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ld是什么意思
CPLD(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是從PAL和GAL器件發展出來的器件,相對而言規模大,結構復雜,屬于大規模集成電路范圍。是一種用戶根據各自需要而自行構造邏輯功能的數字集成電路。其基本設計方法是借助集成開發軟件平臺,用原理圖、硬件描述語言等方法,生成相應的目標文件,通過下載電纜(“在系統”編程)將代碼傳送到目標芯片中,實現設計的數字系統。
發展歷史及應用領域
20世紀70年代,最早的可編程邏輯器件--PLD誕生了。其輸出結構是可編程的邏輯宏單元,因為它的硬件結構設計可由軟件完成(相當于房子蓋好后人工設計局部室內結構),因而它的設計比純硬件的數字電路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但其過于簡單的結構也使它們只能實現規模較小的電路。為彌補PLD只能設計小規模電路這一缺陷,20世紀80年代中期,推出了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此應用已深入網絡、儀器儀表、汽車電子、數控機床、航天測控設備等方面。
器件特點
它具有編程靈活、集成度高、設計開發周期短、適用范圍寬、開發工具先進、設計制造成本低、對設計者的硬件經驗要求低、標準產品無需測試、保密性強、價格大眾化等特點,可實現較大規模的電路設計,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產品的原型設計和產品生產(一般在10,000件以下)之中。幾乎所有應用中小規模通用數字集成電路的場合均可應用CPLD器件。CPLD器件已成為電子產品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的設計和應用成為電子工程師必備的一種技能。
如何使用
CPLD是一種用戶根據各自需要而自行構造邏輯功能的數字集成電路。其基本設計方法是借助集成開發軟件平臺,用原理圖、硬件描述語言等方法,生成相應的目標文件,通過下載電纜(“在系統”編程)將代碼傳送到目標芯片中,實現設計的數字系統。
這里以搶答器為例講一下它的設計(裝修)過程,即芯片的設計流程。CPLD的工作大部分是在電腦上完成的。打開集成開發軟件(Altera公司Max+pluxII)→畫原理圖、寫硬件描述語言(VHDL,Verilog)→編譯→給出邏輯電路的輸入激勵信號,進行仿真,查看邏輯輸出結果是否正確→進行管腳輸入、輸出鎖定(7128的64個輸入、輸出管腳可根據需要設定)→生成代碼→通過下載電纜將代碼傳送并存儲在CPLD芯片中。7128這塊芯片各管腳已引出,將數碼管、搶答開關、指示燈、蜂鳴器通過導線分別接到芯片板上,通電測試,當搶答開關按下,對應位的指示燈應當亮,答對以后,裁判給加分后,看此時數碼顯示加分結果是否正確,如發現有問題,可重新修改原理圖或硬件描述語言,完善設計。設計好后,如批量生產,可直接復制其他CPLD芯片,即寫入代碼即可。如果要對芯片進行其它設計,比如進行交通燈設計,要重新畫原理圖、或寫硬件描述語言,重復以上工作過程,完成設計。這種修改設計相當于將房屋進行了重新裝修,這種裝修對CPLD來說可進行上萬次。
-
cpld
+關注
關注
32文章
1257瀏覽量
169612 -
可編程邏輯器件
+關注
關注
5文章
144瀏覽量
303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