池循環試驗, 測得前后熵熱系數的 變化,分析了循環前后電池表面溫度分布。綜上,現 有相關研究中大都采用某一固定的經驗常數或通 過數量有限的不同放電深度下的試驗值來表征鋰 電池放電過程中熵熱系數,這一處理難以反映熵熱 系數的瞬態變化特征。
本文為探索純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在放電 過程中的瞬態生熱特性,首先通過實驗的方法測量 出不同放電倍率下的溫升和不同環境溫度條件下 的放電內阻,得到內阻隨溫度的變化關系;隨后運 用通用的產熱基本理論,計算得到電池在不同放電 倍率下的瞬態生熱率;通過 0.5C 放電倍率下的瞬 態生熱率,計算得出熵熱(可逆反應熱)系數變化曲 線,分析電池內阻特性和瞬態熵熱特性對溫度變化 的影響。
1 試驗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試驗采用某公司生產的軟包裝疊片鋰離子動 力電池,電池單體型號為 26ENAO3300209。為防止 電池在測試期間性能的不穩定,實驗前和實驗后均 在同溫度、 同放電倍率下進行容量測試和內阻測試。通過對比,試驗后其容量減小 1.4%,內阻約增 大 2.4%。容 量 和 內 阻 變 化 不 大 , 符 合 國 標 GB/ 31467.2-2015 中容量變化小于 5%的要求, 電池在 測試后仍然保持較好的充放電能力,所以試驗數據 對該類電池具有代表性。試驗電池及熱電偶布置如 圖 1 所示,規格參數見表 1。試驗設備包括恒翼能 動力電池測試系統、高低溫防爆試驗箱及 TP700 多 路溫度測量儀等。
1.2 內阻測試
電池內阻測量比較常用的是混合脈沖功率特 性 HPPC(hybrid pulse power characterzation)測試方 法,另一種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電動 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包和系統測試規程》(GB/ T 31467.2-2015)。結合以上測試方法和文獻[10],測量電池在不同環境溫度和放電深度 DOD(depth of discharge)下的內阻。
測試方 法:將 電 池 恒 流(1C)、恒 壓(截 止 電 流 0.1C)充電到 4.2 V,靜置 1 h,然后放置到高低溫防 爆箱,設定恒溫溫度 30 ℃,直至 電池溫度達 到 30 ℃;1C 放電 10 s,靜置 40 s,1C 充電 10 s;然后 1C 放電 6 min,進入下一個荷電狀態的測點,靜置 1 h;再重復上述步驟,直至達到截止電壓 2.75 V。
1.3 溫度測試
1.3.1 放電溫升測試
測量電池在環境溫度 30 ℃時不同放電倍率下 的溫升數據。使用 T 型熱電偶,在電池表面上布置 8 個測點,其中在 P、N 點分別測量正、負極耳的溫 度,測點 1~6 分布在電池極板的兩側(如圖 1 所示);使用絕熱材料(如絕熱氣凝膠)對電池表面進行雙 層包裹,并夾緊固定。
放電測試前將電池放置在防爆箱中, 將其充 滿電,然后用保溫材料(絕熱氣凝膠)進行包裹,恒 溫 30 ℃靜置 2 h, 然后進行不同放電倍率下的溫 升測試。
1.3.2 靜置溫降測試
電池在放電溫升測試過程中,由于對流傳熱和 輻射傳熱會產生一部分熱量損失,需要求出對流傳 熱系數和輻射傳熱系數。根據 Chen 等[11]提出的方 法, 將對流傳熱系數和輻射傳熱系數進行簡化,轉 化為折合換熱系數,表示為
