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顯示器是一種非自發(fā)光顯示器技術,必須借助于背光源顯示影像,因而背光的發(fā)展對液晶顯示的性能非常重要,但隨著液晶顯示尺寸大型化的需求不斷增長,傳統(tǒng)背光源的成本比重也在不斷增加。背光源正在輕、薄、低功耗、高亮度、低成本上努力改善。
1 大尺寸LCD 面板及背光源簡介
液晶顯示器通過液晶對光的調(diào)制顯示信息,發(fā)展機遇和技術革新與背光源的改善息息相關,包括冷陰極熒光管CCFL( 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的動態(tài)控制,外部電極熒光燈EEFL(Exterior ElectrodeFluorescent Lamp)、平面熒光FFL(FlatFluorescent Lamp)、發(fā)光二極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背光源的發(fā)展等。
1.1 LCD 面板
L C D 面板主要是由彩色濾光片( ColorFilter),背光模塊(Backlight),驅(qū)動芯片(IC),補償膜及偏光片(Retardation film andPolarizer),ITO玻璃基板(ITO Substrate),取向膜(PI film),控制電路等組成。
1.2 背光模塊
背光模塊由光源,燈罩 Lampshade,反射板Reflector,導光板LGP(light guideplate),擴散板(Diffuser),增亮膜 BEF(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以及外框等組裝而成。其中光源有冷陰極熒光管CCFL,熱陰極熒光管,HCFL ( Hot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外部電極熒光燈EEFL,發(fā)光二極管LED,平面熒光FFL,場發(fā)射背光源FE(Field EmissionBacklight)等多種。
背光光源發(fā)光,進入導光板,經(jīng)過傳播之后,由正面以一定角度射出后,均勻分布于發(fā)光區(qū)域內(nèi),再經(jīng)擴散板,增亮膜,使光線聚集在液晶顯示器的視角范圍內(nèi)。
2 背光源的主要結構
LCD 應用有所不同,導致其相關的產(chǎn)品特性,如尺寸,亮度,響應速度, 分辨率,色飽和度等也有所區(qū)別。就一般而言,按照燈管的位置類,大致采用以下幾種結構:
2.1 側光式結構(Edge Backlight)
導光板LGP(Light Guide Plate)引導光線方向,提高面板的輝度并控制亮度均勻。
Edge Backlight 的發(fā)光源一般在導光板側,光源按照導光板的形式和光學上的要求有直型,L 型,U 型CCFL燈管。CCFL在側邊,沒有散熱問題,但CCFL提供的光量,經(jīng)過導光板、擴散膜、偏光膜、液晶層、彩色濾光片等多層元件后,效率相當?shù)汀?/p>
2.2 直下型結構(Bottom Lighting)
用于大尺寸顯示器時,側光式結構無法在重量、消耗電量以及亮度上占有優(yōu)勢,因此不含導光板且光源放置于正下方的直下型結構便被開發(fā)出來。直下型背光源,零件少,整體的發(fā)光效率也較側光式高。它的亮度、均勻性、色飽和度等基本滿足要求。面板越大,燈管越長,燈管本身的均勻性要求更高,只好增加擴散板,卻又造成亮度不足,繼續(xù)增加燈管。因而尺寸越大,背光源所占成本越高,幾成線性關系。但燈管的增加,耗電量也增加到液晶顯示器的9 0 % ,散熱問題也日益嚴重。
3 直下型背光的光源分類
光源系統(tǒng)決定了顯示器的影響亮度,均勻性,LCD 所采用的發(fā)光源有CCFL,HCFL,EEFL,FFL,LED,FE 等,其中CCFL 具有高輝度、高效率、壽命長、高演色性等特性,而且其圓柱形結構很容易與光反射元件組合成薄板狀照明裝置,所以目前仍以CCFL為主流,但是一般認為將以白光LED 為應用趨勢。
3.1 CCFL
作為光源的冷陰極管隨著導光板的快速發(fā)展而發(fā)展,導光板越來越薄,冷陰極管也越來越細,直徑約2.6mm 的成為主流。
CCFL的高壓電極激發(fā)電子,電子撞擊N e 和A r 原子,吸收能量,升溫,高能量的Ne 和A r 釋放能量,撞擊Hg(也可使用Xe )吸收能量,H g 釋放紫外線λ = 2 5 3 .7nm ,撞擊熒光粉,發(fā)出可見光。電極的電子發(fā)射不是熱電子發(fā)射,故稱為冷陰極管。由于電極沒有燈絲,所以電極可做細,優(yōu)點是高效率,穩(wěn)定可靠,但要與反射板,擴散膜等一起使用,結構復雜。32" 使用12根燈管,到37" 左右燈管數(shù)增加到2 0 根左右,成本增加太快,接近整個系統(tǒng)的40 %多,而且每個燈管需要單獨驅(qū)動,響應速度較慢,色飽和度只有約72%,同時由于汞的使用帶來環(huán)境問題的隱患。
3.2 LED
其優(yōu)勢在于低電壓,輕,無汞,長壽命等,而且其光源光譜比以熒光粉為發(fā)光材料產(chǎn)生的光純正,也是目前唯一達到和超過NTSC100% 色彩飽和度的選擇。其單位耗電量能獲得的輝度較高,其反應速度也比CCFL快3 倍,能夠賦予液晶面板高的附加值。以RGB 三種LED為光源,按序切換點亮,可取代昂貴的彩色濾光片CF .但是價格相對較貴,耗電量相對較大。
