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照明約占世界總能耗的20%左右。有統計數據顯示,僅LED路燈節能一項,每年就能為中國節省約一座三峽大壩所發的電力。正是由于LED照明所具有的節能、環保優勢,近年來,其全球產值年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中國也先后啟動了綠色照明工程、半導體照明工程、“十城萬盞”計劃等推進該產業發展。得益于LED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路資本積極介入投資LED產業,投資規模增長迅速,資料顯示,LED光源市場到2015年預計可達到500億元。LED燈的光輸出效率在過去20里提高了近20倍,成本在過去10年間下降了90%,且性價比在不斷提高,LED照明技術很有發展前途。
功率因數校正
功率因數(PF)的定義
功率因數(PF)是指交流輸入有功功率(P)與輸入視在功率(S)的比值
即:
由此可見,功率因數(PF)由γ(輸入電流的波形畸變因數)cos準(基波電壓和基波電流的位移因數)決定。
功率因數校正的分類
功率因數校正,就是將畸變電流校正為正弦電流,并使之與電壓同相位,從而使功率因數接近于1。交流輸入電源經整流和濾波后,非線性負載使得輸入電流波形畸變,輸入電流呈脈沖波形,含有大量的諧波分量,使得功率因數很低。
功率因數校正技術主要分為無源功率因數校正(PFC)和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PFC)[3]。無源校正電路,通常由大容量的電感、電容組成。加LC無源濾波器在AC/DC整流電路的輸入端,是對電網實施補償的被動方法。有源功率因數校正技術是對電力電子設備進行自行改進的主動方法,它是對AC/DC整流電路內部進行功率因數校正,從而使電路盡可能不產生諧波,而且輸入電壓和電流同相位。有源功率因數校正技術,在整流器和負載之間接入一個DC/DC開關變換器,應用電流反饋技術,使輸入端電流波形跟蹤交流輸入正弦電壓波形,可以使輸入電流波形接近正弦,使功率因數提高到0.99以上。
基于 Sepic 電路的節能電源設計
Sepic
SEPIC(single ended primary inductor converter)是一種允許輸出電壓大于、小于或者等于輸入電壓的DCDC變換器。輸出電壓由主控開關(三極管或MOS管)的占空比控制。
這種電路最大的好處是輸入輸出同極性。尤其適合于電池供電的應用場合,允許電池電壓高于或者小于所需要的輸入電壓。比如一塊鋰電池的電壓為3V~4.2V,如果負載需要3.3V,那么SEPIC電路可以實現這種轉換。
另外一個好處是輸入輸出的隔離,通過主回路上的電容C1實現。同時具備完全關斷功能,當開關管關閉時,輸出電壓為0V。
電路結構和工作狀態分析
圖1 SEPIC電路拓撲結構
圖2 Q1斷開時工作狀態(狀態1)
圖3 Q1導通時工作狀態(狀態2)
圖1為SEPIC電路的拓撲結構。圖2為MOS管Q1斷開時電路的工作的工作狀態,電容Cs處于充電狀態,電感L1和L2處于放電狀態。圖3為MOS管Q2導通時電路的工作狀態,電容Cs處于放電狀態,電源給L1充電,電容Cs給電感L2充電。圖2和圖3電路中的電流流向如圖中箭頭所示。
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PFC)是抑制電流諧波,提高功率因數最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框圖如1所示。其基本思想是:交流輸入電壓經全波整流后,對所得的全波整流電壓進行DC/DC變換,并通過適當控制使輸入電流自動跟隨全波整流后的電壓波形,使輸入電流正弦化,同時保持輸出電壓穩定。該電路有兩個反饋控制環:內環為電流環,使DC/DC變換器的輸入電流與全波整流電壓波形相同;外環也為電流環,使DC/DC變換器輸出恒定的電流。
主電路原理及分析
對主電路進行詳細劃分,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為橋式整流電路,后一部分為Sepic拓撲電路,如圖2所示。橋式整流電路巧妙地利用了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將4個二極管分為兩組,根據輸入電壓的極性分別導通,使負載上始終可以得到一個單方向的脈動電壓;Sepic電路是由兩個電容、兩個電感以及一個開關管和二極管組成,單獨的Sepic電路只須工作在電流斷續狀態就能自然實現PFC。
交流市電經全橋整流之后,送入隔離型Sepic電路。隔離型Sepic電路的母線電壓以半個工頻周期波動,當Sepic電路處于穩定的工作狀態時,其開關管的工作頻率遠遠高于母線電壓脈動周期,因此在一個開關周期內,可以近似的認為母線電壓是一個恒定的電壓。
