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在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華為常務董事、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汪濤,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三人就5G商業合同進展、網絡安全挑戰、華為5G定價策略和華為如何與大學展開創新合作等媒體和分析師所關心的話題進行了交流。
華為5G上已經取得40個商業合同,2018年華為運營商業務出現增長下滑,2019年華為對運營商業務的前瞻如何?
胡厚崑:2018年,運營商對5G的看法發生了幾次有意思的變化。3年前,跟很多運營商談5G時,他們對5G如何部署,5G究竟怎樣產生商業價值,沒有清晰的概念。但是大家都有一個模糊的愿景,5G會帶來很多行業應用空間。在2年時間里,跟運營商談5G,看到很有意思變化,就是運營商突然顯得很迷茫,因為大家都在講business case,究竟什么是5G的business case。過去大家談了很多5G的憧憬,用5G來支持無人駕駛,支持智能制造,但是一直找不到business case,我們把這個時期稱之為5G迷茫期。
從2018年下半年后,我們明顯看到行業對于5G認識變得更清晰,更現實。大家發現,其實不需要現在就挖空心思想5G在行業應用上到底有什么CASE,即便是標準R15所提出的eMMB的特性,就已經可以幫助網絡服務提供商建立起很有吸引的business case,包括對個人用戶服務,也包括面向行業應用,比如用5G來改變媒體行業,已經是很現實的應用。
運營商對5G的認識更加清晰和透徹,我們發現運營商對5G的投資,不是盲目的比拼速度,而是對商業價值真正思考后,做出的決策。全球各地運營商對5G投資的增長,會帶動華為5G網絡設備在5G商用網推進中獲得市場機會。2019年我們對運營商業務將呈現兩位數增長增長。
對于華為發展來說,最大的風險是什么?網絡安全的質疑會成為華為5G戰略推進的重大障礙嗎?
胡厚崑:從企業運營角度來看,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會在企業內部和外部識別不同的風險。我們對風險管理時,不會只聚焦在某一個方面,會系統的管理。挑戰,我們面臨創新的挑戰,特別是未來是一個智能社會的發展機遇,如何建立更強大的創新領導力。
企業的外部挑戰,包括地緣政治沖突,國際貿易關系變化,毫無疑問也是我們要必須考慮的因素。未來,我們把技術創新進一步提升到理論的創新,5G的部署受到地緣政治的沖突,我并不認為網絡安全不是政治問題,而是技術問題。
在華為,我們做好自己的工作,積極參與全球性的網絡安全工作,推進這個進程。回到技術本身來討論和管理,網絡安全其實既是挑戰也是一個機會,但是如果網絡安全被政治利用了,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這會對全球貿易產生影響。
當你對它政治化的時候,就不會基于事實去討論,而是基于感覺去討論,這樣做法勢必會讓未來整個技術發展產生碎片化風險。大家都知道,碎片化對于技術發展非常不應該,它會減緩技術創新速度,提高技術創新成本,最終讓整個社會付出代價。
任正非在公開接受采訪時表示愿意蘋果提供5G芯片持開放態度,這是否是戰略上的調整?華為為什么選擇現在這樣的時機?
胡厚崑:我們堅決走開放合作的道路。沒有蘋果的努力,移動互聯網時代無可期待。5G正在處于爆發前夜,從整個產業發展的角度,一個優秀的公司參與競爭,會讓其他的選手變得更優秀。從意愿上,華為愿意蘋果加入5G手機的競爭。
目前有些國家表示不會采用華為5G設備,華為運營商業務增長將主要來自哪里?華為在4G時代定義是用最好的產品,最合理的價格。在5G時代,華為已經是龍頭企業了,那么在5G時代,你們對產品和價格定位有什么改變?
胡厚崑:5G的發展在全球不同區域和國家步驟是不同的。從2G到5G時代,每一代技術都有國家成為第一波部署,隨后有第二波。移動通訊的發展是連續的,雖然有些國家處于5G試驗階段,5G技術沒有語音,4G覆蓋的完善才能解決語音問題。5G的帶寬達到4G 10倍或者更大倍數,華為公司在全球具備最領先的市場地位。
2019年,華為運營商業務在中國、非洲、中東等地的5G業務有了快速進展,4G的擴容都較2018年快,這是明顯的趨勢。
華為在積極參與各國的5G建設,2019年,雖然華為面臨壓力,各國政府和運營商都會有明智的選擇。華為在5G架構策略,我們參與市場競爭,用創新產品幫助合作伙伴成功為基本邏輯。4G相對于3G的流量數據下,價值是10倍。移動通信網絡可以造福整個網絡。
汪濤: 4G相對于3G,移動流量的性價比提升了10倍,我們的目標是在5G時代相對于4G性價比有10倍的提升,這需要政府提供更多頻譜,在政策獲取、法律法規給予合理、更多的支持。
華為投入3億美元與大學合作創新,如何推進?
徐文偉:華為當前的理論創新和基礎突破遇到了瓶頸,未來行業要健康發展,包括華為未來發展,必須依賴基礎發明。未來的研究含有不確定性,大學一定是在不確定性里面走在最前沿,華為每年與大學的合作經費超過3億美元。
一是資助科學家對未來探索,尤其是基礎理論的探索;第二、我們會和大學合作建立聯合創新中心和實驗室,從事基礎技術發明。第三、和大學合作,是雙方共贏愿望。可以看一下,整個創新周期,大學產生理論突破,包括關鍵和技術發明,企業也參與了這些發明,這些發明通過行業商業、產業化,通過運營商、行業客戶,最終為消費者服務。之后,企業獲得商業利益,再投入到大學中進行基礎研究和理論創新,形成正循環。就像很多和華為合作的教授所說,工業界對它的價值是非常巨大的,因為工業界對行業挑戰,未來挑戰和趨勢和他們分享。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80瀏覽量
252176 -
網絡安全
+關注
關注
10文章
3176瀏覽量
59936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9瀏覽量
5648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