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OPPO 是一家營銷驅動型手機公司:“充電 5分鐘,通話 2小時”讓全世界記住了 VOOC閃充;龐大的 OPPO 明星家族在業內前所未有,成功切中了年輕用戶的消費需求點;近年 OPPO 更是深入微電影領域,通過表達情感來喚起消費者內心共鳴……
但你可能已經發現,現在 OPPO 似乎已不再那么熱衷于營銷了。最新的 OPPO R17 系列沒有任何代言人出鏡,也不再簽約新明星。反而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出現在了新品上,一些新機也擁有不錯的性價比。
人們紛紛感慨 OPPO 變了,它不再是大家熟悉的 OPPO 了。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OPPO 一直潛心于技術研發,只不過之前它在營銷上的光芒太盛,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 OPPO 的技術實力。
曾被營銷光環遮蓋的技術研發
2018年是 OPPO 涉足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七個年頭。在這七年里,OPPO 推出了不少讓人耳目一新的產品,也有不少精彩的Slogan。而在這些背后,可以看出OPPO 從未放松過對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例如 OPPO N1 的旋轉攝像頭和 OPPO N3 的電動旋轉攝像頭,讓不少喜歡自拍的用戶享受到前后置攝像頭共用拍照所帶來的樂趣。OPPO Ulike 和 Ulike 2 提供了極致美顏功能,預示了時下美顏自拍的行業趨勢。
OPPO R9s 首創定制 CMOS 玩法,聯合索尼共同研發 IMX398傳感器,并支持速度和精準度升級的雙核對焦功能。OPPO R17 Pro 則是業內第一款搭載 TOF鏡頭的智能手機,大大領先于主流國際廠商。
一代經典旗艦 OPPO Find 7,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天際線呼吸燈外,還首發了 VOOC閃充、采用多幀合成技術的 5000萬像素超清畫質功能等等。
在今年推出的 OPPO Find X 上,超級閃充版和蘭博基尼版首發了 Super VOOC閃充,再加上靈活的潛望式雙軌結構、3D結構光人臉支付以及 93.8%屏占比的曲面全景屏,都無不讓人驚艷。
深耕前沿技術,為產品儲備大量專利
而在前沿技術的探索和布局上,OPPO 也一直是手機廠商中的“拼命三郎”。根據數據統計,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中,OPPO 發明專利數量高達 1222件,位于第 8 名。2018年上半年 OPPO 發明專利授權量高達 1555件,位于第 3 名。
而在 2018年前三季度的國際專利授權量排行中,OPPO 的 PCT 國際專利申請數量為 781件,位居第 4 名。
從曝光的專利也可以看出,OPPO 在技術上的布局并不比其他廠商少。無論是曾經的無邊框,時下大熱的異形全面屏,還是未來即將到來的折疊屏產品,OPPO 都有豐富的相關專利。
而就在昨天,諾基亞官網發布公告稱與 OPPO 簽署多年的專利授權協議,這無疑將解決 OPPO 在歐美等海外市場的專利糾紛風險。目前,諾基亞擁有 12000 多項專利,涉及 5G、Wi-Fi、手機設計等領域。
其實早在今年 2月,OPPO 在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獲得了 8項美國專利,主要涵蓋多載波通信系統技術,同時該交易中還包括了兩項同一技術領域的中國專利。此外,OPPO 還獲得了夏普 3項美國專利,涵蓋移動通信系統、移動臺設備和通信方法。強大的專利儲備,將為 OPPO 掃清出海專利障礙。
作為能夠取代傳統指紋識別的高安全性生物識別功能,3D結構光技術一度被手機廠商熱捧。然而在安卓廠商中,OPPO 最早完全支持 3D結構光人臉識別+微信、支付寶支付。
2019年被認為是 5G手機元年,OPPO 曾明確表示將會是首批推出 5G手機的廠商。而其也早就對5G網絡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測試。10月 27號凌晨 4點 47分,OPPO 在 5G通信協議實驗室中完成了 5G 上網測試,5G手機量產商用可期。
為了針對手機流暢性的痛點,OPPO 也曾在 10月 11日推出 HyperBoost 加速引擎,其共分為系統、游戲和應用三個層面。例如在系統層面加入了 OPPO 自主研發的感知調度方案,能夠以 0.2毫秒的單位對底層硬件實現動態調頻,從而讓應用啟動速度提升 31.91%。而在未來,HyperBoost 還將加入 AI技術,通過機器學習和自動適配能力。
近日,OPPO ColorOS 迎來了五周年,其借此推出了全新的 ColorOS 6,在交互、設計等方面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進。其實 ColorOS 中也融入了 OPPO的一系列前沿技術,例如 OPPO R17 系列所搭載的 ColorOS 5.2,就大力強調 AI,例如智慧識屏、AI智能助手等功能,讓用戶實際體驗更上一層樓。
為何 OPPO 要走出舒適區,放棄自己以往最擅長的路?
