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Lead讀
增值稅減稅重點在制造業等實體經濟,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企業擁有更多資源,可用于設備更新、研發投入等。此外,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減稅紅利將通過價格機制,讓更多行業受益。
3月27日,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出席國新辦吹風會,介紹深化增值稅改革等事宜。
程麗華表示,2019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頭等大事,預計減稅降費規模為2萬億元,其中減稅占七成左右。2019年主要減稅措施已經出臺,今年減稅政策出臺早、落實快,普惠性減稅、結構性減稅并舉。如果說年初出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是開胃菜,增值稅改革措施則是減稅的主菜、硬菜。
3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增值稅減稅配套措施,決定延續部分已到期稅收優惠政策并對扶貧捐贈和污染防治第三方企業給予稅收優惠。
3月2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三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
程麗華表示,三部委印發的深化增值稅改革辦法,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
1.降低增值稅稅率水平。對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原適用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
2.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不動產支付的進項稅由分兩年抵扣改為一次性全額抵扣。增加進項稅,讓減稅惠及所有納稅人。
3.試行期末留抵退稅。按條件給予退還,增加企業現金流。
4.加計抵減。對主營業務為郵政、電信、現代服務、生活服務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
程麗華表示,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深化增值稅改革中受益最大的行業。
具體而言,隨著營改增的推進, 納入試點的行業逐漸增多,制造業享受了凈減稅的紅利。從2018年5月1日,制造業等稅率從17%降到16%,建筑業等稅率從11%降到10%——這項政策2018年減稅2700億元,制造業減稅945億元,占比35%。
對于2019年4月1日深化增值稅改革舉措,制造業一樣是受益最大的,具體包括:
1.今年4月1日改革,以制造業減稅為重點,適用稅率從16%降到13%,是稅率下降幅度最大的行業之一。
2.擴大抵扣范圍。制造業相關支出較大,受益尤為明顯。
3.期末留抵稅額。制造業占比最高,是受益最大的行業。
程麗華表示,增值稅減稅重點在制造業等實體經濟,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企業擁有更多資源,可用于設備更新、研發投入等。此外,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減稅紅利將通過價格機制,讓更多行業受益。
除了年初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以及4月1日深化增值稅改革,今年減稅政策還將繼續支持改善民生和打好三大攻堅戰。
3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一是延續2018年執行到期的對公共租賃住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運營、國產抗艾滋病病毒藥品等的稅收優惠政策。
二是從今年1月1日至2022年底,對企業用于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和建檔立卡貧困村的扶貧捐贈支出,按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據實扣除;對符合條件的扶貧貨物捐贈免征增值稅。
三是從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底,對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53瀏覽量
53709
原文標題:財政部 | 制造業減稅受益最大,為設備更新、研發減負
文章出處:【微信號:gkongnews,微信公眾號:工控頭條】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