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新技術的迷戀似乎總是遵循著同樣的軌跡:我們時而著迷,時而崇拜,時而失望,時而沮喪,最終得到的滿足比我們最初想象的要少。1954年,德州儀器公司宣稱其新型晶體管將使“電子‘大腦’在應用范圍和可靠性上接近人類大腦”。2000年,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宣布,人類基因組計劃將帶來這樣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我們孩子的孩子將只知道Cancer這個詞的意思是一個星座(即巨蟹座)。”現在,量子計算也是如此。
大眾媒體充斥著吹捧量子計算的前景的文章。科技巨頭正在投入大量資金建造原型。你會明顯感覺到計算機行業即將迎來一場量子革命。
但并不是每個人都相信量子計算能夠在某些技術支持者希望我們相信的時間范圍內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事實上,許多參與其中的研究人員承認,炒作已經失控,他們提醒說,量子計算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發展成熟。
理論物理學家Mikhail Dyakonov在約菲研究所(Ioffe Institute,位于俄羅斯圣彼得堡)做了多年研究,現在在法國的蒙彼利埃大學工作。他的懷疑甚至更多。在“The Case Against Quantum Computing”一文(https://spectrum.ieee.org/computing/hardware/the-case-against-quantum-computing)中,他闡述了其觀點,即在可預見的未來,實用的通用量子計算機不會被制造出來。
正如你所料,他的文章在網上發表后引起了一些爭議。但事實證明,在他準備那篇文章時,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組成的一個專家委員會也在努力解決同樣的問題。
該委員會將提供“一份獨立的評估報告,評估創建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功能性量子計算機的可行性和影響……”,這是為了估算“所需的時間和資源,以及如何評估成功的可能性”。
接受挑戰的專家包括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的John Martinis,他是Google量子硬件項目的負責人;芝加哥大學的David Awschalom,他曾領導UCSB的自旋電子學和量子計算中心;還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Umesh Vazirani,他是伯克利量子信息與計算中心的聯合主任。
值得贊揚的是,在去年12月發布的報告中,他們沒有粉飾困難,而是恰恰相反。
該委員會得出的結論是,在未來的十年里,有人能制造出一種能夠破壞公鑰密碼系統的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在理論上特別適合于解決這個問題),這將是“非常出乎意料的”。委員會說,雖然在這個時間框架內將建造能力較弱的“有噪聲的中等規模量子計算機”,但“目前還沒有已知的算法/應用程序能夠有效利用這類計算機”。
好吧,如果不是十年,那么多久?委員會委員會不準備對任何概算作出承諾。Proceedings of IEEE在今年1月份刊出了一篇專門討論量子計算的評論文章(標題為“An Outlook for Quantum Computing”),其作者也同樣不愿做出具體預測。所以答案是:沒有人真正知道。
然而,在這一領域工作的人們對最近在概念驗證性設備上取得的進展以及這項研究的前景感到非常興奮。毫無疑問,他們認為技術障礙比Dyakonov總結得更容易處理。所以當你看到他們的觀點出現在IEEE Spectrum時也不要感到驚訝。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文章
7534瀏覽量
88631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11瀏覽量
35055
原文標題:量子計算何時具有真正的商業價值?
文章出處:【微信號:AItists,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學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