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北京大數據研究院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會議中心順利舉行。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鄂維南院士在此次會議中發表了演講,從北京大數據研究院的孕育發展、三年建設成效及未來發展三個方面出發,對大數據的研究之路做了詳細且深入的報告。鄂維南院士指出,大數據研究發展必須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大數據的未來屬于年輕一代,需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平臺、更大的空間。
由于大數據行業應用需求日益增長,大數據技術將滲透到每個涉及到大規模數據和復雜計算的應用領域。不僅如此,以大數據處理為中心的計算技術將對傳統計算技術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并相互結合產生了許多新的研究熱點與課題。因此,對大數據的研究及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那么,在未來,大數據的研究之路該如何前行?
圖源:北京大數據研究院
在北京大數據研究院(BIBDR)三周年發布會上,鄂維南院士發表演講,對此做出高度總結:
在中國,大數據的發展必須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明確的方向。
大數據是年輕人的時代,年輕人的事業,我們需要為年輕人創造更好的平臺、更好的空間。他們是將來中國大數據能否落地的關鍵。
鄂院士“雙方針”:助力大數據科研、產業大豐收
三年來,本著鄂院士“產、學、研結合”、注重人才(尤其是年輕人)培養的理念,北京大數據研究院不僅孵化了墨奇科技、博雅大數據學堂、品見智能等一批創新型企業,還吸引了一批來自國內外優秀的頂尖大數據人才。
正因如此,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在成立三年的時間里在大數據領域的科研、產品成效可謂是頗為顯著。在此次發布會中也公布了一些優秀的成果,包括“分子動力學模擬平臺”、“宏觀經濟大數據技術”和“新一代指紋識別技術”。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實習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生張林峰發布“分子動力學模擬平臺”技術創新成果
(圖源:北京大數據研究院)
分子動力學模擬平臺是基礎科學的重要研究手段,在化學反應、高精尖材料、藥物設計等方面有重要的應用。分子動力學模擬平臺通過基于機器學習的力場模型和新的數據抽樣方法,有效地解決了長久以來,分子模擬精度與效率難以兼顧的難題。分子動力學模擬平臺可以對一大類常見的材料和分子體系,系統地構建力場;為用戶指定的特定體系,生成準確的力場模型;將相關軟件、數據及模型開放,搭建復雜高維函數回歸問題的競賽平臺,推動模型的優化與創新。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實習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生楊雨成發布“基于大數據的宏觀經濟分析”技術創新成果
(圖源:北京大數據研究院)
“基于大數據的宏觀經濟分析”技術,打破了傳統宏觀研究與政策分析高度依賴加總統計數據的現狀,系統性地從宏觀經濟運行的微觀單元入手,將大數據收集與機器學習算法相結合,收集規整“全樣本個人”、“全樣本企業”和“典型區域”三大類數據,運用機器學習算法將微觀個體與宏觀經濟的結果聯系起來,構建用大數據分析宏觀經濟的知識圖譜,為宏觀研究和政策分析提供一套全新的方法論。
墨奇科技創始人邰騁博士發布“新一代指紋識別技術”
(圖源:北京大數據研究院)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李建瓴副所長針對“新一代指紋識別技術”作重要介紹
(圖源:北京大數據研究院)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墨奇科技創始人邰騁博士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李建瓴副所長共同發布了“新一代指紋識別技術”。該技術解決方案,在十億級別的指紋比對上實現了實時高精度比對,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夠實現指紋比對完全自動化的技術,被指紋專家稱為“指紋技術的革命”。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高水平、高效率的產學研創新平臺
鄂院士首先對北京大數據研究平臺從2009年的一個初步想法,到2015年8月27日的正式成立,直至發展至今做了簡要的介紹。
而后,鄂院士表示,在BIBDR于15年成立之初,帶領團隊為平臺發展構建了如下體系:
為了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打造一個讓年輕人充分發揮作用的高質量、高效率的產學研平臺。鄂院士帶領北京大數據研究院,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完成了上述體系中的愿景。做出了如下八大成效:
一、智庫建設:落實國家戰略,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
2016年,《大數據如何落地》得到國務院領導重要批示;
2016年,京津冀大數據產業協同創新平臺成立;
2018年,積極支持北京市大數據行動計劃。
