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BUCK開關穩壓電源原理介紹
上圖為BUCK開關電源的基本電路,電路中VT為開關管,工作于開關狀態(VT飽和導通時相當于一只接通的開關,VT截止時相當于一只斷開的開關)。電感L和電容C為儲能元件。RL為電源的負載。D為續流二極管,它在開關管截止時導通,保證電感L中的電流不中斷。
開關管導通時,VIN電源通過開關管VT,電感L和負載RL形成電流回路,同時向電容器C充電,在電感L和電容C中同時儲能。
開關管截止時,由于電感線圈中電流的突然中斷,將在電感L兩端產生左負右正的自感電動勢,該自感電動勢使續流二極管D導通,形成電流回路。
同時,電容C也通過RL放電。雖然開關管截止了,但是負載電流并沒有中斷。通過控制開關管導通截止時間的比例就可以控制輸出電壓的大小。
用PWM控制開關管時輸出電壓Uo=D*Ui其中D為PWM占空比。
02開關管驅動電路介紹
上圖我們僅僅由一個理想的開關代替了晶體管,但是實際上晶體管的導通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以增強型NMOS為例(PMOS成本高導通電阻大,一般采用NMOS,NPN三極管原理與增強型幾乎一樣,但導通壓降大),NMOS導通的條件是VGS(柵源極電壓)>導通電壓(用NPN三極管更容易理解Vbe>0.7V即導通)。
圖中MOS管源極接到電感左方,漏極接輸入電壓,柵極一般接12V的PWM。如果MOS管導通源極電壓VS會上升至輸入電壓,此時VG為12V,VS可能大于VG,會導致MOS不能導通,于是我們需要一個電路保證MOS管正常導通,常用的即自舉電路。
自舉電路核心思想為利用電容兩端電壓不能突變,在柵源之間接一個自舉電容,當V1輸入高電平時,Q1、Q4導通,Q2截止,Q3導通,源極輸出高電平48V,由于C2兩端電壓14V,所以Q3的導通使電容抬升了VDD的電壓,即電容C2的正極電壓位62V左右,經過三極管Q4、二極管D1到達Q3的柵極,電容C2起到了自舉抬升電壓的作用,使Q3持續導通。
當V1輸入低電平時,Q1、Q4截止,Q2導通,Q2的導通為Q3的柵極提供放電電路(柵極電壓通過Q2、電阻R1放電),使得電容C2的負極電壓接近0V,即柵極電壓VG=0V。
當然,這個電路稍稍有些復雜,相信大多數人不會自己去搭建,感謝我們的芯片制作商,為我們開發了許多MOS的驅動芯片,以常用的IR2104為例,只需要接入一個二極管和一個電容,在IN腳輸入PWM,即可正常驅動MOS管。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這個電路有兩個MOS管呢?為了得到更高的效率,將基本的BUCK電路進行了改進,用導通電阻僅為毫歐級的MOS管替代了原圖中導通壓降約0.7V的二極管,組成了同步BUCK電路。LO和HO反相,上管導通時下管截止。
03BOOST升壓電路
開關管飽和導通時,電感相當于直接接在電源兩端,電感會充電,而電容兩端電壓不會瞬時變化,保持輸出電壓穩定。
二極管D反向截止,防止電容C反向充電,同時電容器C放電,與負載RL形成電流回路。此時,電感L會存儲能量,電容C會釋放能量。
開關管截止時,二極管D正向導通,由于開關管突然斷開,電感L中的電流不會突然變化,會形成較大的電動勢,給電容C充電,并提供負載電流。此時,電容C存儲能量,電感L釋放能量。Uo =Uin/D。
04BUCK-BOOST電路
開關管飽和導通時,電感相當于直接接在電源兩端,電感會充電,而電容兩端電壓不會瞬時變化,保持輸出電壓穩定。
二極管D反向截止,防止電容C反向充電,同時電容器C放電,與負載RL形成電流回路。
此時,電感L會存儲能量能,電容C會釋放能量。負載電流由電容提供。
開關管截止時,二極管D正向導通,由于開關管突然斷開,電感L中的電流不會突然變化,會形成較大的電動勢,給電容C充電,并提供負載電流。
此時,電容C存儲能量,電感L釋放能量。負載電流由電感電流提供。Uo/Uin =D/(1-D)。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