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是依托大數據實現,借力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終端以及網絡優勢,提升傳統企業內部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產業互聯網的興起,意味著制造、農業、能源、物流、交通、教育等諸多傳統領域相繼都將被互聯網所改變和重構,并通過互聯網提高跨行業協同的效率,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優勢產業平臺將憑借對實體資源的把控,憑借互聯網的力量實現對信息、交易、定價的全面把控。公司的價值將由收入、利潤等財務指標延伸到客戶數、服務能力和可擴展空間等互聯網要素進行重估。產業互聯網對傳統業務的改變不外乎從以下六個方面。
1、對產業生產周邊服務平臺的改造。要把不同類型的服務進行在線化和標準化,通過服務智能化匹配平臺,快速找到終端用戶,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的服務匹配網絡,提升產業間的協同。
2、產業的生產管理平臺改造,是根據行業的不同屬性,打造不同的生產管理模塊。從生產計劃開始,到生產預警、生產過程管理,以及最后的生產分析,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產管理過程,通過對生產大數據進一步分析和挖掘,為生產決策提供依據,提高生產效率。
3、對智能化物流平臺的搭建,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建立貨源池和運力池,進行有效的車貨匹配,支持從小件快遞,到大宗鐵海聯運多種模式,使交易更加有保證。
4、對交易的改造,電商交易是產業的核心環節之一,圍繞產業鏈中核心企業,著力解決投入品采購和產成品銷售問題,提供多種交易方式,支付方式和發貨方式,更加貼近產業,滿足企業交易的多樣化需求。不僅能收集交易數據,形成價格指數,還能利用集采、拼采、倉單、競價等多種交易形式滿足不同行業不同商品的交易需求,降低采購成本,縮短交易時間,提高行業效率。
5、供應鏈金融是產業上下游鏈接的利器,通過產業互聯網形成的數據將產業數字化,整合金融服務商,讓其通過數據來更好的服務產業,形成產融結合,對生產、交易、物流各個環節的從業者都能帶來實際的促進作用。
產業互聯網解決方案
6、全領域滲透,產業互聯網影響深遠廣泛。產業互聯網對生產、服務、銷售、融資、物流交付各個領域都會產生較大影響,互聯網+金融+各個領域的全新商業模式、新微笑曲線將在各個產業環境中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平臺公司。
萬物互聯下的工業網絡
無數智能化機器、設備和高性能系統與通信系統、互聯網絡相連接,我們得到的是與消費互聯網截然不同的一個互聯網絡。在這張網里,數據、硬件、軟件和智能設備的流通、互動,沉淀下的信息通過存儲、分析和可視化,演變成最終的“智能信息”供決策者使用。
和通常所說的消費互聯網相比,這張網的顯著差別是:連接的對象與技術的要求。連接人與人之間的場景相對簡單,而連接人、機器等各類工業要素,同時還能實現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智能實時交互,連接的種類、數量、場景要更為復雜。對于技術的要求,消費互聯網在網絡延時、業務承載、可靠性等方面并不嚴格,而面向工業生產的這張網,針對低時延、承載力、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更為看重。
圖1工業互聯網絡
工業互聯網這張網,是一張內功極深,又高度細分的網絡。說到內功深厚,這張網囊括了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傳感器等技術與設施。標準體系又包括網絡與連接、數據分析及可視化平臺、標識解析、云服務平臺、邊緣計算和信息安全等。高端裝備、流程管理型、家電、汽車、制藥、食品、3C等均為這張網的垂直行業。與此同時,高度分散猶如棋盤式的產業市場,使得這張網內的參與者埋頭苦干、各自為戰。其中,不乏有像三一、海爾、富士康等傳統工業龍頭企業,又有全領域滲透的BAT們,還有大批ICT企業及具有相關背景的創業玩家。
數字化協同生產下的“個性定制”
工業互聯網不僅來自于大廠平臺化的驅動,更進一步促使了數字化組織的協同生產和智能驅動。從最上游的設計創意,通過個性定制,智能化制造走進用戶,通過數字化組織的驅動在網絡協同、產品銷售等一系列過程中,使得用戶深度參與,實現群體創造,多項交互。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為用戶追求創新品質和非標準化定制創造了無限可能。
洛可可通過15年的積累發現,“當產品變得越來越復雜,客戶的需求變得越來越高端,產品遇到的困難就會越來越刁鉆;當賽道戰略垂直縱深,解決的問題越尖端,越深入;想橫向協同的時候,專業之間產生了一個無形的黑洞和一個無法跨越的溝通鴻溝。設計的品質在整個現行過程中品質不斷被妥協打磨和消耗掉,整個研發的周期在消耗中變得越來越長,產品在消耗中變化得越來越難推進,時間風險變得越來越大。”
從個性化的設計開始,讓制造不再變成一種供給,而是分布式的配置資源,成為一種服務。最終所有產品的過程和數據都將被營銷端并軌打通,協作跟營銷一體化。供應鏈做出的任何的修改和調整都能夠反作用于優化和設計。用戶和網絡都能看到整個產品研發的全過程,全社會都可以關注一款新產品的打造和設計,不再是閉門造車而是開門造車。