控制電路原理及分析
當LED處于穩定工作狀態時,其兩端的電壓降是恒定的,流過LED的電流也是恒定的。根據LED的工作特性可以知道,加在LED兩端的電壓即使出現極小的波動,也會使得LED工作狀態發生改變,如果電壓波動過大,甚至會損毀LED器件。LED的發光強度由驅動電流決定,電流過大會影響LED使用壽命,而電流過小則會影響LED發光亮度。因此LED驅動電源多采用恒流輸出方式,并對輸出電壓進行控制,從而保證LED工作穩定;同時為了滿足對LED驅動電源功率因數的要求,還要具有功率因數校正功能。
電流內環控制電路原理及分析
交流側電源ui經全橋整流,輸出電壓u,其波形呈正弦波全橋整流后波形,如圖3中(b)所示。將電壓u,經過降壓處理得到的一個合適的信號u‘i。將指令信號u’i,加在滯環比較器的同相端,作為基準信號。在全橋整流后回路中,串入一個檢流電阻R,由歐姆定理可以知道,檢流電阻R兩端的電壓信號uR與流過檢流電阻的電流iR成比例關系。通過檢測檢流電阻兩端的電壓信號uR,得到反饋信號u‘R(在電流截止負反饋不起作用的情況下),如圖3中(a)所示,將得到的反饋信號u’R加在滯環比較器的反相端,作為比較信號。
當反饋信號u‘R增大至指令信號u’i的上閾值時,滯環比較器輸出端輸出低電平,控制開關管關斷,使得回路中電流iR減小,u‘R相應減小;當反饋信號u’R減小至指令信號u‘i的下閾值時,滯環比較器輸出端輸出高電平,控制開關開通,使得輸入回路中電流iR增大,u’R也相應增大[5]。依次循環往復,從而達到u‘R跟蹤u’i目的,使得輸入電流波形趨于正弦波,如圖3(a)中所示。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指令信號u‘i是輸入電壓ui經全橋整流之后,再經降壓處理得到,其波形為正弦波全橋整流后波形,u’R時刻跟蹤u‘i的波形變化,從而使得u’R的波形也呈現為正弦波全橋整流后波形,反饋信號u‘R是通過檢測檢流電阻兩端電壓信號uR得到的,uR與回路中的電流iR成比例關系,因此可知輸入電流ii也是一個與電源電壓ui同相位的正弦波,從而達到了功率因數矯正的目的。
電流外環控制電路原理及分析
輸出回路中采用2個TL431使回路電流恒定,其中一個的作用是提供給另一個基準電壓,回路在電流小于額定電流,也即沒達過流保護時,是不動作的,電路處于開環工作狀態。;當檢流電阻的電流超過額定電流時,檢流電阻上的電壓升高,通過TL431使其陰極輸出電壓減小,經過光電耦合反饋到電流內環控制電路中。內環控制的調節使主電路電流減小,從而使檢流電阻上的電壓減小,輸出電流恒定。
驅動電路原理
MOSFET 驅動電路如圖 4 所示。
由于比較器輸出為OC輸出(即集電極開路),所以必須加上上拉電阻才可以使用[6]。當輸出為高電平時,由于上拉電阻的作用使得三極管的基極電壓被提高,三極管導通,對基極信號進行放大;放大的電流信號迅速給柵源之間的寄生電容充電,當寄生電容兩端電壓達到達到一定的數值時開關導通。
當輸出電壓是低電平時,開關管中寄生電容提供電壓使二極管導通,從而使三極管的集電結反偏,這樣三極管將處于截止狀態,開關管的寄生電容同時通過二極管D1放電,直到寄生電容的電壓低于開關的導通電壓,開關管關斷。
MOS管驅動電阻大,可以降低MOS開關的時候的電壓電流的變化率。比較慢的開關速度,對EMI有好處,但是開關損耗增大。
MOS管驅動電阻小,提高MOS開關時候的電壓電流變化率,可以獲得比較快的開關速度。
開關電源中,功耗的考慮很重要,所以為了獲得較快的開關速度,降低開關損耗,我們不加驅動電阻。
系統仿真及波形分析
根據系統原理在Multisim11.0仿真平臺上搭建電路,仿真結果如圖5所示。其中,Ui為輸入電流在檢流電阻上產生的電壓波形,Ii為經過橋式整流后的電壓波形,UQ1為開關管兩端的電壓波形。單相橋式整流電路在開關電源中應用十分普遍,但采用大電容濾波時,輸人電流波形為一串串窄脈沖,含有大量諧波,電路輸人功率因數很低,對電網產生嚴重污染。由圖5可知,功率因數矯正前由于輸出端加電容濾波,所以只有當電容兩端電壓低于輸入電壓時才有充電電流流過,以至于在電源端產生尖峰充電電流,此電流即為諧波源,對電網環境造成污染。電流內環控制電路開始工作后,輸入電流跟蹤輸入電壓,功率因數得到很大提升。
通過對Sepic拓撲的LED驅動電源進行的設計和仿真,證明基于滯環電流控制的APFC[7]電路可減小輸入諧波電流對交流電網的污染,提高功率因數。在輸出用外環電流截至負反饋控制,使得輸出電流穩定在設計的范圍內。提高功率因數是當今國內外研究的重要課題,把PFC技術應用到新型電源中成為新一代電源的標志之一。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