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的電子產品想要變得更小更快,就需要技術上的進步。
我們生活在一個由計算機電路驅動的世界。現代生活依賴于半導體芯片和硅基集成電路上的晶體管,它們可以開關電子信號。大多數晶體管使用豐富而廉價的硅元素,因為它既可以阻止也可以允許電流流動,它既是絕緣體又是半導體。
直到最近,擠壓在硅芯片上的微型晶體管每年的體積都縮小一半。它造就了現代數字時代,但這個時代即將結束。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自動駕駛汽車、5G和6G手機這些計算密集型工作的問世,科技的未來岌岌可危。那么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
什么是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是計算能力的指數增長。早在1965年,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就觀察到,一英寸計算機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每年翻一番,而成本則減半。現在,這個時間是18個月,而且越來越長。事實上,摩爾定律不是定律,只是一個為芯片制造商工作的人的觀察結果,但增長的時間意味著未來的密集計算應用可能受到威脅。
摩爾定律已死?
沒有,但是速度太慢了,硅芯片需要幫助。英國半導體應用公司Catapult的首席執行官Stephen Doran說:“在越來越多的需要提高速度、減少延遲和光檢測的應用中,硅正在達到其性能的極限。”然而,他認為現在談論硅的替代物還為時過早。他補充稱:“這意味著硅將被完全取代,這在短期內不太可能發生,很可能永遠不會發生。”
計算機的第二個時代即將到來
仔細研究硅晶體管問題非常重要;作為一個概念,它并沒有“死亡”,但是它已經超過了它的頂峰。Rambus內存和接口部門首席科學家Craig Hampel表示:“摩爾定律專門指的是由半導體制造的集成電路的性能,而且只記錄了過去50多年的計算。”
這場超越硅的競賽正在進行
“人類對計算需求的增長趨勢可追溯到算盤、機械計算器和真空管,并可能遠遠超出半導體(如硅),包括超導體和量子力學。”
超越硅是一個問題,因為未來的計算設備將需要更加強大和靈活。Harold說:“日益增加的計算問題是,未來的系統將需要學習和適應新的信息。它們必須‘像大腦一樣’。再加上芯片制造技術的轉型,它們將為計算創造革命性的第二個時代。”
什么是冷計算?
一些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用更少的能量獲得高性能計算機的新方法。“數據中心或超級計算機的冷運行可以帶來顯著的性能、功耗和成本優勢。”Hampel說。
微軟的Natick項目就是一個例子,作為該項目的一部分,一個巨大的數據中心沉入了蘇格蘭奧克尼群島海岸,但這只是一小步。進一步降低溫度意味著漏電流更少,晶體管開關的閾值電壓更低。
作為Natick項目的一部分,微軟在大西洋沉入了一個數據中心。
Hampel說:“它減少了延伸摩爾定律的一些挑戰。”他補充說,對于這些類型的系統來說,自然的操作溫度是77K(-270℃)的液氮。“大氣中含有豐富的氮,以液態形式收集相對便宜,而且是一種有效的冷卻介質。我們希望,在內存性能和功耗方面,或許能再延長4~10年的時間。”
什么是化合物半導體?
下一代半導體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這些元素的特性使它們比硅更快、效率更高。這是“機會”,它們已經在使用,并將有助于創建5G和6G手機。
Doran說:“化合物半導體結合了元素周期表中的兩種或多種元素,例如鎵和氮,形成氮化鎵。”他解釋說,這些材料在速度、延遲、光檢測和發射等方面都優于硅,這將有助于實現5G和自動駕駛汽車等應用。
盡管它們可能與普通硅芯片一起使用,但化合物半導體將進入5G和6G手機,本質上使它們足夠快、足夠小,同時還具有良好的電池壽命。
Doran說:“化合物半導體的出現改變了游戲規則,它有潛力帶來變革,就像互聯網變革通訊領域一樣。”這是因為,化合物半導體的速度可能比硅快100倍,因此可以為物聯網增長帶來的器件激增提供動力。
什么是量子計算?
當你可以擁有量子世界的疊加和糾纏現象時,誰還需要經典計算機系統的開關狀態呢?IBM、谷歌、英特爾和其他公司都在競相使用量子比特(又稱“qubits”)來制造具有強大處理能力的量子計算機,其處理能力遠遠超過硅晶體管。
問題是,在實現量子計算的潛力之前,量子物理學家和計算機架構師要實現許多突破,有一個簡單的測試,量子計算界的一些人認為,在量子計算機問世之前,需要滿足他們的要求:“量子至上”。
Hampel表示:“這只是意味著,在摩爾定律的道路上,量子機器比傳統半導體處理器更擅長完成特定的任務。”到目前為止,實現這一目標仍然遙不可及。
英特爾在做什么?
由于英特爾是制造硅晶體管的先驅,因此英特爾在硅基量子計算研究方面投入巨資也就不足為奇了。
英特爾銷售與營銷集團副總裁兼英國區總經理Adrian Criddle表示:“除了投資擴大需要在極低溫度下存儲的超導量子比特外,英特爾還在研究一種替代方法。替代架構基于‘自旋量子比特’,在硅片中運行。”
自旋量子比特使用微波脈沖來控制硅基器件上單個電子的自旋,英特爾最近在其最新的“世界最小的量子芯片”上使用了自旋量子比特。至關重要的是,它使用硅和現有的商業制造方法。
Criddle解釋說:“自旋量子比特可以克服超導方法帶來的一些挑戰,因為它們的物理尺寸更小,更容易微縮,而且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工作。更重要的是,自旋量子比特處理器的設計類似于傳統的硅晶體管技術。”
然而,英特爾的自旋量子比特系統仍然只能接近絕對零度;冷計算將與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密切相關。與此同時,IBM有一個50比特的處理器Q,而谷歌量子AI實驗室有72比特的Bristlecone處理器。
石墨烯和碳納米管怎么樣?
這些所謂的神奇材料有朝一日可能會取代硅。Doran說:“它們現有的電氣、機械和熱學特性遠遠超出了硅基器件所能達到的水平。”然而他警告說,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準備好迎接黃金時代。
他說:“硅基器件經過了幾十年的改進,并隨著相關制造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石墨烯和碳納米管仍處于這一旅程的起點,如果它們要在未來取代硅,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制造工具仍然需要開發。”
無論其他材料的前景如何,我們現在正處于原子時代。Harold說:“每個人都在考慮原子。我們的進展現在已經到了單個原子計數的階段,甚至存儲正在尋找在原子水平上工作的方法——IBM已經展示了在單個原子上存儲數據的可能途徑。”今天,創建1或0,即用來存儲數據的二進制數字,需要10萬個原子。
然而,這里有一個問題。Harold補充說:“作為存儲或傳輸信息的手段,原子本質上不太穩定,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邏輯來糾正錯誤。”因此,未來的計算機系統很可能是各種技術的疊加,每一種技術都是為了彌補另一種技術的缺點。
因此,沒有哪個答案可以將硅的壽命延長到下一個計算時代。化合物半導體、量子計算和冷計算都有可能在研發中發揮重要作用。計算機的未來很可能會出現機器的層級結構,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明天的計算機會是什么樣子。
Hampel表示:“雖然摩爾定律將會終結,但指數計算能力的長期和持久趨勢很可能不會終結。”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7瀏覽量
427094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698瀏覽量
222469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44瀏覽量
138854 -
硅片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69瀏覽量
34740
原文標題:硅正在接近極限,芯片未來靠什么?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d6c46242a884,微信公眾號:武漢芯泰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