將用戶的個性定制需求實時同步給制造工廠,生產過程與需求信息與材料商、物流等產業鏈的各方角色無縫連接,實現工廠和用戶的自動匹配,實現高效按需生產的“柔性定制”。街景科技的個性化定制的商業設施,即通過這樣的智能制造工廠完成。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平板電腦打開APP,從素材庫里自由選擇“街景積木”,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出想要的產品及輕景觀,未來甚至可以設計出包含場景及設施等元素的整套方案。
未來,當這張網不斷完成深化以后,一個用戶的非標準定制,可能會通過個性化設計、柔性化制造來做到獨一無二。用戶每一次的定制的數據都會被數據庫積累并由機器深度學習,工業企業可根據需求彈性釋放產能 ,實現工業生產效率的最優化。
互聯網助推工業生產 賦能不同的目標企業
如果說,消費互聯網服務的是大眾或小B云集的分散市場,如餐飲、零售業,那么在工業領域,互聯網需要服務的則是組織結構復雜、專業性極強的大中型企業。他們并不是被動接受互聯網改造的對象,也不僅僅是被決策所驅動,而是掌握著企業問題結癥和行業認知的實力玩家。工業基因的認知和企業經營的訣竅,是突破關鍵這張網瓶頸所不可或缺的力量。
“各行各業數字化的助手”是騰訊對于產業互聯網的定位,而工業互聯這張網則將直面工業企業的各個領域。選擇什么樣的工業領域為目標市場,對于這張網的參與者來說意義深遠。一個關鍵的考慮因素是這一領域的集中程度和信息化程度,這將在未來深遠地影響工業互聯網領域內的商業模式、規模化速度和主導方。目前的工業互聯網玩家已有明顯的兩種分化:一種發力自動化程度高、數據質量好的行業,如半導體、能源、3C代工廠等,這種行業多存在巨頭公司;另一種是發力信息化的洼地,這類行業往往市場一般相對分散,如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
前者的優勢是基礎好,但市場集中,客戶端的話語權強。在這類行業中,原本工業龍頭企業孵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有一定優勢,樹根互聯、工業富聯都是這樣的產物。后一種市場分散、自動化程度低的傳統工業行業,目標市場相對分散,需要找到大量客戶的共通需求,從小切口切入,不斷積淀數據,發掘痛點,最終賦能目標企業,助推工業生產。
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仍處于產業培育期
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平臺企業的積極投入和各地工業和信信息化主管部門的大力推動,從平臺建設推廣的經驗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堅持由企業深挖內生需求,自下而上推動平臺創新發展。
企業布局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均有較強的內生動力,如華為、阿里著眼于推動自身業務轉型,富士康、航天云網以此來更好地服務自身制造及產業鏈伙伴,徐工、三一、海爾強調創造差異化服務提升產品競爭力,浪潮、用友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變革產品體系。不同領域企業從不同角度出發,將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數字化轉型下業務創新的抓手,自發主動地推動平臺建設及推廣。
二、堅持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多措并舉推動平臺培育推廣。
廣東、江蘇、山東等地先行先試、大力投入,通過政策創新率先吸引了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落地,如廣東通過全國首創“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建設,吸引了航天云網、阿里、樹根互聯等一批平臺企業落地,并著力培育了華為、富士康、華龍迅達等一批本地企業建設平臺,形成了平臺創新發展優勢。
三、堅持問題導向、應用牽引,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徑。
平臺企業以應用為牽引,探索形成了不同平臺特色。如華為、紫光、阿里平臺突出通用使能,東方國信、富士康平臺分別以流程和離散智能化生產為重點,航天云網平臺著力推進網絡化協同制造,海爾平臺大力發展大規模定制,徐工信息、樹根互聯平臺瞄準服務化延伸,用友平臺持續打造數字化管理能力,初步形成了多角度、體系化發展格局。
總的來看,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推廣取得了良好的進展。但與此同時也應看到,工業互聯網平臺總體仍處于高研發投入、長周期回報的產業培育期,市場成熟仍需時日,平臺應用深度和廣度不足、平臺標準體系不完善、數據安全保護機制不健全、平臺專業人才難以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等問題依然突出,亟需進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形成合力,共同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40瀏覽量
137560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97瀏覽量
137536
原文標題:工業互聯網是如何助推傳統企業的二次革命?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IOT,微信公眾號:工業互聯網前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