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降噪耳機,你會想到什么品牌?沒錯,那就Bose,Bose的降噪耳機或許已經在用戶的心中已經建立起Bose就等于頂級降噪的概念。Bose長期占據著降噪產品的頂端,底下自然就缺少不了想要撼動其地位的其他勇者,索尼也正是這些勇者之一。在今年的2017IFA展上,索尼一口氣發布了三款全新的降噪產品,分別是頸戴式WI-1000X、頭戴式WH1000XM2和分體式WF-1000X,大有和Bose搶奪降噪耳機市場的勢頭。
新發的這三款新品分別應對不同使用人群,其中個人最喜歡的就是WI-1000X,這次就給各位談談這副頸戴式主動降噪耳機。
先簡單看看開箱配置吧,外包裝采用硬紙殼包裝,表面產品圖案印刷以黑白為主色調,在左下角有個耀眼的金色圖標,那就是索尼Hi-Res Audio小金標,包裝背后吸引人的就是那一長串的技術名詞,LDAC、APTX HD、DSEEHX。。。光看這外包裝的技術參數,就感覺索尼大法好。
內部則是翻蓋式包裝,耳機主體被黑色絨面泡沫包裹,底層是贈送的配件,配件頗為豐富,保修卡說明書一份,一根充電線,一根音頻線,用于有線連接,一個布質收納袋,一個飛機轉接插頭,六對哥套(三對橡膠哥套+三對海綿哥套)
這么多配件,尤其是看到這三對超級哥套,這可以說是業界良心了。莫非是買耳機套送耳機列?
再看看耳機主體,WI-1000X項圈外形設計有些參考了頭戴式耳機。項圈外側是包裹有一層經過拉絲處理的金屬板材,呈現耀眼的槍灰色,內側與皮膚接觸的“頸梁”部分是柔軟的人造皮革,和頭戴式耳機的頭梁部分設計可謂是異曲同工。
項圈的末端是被一層巨硬的黑色橡膠包裹著,具體有多硬呢,初次使用這款耳機時我一度認為這就是一大塑料加上橡膠紋路,但當我長時間佩戴后取下,因為橡膠材質被我體溫加熱后,用手指拿捏能明顯感到那是一層略微柔軟的材質,并不是之前一直認為的大塑料材質。
在兩前臂的頂部索尼設計有理線槽,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滿足不同人群對耳機線長度的需求,而且在不常使用時能夠將耳機線材收入耳機。這個設計初衷是好的,可實際使用時,收納過程過于繁瑣,使用完畢后并不會刻意將線材壓入線槽內,線材收納功能就顯得略微雞肋。
耳機的音量加減,開關等控制按鍵基本上都集中在項圈的左前臂,平時操作時可以僅靠左手完成關機,切歌,音量加減等操作。按鍵的表面有對應不同的凸起紋路,方便盲操作時區分功能。其中電源鍵位置靠后,佩戴上,電源鍵的位置會比想象中更靠后,可以說貼著頸部皮膚了,所以初次使用時容易找不到電源鍵位置。好在整個按鍵操作體驗反饋不錯,可以僅靠指腹按壓完成操作,避免了因按鍵過硬使用指甲按壓造成按鍵橡膠破損的情況。
右前臂的頂部僅有一個用來切換降噪級別和氣壓降噪優化鍵,短按在三個降噪等級中切換,并且每個降噪等級可以通過APP進行設定。長按可針對氣壓變化對耳機降噪效果進行調節,但因為最近沒有乘坐飛機的需求,這個功能就無法體驗了。
耳機線材表面設計有均勻的豎直紋路,用于防纏繞,觸感上會覺得線材略硬,在正常室溫下,線材較為柔軟,佩戴時不會給耳朵造成過多的影響。到了冬天,這個優勢卻大大減弱,或許因為材料的問題,耳機線材受冷后會變硬,佩戴耳機轉頭時,耳機線會干擾到佩戴,耳機會有從耳朵中拽出的感覺,北方的索粉們就要注意了,記得給耳機線保暖。
本人是比較喜歡入耳式耳機的,因為入耳式耳機的腔體需要深入耳內,所以設計上入耳式耳機腔體比平頭塞更為纖細,不會對耳道造成擠壓,佩戴體驗更為舒適,而索尼這款耳機也是采取入耳式設計,但耳機腔體分別內置有兩個驅動單元,一個動鐵單元,一個動圈單元,從觀感上會覺得腔體較大,這讓我擔心佩戴時可能會有不適的擠壓感。
實際佩戴后,耳塞的佩戴體驗和預期的并不一樣。這副耳機就是標準的入耳式耳機的體驗,入耳式舒適的佩戴,深入耳道的軟膠耳機套,優秀的被動隔音,這些優點都在這副主動降噪耳機上有所體現。
雙發聲單元的設計并沒有給耳道帶來過多的異物感,可見索尼對耳機人體工學的的把握之準確。
WI-1000X,這是副藍牙降噪耳機,從設計上就可以輕易判斷,就是沖著Bose QC30去的。在把降噪功能全開后,作為半個索粉,眼角不由得濕潤了,WI-1000X的降噪效果已經達到Bose的水平,能和QC30的降噪效果平起平坐,開啟即進入無人之境的效果。
或許是我心底里那半個索粉的影響,WI-1000X對高頻的降噪效果要略強于QC30,在地鐵將要到站時,地鐵的剎車產生較為銳利的噪聲,佩戴WI-1000X后高頻噪音相對更為柔緩。
音質,這個老生常談的點,了解音質的好壞最常見就是耳機的圖文評測,將聽覺的體驗通過文字描述以視覺的方式展現出來,其實這個方法本身就是非?!靶W”主觀的事情,當然你看到的這篇評測也不例外。不同耳機使用經驗、不同文字駕馭能力、不同使用環境下的人群,對同一個聲音都會有不同的體驗,聽覺的事最好還是通過耳朵去了解。
所以接下來僅會對聲音作個簡短的對比,供參考,各位有個概念即可。
若以QC30為標準,WI-1000X聲音更為緊湊且富有彈性,更符合常人對音質好的判斷,通俗的話來說,更HIFI!
