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說】經典名著《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句詞:“你方唱罷我登場”,用于形容近年來顯示技術的飛速迭代似乎再恰當不過——從傳統LCD(液晶顯示屏),到LCD的升級版QLED(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再到摒棄傳統結構的革新技術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如今,世界各國在顯示技術研究和制造上角逐激烈,各顯示技術也在爭相搶奪市場主導位置。這場白熱化的競爭中,誰將勝出?
提到這個問題,業內總是爭論不休。但隨著全球手機領域領頭羊“蘋果”在iPhone X上使用OLED,這一趨勢似乎為這場看似有些焦灼的戰爭指明了方向,讓OLED占了優勢。
當然,這與OLED技術成熟、使用用途廣泛和用戶體驗良好有著分不開的關系。
首先,從技術上看,OLED已經成熟,而且其優越性是其它顯示技術無法比擬的。OLED作為一種新的顯示技術,摒棄了背光的配置,其驚艷的效果使得液晶顯示相形見絀。
從畫質角度看,OLED色彩維持率高,由于是自主發光,在沒有色彩輸出的情況下,光是熄滅的,所以在暗場環境下,其表現堪稱完美。而液晶屏不論是直下式還是側光式,由于有背光系統,在純黑狀態下,會發生漏光。
QLED一直被譽為OLED 的直接競爭對手,但只是通過液晶電視背光源上增加了量子點薄膜提升了色域,尚未做到真正的量子點技術,仍屬于LCD的范疇,所以依舊存在液晶顯示產品固有的漏光、對比度低、可視角度差、響應速度慢等畫質上的短板和設計上的限制。
同時,OLED具有超薄、可彎曲、節能以及響應速度快等諸多優勢。以當前世界上最薄的電視LG的W系列為例,其厚度只有2.57mm,并且可以彎曲。而受到背光系統的阻礙,便決定了液晶屏幕不能做到極致的薄和具有柔性。
其次,從使用途徑上看,目前電視、顯示器、移動設備、照明產品、商用大屏,都開始使用OLED,使其成為了高端產品的標配。如今,OLED屏幕以其豐富的色彩、輕薄的模組以及獨特的自發光模式,受到了手機行業的青睞。回顧2018年各大手機品牌推出的旗艦產品就能看出,使用OLED屏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而作為照明光源,以平面發光為特點的OLED具有更容易實現白光、超薄光源和任意形狀光源的優點,同時具有高效、環保、安全等優勢。2016年,隨著軟性OLED照明上市與推廣,加上在汽車應用的導入,OLED照明市場有望有較大幅度的成長。并在2018年增長到60億美元的規模。
隨著消費升級時代到來,用戶對視聽效果的要求也逐漸增加,除了對電視屏幕尺寸和顯示效果的要求有所提升,更對金屬邊框、“無邊框”等電視外觀設計提出要求。而OLED無需背光模組,更具備廣泛自由的設計空間,高端OLED TV也備受用戶追捧。
筆者留意到,近年來在高端市場,OLED表現不俗。據IHS數據顯示,去年,2500美金以上高端電視市場,OLED電視全球占比達到51.3%,占據半壁江山,首次超越LCD電視占比。而這一數字在2015年僅為15.5%,2016年則為35%。
IHS預計,在高端市場,OLED電視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趨勢,2018年,OLED電視在2500美金高端電視市場占比將攀升至70.7%,成為絕對的主流。此外,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中國OLED TV的數量將進入高速增長期,其中,今年第二季度預計同比增長118.8%,2018年第三季度預計同比增長120.4%。
上述案例都在指向一個事實——不僅在顯示器、移動設備領域大放異彩,OLED在照明產品、商用大屏上的應用也正在加速,正在成為高端產品的標配。
從用戶體驗上看,OLED電視并未出現發展初期的殘影等問題。在OLED的發展初期,其“殘影”問題確實受到過質疑,但如今來看,至少從用戶體驗方面看,這已經都成了不是問題的問題。
所謂的“殘影”,也就是圖像永久殘留現象,其實在任何平板電視產品上都可能出現。雖然對于液晶屏幕來說,“殘影”幾率不高,但對于OLED來說目前也尚未有論斷。套用一句辟謠帖里經常會使用的套話——“拋開計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所謂的“殘影”現象其實也是如此。
