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國資委印發《關于開展深入推進寬帶網絡提速降費、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2019專項行動的通知》。其中特別提出,面向物流等移動物聯網應用,需要進一步升級NB-IoT(窄帶物聯網)網絡能力,持續完善NB-IoT網絡覆蓋。建立移動物聯網發展監測體系,促進各地NB-IoT應用和產業發展。
另外,針對NB-IoT應用案推廣,還鼓勵行業間、產業鏈各方加強合作,推動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應用規模發展,以支撐智能制造。
物聯網與NB-IoT
物聯網是一項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新興技術,已經在智能家居、智能表計、共享經濟、智慧城市、消費電子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和擴展,具體來說,它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
物聯網通信技術指物聯網中物與物之間的通信技術(本文特指無線通信技術),以通信距離分類,可分為短距通信和廣域通信,如圖1所示。
圖1:物聯網通信技術
NB-IoT是華為等網絡設備商以及全球各大通信運營商主導的,3GPP組織標準化的窄帶蜂窩物聯網通信技術,因其低成本、低功耗、廣覆蓋和海量連接的特點備受關注。
NB-IoT的優勢和挑戰
NB-IoT從2017年6月商用以來,發展迅速,中國三大運營商基本實現了全國覆蓋,海外也建成了60多個NB-IoT網絡。市場和應用方面,連接數已達2000萬,多個百萬級應用落地,一些應用正在沖擊千萬級,預計2019年連接數將達到一個億。與此同時,一些應用場景類似的廣域物聯網通信技術也在推廣過程中,也取得不錯的關注度,LoRa是其中之一。NB-IoT和LoRa的簡要對比如下:
1) LoRa沒有移動性,通信局限于一片固定區域。NB-IoT從一個小區到另一個小區還能繼續通信,支持全國漫游。
2) LoRa為外國公司私有技術,具有一定專利和政策風險。NB-IoT是華為等網絡設備商和運營商主導制定的3GPP標準,免收專利費或專利費用低。
3) 大規模無線通信網絡的部署、優化和運營難度極大,尤其是用戶數達到一定規模,不同用戶業務并發和管理,不同網絡以及用戶間的干擾都面臨很多問題。LoRa需自己建網,采用未授權頻段,抗干擾能力弱,缺乏統一網絡規劃管理,通信質量無法保障,技術和標準的成熟度有待檢驗。而NB-IoT由運營商統一建好網絡,用戶只需購買終端接入(類似手機),同時,NB-IoT是3GPP 4G標準的低功耗和低成本演進,技術和標準較成熟。可以說,由經驗豐富的運營商部署和維護是NB-IoT的最大優勢。
4) 終端芯片的成本和功耗與具體設計實現相關,LoRa和NB-IoT之間無確定差別。
我們認為NB-IoT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同宗同源的蜂窩通信技術,比如2G和4G。NB-IoT的產生源于四個需求,即低成本、低功耗、廣覆蓋、海量連接。然而, NB-IoT在發展初期,廣覆蓋和海量連接的優勢體現不出來。比如當前階段,NB-IoT網絡覆蓋顯然不及成熟的2G和4G網絡,雖然NB-IoT有覆蓋增強技術(支持MCL=164dB),但此技術以多占用網絡(時間)資源和增加功耗為代價,適用于個別覆蓋差點,不宜給大多數用戶使用。
另外,NB-IoT支持海量連接數,但早期的用戶數還在2G和4G可支持的范圍。并且,即使NB-IoT技術上支持海量連接,但和其他所有無線通信技術一樣,還是會受到同一時刻和同一頻率,只能有一個用戶通信的限制。并發通信上,NB-IoT并無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NB-IoT在低成本和低功耗上,相比其他蜂窩通信無法做到明顯的優勢,用戶的使用意愿就大打折扣。另外,雖說網絡覆蓋主要依靠運營商解決,但終端芯片如果能優化通信性能,也可以大幅改善用戶體驗和運營商建網成本。因此,終端芯片的成本、功耗和性能,是NB-IoT產業發展的三個核心要素。
針對性能和功耗,3GPP以及運營商給出專門的測試規范和指標,這是本文接下來的主要內容。
NB-IoT終端測試技術
與其他使用蜂窩技術的產品類似,使用NB-IoT技術的產品在商用前,需經過3GPP標準規定的一致性測試(conformance test)以及運營商的測試和認證。這套嚴格和完整的測試和認證體系,是運營商和網絡設備商從2G發展到5G,擁有幾十億用戶和連接,在技術和經驗上的集中體現,是每個入網產品的質量及用戶體驗的根本保證。
一致性測試通過一系列測試用例,檢驗被測試設備是否滿足3GPP標準規定的行為和性能要求。一致性測試分為協議一致性測試,無線資源管理(RRM)一致性測試,以及射頻(RF)一致性測試。其中,協議一致性測試檢驗是否符合協議規定的各種行為(如駐網、建鏈、重選等),無線資源管理一致性測試檢驗是否符合協議對測量、時間調整和鏈路質量監測的精度要求,射頻一致性測試檢驗是否符合協議對接收功率、靈敏度、抗干擾和性能的要求,以及發射功率、質量和頻譜的要求。
