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除了速度不再像HDD那樣受限于盤片之外,體積和形狀也開始變得可以自由設計,由其是隨著技術的升級和成本的下跌,使得固態硬盤的性價比不斷的提升,開始向移動存儲領域滲透,越來越多的固態移動硬盤出現。
提到移動存儲,就不得不說朗科,很多數碼領域達人都知道——研發出全球第一款優盤,擁有優盤領域大量的基礎專利,同時也是一家A股創業版的上市公司。無論技術還是品牌、服務都優秀的一家企業。今天我愛存儲網給大家分享的就是朗科的Z6 480GB移動固態硬盤。
一、開箱
包裝的正面是產品的主畫面,以及三個核心性能——USB3.1 gen1;
包裝的正面是產品的主畫面,以及三個核心性能——USB3.1 gen1; USB -C 正反插和支持UASP協議。還有容量信息,我們拿到手的這個是480GB的。
包裝的背面是產品的基本參數:接口、尺寸、系統需求等信息,還有制造商、條碼貼紙。同時,還有一個二維碼涂層式防偽碼。
包裝彩了黑白配,與產品的顏色和線條相呼應,簡約商務,這也是一種永遠不會過時經典的配色,與產品的工業設計相呼應,顯然朗科專門為這個產品設計了這款包裝。除了三個賣點的圖標偏小之外(估計是設計師從美的角度考慮,而不是商業價值和方便閱讀的角度),其它的體驗都很好。
拆開包裝,內容物是一條USB-A轉USB-C的數據線、Z6 移動硬盤和一個用戶手冊(保修卡也在用戶手冊里)。其中朗科Z6的尺寸(62mmX86mmX10.5mm)與名片差不多。
采用了塑料材質,更輕,也方便做出更豐富的形態,黑銀兩色顏色的搭配,黑色部分做了紡織紋理。
銀色部分用了一種加入了閃粉的金屬質感噴漆,光澤感不錯。
USB-C接口,同時,還有一個工作指示燈。
二、方案與拆解1. 拆開外殼
由于外殼沒有螺絲,所以,我們在上下殼的中間用刀片撬出一個縫后,再用撬棒撬開。
可見分為:外殼(三塊)、SATA轉USB-C轉接板、和SATA固態硬盤三大模塊組成。其中固態硬盤用螺絲固定在底殼上面。
2. SATA轉USB-C轉接板方案
SATA轉USB-C轉接板正面。
SATA轉USB-C轉接板反面。從這是一個單芯片方案,大大簡化了設計成本。同時我們也能看到USB-C接口在PCB上面做了4個穿孔,牢固。
這個單芯片的主控就是智微科技(Jmicron)的jms576主控芯片,一顆芯片搞定,大大簡化了產品的設計成本。前面我們知道華為的備咖存儲用的也是這顆芯片。
JMS576是一USB3.1 Gen1轉SATA 6Gb/s橋接主控芯片。同時集成多路 USB Type-c和CC邏輯芯片的存儲解決方案。它通過高集成的工業設計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表現,這顆片支持外接SPI和 NVDRAM給USB2.0/USB3.1Gen1控制芯片提供VID和PID,有10個可定制化的 GPIOS接口,支持在USB2.0和3.1Gen1接口下提供可升級固件代碼。
用于存儲固件的PM25L0512
3. 固態硬盤方案
固態硬盤PCB的正面能看到一顆主控、兩顆閃存顆粒,還有供電電路。
固態硬盤PCB的背面則留了兩個顆粒的空位,說明這也是一個可以兼容多容量的方案,還可以有更大容量的版本。
固態硬盤的主控是慧榮(SMI)的SM2258XT
官方介紹:SM2258XT 高效能 SATA 6Gb/s SSD 控制芯片,高成本效益、小尺寸、低功耗。單晶片、DRAM-less 設計降低了物料 (BOM) 成本。可支持所有主流 NAND供應商的 1z nm TLC與 3D NAND。搭載 Silicon Motion 獨家 NANDXtend?(ECC) 技術,SM2258XT 提供全方位的資料保護,并提升 TLC NAND 的耐用性與資料保存能力,可為 TLC SSD 提供三倍以上的耐用度。
顆粒是Intel的,29F02T2A0CMG2這顆是2Tb(256GB),另一顆是29F01T2ANCMG2,這種顆粒可以選擇做L06B或B0KB兩種模式,這種選擇是Intel官方支持的,Intel官方給了客戶可調CE數設計——做成MLC還是TLC,客戶可以自定義(L06B是MLC模式=384GB,B0KB是TLC模式=512GB,/2再×3)。
這兩顆顆粒合起來是512GB,而SSD的容量是480GB,朗科做了主流的OP設計。
我愛存儲網總結:
1.NETAC朗科Z6 方案由智微(JMicron)JMS576的USB-C轉SATA橋接主控+慧榮(SMI)SM2258XT 固態硬盤主控+Intel 閃存顆粒組成。
2. 包裝和產品的設計相互響應,經典永不過時的黑白配。外殼做了布紋處理,防滑性手感都有優化。
3. USB接口處做了穿孔設計,耐用而且牢固。USB-C正反插方便。
-
固態硬盤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467瀏覽量
57433 -
朗科
+關注
關注
0文章
85瀏覽量
1234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