只要用戶在使用電視的過程中,不使固定的圖像在屏幕上停留一整夜,便不會留有圖像殘留現象。 美國科技行業權威媒體Digital Trends也表達過類似觀點,他們認為,“實際上,殘影對大多數人而言應該都不成問題,如果想讓電視出現殘影,就必須是有意識的讓它變成那樣”。
在全球專業測試網站Rtings進行的包括殘影在內的電視綜合評價中,OLED電視占據了1-6名, 這足以證明“殘影”對于OLED不成問題。而且,就連對產品質量非常苛刻的日本企業也在加碼OLED產品,可以肯定OLED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的“殘影”問題。
至于使用壽命,根據國際顯示行業標準, 壽命是指視平面亮度下降為原來亮度的一半, 作為它的壽命降低的標準。不論是液晶還是OLED,暫時都沒有權威的壽命數據統計發布,所以所謂的使用壽命短一說更是沒有事實依據支撐。如果按照每天觀看8小時的觀看時間, OLED可保障10多年的使用壽命,而對于普通家庭來說,10多年不更換電視顯然不現實。
發展初期,業界對大尺寸OLED的良品率還存有疑慮。由于OLED采用的蒸鍍工藝做大尺寸顯示非常之難,甚至業內認為OLED不良率的可能性是LCD的10倍,導致良品率很難提高。
然而,目前OLED良率一直都在提高中,已經達到LCD的同等水平,并且OLED的改善速度很快,甚至在不久的未來,OLED的良品率將超過LCD。
不過值得重點說明的是,60%是良品率爬坡的臨界點,一旦超過后會以很快的速度提升,而目前業界早已克服這一點。京東方執行委員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陳炎順在曾表示,LCD領域,行業基本處在市場穩定和飽和狀態,京東方未來將更多關注柔性OLED領域。
從趨勢上看,OLED已發展為成熟的技術,將成為顯示領域的有力競爭者。
手機、PAD、電腦、電視、櫥窗顯示器、廣告牌……如今,人類的生活早已經離不開屏幕,而從適用范圍來看,這其中都少不了見到OLED的身影。
由于構造相對簡單,OLED 在重量、厚度上都相對TFT-LCD 更輕、更薄,加之能夠實現柔性顯示和透明顯示,具有傳統液晶顯示器所無法實現的優勢,因此OLED 作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將具有更加廣泛的應用空間。
可以說,未來想要實現柔性顯示、全息技術等技術突破,OLED 不失為最有希望的顯示材料。
其實,在學術界,OLED將成為繼等離子、液晶之后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幾乎已經成為共識。在終端產品層面,雖然OLED在發展初期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如今OLED在大規模商用范疇上早已不成問題。
甚至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未來兩到三年,OLED必然成為顯示技術的核心,除了逐漸取代現有的液晶顯示技術,還將在照明、可穿戴設備、交通運輸等眾多領域得到運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有更多的企業開始投入OLED市場。2016 年以前,全球OLED電視廠商只有五家,而到了 2017 年全球已經有13 家電視品牌商加入了OLED電視的陣營——飛利浦、索尼、松下、LG以及創維、長虹、康佳等。OLED的前景如何,從各大品牌的站隊情況中便可見一斑。
其實,不論是等離子,還是液晶,任何一種顯示技術都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逐步完善的階段,都是在不斷應用中一步步成熟起來的。相信經歷了發展初期技術不斷磨合的OLED,也會用時間證明未來顯示技術的走向。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207瀏覽量
224396 -
lcd
+關注
關注
34文章
4431瀏覽量
167800
原文標題:顯示之爭迎來破局!OLED成功搶奪市場主導位置
文章出處:【微信號:jiadianmofang,微信公眾號:家電魔方】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