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電容漲價,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現在回過頭來整體分析國巨漲價,會看到一個無所不用其極的國巨,一個擅長營銷炒作的陳老板,一群跟風炒作的囤貨商,一個瘋狂堆積泡沫的MLCC市場。
通過閱讀今天的內容,你將會掌握以下幾個問題的答案:
國巨通過什么手段操縱電容市場?
市場上都在拋貨,為什么有的人還說某些型號電容還在漲?
原廠漲10%,市場漲10倍的背后邏輯;
陳泰銘前妻套現120億背后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
市場蕭條,為什么國巨還發漲價函?
1
風口上的國巨
時間先轉到2017年3月,即國巨2017年第一次漲價的前一個月。那時的MLCC市場傳來了幾個消息:
村田要轉向高端電容市場
TDK砍產能
毫無疑問低端電容市場會迎來一輪大的缺貨。
2016年底,村田宣布大幅壓縮0603、0805、1210/1UF以下全系產品的產能(含車規GCM系列),開始小型化物料的全市場推廣。
2016年Q1,TDK面向旗下大型一級代理商,發布了硬性取消部分未交訂單的通知,涵蓋約360多個產品型號,涉及7億只代理商訂單。
2016年年中,TDK宣布淡出常規型MLCC市場,稱已向客戶發布通知交期將延長至兩個月,要求客戶另尋供應商。
幾場為發燒而爆炸的NOTE7,燒掉了三星龐大的中國市場,三星由此加強了品控,降低了出貨量。
一線大廠中低端型號減產,此時“重擔”壓到了二線MLCC廠商國巨上,國巨感受到了這個壓力,同樣也感受到了機會即將來臨。
正如另一個善長營銷的大陸同胞雷某人所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這時的國巨,無疑站在了一個大大的風口上。此時的陳老板迎著風,大手筆買斷了日本貼片設備廠1.5~2年產能。
同時,***二、三線廠商只能購買臺系設備。由于精度相對較低,所以其他廠商無法生產部分型號電容,這也為現在的國巨打下了繼續能帶貨的基礎。
2
開始漲價的國巨
2017年4月17日,有了底氣的陳老板隨便找了個原材料漲價、新臺幣匯率波動的理由。審慎思慮漲了第一波價,注意此時的國巨股價僅僅在90元左右。
恰在同一時間,深圳的一名硬件工程師楊福(化名)花了一個晚上,為指尖陀螺加了一套燈。第二天,朋友帶著他涮了頓牛肉,喝了幾瓶啤酒,罵了幾句國足傻叉,算是酬勞。
2017年6月19日,國巨宣布延長交期,同時部分型號電容漲價,此時國巨股價100元左右。
而楊福,為了一個音樂花盆的方案忙得不可開交,為了趕進度,楊福一邊罵著,誰會買這么智障的東西,一邊加班畫板,大半個月沒怎么休息。方案做出來,他拿到了兩萬五千元。
晚上吃飯,楊福多加了一個菜,吃完,從門口買了幾注雙色球,便回到自己55平的家中欣然睡去。
2017年9月7日,國巨再次宣布延長交期、漲價,相應的股價已達230元。此刻,國巨不僅站在了風口上,還沖了氫氣。
單機用量3000顆電容的ASIC礦機突然起量,無線充、智能駕駛、物聯網、智能音箱等等,一切看起來都變得欣欣向榮,一切都變得很美好。
2017年11月5日,國巨宣布繼續漲價20%~30%,同時將其特殊型號產品交期延長3~6個月。
2017年12月26日,國巨宣布停止接單,部分厚膜電阻接單日期另行通知。
2018年1月10日,停止接單后的國巨決定漲價,并同時開始接單。
短短半個月,把貨往倉庫里囤一囤,同樣的貨就漲了15%~20%。雖然有點不地道,但這起碼比陽澄湖的過水蟹還要好點,所以大家還是勉勉強強能接受的,價格漲點就漲點,只要是真的就行。
此時的楊福卻不是這么感覺的,楊福做了一段時間音樂花盆后,突然感覺到,除了倉庫老大爺,沒人再關注他的音樂花盆,也沒人找他做類似的方案。
華強北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一些新的應用出來,后來楊福又開始測試剛做好的無線充。但電容缺、電阻缺、8S003缺令他有些頭疼。
其實華強北從來不缺貨,只要你出價夠高。原廠漲10%,到終端手里漲10倍,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價格漲了十幾倍的元器件,令他不得不放棄剛做好的方案,重新用替換料來做方案。
3
這個十幾倍是怎么來的?
