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科學家團隊——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段鵬飛課題組在構筑高效圓偏振發光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Angew. Chem.Int. Ed.2019,58, 4978;Angew. Chem.Int. Ed.2019, 58, 7013-7019)。
圓偏振發光(CPL)是指手性發光物質受激發射出左旋或右旋圓偏振光的現象。具有圓偏振發光性質的材料由于在3D顯示、光學存儲、光學防偽以及不對稱合成等方面的重要應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其中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和發光量子效率(ΦPL)是表征材料圓偏振發光性質的兩個重要參數。一般而言,glum是由電偶極躍遷距和磁偶極躍遷距決定的。在有機CPL材料中,一般電偶極躍遷距遠大于磁偶極躍遷距。因此,具有較大電偶極的有機小分子往往發光效率高但是發光不對稱因子很小。基于此,如何增大有機體系圓偏振發光的不對稱因子,更進一步如何構筑兼具高發光不對稱因子和高發光量子效率的有機材料依然是該研究領域的關鍵性問題。
在傳統提升有機小分子圓偏振發光不對稱性的方法中,分子自組裝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但是對于一些聚集發光猝滅性質的分子來說,該方法會同時限制材料的發光效率。為解決這一問題,他們選擇了結晶性質優異、結構規整的沸石類金屬有機框架材料ZIF-8為模板,通過配體交換的方式將具有圓偏振發光性質的小分子重組在ZIF-8的表面骨架上。研究結果顯示,配體交換后手性ZIF的圓偏振發光glum相比初始的小分子溶液提高了一個數量級,同時發光量子效率也得到了提升(Angew. Chem.Int. Ed.2019,58, 4978;圖1)。進一步的材料表征揭示了手性分子在ZIF-8表面的高度有序組裝性質,這是發光不對稱因子提高的根源。而與鋅離子配位后的手性分子構象得到鎖定,抑制了其非輻射躍遷速率,從而同時提高了發光效率。該研究成果還被Angew. Chem. Int. Ed.的高級副主編推薦到學術網站平臺(ChemistryViews.org)進行了報道。
在最近的研究中,段鵬飛課題組和劉鳴華團隊合作制備了具有發光性質的手性電荷轉移(charge transfer, CT)復合物材料,該報道首次實現了分子間電荷轉移復合物的圓偏振發光。并且利用電荷轉移復合物具有順磁性的性質,得到了較大的圓偏振發光不對稱因子(Angew. Chem.Int. Ed.2019, 58, 7013;圖2)。在電荷轉移復合物的形成中,由于電子受體最低未占據分子軌道(LUMO)能級較深,很多形成的復合物并不發光。在這個工作中,他們合成了含有芘的手性發光分子作為電子供體并且選擇了具有合適能級的四氰基苯(TCNB)作為電子受體。手性電子給體與TCNB不僅可以形成手性CT復合物,而且還具有CT態圓偏振發光性能,得到的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高達±0.017。同時他們利用多種方法得到了手性CT復合物,包括共結晶、共研磨、旋涂等。更有趣的是電子給受體溶液混合之后在超聲的作用下可以形成CT復合物的超分子凝膠。在缺少像氫鍵等較強分子間非共價相互作用的情況下,通過CT作用形成超分子凝膠還是比較少見的,并且超分子凝膠也表現出非常強的圓偏振發光。
ZIF-8界面自組裝同時放大圓偏振發光不對稱因子和發光量子效率
具有高發光不對稱因子的手性電荷轉移復合物
這些工作為提升有機體系發光不對稱因子,以及構筑兼具高發光不對稱因子和發光量子效率的有機材料開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韓布興在《物理化學學報》上對這些工作以“highlight”形式作了總結點評(Acta Phys. -Chim. Sin.2019, DOI: 10.3866/PKU.WHXB201904088)。該系列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等的支持。(來源:中國科學院)
南京大學鄭佑軒課題組開發手性鉑配合物及其磷光CP-OLEDs
手性發光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左、右手性結構,除了能夠發射出普通的光致發光外,還能夠發射出圓偏振光(CPL),以手性發光材料為發光中心制備能夠直接發射出圓偏振電致發光(CPEL)的器件,即CP-OLEDs,在3D顯示領域有極大的應用前景。但國際上的文獻報道很少,并且器件的亮度和效率普遍很低,效率滾降嚴重,而且非對稱g因子也不穩定,不能滿足應用的需求。
南京大學鄭佑軒課題組一直從事高性能磷光配合物和熱延遲熒光(TADF)材料的開發,并研究其OLED器件性能。近期開發了一種手性鉑配合物及其磷光CP-OLEDs,最大亮度提高到11590 cd/m2,最大外量子效率達到18.81%,半透明陰極的器件g因子相對常規結構的器件提高了3倍(Chem. Eur. J.2019, 25, 5672,博士生晏志平為第一作者)。并利用手性八氫聯萘酚作為新的手性源,結合TADF骨架設計合成了系列高性能的手性發光材料(CP-TADF),具有聚集誘導發光(AIE)等特點,并制備了高效率CP-OLEDs。該研究中,基于二苯胺的CP-TADF材料的發光效率達到82%,其CP-OLEDs的亮度達到25000 cd m-2,最大外量子效率為12.4%(J. Mater. Chem. C,2019, DOI: 10.1039/C9TC01632E,研究助理吳正光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
在此基礎上,將二苯胺替換為咔唑基團可以得到性能更加優秀的CP-TADF分子,其發光量子產率高達92%,DEst只有0.037 eV。制備的摻雜CP-OLEDs亮度高達46651 cd m-2,最大電流效率為93.7 cd A-1,最大功率效率為59.3 lm W-1,最大外量子效率為32.6%。器件的效率滾降非常低,當亮度分別達到1000、3000和5000 cd m-2時,外量子效率依然分別保持在31.7%、31.6%和30.6%。這些性能是目前報道的所有CP-OLEDs中最好的。并且器件表現出強的圓偏振電致發光信號,gEL分別為-1.94×10-3和+2.3×10-3。該工作以“Chiral Octahydro-binaphthol Compound-based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Materials for Circularly Polarized Electroluminescence with Superior EQE of 32.6% and Extremely Low Efficiency Roll-off”為題發表在Adv. Mater.(2019, 1900524)上。研究助理吳正光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鄭佑軒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南京大學左景林教授、王毅副教授及潘毅教授也對該工作提出了寶貴建議。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773088)等經費的資助。
-
發光材料
+關注
關注
1文章
23瀏覽量
8858 -
中科院
+關注
關注
1文章
64瀏覽量
11870
原文標題:特斯拉全鋁車身生產全過程,絕對漲知識!
文章出處:【微信號:wwygzxcpj,微信公眾號:電機技術及應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