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音響系統中,低頻成分越來越多,燒友們都特別注意追求感人肺腑的低音效果,且分頻點越取越低,這樣的音響系統有如下缺點:
音箱的分頻電感重達千克,成本高且分布參數大,要影響音質的提升。
功放的動態范圍有限,大功率的低頻影響了高音的重放。尤其是甲類功放,高音變小且沙啞。
功放發熱嚴重,需大面積的散熱器,要增加成本和耗電。
基于以上考慮,為了發揮已有的甲類功放的高音質,同時享受震撼的低音效果,筆者設計了這款D類低音功放。我們知道,D類放大器的效率很高,且頻率越低失真越小,人耳對低頻又不敏感,因而用D類。這款功放功率峰值可達350W,幾乎可以不用散熱器,用原來的書架式音箱再加一個無源低音炮,即可構成完整的音響系統。
原理見圖,聲音信號從P1、P2引入,經過緩沖隔離和有源高通濾波,通過P3、P4接原有的功放系統,因為有緩沖級,所以左右聲道有很高的分離度,由于濾掉了150Hz以下的頻率成分,有效減小了原有系統的負擔,確保整個系統有很大的動態范圍。經過高通濾波的信號通過R11調節音量后進入比較器U2A。 U2B和U1構成鋸齒波發生器,頻率為100kHz左右。U2A把信號和鋸齒波比較,得到PWM波,推動后級工作于開關狀態,有效減小了后級的功耗。Q1 和Q2為推動管,用電流大于20A的高頻對管即可,筆者用的是IRF150(40A, N溝道)和IRF9150(40A,P溝道)。C11為保護電解,保護音箱不通過直流電而損壞,容量越大越好。
L1、L2、C1、C2是濾波元件,為了防止50Hz交流電影響,也要越大越好,電容的耐壓要大于100V。輸出端沒有濾波網絡,因為低音炮喇叭對100kHz的開關成分呈高阻,即使放出來也聽不到,因而省略。主要要注意的是數字部分(U2 、U1、后級推動管)要和濾波部分有效隔離,特別是U5部分,要大面積接地,最好用單獨電源并用銅箔包起來。所有電路布線要合理,接線盡量最短,最好一點接地,且大電流部分要在銅箔上上一層錫。機箱最好用金屬的并接地,也可和低音炮構成有源低音炮。Q1、Q2稍加散熱即可。整個電路不需要調試即可工作,相信不會讓你失望。
-
功放
+關注
關注
97文章
796瀏覽量
103920 -
D類
+關注
關注
0文章
40瀏覽量
641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