元器件價格為什么突然漲十幾倍?這就要從國巨的簽約模式說起。
2017年,國巨把產能30%給了OEM廠,即富士康一類的一線代工廠,另外70%產能國巨給了代理商。
一線日韓大廠減產,國巨30%產能滿足不了這些大廠胃口的,怎么辦?
國巨說:我要賺錢,代理商給的錢更多,所以我要賣給代理商,你們要么找代理商買,要么去找其它廠商,國巨不攔你們的。
那從代理商拿貨呢?你緊缺嗎?你想要嗎?原價100元的貨,他出了400,你出價不比別人高,我憑什么賣給你?所以此時價格就翻了幾倍。此時分銷商拿的貨價呢?也翻了幾倍,中間倒幾手,到終端手里漲個十幾倍自然不稀奇了。
所以,這些大廠一部分去找代理商拿高價貨,一部分找其他廠商,如華新科、風華高科等。這些廠商看這種模式可以,也學國巨,產能30%給大廠,70%給代理商。這樣就開啟了由國巨帶領的炒貨致富時代。總之,產能總是不夠需求,要么買高價,要么停產。
缺貨缺怕了?那我們簽個長約吧,不缺你貨,但是你需要給我簽個兩三年,同時你還要接受我不定期漲價,但是肯定沒有給代理商漲得多。OEM廠怎么辦?簽啊,不簽就沒東西,沒東西怎么生產?
4
細思極恐的操作
時間轉到2018年6月5日,陳泰銘表示,日本廠高階與中高階產品比例約為7:3,而國巨是3:7(注意,這是型號比例),不過日廠中高階產品多是不賺錢的。后續是否會為中階產品擴產,個人持保留看法。
國巨長期以來重視的是日廠及韓國廠商如何布局,不只日廠在朝車用及工業等高階產品在轉移,國巨也在轉移。
且到今年為止,MLCC需求大于供應的2倍,芯片電阻需求大于供應3倍。MLCC設備交期長達16到18個月,現在出貨仍處配貨狀態,預估MLCC缺貨到2019年都無解。
好了,此時的國巨風光無限,在陳老板的帶領下,國巨股價達1180元新臺幣,短短一年國巨股價從90元漲到了1180元,C老板搖著紅酒杯繼續打著他的算盤。
此時,大廠簽的長約慢慢變多了,國巨的產能50~60%給了大廠,其余的留給了代理商。
今年經濟狀況不好,是個不爭的事實,外資撤廠,中小企業倒閉,工廠倉庫里的貨用不完怎么辦?
那我國巨就告訴你,MLCC會繼續漲,且部分型號缺貨,直到2019年都無解。
現在跟我國巨簽長約,我只給你漲價25%,但給代理商漲50%,你簽不簽?
不簽?如果缺貨你拿到貨的價格肯定高于現在價格的50%。特別是一些緊缺的貨,你不從我這里拿,你根本拿不到這些貨。
怎么辦?只能簽!
那剛剛說的MLCC設備交期長達16到18個月怎么來的?
其實就是國巨去年3月份買斷的設備,自己的設備到了,別人自然需要在等16到18個月。
除了產能上這樣分配,其實在不同規格上,國巨也區別對待。
別人生產60%常規的型號交給大廠和代理商,另外40%緊缺的型號國巨依然在控量。交期很長,你等不能等?反正不等別的地方也不好買,你只能跟著我排隊等!
每一次國巨都在卡著點漲價,每一次都恰到好處,只是陳老板算清了行業市場,算清了分銷行業的人心,只是沒有算到貿易戰會來!