Ohda 等[12]通過試驗測得鋰離子電池比熱容在 一定溫度范圍內變化不大,據此假設電池比熱容不 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保持放電溫升后的環境狀態 不變,測量靜置過程中溫度變化,結果如圖 2 所示。擬合得出折合換熱系數為
為電池的表面積。
在本試驗環境下,通過計算得出折合換熱系數 hcomb=2.90(W/m2 ·K),將用于計算電池的生熱率。
2 實驗結果
2.1 內阻特性
電 池 內 阻 在 不 同 環 境 溫 度 下 放 電 過 程 中 隨 DOD 的變化如圖 3 所示。可以看出,電池在 10~50 ℃環境下, 內阻 在 DOD 0~90%期間變化 不大,在 DOD 90%~100%期間迅速增大;在-10~0 ℃環境下, 內阻在 DOD 10%~80%期間變化不大, 而在放電初 期和末期迅速增大。隨著環境溫度的減小,電池內 阻逐漸增大,其中放電過程的起始和結束階段更加 明顯,曲線呈現凹形。
將不同環境溫度下的內阻求平均值,如圖 4 所 示。可以看出,電池平均內阻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 而下降。根據 Yazdanpour 等[13-14]關于內阻與溫度之 間的關系,將電池平均內阻與溫度擬合為
2.2 溫升特性
圖 5 為電池在高低溫防爆試驗箱恒溫 30 ℃、 兩層保溫材料包裹條件下, 分別在 0.5C、1C、1.5C、 2C、2.5C、3C 放電倍率時各測點的溫度變化。可以 明顯地看出,在 0.5C 和 1C(如圖 5(a)~(b))放電過 程中,電池溫度的變化曲線呈現先增大后略降低再 增大的趨勢, 在放電末期 有 一 小 段 溫 度 波 動;在 1.5C~3C(如圖 5(c)~(f))放電過程中,溫度波動逐 漸不明顯,電池上升的溫度隨著放電時間幾乎成線性增大。這是由于隨著放電倍率的增大,不可逆阻 抗熱的增加量遠大于可逆反應熱的增加量,將可逆 反應熱的變化對總熱量的變化影響逐漸稀釋。
3 熱特性分析
3.1 瞬時生熱率
電池在放電過程中,電池極板上存在一定的溫 差,由于絕大部分區域的溫差不大(如圖 5 所示), 所以將極板各測點值根據代表的中心區域比例取 平均,得出電池的平均溫度,作為電池的溫度,即
根據電池表面的能量平衡,估算出放電過程中 的生熱率,為
式中:等號右側第 1 部分代表單位時間存儲在電池 中的熱量,等號右側第 2 部分代表單位時間電池表 面與外界恒溫環境通過對流換熱散失的熱量。
通過式(5)計算出不同放電倍率條件下鋰電池 瞬時生熱率隨 DOD 的變化關系,如圖 6 所示。可以 看出,各放電倍率下的生熱率都是先增大后減小再 增大的一個過程,整個放電過程生熱速率成一定的 波動性, 第一段波谷出現在 40%~60% DOD 之間, 第二段波谷出現在 85%~95% DOD 之間;隨著放電 倍率的增大,兩波谷值向后移動。
根據 Bandhauer 等[6]提到的電池產熱簡化機理, 電池產熱主要來源于不可逆內阻熱和可逆反應熱 (即熵熱)。由于電池內阻在 DOD 0~90%期間變化不 大,所以引起生熱率在放電過程中波動主要來源于 可逆反應熱即熵熱。
3.2 熵熱特性
3.2.1 0.5 C 倍率下瞬態生熱分析
根據電池產熱簡化機理,放電電流越小,可逆 反應熱在電池產熱所占的比重越大。本文選用 0.5 C 放電倍率下的瞬時生熱率計算出可逆反應生熱 率,進而計算出熵熱系數。