HIFI好歸好,但這副耳機有個較為明顯的問題,將音樂關閉后,會聽到明顯“沙沙”的電流音,當然這個電流音在白天日常使用時并不會對使用體驗造成影響,而在夜深人靜時分,再去佩戴這副耳機,音樂音量一減小,電流音的影響就被放大。
至于那根音頻線,應急時使用。在耳機關機電量耗盡的狀態下能讓耳機當做普通耳機,沒有降噪,沒有電流音,但音質有所降低,把耳機電源打開,供電足夠推動耳機,音質有所上升,將在也能夠開啟,但惱人的電流音也隨之而來。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嘛,我把這副耳機作為日常通勤,音頻線使用的頻率較少,10小時的續航足夠滿足我的使用需求,而且我更喜歡沒有線材束縛的感覺,不過有這根線好過沒有嘛。
APP這軟件對于現在的耳機而言是比不可少的項目,索尼WI-1000X也不例外,軟件名稱是Headphone,國內各個APP市場上均有下載。
APP中可調整的項目很多自適應降噪,降噪等級調節,氣壓降噪優化,環繞音調節等等。
其中自適應降噪會根據當前佩戴者的移動速度(GPS定位)和環境音自動在事先設置好的四個降噪等級中切換,這四個預設降噪的等級能夠分別進行手動調節。
手動調節?自適應只有四種降噪等級?這和手動調節有多大區別?
好吧,這個自適應降噪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智能,自適應降噪不能在20級降噪等級中自由切換,必要時刻摘下耳機反而更為方便。
下部還有均衡器和環繞音調節,挺常見的功能,并沒有什么讓人驚喜或者充值信仰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選項需要選擇穩定連接優先模式才能進行調節。
底部設置有DSEE HX開關,“DSEE HX”是索尼推出的指將壓縮音源向24bit/192kHz進行高比特率/高采樣率化的高音質化技術。理論上來說音源音質越差提升效果越明顯,我在移動設備上常聽的是320kbps的音樂,開關這個選項。。。實在沒聽出什么卻別,但作為腦放能力者,這個功能我還是選擇日常開啟,那樣就能體驗到24bit/192kHz的完美音樂。
最后一個來電震動,功能顧名思義,來電話時,底部項圈的右側會發出震動。這個功能對于我長時間將耳機掛在脖子上的用戶來說非常實用。聽歌累了把耳塞摘下休息時,耳機藍牙連接并不會斷開,此刻來電話后只有耳塞內的鈴音在響,如果沒有震動提醒,我是有可能錯過這個電話的。這個使用小細節值得為索尼稱贊,頓時感覺信仰又堅定了一分。
作為一個使用過Bose QC30的用戶來說,索尼WI-1000X確實做到QC30這一級別的降噪。
縱觀整個降噪耳機市場,項圈式降噪耳機能在便攜舒適與性能之間保持一個較為平衡的點,索尼WI-1000X的出現,在進一步拉高了項圈式降噪耳機綜合性能的天花板的同時,使得降噪產品的高端市場中擁有更多的選擇。
如果你只是個從未使用過降噪耳機的普通消費者,索尼WI-1000X或許就是將你領上索尼大法好這條不歸路的信仰導師。
-
索尼
+關注
關注
18文章
3206瀏覽量
104919 -
耳機
+關注
關注
28文章
3014瀏覽量
816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