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距離我們還有多遠?自動駕駛又面臨哪些挑戰?
日前,在廣州科技活動周SELF+Guangzhou格致論道暨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技創新論壇中,自動駕駛技術專家張寧向人們介紹了目前自動駕駛領域的一些鮮為人知的現狀。
張寧認為,接下來十年通過整個政策的推動,整個持續不斷路測條件的開放,比如說粵港澳大灣區也可以作為自動駕駛的突破點。
市區道路及行人狀況相對復雜,駕駛仍然是一個挑戰
“說到自動駕駛逃不開AI自動化跟駕駛兩個概念,駕駛又是整個汽車行業當中的關鍵核心。”張寧認為,在大城市里面,早高峰、晚高峰,市區出現擁堵現象。如果上下班距離遠一些,每天人們可能有3個小時的時間被堵在路上。加上道路及行人狀況也相對復雜,使司機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開車。
回想整個汽車行業發展那么多年,從一百多年發展下來,它的核心功能其實并沒有變化。張寧表示,雖然一代代汽車人不斷對汽車工業進行革新,使得我們的汽車產業,整個成本下降,安全性上有提升,我們的品質得到提升,造型上更加酷炫,但是出行的方式跟二三十年前沒有兩樣。
眾多行業巨頭,涌入自動駕駛“賽道”
根據英特爾出行報告和摩根斯坦利自動駕駛報告,到2050年,全球乘用車市場將達到7萬億美元規模。發展自動駕駛,會帶來哪些好處?張寧認為,會有幾個方面:生產力釋放,每人每輛車每年要在駕駛這件事上,浪費300—400小時的時間,如果這段時間能夠釋放出來,真正用以生活、工作、娛樂當中,無疑會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第二是安全,事故有可能來自醉駕、疲勞駕駛、魯莽駕駛,但自動駕駛可以使得90 %由人為原因造成的事故加以避免;第三是節約能源,同目前水平相比,能夠節省15%—30%的能源;第四效率提高,很多出租車或者專車司機在路上是在盲目地跑,等待派單,只能通過激勵的形式來調度,無人車可以有大數據的支撐調度,24小時在路上運營。
基于這些,眾多行業巨頭、初創公司都涌入了自動駕駛的“賽道”。比如,以谷歌為代表的IT巨頭,誕生了像Waym o這樣的自動駕駛企業。傳統的車企不甘于在汽車變革的路上落后,如奧迪、日產、豐田等也加入了戰局。以硅谷灣區為代表的美國高科技公司,現在是處于較為領先的地位。張寧分析認為,接下來十年通過整個政策的推動,整個持續不斷路測條件的開放,比如說粵港澳大灣區也可以作為自動駕駛的突破點。
全球自動駕駛實力排名
整個技術路線從剛開始拿到路測牌照上路,到完成幾公里路測試運行,現在已經向新的高地進發。張寧表示,怎樣運營一支車隊?如何落地商業化無人出租的出行?暢想一下未來,把包括無人駕駛、5G、V 2X技術所有的一切融合在一起,就能夠打造出智慧城市的概念,把我們的出行真正意義上做到變革。
自動駕駛發展難點,如何像人一樣智能判斷
在張寧看來,要做自動駕駛技術,無外乎要回答五個問題:首先,要知道車在哪里。其次,就是你要有無人車的眼睛,看得見周圍的情況,包括有幾輛車在你的前方,右側有沒有行人通過,要能夠觀察到周圍的障礙物、交通參與者。第三,需要有像人類一樣的判斷力,知道這個行人是不是等在人行通道會不會闖紅燈。第四,就是要做到我們根據周圍環境預測到所有的變數,包括車輛位置、它的行徑軌跡,比如說被堵住的情況下是否要繞行、跟隨,提前決策等待下一個綠燈,而不是被堵在路口里傻傻地等。第五,就是控制車輛,使得我們的車輛能夠像老司機一樣精準控制。
在真實的復雜環境當中,會體現出自動駕駛的難度。尤其是對于人、車不遵守交規的行為要有預判,這是要自動駕駛做到的難點之一。目前階段,自動駕駛車在車上一兩公里,試著跑一步早就完成了,真正的難點在極限的情況下,如何像人一樣智能判斷,所以我們需要在真實路況環境下采集大量的數據,進行大量的路測。A I有一個特征,一旦它學會了就不會忘記,就是說開車的能力會越變越強、越來越好。所有的科技技術進步都是爆發式的,自動駕駛的來臨也是在這一階段突然迎來了曙光。對于自動駕駛而言,所有的安全性問題只會越做越好。
智能駕駛南沙路測是如何進行的?
為搶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這一新賽道,廣州市南沙區已成功獲批建設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
據了解,作為南沙智能駕駛標桿的小馬智行,已在南沙公共道路進行一年多的測試,目前路測范圍基本覆蓋蕉門河中心區、明珠灣起步區等核心區域,面積達50多平方公里;包括商業廣場、地標酒店、住宅小區、辦公大樓等40多個固定上下車地點,也實現了“常態化任意點對點路測”。而在車輛預約方面,去年12月小馬智行也發布了內測版打車小程序,試乘者不僅能在固定區域內自行約車并選擇想去的目的地,還可以實時看到車輛的位置和行駛路線。不過,目前除了小馬智行內部員工,該小程序的權限為邀請制,據透露,未來將考慮開放為可自由下載。
張寧介紹,以小馬智行在廣州南沙自動駕駛的點對點路測項目為例,我們可以拿出預約A PP,像叫滴滴一樣預約一輛無人車,目前試行在廣州南沙核心區域,涵蓋了萬達廣場,區政府辦事中心,所有的地鐵站,居民小區,可能還有南沙客運港,慶盛高鐵站,幾乎能滿足南沙居民70%~80%的出行需求。上車以后驗證身份,隨后出現在你面前的是一個人車交互系統,司機在車上只是監管駕駛員,他是安全員,所有控制都是自動駕駛系統自己操控的,車輛能夠在人車混雜的道路上行駛,最后到達目的地,完成整個試乘體驗。
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曾向南都記者表示,已經和南沙區政府達成合作,在明珠灣將建設一批智能交通燈,屆時交通燈系統可以通過開放接口,實現與自動駕駛汽車直接交互信息。在去年的小蠻腰科技大會期間,小馬智行COO兼CFO胡聞也曾提出過他對于明珠灣自動駕駛體驗區域的設想。“體驗區將融合應用自動駕駛、V 2X、5G等技術,地面上可能只有自動駕駛的車輛和自行車等其他慢行車輛,地下有4至5層的結構,給予私家車充足的行駛和停車空間,避免私家車和自動駕駛車輛同路行駛,以實現高效交通。”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94瀏覽量
270258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27瀏覽量
166969
原文標題:自動駕駛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