由式(3)得出在不同溫度下的電池內阻,根據 圖 5(a)電池 0.5C 放電過程中的溫升得出內阻生熱 率;忽略放電過程中溫度對比熱容的影響, 計算 0.5C 放電倍率的熵熱生熱率。內阻生熱率、熵熱生 熱率與總生熱率之間的關系如圖 7 所示。
由圖 7 可以看出,在 0.5C 倍率放電過程中,熵 熱生熱率的變化趨勢與總生熱率相一致,出現 2 次 波谷, 說明熵熱是引起電池在 0.5C 倍率放電過程 中溫度波動的主要原因;內阻生熱率的變化不大, 只有在放電末期出現陡增,這是由于在放電末期內阻增大,導致內阻生熱率的迅速增大。在放電 DOD 30%~50%和 80%~90%期間,可以看到熵熱生熱率有 一個明顯的下降趨勢,其中,在 DOD 45%附近熵熱 生熱率出現負值,這是由于可逆化學反應在放電過 程中由于電解液發生相變引起的吸熱導致。
圖 8 為計算的熵熱系數變化曲線,正值代表吸 熱過程,負值代表放熱過程。可以看出電池熵熱系 數(dU/dT)隨 DOD 的 瞬 時 變 化 趨 勢,其 變 化 范 圍 為-0.3~0.01 mV/K;整個放電過程一共出現 2 個波 谷,熵熱系數在 DOD 15%和 75%附近出現極小值, 在 DOD 45%附近出現極大值,且為正值。可以看出 在 DOD 45%附近熵熱表現為吸熱, 在其余過程中 表現為放熱;在放電末期隨著 DOD 的增大迅速降 低,熵熱放熱量增大。
3.2.2 不同放電倍率下的生熱分析
由式(3)計算出不同放電倍率下平均的內阻生 熱率,根據計算得到的生熱率(如圖 6)算出熵熱平 均生熱率,并得到二者的比例關系。不同放電倍率 下的熵熱平均生熱率、內阻平均生熱率和總生熱率如圖 9 所示。從圖 9 中可以看出,隨著放電倍率的 增大, 內阻平均生熱率的增加大于熵熱平均生熱 率,在 0.5C 和 1C 之間熵熱平均生熱率大于內阻平 均生熱率,在 1.5C~3C 之間內阻平均生熱率大于熵 熱平均生熱率;在 0.5C 倍率放電時,熵熱平均生熱 率約占總生熱率的 69%,3C 倍率放電時,熵熱平均 生熱率大約占總生熱率的 36%。因此可以得出,熵 熱在鋰離子動力電池 0.5C~3C 倍率放電過程中約 占總生熱率 36%~69%, 所以忽略熵熱或熵熱系數 而取定值會使模擬結果與試驗有較大偏差。
4 結論
本文通過測量電池放電過程中的溫升曲線和 不同環境溫度下的電池內阻,計算出鋰離子電池不 同放電倍率中的瞬時生熱率,求出電池熵熱(可逆 反應熱)系數變化曲線,分析電池瞬態內阻特性和 熵熱特性對電池溫度場的影響。結果表明:
(1)鋰離子電池在放電過程中生熱速率曲線會 出 現 2 次 波 動,2 次 波 動 的 波 谷 分 別 出 現 在 DOD 50%和 90%附近;隨著放電倍率的增大,兩波谷出現 時間往后延遲。
(2)電池放電過程中生熱率波動主要受可逆反 應熱波動的影響, 內阻熱在放電過程中變化不大;可逆反應在放電中期出現吸熱現象,導致小倍率放 電時會出現溫度的降低。
(3)電池熵熱系數(dU/dT)在放電過程呈現一 定的波動性,在 DOD 50%附近出現正值,可逆反應 短暫的吸熱導致了溫度的降低;熵熱系數(dU/dT)的變化范圍約為-0.3~0.01 mV/K。
(4)在小倍率放電過程中,可逆反應熱對電池 溫度場的影響大于內阻熱,忽略可逆反應熱或熵熱 系數取定值會使得模擬結果與試驗有一定偏差。
姜水生,馬龍,姜光軍,文華,江先念。鋰離子電池放電過程瞬態生熱特性分析[J]。電源學報,2019,17(02):171-177.
編輯:黃飛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