二、大數據人才引進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近幾年引進了不少大數據相關人才。鄂院士強調說:
這些人才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包括來自名校如哈佛大學的李全政,也有來自企業的人才,如楊競霜(前瑞士現代銀行大數據平臺總負責人。
總而言之,以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吸引了一批重要的科研人才和技術人員,增強了BIBDR的科研力量。
三、人才培養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是全國首個建立完整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才培養體系的機構。
包括國際領先的大數據課程體系、研發推廣大數據教育實訓平臺、支撐培養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每年約200人)、成立博雅大數據學院(聚集200多位行業知專家、服務120多所院校、服務80多家企業以及服務25000多名師生及從業者)、發起成立大數據教育聯盟。
四、研發平臺: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研發平臺的運作模式如下圖所示:
研發平臺包括基礎研究實驗室、行業應用研究中心以及國家工程實驗室。
1. 基礎研究實驗室
2. 行業應用研究中心
鄂院士提到,目前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各個行業應用研究中心的主任,都是各自領域內的知名專家:
3. 國家工程實驗室
五、企業合作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與企業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包括旋極信息、科大訊飛、先進數通、滴滴出行和方正信產等眾多企業,涵蓋時空、智慧城市、金融、交通及醫療等領域。
六、技術創新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主要的技術創新成果包括:
新一代指紋識別技術
基于大數據的宏觀經濟分析方法
分子動力學模擬平臺
醫學影像分析技術
北斗網格碼
……
鄂院士表示在此次會議中,將會展示已發布重要成果中的三個,分別是新一代指紋識別技術、基于大數據宏觀經濟分析方法和分子動力學模擬平臺。
七、產業孵化
創投基金:成立博雅盛景創投基金,首期規模1億,目前已完成3家公司投資;
企業孵化:北京至簡墨奇科技有限公司、博雅大數據學院和品見智能等;
八、國際合作與交流
出席國際大數據研究院的交流論壇
首屆理論及其學習國際青年學者論壇
成立國際專家委員會: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未來發展:三大定位,三年滾動規劃
說到BIBDR發展過程中的定位,鄂院士表示,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是:
體制機制創新試驗田。作為新型研發機構代表,探索“高效-民非-企業”的協同創新模式,科研成果由民非與科研工作者所有。
不是一般的企業,核心技術攻關的先鋒隊。大數據落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需要打造“尖刀隊”來趟平一條路。
不是一般的研究院,產業深度創新的孵化器。直面社會與市場需求,打造重大成果落地示范平臺;打造大數據人才創新創業社區,建設創投基金與孵化企業。
鄂院士對于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未來的發展,提出了三年滾動規劃,即起步創業期(2015-2018)、成長攻堅期(2018-2021)、蓬勃發展期(2021-)。
鄂院士表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將對科研領域帶來重大改變,科研模式將會徹底被改變,因此,鄂院士針對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提出了2個規劃重點:
1、全面推進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科研基礎設施建設——AI for Science
對于AI for Science的方法,鄂院士從開普勒范式講到牛頓范式,映射著類似機器學習這樣的從數據中總結規律,知其然而不知其然的方法;以及類似多尺度物理模型這樣的尋求基本原理,難以處理復雜問題的方法。
鄂院士表示應當將機器學習與物理模型有機結合起來,既能面對復雜問題,又不脫離基本原理。
對于此規劃的科研模式,鄂院長說:
降低門檻,把科研人員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數來,推動科研由“小農經濟模式”向“大工業模式”演變。
2、政務大數據應用示范與推廣
打造政務大數據應用的樣板:政務數據整合、政府與社會數據融合;政府服務的數字化與產業化;開放式、可擴展(公共安全、交通等);通過數據匯聚共享賦能產業與城市治理。
-
指紋識別
+關注
關注
43文章
1743瀏覽量
102273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97瀏覽量
137534
原文標題:【大數據“未來簡史”】鄂維南院士:要打造適合年輕人的大數據產學研平臺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era,微信公眾號:新智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