經濟不好,消費降級,老百姓青菜都買不起,哪有閑錢買電子設備?排到隊,拿到另外40%型號電容的工廠都很難消耗掉,消耗不掉肯定不想著接著再買。
那怎么辦?沒關系,我國巨還有全部型號的20%還沒釋放,想用?繼續定吧!
據報道,目前為止,國巨的產能有70%給了大廠,30%給了代理商。這也恰好印證了國巨前段時間倉庫囤滿貨傳聞。
在我們用戶群里,最近經常有人說MLCC降價了,但是另外一部分人覺得部分高容MLCC還在繼續漲價或沒跌的原因就在這里。
5
MLCC漲價的原因
最近一段時間華強北MLCC斷崖式跌價,有很多抄底的,也有很多高價囤低價賣的。
前段時間,即使原廠沒有漲價的料號,從20 RMB/K漲到80 RMB/K都很正常。雖然貨在流動,但只不過是把貨從一個倉庫挪到了另一個倉庫,庫存量還是在那里,貨還在華強北,消耗庫存的大部分是抄底的倉庫。
大家都不傻,看著市場在拋貨,而國巨又繼續漲價,代理商倉庫堆滿貨,誰還敢再買一堆屯倉庫?
據傳聞:國巨9月8日的代理商競拍活動冷場,代理商不敢去現場,因為到現場可能被強行加塞或高位接盤。最近有代理商被強行塞貨超過1000萬元,另外有很多代理商都沒錢買貨了,而其倉庫都堆滿了貨。
2016年全球主要供應商被動件銷售額(億美元)
2016年MLCC供給結構
以2016年的數據為例,無論是銷售額還是市場份額都可以看出,三家大廠位置都很靠前。
從產能來看,其中日本村田產能排名第一,韓國三星電機產能排名第二,日本太陽誘電產能排名第三,中國***國巨產能排名第四。
從供給來看:
村田:全面轉向高端領域,壓縮常規型號產能。
三星電機:受Note7爆炸事件影響,加強品控。
國巨:幾乎沒有產能調整,持續漲價的主要受益者。
TDK、京瓷:退出常規型號市場,轉向高端市場。
但國巨產能幾乎沒有調整,且為持續漲價的主要受益者!
國巨漲價函
上圖是國巨發布的漲價函,大致翻譯如下:
1.MLCC仍存在需求過剩的情況,我們的MLCC產品涵蓋了所有范圍,包括常見的商品普通低端電容,到2018年一些特定產品范圍內,中高端電容的價值會溢出。
2.我們的后端,仍然面臨著不可預測的原材料供應、環境等方面的挑戰。
3.我們的銷售人員將繼續對價格調整制定相應措施。
4.對于交貨期超過6個月和價格有調整的產品,我們將添加更多詳細信息。此外,我們開始停止訂購對關鍵項目超過1年交期的零件。
5.在供應緊張的情況下,我們將盡最大努力支持我們的價值客戶。
這封漲價函,我們也在《國巨:MLCC漲價函已發送,請簽收》里分析過了。
從漲價函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點:
MLCC需求依然過剩。
國巨的產品有一些稀有品項的。
供應已就很緊張,我們會盡最大努力滿足客戶需求。
單單從此漲價函的稀有品項和上文所說的國巨沒有釋放20%相對稀有品項產能來看,我們或許能明白,為什么國巨在分銷商到處拋貨、市場蕭條的情況下依然漲價的原因。
6
國巨詭異的漲價
9月3日,國巨的漲價更是能用“詭異”來形容。
目光轉到村田:9月3日,全球第一大MLCC制造商村田,在官網上公告,受到“燕子”臺風侵襲影響,其總部及常岡廠停工一天。
***廠商表示,村田的生產基地全數位于日本境內,廠區主要有能登半島上三座工廠,以及官網上所提的常岡廠,常岡廠受影響程度雖然不得而知,不過村田是全球第一大MLCC廠,全球市占率超過三成,產能基礎龐大,月產能至少1,200億顆,損失一天的產能對產業或多或少有所影響。
9月3日,村田發布公告停工一天。
9月3日,國巨發公告漲價。
是不是巧合的有點詭異?月產能1,200億顆的村田老大哥一邊漲價,一邊停工,機會!
