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特維克公司的一輛自動駕駛鏟運機,順利通過了他們建造的長為11米的玻璃迷宮,展示了其自動駕駛技術的精確性。迷宮的建造是為了復制地下礦井的一些緊急轉彎和狹窄通道,用易碎的玻璃作為材料,更能凸顯技術的精確性。車輛并沒有預先編程,裝載機使用激光傳感器,陀螺儀和專利算法來讀取距離并繪制其隨著時間推移的軌跡。
目前,激光雷達技術越來越強大,測量距離可以達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角度分辨率高,通常可以達到零點幾度,測距的精度也高。但測量距離的置信度會反比于接收信號幅度的平方,因此,遇到吸光的障礙物或者遠距離的物體距離測量不會像光亮的、近距離的物體那么好估計。當然,激光雷達還有一個致命的軟肋,對于透明材料,比如玻璃、水滴的識別,激光雷達往往愛莫能助了,這時候往往需要其他傳感器的配合。
用玻璃構建一個長11米,狹窄的“迷宮”,目前的無人駕駛技術能夠順利通過嗎?瑞典的這家礦山機械制造企業做到了。
這是山特維克公司最新的宣傳片,片中的車輛是山特維克LH514無人駕駛、礦用卸載的挖掘機,重量為38.1噸,允許載重52.1噸。它由沃爾沃的12.78升直列六缸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它通過使用激光傳感器,陀螺儀和專利算法等來讀取距離并繪制其隨著時間推移的軌跡,車輛自動駕駛順利通過了這條狹窄的玻璃通道,轉彎處幾乎要碰到了,驚險刺激。
為了證明這些玻璃都是真實的,山特維克公司CEO在自動駕駛通過玻璃迷宮后,親自上陣駕駛,撞碎了面前的玻璃。
山特維克(sandvik)并不是一家新創公司,它是一家瑞典重工業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先進產品制造商,1862年由G?ran Fredrik G?ransson在山特維肯創建。集團優勢業務包括金屬切削工具、建筑及采礦業設備設施、不銹鋼材料、特種合金、金屬及陶瓷電阻材料以及傳動系統等。
山特維克在礦山車輛和系統自動化上的投入,已有二十余年的歷史。其自動化鏟運機和卡車早已在井下礦山實地應用多年,累計井下作業時間超過200萬小時,同時還保持零事故零傷亡的紀錄。得到IBM的技術支持,視頻中的自動化鏟運機安裝了自動鏟斗裝載系統。從裝載到運輸再到卸載,整個生產過程實現完全自動化。
“玻璃迷宮”計劃是如何實現的?
雖然山特維克礦用鏟運機的常規作業環境為巖石墻體,然而,精益求精的技術,做到了即使極其脆弱的玻璃迷宮,也能靈活應對。在這個花絮視頻中,攝像師的手中的攝像器材,都能不經意間將玻璃輕易撞碎。重達38噸的鏟運機,穿行其中卻讓玻璃毫發無損。這正是自動化技術精湛控制的直接體現。
山特維克的自動化系統,能讓鏟運機和卡車首次進入巷道時,便開始自動學習最安全、最高效的路徑。在一組傳感器的引導下,車輛的智能系統能夠繪制井下地圖并記錄路徑。山特維克的專利算法,加上鏟運機的傳感器和陀螺儀配置,共同保證車輛有能力在沒有GPS的井下環境探知行進方向。
盡管這項挑戰看起來像在“炫技”,或者是公司的一種營銷手段,但目前自動駕駛挖掘車輛有如此高水準的技術不禁讓人贊嘆。對于一個礦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一是安全,二是效率,三是盈利。這三點都已經在慢慢的兌現。
礦業已經不再是從前的“暴利行業”,但它依然是一個能賺錢的行業,未來礦山發展更是繞不開綠色與智能,綠色礦山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智能礦山在未來也將全面鋪開,誰能搶占智能礦山的先機,必將在未來的更加激烈的礦業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
力拓集團CEO表示,2021年,力拓計劃啟動在皮爾巴拉的Koodaideri鐵礦石生產,耗資22億美元的Koodaideri礦山將成為第一個智能礦山。
國內致力于智慧礦山的慧拓智能公司CEO陳龍博士也透漏:“慧拓智能把無人駕駛首先落地在特定場景,在2017年初就與世界工程機械排名前十的國內大型集團企業達成了面向無人礦山量產的戰略合作,做無人礦山機械及管控平臺。
全球的礦業巨頭們都要開始行動了,對于我國的礦業公司而言,也要抓緊行動了,尤其是大中型礦山必須好好考慮順應時代潮流,搶占先機了!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237瀏覽量
754785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3991瀏覽量
190081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77瀏覽量
120635
原文標題:真瘋狂!一輛38噸重的無人駕駛挖掘機穿越“玻璃迷宮”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