一致性測試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測試。運營商的測試和認證,一定會包含一致性測試。另外,運營商還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加上自己定制的測試用例。以中移動NB-IoT入庫測試為例,除了一致性測試,還增加了NV-IoT,功耗、高低溫、IPV6,機卡一致性、外場、OneNET云平臺等測試。
當然,雖然運營商測試包含一致性測試,不能認為一致性測試只是運營商測試的一個子集。運營商測試中的一致性測試,通常不會遍歷3GPP標準定義的所有測試用例。所以,建議除了運營商入庫測試,也要找第三方或自測通過所有一致性測試用例。
從測試用例上看,中移動NB-IoT終端入庫測試和中移動研究院NB-IoT GTI認證(可選項也需要測試)相互補充,二者一起形成了對NB-IoT終端芯片和產品最完備的測試。
終端芯片EC616介紹
EC616是上海移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NB-IoT終端芯片,完全支持3GPP Rel14 NB-IoT標準,包括支持2-HARQ,Cat-NB2,OTDOA等所有Rel14功能,支持低頻和中頻全頻段。相比現有的NB-IoT芯片,EC616有一些突出的特點。在功能方面:
1)EC616集成了PA,單載波(single tone)和多載波(multi-tone)都能達到23dBm發射功率。
2)EC616集成了所有電源,包括所有IO,FEM,PA的電源。用戶的電路板上不需要任何電源或load switch。
3)EC616支持供電電壓范圍2.4V~4.3V,極限情況可以達到2.1V~4.3V(2.4V以下電壓時多載波發射功率略有回退,但仍符合3GPP power class3規范要求;單載波發射功率不受影響)。這意味著EC616可以支持充電鋰電池、鋰亞電池、鋰錳電池等各種電池供電,大多數應用不需要外部的升壓或降壓器件。模塊客戶也不需要做高壓和低壓兩類模塊,單一模塊可支持大多數應用供電需求。注:鋰錳電池在低溫(<-20°)和大電流情況下會出現2.1V輸出電壓這種極限情況。
4)EC616可以靈活配置支持不同的IO電壓,包括1.8V/2.8V/3.3V。這意味著無論外圍電路(如MCU)采用何種電壓,都可以靈活適配,不需要增加接口處的level shifter和對應供電。
5)EC616為盡可能支持open CPU方案,實現了不少MCU特有的功能。比如,除了豐富的外設,還內部實現了RC振蕩器為系統提供時鐘,在不需要通信的時候(MCU模式),以更低的功耗運行。
6)EC616即使在最深的睡眠模式,仍能保持6個GPIO有電且保持控制信號。這有利于單芯片實現表計、煙感、門鎖等方案。
除上述功能外,EC616在晶圓面積(die size)、通信性能和功耗方面,也做了細致的設計和優化。
EC616已通過中移動研究院NB-IoT GTI認證(包括所有可選項),即將開始中移動NB-IoT終端芯片入庫測試。
EC616測試方法
以測試方法分類,蜂窩通信芯片(如NB-IoT)可以分為儀器測試和外場測試兩類。一致性測試和運營商測試中的大多數用例屬于儀器測試。儀器測試的優點是測試用例充分和完備,公平公正,且環境確定,結果確定、可復現。而最終用戶是在外場實際網絡中使用該芯片和產品,外場常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所以外場的表現和體驗如何,也是必測的項目。本文重點關注儀器測試。
一致性測試,以及運營商測試的測試方法為,設定一個行為或指標,達到算通過,不達到算不通過。對于行為類的測試用例,的確只有通過和不通過兩種結果。而對于指標類測試(如性能和功耗),協議給出的最低要求比較寬松,如果只是記錄通過或不通過,則無法反應被測設備各項指標的真實水平。為此,本文給出EC616實測的原始結果,供客戶參考和核對,也供同行借鑒。EC616測試用例如圖2所示。
圖2:EC616指標類測試用例
EC616儀器性能測試
通信性能,對于一般讀者可能比較抽象。通俗地說,一定信號和干擾功率下,通信傳輸錯誤率越低,說明性能越好,或者說,滿足一定的傳輸正確率,允許的信號越小(或允許的干擾越大),說明性能越好。性能關系到通信可靠性(通信正確/錯誤率)、通信可能性(如弱信號或強干擾下能否通信),以及通信質量(如吞吐率和時延),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用戶體驗。
儀器性能測試用例選自3GPP 36.101規范。我們選擇了直接反應通信性能的三類測試,分別是靈敏度、基帶接收性能、發射信號質量。
測試方法和參數配置詳見36.101相關章節,如需要請讀者自行查閱。本文所有測試均在band8下完成。
1、靈敏度
手機在信號弱的地方(如地下室、電梯)無法通話和上網,NB-IoT也是類似。靈敏度定義為滿足通信需要的最小允許的接收信號功率。靈敏度數值越小,代表弱信號下通信能力越強。信號功率一般以dBm為單位,通俗地說,dBm數值每減少3(dB),信號功率減為原來的一半。