國巨陳老板是個商業奇才,在投資、收藏、房地產、芯片等方面均有建樹,只是最近國巨股價從上半年最高點1310元,下半年跌至今540元左右。
臺風消息出來后,我就感覺國巨有很大可能性發個漲價函,刺激刺激有點萎靡的股價。沒想到,陳老板看了天氣預報,又得了日本駐村田特派員的停工消息,提前行動了一步。高,實在是高!
我們再來看看9月8日的***新聞,請仔細閱讀,里面包含巨大信息量:
據內部人士透露:***媒體9月8日報道的這個新聞完全屬實,沒有任何作假的地方,且國巨方面給出的回復也完全屬實。
那我們逐步分析這個新聞究竟講了什么:
1. 很多OEM廠簽了兩年長約,貢獻了國巨7成產能。
2. 國巨的股價在跌,相關的被動元件股價也在跌。
3. 國巨業績會比以往更好。
4. 日本大廠逐步推出高容MLCC及車用一般MLCC,其短缺的產品不是每家都能生產,就算能,別人也不一定會去生產。
5. 國巨兩年內可增加每月200億顆產能,但日廠退出會產生每月300億產能缺口。
6. MLCC還會繼續漲價,現在不定,以后后悔不怪我。
新聞中明確講了國巨的業績會更好、MLCC產品有缺口、MLCC會繼續漲價,但是國巨股價在跌,相關的被動元件股價也在跌。
那一個公司效益這么好,為什么股價會爆跌?
而在另一邊,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前妻7月10日透過外資券商法國巴黎證券(BNP)以盤后巨額交易方式,轉讓1.2萬張持股,占國巨已經發行股數達2.8%,套現120億元。
一般玩股票的有三種:
第一種:某個公司和行業最早能提前六個月預知這只股票走勢。
第二種:有內部消息,能提前三個月預知股票走勢。
第三種:靠看電視、看報紙炒股,這種最容易成為韭菜。
相信在投資、收藏、房地產、芯片等方面均有建樹商業奇才的陳老板,是屬于第一種。陳老板前妻在國巨股價時高位套現的事情值得品味一番,幕后種種可能大家自己體會吧。
那我們回到這個問題:一個效益好、客戶多、有競爭力的國巨為何股價會下跌?
對照著國巨股價的走勢我們發現:
國巨股價最高點在7月4日左右,中美貿易戰在7月6日開打,從此國巨股價一蹶不振,截止現在國巨股價已從最高位1310元跌至532元。陳老板前妻也是厲害,能有這么大魄力拋出巨量潛力股,當然這個魄力來自陳老板也不一定。
國巨兩年內可增加每月200億顆產能,日廠退出會產生每月300億產能缺口,綜合下來每月100億的產能缺口真是來自市場需求嗎?還是簡簡單單把退出的產能減去增加的產能?別人不能生產的型號會是上文提到的20%未放產能的型號嗎?
7
多事之秋的今天
今年6月,國巨董座陳泰銘預言MLCC供需缺口到2019年仍然無解。
陳老板在回答新聞問題時還說了:
Q:日商轉出去的產能,是否會回頭擴充中階產品,再回到低毛利率時代?
陳老板認為,日商不會重蹈投資無法回收的窘境,這都是一種自律性的產能節制。
Q:日系某大廠日前傳出減產計劃,約有2500個MLCC料號將在明年3月停止接單,2020年3月不再出貨,這些減產的料號約占該日商產能的25~30%。
陳老板表示,扣除約20%轉向小型化,外溢的訂單將轉來***,且部分規格只有國巨有能力承接。
但是市場上聲音是不同的。
就最近這段時間,我們所了解的分銷商來看。行情是真不好,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分銷商在群里抱怨,以前高價買來的MLCC,售價能夠保本就已經不錯了,很多MLCC售價低于成本。能保本把貨拋掉已經不錯,誰還敢囤貨炒貨?所以,國巨9月8日的代理商競拍活動冷場,倉庫已經囤滿了貨,價格下跌,誰還敢囤?