3.3 混合型
LED 混合背光源技術,可大幅提升液晶電視顯示質(zhì)量,采用AFLC 區(qū)域亮度控制技術(Area - Focused Luminance Controllable),可自行分析影像數(shù)據(jù),自動調(diào)整特定部位明暗度,使亮的部份更亮,暗的部分更暗。
混合型LED 背光液晶顯示器,色飽和度可到110%,對比度可到10000:1.8ms 以下的響應速度,采用IPS 廣視角技術,上下左右視角達178 度。采用LED 與熒光燈的混合背光源顯示器,色飽和度也可到105%,比使用熒光燈背光源的顯示器高出45% 以上,而成本只有LED背光源的6 0 % 左右。
場發(fā)射背光源FE FE 背光源的顯示特性和成本優(yōu)勢,將來也會有一席之地。
有機LED OLED 這是一種未來顯示器,但也可用作背光源,它簡化了背光源的光學結構,驅(qū)動電壓低,但目前的問題是壽命較短,效率不高,對低溫敏感,價格昂貴。
4 背光源其它零組件組成
4.1 導光板(只應用于側光型背光)
導光板材料形狀和材料決定了出射光源的輝度和分布。
最常見的是印刷式的導光板,以距離光源遠近為依據(jù),使用高反射光源物質(zhì),如SiO2及TiO2 分布于導光板底面,利用印刷材料吸收再擴散的性質(zhì),破壞全反射造成的內(nèi)部傳播,使光從正面均勻分布。
非印刷式包括射出成形導光板,采用蝕刻,切削方式,噴砂方式再加工,擴散式。
蝕刻式將印刷點的設計在模具上,切削式在導管板正面切削出一條條長的溝槽,噴砂也是在模具模仁上形成粗面分布,擴散方式則將直接P M M A 注入導管板內(nèi)部,在輝度上,蝕刻導光板不如印刷導光板。
4.2 反射板/膜 Reflector
側光式背光模塊的反射板放置于導光板底部,將自底面漏出的光反射回導光板中,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而直下型背光模塊則是將反射板置于燈箱底部表面或黏貼于其上,將經(jīng)擴散板反射之光束由燈箱底部在此反射回擴散板以被利用。
常用金屬反射膜,金屬導電性能越好,穿透深度越淺,反射率越高,因而金屬反射膜的材料都使用高導電度的金銀銅等。
4.3 擴散板/片 Diffuser
一般傳統(tǒng)的擴散膜是在擴散膜基材中,加入化學顆粒,作為散射粒子,而現(xiàn)有的擴散板的微粒子分散在樹脂層之間,所以光線在經(jīng)過擴散層時會不斷地在兩個折射率相異的介質(zhì)中穿過,同時光線還會發(fā)生很多折射、反射與散射的現(xiàn)象,如此達到光學擴散的效果。擴散板/ 片提供均勻的面光源,同時還起到支撐其他膜片的作用。
由于材料化學顆粒的性質(zhì),將會無可避免造成吸光且光的散射混亂,對于一個固定距離的觀測者來說,將會有部分的光強被浪費。再加上化學制程較費時,所需的生產(chǎn)成本相對較高。此外還有許多使用其他材料,工藝制作的擴散板等。
4.4 BEF增光片(棱鏡片) Bright Enhanced Film
光經(jīng)擴散后指向性較差,須利用增光片來修正光的方向,它通過光的折射與反射來達到凝聚光線提高正面輝度的目的,以多元酯或聚碳酸酯為材料,表面結構一般為棱形柱體或者半圓柱體,能將大角度的光線折至較正向的角度,縮小光線分布,達到正向集中, 使整體的背光模塊的輝度提高60%~100%.通常一個背光源會使用兩片增亮膜,彼此方向垂直,增加輝度。
原來接近垂直的光線,在進入增光片后,會產(chǎn)生全反射,再次回到底層的反射板,然后再返回,經(jīng)過一定的路徑后,勢必有一定量的衰減,所以對于原本小角度的光線,反而會沒有實質(zhì)上的幫助。
4.5 偏光轉換膜(P-S converter)
在現(xiàn)有的LCD 面板設計中,對光源模塊過濾掉S-ray 平行光,允許P-ray 光源通過,利用單一的偏振光來驅(qū)動或照明LCD 面板,所以會在光線進入液晶面板前先經(jīng)過偏光板,該偏光板會吸收掉某一偏光方向的能量,而冷陰極管所產(chǎn)生的光為非偏正光,在通過第一片偏光板時,有一半以上的光能量會被吸收掉,使光使用效率非常差。采用偏光轉換膜,它的功用是使光源做偏振態(tài)的轉換。利用反射偏光板將可通過與不可通過LCD 偏光板的光分離,然后利用反射板反射回來的光轉換為可用的偏光,達到亮度提高的目的。
一種添加反射式偏光轉換膜的DBEF(Dual BEF),集合了集光和偏光轉換的功能,除了正面亮度提升外,大視角的亮度也得到提升。
DBEF 的結構原理 以上均為常用的元件,在側光型背光和直下型背光中,膜片的排列也略有不同。
5 結語
側光式背光源主要應用于桌上型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顯示器,液晶電視使用直下型背光源,目前仍已CCFL為主,但隨著面板的增大,其成本和光利用效率均不理想。短期內(nèi)比較容易的替代方案是EEFL背光源。
LED的色飽和度以及發(fā)光效率仍然在改善中,如果解決將成為主流。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308瀏覽量
661571 -
面板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679瀏覽量
53925 -
液晶顯示器
+關注
關注
11文章
577瀏覽量
43662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