NB-IoT可以采用信號重復(repetition)的方式改善不同覆蓋條件下的靈敏度。簡單地說,就是在極弱信區,發送端反復重復發送同一數據,接收端再用合并累加的方式,使得有用信號得以增強,從而滿足通信的需要。也就是說,不同重復次數下的靈敏度是不同的。注:不同重復次數下的靈敏度協議沒有給出確定指標,不屬于一致性測試,不過因其重要性,我們還是列出相應結果。
靈敏度是一個綜合指標,不僅反應了基帶接收算法性能,還反應射頻接收通路的噪聲系數(Noise figure)和前端損耗(FE loss)的好壞。
根據協議定義,靈敏度為傳輸誤塊率(BLER)為5%時對應的接收信號功率。為了讓讀者對通信性能有更清晰全面的認識,我們采用二維曲線的方式表示。其中,橫坐標為接收信號功率,縱坐標為傳輸誤塊率。圖中也標出3GPP的最低要求作為參考。
測試結果如下:
圖3:36.101-7.3.1F.1靈敏度測試結果
圖4:36.101-7.3.1F.2 rep=4靈敏度測試結果
圖5:36.101-7.3.1F.2 rep=32靈敏度測試結果
EC616靈敏度結果總結如下:
2、基帶接收性能
基帶接收性能測試和靈敏度測試有三點不同之處:
1)基帶接收性能測試采用人為加噪聲的方法,抬高接收信號總功率,使得射頻本身的噪聲和失真可以忽略不計,從而這項測試只反應基帶的接收性能,而與射頻無關。人為增加的噪聲,模擬了實際網絡中常見的同頻率干擾。
2)外場無線傳播的信道環境多種多樣,很多時候接收到的信號功率并不是固定不變,而是隨時間發生起伏和衰落(fading)。基帶接收性能測試模擬了外場常見的幾種衰落信道模型(如EPA,ETU)。
3)測試用例分為NPDSCH和NPDCCH兩類,NPDSCH測試用例使用誤塊率(BLER)作為衡量指標,而NPDCCH測試用例使用下行調度漏檢率(Pm)作為衡量指標。
在分析方法上,基帶接收性能測試和靈敏度測試是類似的,只是橫坐標換成了接收信噪比(SNR),即信號和噪聲的功率之比。由于噪聲功率固定不變,所以橫坐標還是反應了接收信號功率的變化。接收信噪比以dB作為單位,類似地,信噪比每減少3(dB),(同等噪聲功率下)信號減為原來的一半。
EC616測試結果如下(重復過長導致測試時間過長的測試用例未列出):
圖6:36.101-8.12.1.1.1 Test1 NPDSCH性能測試結果
圖7:36.101-8.12.1.1.1 Test2 NPDSCH性能測試結果
圖8:36.101-8.12.1.1.2 Test1 NPDSCH性能測試結果
圖9:36.101-8.12.2.1.1 Test1 NPDCCH性能測試結果
圖10:36.101-8.12.2.1.2 Test1 NPDCCH性能測試結果
EC616接收性能結果總結如下:
3、射頻發射質量
靈敏度和基帶接收性能衡量的都是下行鏈路的性能,即基站發射和終端接收的性能。由于基站通常具有較好的發射性能,所以,下行鏈路性能中,起決定因素的是終端接收的性能。而在上行鏈路中,即終端發射和基站接收,受限于終端較低成本的射頻發射電路(如PA),終端發射信號的質量是影響上行鏈路性能的因素之一。
與接收性能指標不同,發射信號質量指標越好,并不一定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比如Tx EVM,如果做到Tx EVM=7%,意味著SNR=23dB。這么高的SNR對于上行鏈路來說,貢獻的干擾已經不明顯,再提升EVM指標意義不大。所以,發射信號質量指標要綜合成本和功耗來看,盡量做到均衡。
EC616射頻發射質量如下表:
EC616儀器功耗測試
物聯網應用中絕大多數都是電池供電,比如表計、門鎖、煙感、穿戴。功耗對于電池供電的應用至關重要,直接決定了電池壽命。所以低功耗是NB-IoT核心指標之一。
功耗測試時:
1)需測試整機功耗,而不是單一芯片功耗。即電路板上的所有器件的耗電都應統計在內。
2)測試某個瞬時或者某個部件功耗的意義不大,應測試終端設備在不同的狀態和模式下的平均電流。
終端常見的工作狀態如下表所示:
所有功耗測試用例選自《中國移動NB-IOT終端測試-功耗》,測試方法和參數配置詳見該文檔。
功耗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
后記
在儀器性能和功耗的測試中,EC616表現優異。然而,實驗室表現再優秀,如果優勢不能在外場實際網絡中體現出來,那就是“紙上談兵”。和實驗室儀器測試的確定和可復現不同,外場測試情況復雜多變不確定,除了性能是根本,對蜂窩通信環境、網絡的理解也很重要。外場測試的內容,將在本文的下篇《NB-IoT芯片核心競爭力之實網實戰》中予以介紹。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65瀏覽量
424821 -
車聯網
+關注
關注
76文章
2590瀏覽量
91659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4瀏覽量
94172 -
NB-IoT
+關注
關注
412文章
1448瀏覽量
18463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