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已經有65年的歷史, 1948年稱之為現代巡航的發明,開始嘗試控制車輛,可以稱之為第一個自動駕駛。
1980-1995年期間,在歐洲、美國大學,甚至戴姆勒,做了非常多自動駕駛的貢獻,同現在的自動駕駛車一樣,他們也組建車隊,或跨越歐洲,或穿越美國。那時的傳感器體積大,車輛造價昂貴,完成的挑戰和任務同今天的很像,只不過人為干涉比現在多一點。
這次大的變化發生之后,有很多ADAS系統開始慢慢出現在市場上。2000年之后,美國軍方挑戰賽,智能駕駛能做的更多,從谷歌開始,自動駕駛的發展被推上了世界的舞臺。
國內自動駕駛從2014年開始起步,無數創業公司涉足這個領域。在谷歌等互聯網企業的沖擊之下,造勢者紛紛提出自己的目標,第一個有限的自動駕駛出現在2020年,全自動駕駛在2030年即將到來。
這些目標能實現嗎?
行業共識形成
在2015年的時候,谷歌和傳統的OEM差異在于,前者直接從L4級的自動駕駛開始研發,并認為這樣的自動駕駛才是能落地的形態,而后者則是從L0、L1開始,認為在無人駕駛真正實現之前,低等級的自動駕駛無法跨越。
特斯拉、Uber、奧迪、凱迪拉克在量產的自動駕駛中,走的最快,但發生的事故給業界帶來了不小的震動。不同等級的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預期,也在悄無聲息的延后。
歐菲智能車聯駕駛事業部算法及自動駕駛總監段勃勃認為,從技術實現和商業化難易程度來看,商用車比乘用車容易。
商用車的自動駕駛,無論是智能車隊,還是限定園區下的運行,體現的特點是:任務復雜度還是L4,只是場景復雜度進行了區分和限制,比如說礦區、港口、園區、封閉高速路等等。
乘用車自動駕駛的著力點主要在L2到L3之間,整個任務復雜度、場景和功能是被限定的。隨著這個度的逐漸開放,車輛能提供的服務也越來越豐富,越能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而對于乘用車L4,業內普遍有了共識,技術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會稍微遠一點,當下人們更關注的是功能、產品的落地能力,商用車的限定條件下的L4自動駕駛,和乘用車的L3及以下的輔助駕駛成為熱點。追本溯源,還是因為落地必須技術、商業、法律都滿足之后才行。
OEM積累核心競爭力
段勃勃表示,面對這樣的形勢,傳統的OEM會聯合Tier1完成一個功能的開發,Tier1要把IP供應商、工程服務、GPU集成在一起,承擔非常多的任務。這個階段,OEM的壓力稍微小一點,但OEM也有自己的焦慮。
當互聯網造車勢力涌現,同傳統OEM一樣可以采購Tier1的零部件,實現類似的功能、汽車,二者的差異化在哪里?
真正的核心技術掌握在Tier1手中,差異化很難體現,同質化的競爭非常多。因此現在趨勢是OEM開始加大研發投入,它要逐漸充當主動的角色,特斯拉、沃爾沃、通用都在嘗試做這樣一件事情。
現在OEM也承擔自動駕駛的開發集成,而且它會有專利的創新。過去可以找到供應商把功能完整copy,現在很難,OEM有自己的軟件、集成、專利,在未來會發生的更加明顯。
OEM為了發展,也在積累架構能力、軟件能力,算法能力的核心技術。比如多域控制器,將會把所有的傳感器集成在一起,完成任務和功能。
在段勃勃看來,供應商給OEM提供零部件,OEM做集成控制,供應商就是供應商,真正做控制的可能以軟件的模式來實現。OEM的需求在變,相應的產業鏈也在發生變化。
未來OEM和供應商的關系,可能會是一對多的關系,一個OEM會直接對應IP Tier1、控制器的Tier1,供應鏈關系更加扁平。Tier1與Tier1之間,將會出現更多密切的合作,這也在給Tier1提出新的挺挑戰。
OEM和供應商之間是靈活合作的模式,不同的OEM擁有的能力不同,軟硬件實力不同,需要供應商提供的服務也就不同,供應商工程服務的能力要提升。只有這樣,在整個開發的周期被壓縮短后,配合OEM交付才能順暢。原來找供應商難,未來更難。
段勃勃表示,現在OEM開發一款車的周期也正在變短,以前先成熟后上市,現在可以先發布,再OTA升級,這樣的案例以后越來越普遍,因為這是競爭、發展變化的需要。
2015年歐菲智能車聯開始投入智能駕駛的領域,專注于環視系統來做ADAS及無人駕駛技術。
目前,公司環視攝像頭已經實現低成本,高收益。技術上目前在國內已經實現L2等級的自動駕駛,接近L3的落地,2019年會有一些L2、L3功能的量產。
2016年9月攝像頭產品上市,2017年9月,360度環視系統上市,在2018年6月第一款高清環視上市,第一款AI泊車系統將于2019年Q1完成上市。還有融合方案的全自動泊車,能夠適應多場景,于Q4能夠達到量產,已經拿到國內非常重要的兩家主機廠的項目。
成立三年多,歐菲智能車聯積累了十個OEM客戶,約40個工程定點,完成十幾個SOP的項目。
技術的挑戰
在段勃勃看來,隨著產業鏈的成熟,技術的升級,曾經越來越多的不可能正在變為現實。
以低光照下地下停車場的泊車系統為例,光照在20lux左右,通過特殊選型的sensor可以做到L5,以及高精度的相機模組,在可控范圍內就可以完成泊車。
深度學習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大,其算力也會同步攝像頭的發展而升高。對于深度學習,目前的挑戰在于單位算力下的功耗降低,面對不同數據模型,計算模型的適配性。
比如,針對不同的目的,數據來源不同,數量也不同,與之匹配的數據篩選、處理也千差萬別,而后端數據采集、標注的能力還未跟上。以及,為了適應車內的工作環境,穩定性、可靠性都還有待驗證。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228瀏覽量
754684 -
adas
+關注
關注
309文章
2186瀏覽量
208712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867瀏覽量
166604
原文標題:成立三年,拿下10+ SOP,視覺ADAS還有更多可能 | GGAI頭條
文章出處:【微信號:ilove-ev,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汽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