另外,從需求來看,除了單機3000顆MLCC用量的ASIC礦機呈現井噴的需求外,哪里還有MLCC井噴的需求?無線充?電動汽車?物聯網?智能音箱?
隨著幣價下跌,礦機銷量也變得低迷;無線充單機用量不多,且過了去年年底那段時間,銷量其實也算一般,并沒有預想的那么好;電動汽車以目前來看還不成熟。
就我個人來說,我寧愿花30萬買輛燃油車,因為電動汽車續航、穩定性、后期保養等等都在等待市場驗證。比如就拿B某D的油電混動的汽車來說,我問過很多快車司機對這類車的評價,99%的師傅都跟我說:這是個垃圾,不是為了跑快車,自己絕對不會買。
物聯網在等待5G,沒有5G如何井噴?去年大火的智能音箱,我買回來玩了兩天,除了讓它給我唱一曲、講個故事外,實在找不到它的價值所在,就連唱個小曲都不如以前的藍牙音箱音質好,另外其他的應用我幾乎不用,所以一直它就在家落灰。
以后無線充會不會呈現井噴的需求我不知道,但是電動汽車、物聯網、智能音箱、自動駕駛等等一定會呈現井噴的需求,但不是現在。
我們再看下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人類進入到了互聯網信息時代,傳統的各類通訊工具和生活方式,都需要迅速互聯網化,比如社交、郵件、購物、辦公、銷售、推廣、獲取信息、制造輿論等等。
互聯網帶來的便捷性,給資本和所有參與者,形成了極大的沖擊,人類開始從現實世界向互聯網虛擬數字世界轉移,電腦成了最重要的辦公工具,互聯網用戶極速膨脹,財富效應迅速擴大。
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美聯儲持續加息,資金成本大幅上升,美元利率超過6%,炒作資金開始在納斯達克撤離。
到了2000年,互聯網的滲透能力已經開始停滯,更多的互聯網用戶還無法從很短的時間內改變各種互聯網的生活習慣,就像網上購物,其實十多年后的今天,才成為一種習慣。
至于郵件、社交等,互聯網產品提供者還沒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方式,市場也并沒有形成在互聯網上消費的習慣,所以2000年的互聯網,從用戶增長和企業盈利層面,都無法取得突破,一旦投機資金開始撤離,泡沫迅速破滅。
大家只知道互聯網一定會火,但時間并不在2000年。現在來看,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中國誕生了BAT。那電動汽車、物聯網、智能音箱、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新應用井噴點會在什么時候出現?
從目前來看,即使明年5G開始應用,普及還需要一段時間,一年?兩年?三年?這是一個未知的時間,但肯定不是5G推出后的兩三個月。那隨著5G而來的應用什么時候井噴呢?光纖普及了那么久,上個月,我老家的表哥剛剛把電話線換成了光纖。
大家還記得上文的楊福嗎,無線充方案因為元器件漲價“流產”之后,楊福把目光轉到了礦機方案上,順帶自己小炒一點比特幣。炒著炒著到了11月下旬,比特幣價格飛漲,楊福小賺了一筆,嘗到甜頭后,楊福把自己的積蓄全部投入到了比特幣里。
幣價繼續漲,楊福不滿足,又從十幾家P2P平臺借了50多萬,繼續ALL IN比特幣。如今,借他錢的平臺倒閉了一大半,幣價也從2萬美金跌到了六千多美金。
不變的是躺在楊福錢包里的幾個比特幣,不變的是囤在倉庫的MLCC,只是泡沫已經破了,風已經走了,想飛已經不太容易了。
你把貨屯起來,貨也在牢牢栓著你。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誰在裸泳。
最后,請大家相信:我說得都是錯的~
-
電容
+關注
關注
100文章
6090瀏覽量
150918 -
MLCC
+關注
關注
46文章
700瀏覽量
45974 -
國巨
+關注
關注
5文章
71瀏覽量
15938
原文標題:國巨的陰謀
文章出處:【微信號:xinpianlaosiji,微信公眾號:芯世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