其實仔細想來,OPPO 從來就不是一家純粹靠營銷成為如今世界前列的手機廠商。那么,為什么 OPPO 最終會選擇放棄以往強調營銷的路線,轉型成為一家技術主導的手機企業呢?原因其實想來并不難。
1、 OPPO 市場地位成熟,用戶忠誠度較高
OPPO 已經不再是一家剛剛涉足智能手機領域的廠商,作為國內和全球市場的領先企業,其早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品牌形象、溢價、供應鏈和規模,產品也形成了一定的用戶忠誠度。根據 MobData 研究院公布的 2018 Q3 各省份品牌來看,OPPO 拿下了中國 12個省份的 TOP1,品牌認知度極高。
同時,由于市場競爭白熱化,OPPO 現如今專注于品牌全球化發展。今年伴隨著OPPO Find X 在巴黎的亮相,OPPO 也成功進軍了歐洲市場;此前其也隨同OPPO R11s 進入了日本市場。隨著由國內品牌向國際品牌轉型,OPPO 需要通過強大的技術實力來讓國外消費者直接認知到。
在這種情況下,先前為了打響品牌聲譽的營銷玩法,如果還套用到現在的 OPPO 上,就好像在給大人穿小孩的衣服一樣,根本不合適。
2、玩法被友商跟風,代言人、冠名策略轉化率不高
盡管 OPPO 擁有龐大的明星家族,但現在的手機廠商基本都會有幾個代言人。可以說靠代言人來提升購買轉化率的方法,已經被友商徹底跟風。要想單純的從這條路去獲取更多的提升空間已然行不通。
同樣的,諸如綜藝節目冠名、電視劇贊助等營銷策略,也只不過是基礎策略,并不能根本依賴。因為同樣采用這類玩法的手機廠商也有很多,單純追求曝光率并不能突破現在市場中的份額水平。
這是因為,這類同質化的營銷策略,只能提升品牌到達率,卻并不能提升品牌形象,更不能提升品牌忠誠度。粉絲今天跟著這個明星,明天追著那個明星,手機廠商在他們心中只是“金主爸爸”,可以感恩膜拜,但卻鮮少在心智上獲得品牌認同。這些弊端對于用慣了的 OPPO 來說,已經再清楚不過了。
3、 OPPO 產品線劃分逐漸清晰,品牌基因也在轉化
OPPO 目前主推的產品線共有四條,即旗艦 Find 系列、中高端 R系列(包括R Pro)、中低端 A系列和性價比 K系列,各自都有面對不同的細分市場,可以說非常清晰。Find 系列負責提升品牌形象,滿足高性能、強設計需求的用戶群體,R系列面向強調拍照和顏值的用戶,K系列照顧到對性價比有追求的線上用戶,而 A系列則能吸引到入門級別的消費者。
在這種清晰的產品線下,OPPO 的品牌基因也在隨之轉化。OPPO 從以往只推 R系列一條產品線轉化成現在的多元產品線,正是看到了不同產品線對于品牌的多元發展有各自的用處。
而在營銷層面,不同產品線也應該采用不同的策略。例如 Find 系列強調的科技美學,應該突出的是 OPPO 的設計感和技術力,就并不需要代言人去搶走產品的注意力。而 R17 和 R17 Pro 上新技術賣點也證明了,即便是慣用明星的產品線,也可以嘗試著“去代言人化”。在未來,OPPO 可能會更傾向于就產品本身去做營銷,而不是去生搬硬套。
就個人看來,OPPO 從營銷轉向技術是一種必然的結果。作為一家手機廠商,OPPO 最終還是要靠產品來留住消費者,而非各種營銷手段或者套路。而對于行業來說,OPPO 主動舍棄以往路線,或許會給其他廠商一些啟發:只是盲目地學習友商的營銷手段,最終卻很容易被拋棄。在扎堆請代言人、冠名綜藝的現在,其實廠商們應該思考一下,前方沒有學習的目標,未來的路應該怎么走。
對于 OPPO 來說,拋棄以往的“營銷教科書”的光環,轉型成消費者感到陌生的“技術先驅者”,顯然是一次巨大的挑戰,這意味著這家廠商將會走出舒適區。
在剛剛過去的幾天里,OPPO 副總裁沈義人在接受央視采訪時透露:“OPPO 明年研發投入將會超過今年的 40億,好的項目不設限”。而在今日剛剛舉行的 OPPO 科技展上,OPPO CEO 陳明永首度明確表示:
明年 OPPO 的實際研發資金投入將直接提升至 100億,未來還將逐年加大投入。除了提升研發實力外,未來還將整合供應鏈,開放引入專家技術人才,提升科技實力。
這些舉動對于鮮少在公共場合透露研發投入數字的 OPPO 而言,便已經說明了:以技術驅動品牌,在未來或將成為 OPPO 的新標簽。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495瀏覽量
180269 -
OPPO
+關注
關注
20文章
5235瀏覽量
79001
原文標題:技術先行,OPPO 的轉變成為手機行業預警信號
文章出處:【微信號:zealertech,微信公眾號:ZEALER】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