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 日,IEEE 官方發表聲明表示:經美國商務部就出口管制條例在 IEEE 出版活動中的適用性做出的說明,華為及其子公司的員工可以參加 IEEE 出版過程的同行評審和編輯工作。所有 IEEE 會員都可以繼續正常參與 IEEE 的全部活動,無論他們的雇主是誰。
從目前來看這是繼不久前 IEEE 陷入“學術政治化”風波后最為鮮明的一次讓步。
聲明部分內容如下:
IEEE 向美國商務部要求就出口管制條例在 IEEE 出版活動的適用性做出說明。目前,IEEE 已收到相關說明。根據新的信息,華為及其子公司的員工可以參加 IEEE 出版過程的同行評審和編輯工作。所有 IEEE 會員都可以繼續正常參與 IEEE 的全部活動,無論他們的雇主是誰。
我們此前限制性的做法完全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志愿者和會員,規避相關的法律風險。在我們收到相關說明后,法律風險得以解除。我們由衷地感謝來自世界各地的會員和志愿者向 IEEE 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同時也感謝大家耐心等待我們處理好這一復雜的法律情況。
表面上看,該起事件僅發生不到一周,但這一周時間里已經引來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呼吁和譴責。
5 月 29 日,一則 “IEEE 下令清理華為系審稿人” 的消息在中國網友中引起廣泛關注。IEEE 要求其期刊主編不能讓有華為背景的的評審人員或編輯作為雜志同行評議的一員。
很快,北大教授張海霞首先發公開信,申請退出自己所在的兩份 IEEE 期刊的編委會以示抗議,同時她公布了自己致 IEEE 候任主席福田俊夫的郵件。
隨后,清華計算機系的劉奕群、劉知遠教授也先后在公開渠道發表聲明,表示要退出 IEEE 編委會,甚至要求自己的學生禁止向 IEEE 投遞期刊,呼吁 IEEE 盡快收回這個破壞學術氛圍的行為的決定。
30 日,就在IEEE 官方發表了題為《美國貿易限令對全球 IEEE 會員影響輕微》的聲明之后,CCF(中國計算機協會)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出一份名為《CFF 關于 IEEE 通訊學會不當行為的聲明》。 該聲明稱:(IEEE 禁止華為員工參與審稿等學術評價活動的)行為嚴重違背了作為一個國際性學術組織應遵循的開放,平等和非政治化的基本原則以及學術組織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也背離了 IEEE 過去所倡導的價值觀和使命。這更不符合其標榜的愿景目標。
CCF 在聲明中宣布暫時中止與 IEEE 旗下 ComSoc 的交流與合作;同時,不建議 CCF 會員向任何 ComSoc 主辦的會議和刊物投稿;建議 CCF 會員不參加 ComSoc 主辦的刊物和會議的審稿和其他學術評價活動。
除了華人教授,不少國際學者也紛紛前來聲援。東京大學、日本人機交互界泰斗,索尼增強現實之父暦本純一在 Twitter 表示,將不再為 IEEE 審稿。
31 日,PAMI TC 主席 Bryan Morse、IEEE 旗下計算機視覺頂會 CVPR 2019 的大會主席 Larry Davis、Philip Torr 與朱松純聯名發布聲明表示:“我們的會議對所有希望提交作品或以其他方式參與的人開放,我們歡迎與所有人成為朋友和同事。IEEE 對這些限制的說明僅影響清單上公司的成員是否可以審閱論文,參加我們公開的會議并不受影響。”
6 月 2 日,中國電子學會、中國通信學會等在內的中國十大學會發表聯合聲明,表示:IEEE 作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非政治性、非營利組織,其內部少數人將學術交流與政治捆綁的舉動,完全背離其長期秉持的 “可信賴、無偏見” 的核心價值。這一 “審稿門” 事件,是對科學家個人和機構的嚴重歧視,是學術交流發展中的嚴重倒退,已成為國際學術界科技界的一場危機。
參與聯合聲明的中國十大學會分別是:
中國電子學會
中國通信學會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中國光學學會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截止目前,盡管來自 IEEE 官方的聲明解除對華為評審限制的根本原因尚不明朗,但無疑,該起事件所引發的人們對 IEEE 學術中立的態度已經被嚴重損害了。對于中國學者來講,在國際學術舞臺上借此機會進一步加強自身份量和號召性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
IEEE
+關注
關注
7文章
386瀏覽量
47145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0瀏覽量
252951
原文標題:IEEE“撐不住”了?聲明解除對華為評審限制
文章出處:【微信號:rgznai100,微信公眾號:rgznai100】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