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放大電路又稱為差動放大電路,當該電路的兩個輸入端的電壓有差別時,輸出電壓才有變動,因此稱為差動。差分放大電路是由靜態工作點穩定的放大電路演變而來的。
集成電路中電路都是用的各種恒流源作偏置,偏置電路中電流都是恒定不變的,所有的參數計算都是圍繞這個恒定的電流。
一 最簡單的恒流源,鏡像恒流源,如圖
簡單差分放大電路詳解
那么這個電路是怎么工作的了,書本教材中介紹是:
電源 Vcc通過電阻R1和Q2產生一個基準電流 Iref,然后通過鏡像電流源在Q1的集電極得到相應的Ic1,作為提供給某個放大器的偏置電流。
Ib1 =Ib2=Ib
Ic1 =Ic2=Ic
═〉Ic1 =Ic2=Iref -2Ib=Iref-2(Ic2/β)
得:Ic2≈Iref×[1 ÷﹙1+2/β﹚]
當β》》2時,可得:
Ic2≈Iref=[Vcc-Ube1]÷R
由于輸出恒流Ic2和基準電流基本相同他們如同鏡像的關系所以這種恒流電路稱為鏡像電流源。
但是我個人覺得從靜態公式來理解,效果不如從動態來理解,這樣會更形象說明問題。
電源Vcc接通的一瞬間,電壓加在Q2,Q1基極產生Ib2,Ib1,同時也產生Ic2,Ib1。
Ic=βIb,Ic2流過電阻R1,產生電壓降,一旦這個電壓降大于4.3v,加在Q2,Q1基極的電壓就不足0.7v。
此時基射之間電壓不足以克服基射之間PN結的內電場,Ib2,Ib1就會變小,導致Ic2,IC1變小,R1的電壓降也會變小。
基極電壓又開始升高,導致Ib2,Ib1又開始增加,Ic2,Ic1增加,以此循環,基射之間電壓達到一個動態平衡,在0.7V附近微小的波動,靜態來看穩定在0.7v。
二 放大器分析
因為分析都是圍繞這個恒定的偏置電流,所以我們必須先計算出這個鏡像流的電流,我們所有的計算都是建立在電路結構對稱,三極管的參數一致上面。
Q5和Q7組成鏡像流,IC5=IC7=(Vcc-Vee-Vbe5)/R4=(10v-0.8v)/4000Ω=2.3mA,誤差約為2Ib5或者2Ib7,從圖也可以看出來Q5集電極電流IC7分流了Ib5和Ib7,Ib5=Ib7,所以為2Ib5或者2Ib7。
差分放大電路的分析
1、靜態分析
靜態時Ui1 =Ui2=0,由于兩管對稱,設UBEQ1=UBEQ2=UBEQ,RB1=RB2=RB,RC1=RC2=RC,由基極-發射極回路列方程
(1)
(2)
則有
(3)
通常情況下,RB阻值很小,IBQ也很小,所以IBQRB可以忽略不計,發射極靜態電流
4)
(5)
2、動態分析
(1)對共模信號的抑制作用
在差動式放大電路的兩個輸入端加上一對大小相等極性相同的信號,即Ui1=Ui2,這種輸入方式稱為共模輸入。共模輸入信號用Uic表示。共模輸入的電路如圖1所示。由于電路參數對稱,ΔiB1=ΔiB2,ΔiC1=ΔiC2,因此集電極電位變化也相等,共模輸入時的輸出電壓
UC1=UC2=AuUic(6)
Uoc=UC1-UC2=0(7)
這說明差分放大電路對共模信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在參數完全對稱的情況下,共模輸出為零。
由于電路參數的理想對稱性,溫度變化時管子的電流變化完全相同,故可以將溫度漂移等效成共模信號,差分放大電路對共模信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圖1 輸入共模信號
在圖1中,RE對共模輸入信號起負反饋作用;而且,對于每邊晶體管而言,發射極電阻為2RE,阻值越大,負反饋作用越強,集電極電流變化越小,因而集電極電位的變化莫測也就越小,但RE不宜過大,因為由式(5)可知,它受電源電壓UCC的限制。為了描述差分放大電路對共模信號的抵制能力,引入一個新的參數----共模放大倍數AC,定義為
(8)
式(8)中,uic為共模輸入電壓;uoc是uic作用下的輸出電壓。在電路參數理想對稱的情況下,AC=0。
(2)對差模信號的放大作用
當加在兩個輸入端之間的輸入信號Uid被輸入端對地的電阻分壓,它們各分得Uid的一半,但極性相反。即
(9)
這相當于在兩個輸入端加上一對大小相等極性相反的信號,這樣的信號稱為差模信號。差模輸入信號如圖2(a)所示。
圖2 輸入差模信號
由于ui1=-ui2,又由于電路參數對稱,T1、T2所產生的電流變化大小相等而變化方向相反,即ΔiB1=-ΔiB2,ΔiC1=-ΔiC2,因此集電極電位的變化也是大小相等而變化方向相反,ΔuC1=-ΔuC2,這樣得到輸出電壓uo=uC1-uC2=2ΔuC1,從而實現電壓放大。同時,T1和T2的發射極電流的變化,同基極電流一樣,也是大小相等而變化方向相反,即ΔiE1=-ΔiE2,因此流過電阻RE的電流變化ΔiRE=-ΔiE1+ΔIE2=0,即RE對差模信號的無反饋作用。也就是說,RE對差模信號相當于短路,因此大大提高了對差模信號的放大能力。
由于圖2 (a)中晶體管的發射極E點電位在差模信號作用下不變,相當于接“地”,由于負載電阻的中點電位在差模信號作用下也不變,也相當于接“地”,因而RL被分成相等的兩部分,分別接在T1管和T2管的c和e極之間,差模信號作用下的等效電路如圖2 (b)所示。
差模電壓放大倍數
(10)
可見,差模電壓放大倍數等于單管共射極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 由圖2 (b)可得
(11)
(12)
聯立(10) 、(11) 和(12)三式,可求得Aud
(13)
由此可見,雖然差動放大電路用了兩只晶體管,但它的放大能力只相當于單管共射放大電路。因而差動放大電路是以犧牲一只管子的放大倍數為代價,換取抑制溫度漂移的效果。
根據輸入電阻的定義,根據圖2 (b)所示的微變等效電路可知
(14)
根據輸出電阻的定義,根據圖2 (b)所示的微變等效電路可知
(15)
在理想狀態下,即電路完全對稱時差動式放大電路對共模信號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實際電路中,差動式放大電路不可能做到絕對對稱,這時Uoc≠0,Auc≠0,即共模輸出電壓不等于零,共模電壓放大倍數不等于零。為了衡量差動式電路對共模信號的抑制能力,將Aud與Auc之比稱為共模抑制比,用KCMR表示,即
(16)
由上式可以看出,KCMR越大,差動式放大電路放大差模信號(有用信號)的能力越強,抑制共模信號(無用信號)的能力越強,即KCMR越大越好。理想差動式電路的共模抑制比KCMR→∞。后面我們將討論如何提高共模抑制比。由式(16)可見,在保證Aud不變的情況下,降低Ac,可以提高KCMR。
射極電阻RE越大,對于零點漂移和共模信號的抑制作用越顯著。但RE越大,產生的直流壓降就越大。為了補償RE上的直流壓降,使射極基本保持零電位,故增加負電源UEE,此時,基極電流IB可由UEE提供。當RE選得較大時,維持正常工作電流所需的負電源將很高,例如,若選RE=100kΩ,則維持1mA射極電流所需的負電源UEE競高達200V,顯然是不可取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采用恒流源電路代替射極電阻RE,其電路如圖3(a)所示。圖中T3管采用分壓式偏置電路,無論T1、T2管有無信號輸入,IB3恒定,IC3恒定,所以T3管稱為恒流管。其簡化電路如圖3(b)所示。
恒流源的靜態電阻U/I很小,所以不需要太大的UEE就可以得到合適的工作電流。
圖3 恒流源差分放大電路
在圖3(a)中,IC3=IE3,由于IC3恒定 ,故IE3恒定,則ΔIE=0,這時動態電阻rd為
(17)
恒流源對動態信號呈現高達幾兆歐的電阻,rd相當于RE,所以,對差模電壓放大倍數Aud無影響。對共模信號有很強的抑制能力,使Auc → 0,這時KCMR→∞。實現了在不增加負電源UEE的同時,提高了共模抑制比的目的。
(3)任意信號的分解
任意信號指:兩個輸入信號ui1、ui2既非差模信號又非共模信號,如圖4(a)所示,可以將這對任意信號替換成一對共模信號和一對差模信號,如圖4 (b)所示。
圖4 任意信號分解
差模分量:
(18)
共模分量:
(19)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